《三国之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刘璟走到司马懿面前,亲自给他松了绑,打量他一下笑道:“抓住两万战俘我不在意,但抓住了仲达,才是我的心愿达成!”
    司马懿默默活动了一下麻木的手腕,冷笑道:“司马懿乃碌碌平庸之辈,怎敢被刘州牧如此看重?”
    刘璟又问道:“事已至此,仲达可愿为江夏效力?”
    司马懿转身向北,负手不语,周围亲兵大怒,正要斥骂,刘璟一摆手止住了士兵,又笑道:“我问得唐突了,仲达再考虑考虑吧!”
    刘璟当然不会放他走,当初贾诩不是也不肯投降么?而且司马懿为曹操效力也时间不长,远远谈不上像程昱、荀彧那样对曹操忠心耿耿,此时他不肯投降,更多是为了一种尊严。
    只要给他时间慢慢考虑,相信他会回心转意,刘璟回头吩咐左右,“带司马先生下去休息,不准怠慢!”
    司马懿一言不发,转身跟着亲兵匆匆走了,刘璟回头望着两万多战俘,本钱已经足够了,可以去和孙权谈一谈了,他当即令道:“押送战俘上船,收拾战场,搬走所有的粮食物资!”
    。。。。。。。。
    尽管于禁和臧霸两人率领数人冲破重围逃走,但大部分曹军士兵却没有他们的幸运,在朦胧的晨曦之中,一队队被俘曹军士兵垂头丧气被江夏军驱赶着上了船,一夜的战斗,足足有两万五千余人成了江夏军的战俘。
    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物资被搬上了大船,刘璟站在主船船头,目光冷淡地注视着大群曹军战俘从他眼前走过,旁边聘笑道:“这么多劳动力,恐怕徐长史会笑着睡不着觉了。”
    “仲业说得没错,这些战俘用来开采铜矿是最合适不过了。”
    说到这,刘璟回头看了一眼贾诩,见他站在船舷另一边,怔怔望着下面走过的战俘,显得心事重重,刘璟明白他的心情,便慢慢走上前笑道:“先生感到愧疚吗?”
    贾诩摇了摇头,“若愧疚我就不会来了,只是望着这些被俘士兵,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刘璟淡淡笑道:“在战场上能被俘其实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是这样,或许是我渐老的缘故,想到他们家人在倚门而望,心中竟有几分不忍。”贾诩苦笑一声道。
    刘璟沉思片刻说:“在此之前,我们俘获的战俘一般都是用来交换,以后交换会越来越少,按照惯例,战俘一般都是为奴,不过,让战俘终生为奴确实也残酷,订一个制吧!服劳役年,即可自由。”
    贾诩叹息一声,“公的心胸总是令人钦佩!”
    说到这,贾诩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他笑问道:“听说赵俨已经投降了州牧,司马懿听说也被抓住了,州牧准备怎么处置他?”
    “他们都是有才华之人,赵俨虽然兵败,但他的才华并不在带兵打仗,而应该在于屯田练兵,所以我任命他为治中,主管屯田和练兵,至于司马懿。。。。。。”
    说到这,刘璟笑了起来,“我为他花费了五千两黄金,他自然应该得到重用,如果他肯投降于我,我会用他为谋士。”
    贾诩微微一笑,“让他投降,可不是那么容易啊!我和他父亲颇有交情,要不要我替州牧劝劝他?”
    刘璟大喜,躬身向贾诩施一礼,“一切拜托先生了。”
    贾诩捋须一笑,“给我时间,我来慢慢劝服他。”
    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而至,向刘璟施礼禀报道:“启禀州牧,有十几名当地老人求见州牧!”
    刘璟点点头,又对贾诩道:“司马懿之事,我就交给先生了,我先去处理事务。”
    “州牧请放心,我会尽力而为。”
    刘璟这才跟着亲兵匆匆向船下而去,贾诩望着刘璟走远,不由陷入沉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司马懿,不知该从何着手?
    ……
    河岸上,十几名年迈的老者在安陆郡守苏飞的带领下来到刘璟面前,苏飞上前低声道:“这是安陆县下属几个乡的老,在安陆郡德高望重。”
    “他们有什么事?”刘璟不露声色问道。
    “他们希望我们的军队能留下来。”
    苏飞又回头对众人介绍道:“这位便是荆州牧刘使君大人。”
    众老人一起跪下,“小民拜见州牧大人!”
    刘璟连忙让亲兵把他们扶起,笑着对众人道:“各位父老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刘璟能办到,一定会帮助大家。”
    一名老者垂泪道:“恳求使君不要丢下我们,曹军若至,必会杀我们以泄愤。”
    刘璟一时有些为难,他此时并不想夺回安陆郡,倒不是他担心曹操率大军来报复,而是若在安陆郡驻兵少,没有什么意义,若驻兵多,则会被曹军派大军前来歼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留下安陆郡反而可以分散曹军的兵力。
    这时,他看见聘在一旁向自己使了个眼色,便走到聘身旁低声问道:“你想说什么?”
    “启禀州牧,属下有一个方案,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你说,什么方案?”
    “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云阳县驻兵,作为插在江北的一根楔,对将来战胜曹军一定能发挥作用。”
    这个方案让刘璟颇为心动,云阳县位于云梦泽中,四周都是湿地水泽,涢水又流经其中,要攻打云阳县,必须走水,如果是江东军或许没有问题,可如果是不擅水战的曹军,攻下云阳县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聘又接着道:“可把云阳县的居民迁走,再修筑一些工事,只要驻扎两千军队,完全可以抵挡万人进攻。”
    刘璟见聘眼中露出期待的神情,便微微一笑道:“那云阳县我就交给你了。”
    聘大喜,立刻躬身道:“属下愿驻扎云阳县!”
    刘璟又走回来对苏飞和十几名老者道:“这样吧!安陆县的居民暂时迁去夏口,这件事就交给苏守负责,最迟后天就会有船队来协助迁移,如果需要军队帮助,可以和将军具体商量。”

第352章 贾诩会司马

    司马懿被软禁在第二艘大船上,江夏军给他的待遇不错,有里外间船仓,有书籍和笔墨纸砚,还找到一名被抓获的属下来服侍他,除了不能离开船仓外,在船舱里一切都自由,还有一扇小窗让他探望外面的景色。
    此时司马懿正伏案疾书,给妻张氏写一封信,他随军出征时,妻张氏怀孕已七个多月,现在计算日,他妻应该临盆了,这让他为期待,妻会不会给他生下第一个儿。
    司马懿今年十岁,成婚近十年,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唯独膝下无,他妻这次怀孕,令他期待已久,如果能生下儿,也就遂了他最大的心愿。
    司马懿将信一气呵成,他放下笔,不由叹了口气,现在他是战俘,如果信送不出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司马懿起身负手走到小窗前,默默地注视窗外的景物,大船在涢水中向南航行,旭日已从云层中升起,万丈霞光射向大地,将大地染成了紫红色,他的脸庞也染成了红色。
    他在考虑自己前途命运,刘璟显然是希望他能投降,而且也很看重自己,不惜悬赏五千两黄金来抓捕自己,虽然不知刘璟为何如此看重他司马懿,但至少说明一点,自己绝不会轻易被放走。
    事实上,司马懿并不愿意为曹操效命,是因为他并不赞成曹操寒门法家的政治思想,他看重名门望族,重儒家,为反感曹操对名士大儒的摧残,当年名儒边让被杀时,司马懿参加了反曹阵营,激烈抨击曹操对儒士的残害。
    当几个月前当儒领袖孔融被杀,司马懿更是心灰意冷,以至于他放纵国监士回乡,以表示对曹操的抗议,如果曹操愿放他走,他宁可回乡种田,耕读终老。
    ‘道不同,不与之谋’,他和曹操的政治思想截然不同,要么就是卧薪尝胆,等待时机推翻曹氏的统治,要么就是回乡避官,终老不为曹操所谋,没有第种选择。
    现在曹操让他成为主簿,成为谋士,实际对司马懿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为曹操谋划一天,他觉得自己就仿佛参与了对儒家的残害。
    现在,刘璟要求他投降江夏,他并没有强烈的思想抵触,只是他需要考虑利益,考虑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坦率地说,他就是担心江夏是否能顶住曹操全力以赴的征伐,能否击败曹操的南征。
    如果刘璟被曹操所灭,那他投降又有何意义?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连终老山林都会成为一种奢侈。
    这时,身后传来他随从的笑声,“公,我找到了《庄》!”
    司马懿的随从名叫杨顺,世代是司马府的奴仆,他从小跟司马懿一起长大,武艺颇为高强,尤其善于射弩,他一直跟随保护司马懿,但在突围时和司马懿走散,同时也被江夏军抓捕,江夏军在得知他的身份后,又将他派来继续服侍司马懿。
    司马懿回头见他抱来几十卷竹简,便笑问道:“是从哪里弄来?”
    “是他们的战利,一箱箱堆在底仓,江夏军当它是垃圾,随便我挑选。”
    “垃圾!”
    司马懿摇摇头冷笑道:“这么宝贵的财富,怎么能当它是垃圾?看来江夏军也不过如此。”
    杨顺放下竹简又笑道:“我还搞到一个炉和一只茶壶,我去给公煎茶吧!”
    “不用了,你去休息吧!我看会儿书。”
    杨顺答应一声,慢慢退下,司马懿随手捡起一只竹简,竟然是《秋水篇》,他在小桌上展开书简,慢慢细读。
    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司马懿凝神细听,杨顺开了门,只听他问道:“这位先生找谁?”
    回答是一个中年男的声音,“去禀报你家公,就说贾诩来访!”
    司马懿‘啊!’的惊呼一声,连忙站起身迎了出去,贾诩和他父亲交情好,他从小就认识。
    “原来是世叔来了,恕侄儿失礼!”司马懿躬身深施一礼。
    贾诩捋须笑道:“我听说贤侄不幸被俘,所以特地过来看一看。”
    司马懿这才忽然醒悟,贾诩是刘璟的军师,他一定是来劝说自己投降,司马懿顿时有些尴尬,勉强笑道:“世叔请房内坐吧!”
    贾诩也不推辞,跟随司马懿进了内舱,两人坐下,贾诩笑问道:“令尊可好?”
    “家父现在温县旧宅养老,身体尚好,”
    贾诩叹了口气。“我与令尊有六年未见了,他比我还小两岁,现在他能在家安晚年,我却还在江夏思虑天下大事,不能比啊!”
    司马懿也笑道:“世叔是天下有名的才智之士,若过早退隐,实在是可惜,家父还羡慕先生呢!”
    贾诩大笑,“若他真这样说,就是言不由衷了。”
    两人又叙旧片刻,司马懿忽然想起一事,有些奇怪地问道:“世叔也住在这条船上?”
    “不!我在前一艘船上,刚刚过来。”
    “可是船上在行驶中。。。。。”司马懿很不解,这怎么过得来?
    贾诩呵呵一笑,“贤侄和我当初刚来江夏时一样,很奇怪在航行中的船只,怎么能往来?北方人都不可思议,事实上,只要操作得当,两艘船随时可以相连,搭上栈桥就过来了,很安全。”
    “原来如此!”
    司马懿若有所思道:“如果爆发水战,那么船只之间便可以随时往来支援,是这样吧!”
    “这就是南方水军的优势,事实上,不管曹丞相在江陵怎么训练水军,北方水军还是无法和南方水军相提并论,相差甚远,所以这次曹丞相南征,不利居多啊!”
    司马懿沉默不语,贾诩看了他一眼,又试探地问道:“贤侄觉得刘州牧此人如何?”
    “他虽年轻,却有野心,居然连襄阳王都拒绝了,据说丞相对他赞不绝口,只恨他不是自己之,不过我个人不了解他。”
    贾诩叹息一声道:“你确实不了解他,刚开始我也不了解他,后来才慢慢了解,坦率地说,我深为赞同他重振汉王朝的远大抱负,也由此追随于他。”
    司马懿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贾诩居然想重振汉王朝,那么他当年辅佐董卓又怎么解释呢?
    贾诩仿佛明白他的心思,摇摇头苦笑道:“人是会变的,我历经世事,直到晚年才有所悟,曹丞相虽有匡扶天下之志,但他尊法贬儒,重寒族贬士族,逆历史潮流而行,已经埋下了他败亡之根。
    就算他得天下,也不过是靠武力所维持,一旦维持曹氏统治的武力衰败,那么反对他的儒家名门就会形成力量,当这股力量朝野连成一片,也就是曹氏消亡之时,所以我敢断言,曹氏兴盛最多不过代。”
    贾诩这一席话令司马懿陷入了深思,他骨里也是反曹派,贾诩剖析深刻,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贾诩并不指望一次就能说服司马懿归降,他会逐步改变司马懿的心志,贾诩见司马懿深思不语,便笑着起身道:“我要回去了,贤侄昨晚一定未睡,好好休息吧!等到江夏后,我带去四处走走,了解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