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黄忠汇报了他们在云梦泽的发现,发现了曹军运粮船队和近两万士兵。
    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曹军在蒲圻的行动并不是主力,应该是为了突袭柴桑,黄忠在出发前便已经领会了刘璟的作战意图,不是为抗拒曹军入侵,而是为了将曹操大军全歼在江夏。
    黄忠沉吟片刻道:“霍将军,你认为曹军会怎么渡江?”
    霍峻想了想道:“卑职事先令斥候探查过对岸的水情况,虽然云梦水泽距离长江还有十里,但长江和云梦泽之间还有一处狭长的水塘,水塘最近处相距长江只有数步,如果曹军将水塘和云梦泽挖通,那他们的船只就能抵达长江边数步外,我相信这数步的距离对于两万军队来说,很容易解决,所以卑职认为,他们不会等江陵水军过来才渡江,很有可能今晚就渡江。”
    “这么说,我来得正是时候?”黄忠笑了起来。
    “所以我说老将军是及时雨,现在我们一万军队,便可以在江边部署,将曹军歼于渡江之时。”
    黄忠却摇了摇头,“在江边部署,最多只能歼灭数千士兵,而我的目标是要全歼曹军,所以我准备撤军。”
    霍峻愕然,“老将军的意思是说,不在蒲圻作战?”
    黄忠走到地图前,用拳头重重敲了敲蒲圻县和阳新县中间的大片空地,“这一带虽有官道通行,但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我们可以诱敌深入,利用熟知地形的优势伏击曹军。”
    黄忠见霍峻还有点犹豫,便笑道:“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我对阳新县以西的一草一石都了如指掌,我知而敌不知,我们怎能不胜?”
    霍峻终于点了点头,起身抱拳道:“卑职明白了,愿服从老将军调!”
    。。。。。。。。
    入夜,数千曹军终于挖开了云梦泽和一条水塘的通道,使船只能直抵长江边,距离长江只有余步,在高处,曹军主将朱灵望着一艘艘大船驶入水塘,向长江方向驶去,他回头问道:“木轨是否已准备好?”
    “回禀将军,已经准备完毕!”
    朱灵点点头,“可以运船了!”
    水塘上岸已挖出一道斜坡,上千名曹军奋力拉拽,低喊着口号,将一艘五石的货船缓缓拉上了岸,岸上,每隔几步便有一根两丈长的圆木,大船在众人的拉拽之下,随着圆木的滚动而缓缓前行,在步外边是长江。
    这时,一艘大船已经抵达江边,在众人的喝喊声中,大船渐渐从斜坡滑入江水,溅起一片水花,顿时引起一片欢呼声,第一艘大船被放入了长江。
    这时,一艘小船从对岸驶来,朱灵迎上去问道:“对岸江夏军情况如何?”
    “回禀将军,对岸的蒲圻城是一座空城,只有余名老弱,听他们说,敌军主将霍峻已在下午撤离。”
    这时,旁边副将马延低声道:“或许这是江夏军的诱兵之计!”
    朱灵撇了他一眼,冷冷道:“就算是诱兵之计也不能改变丞相计划。”
    他又问探,“岸边可有江夏军?”
    “岸边数里内已无任何敌军。”
    朱灵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准备渡江!”
    一更时分,两万曹军在大将朱灵的率领下,利用夜色掩护,开始横渡长江,数十艘货船满载着曹军士兵劈波斩浪,向对岸驶去,大船上,江风拂面,曹军士兵们默默地望着黑漆漆的对岸,他们不知道上天将怎么安排自己的命运。
    不过让曹军士兵长长松一口气的是,他们没有遭遇到南岸边敌军的阻击,顺利地登上了蒲圻县码头,千先头曹军占领蒲圻县,开始构筑防御工事,掩护后面大军的渡江。
    一直到次日中午,两万曹军才终于完成了全部渡江,开始在南岸集结,这支曹军接受的任务是杀入江夏腹地,袭击江夏军后方。
    由于无法携带粮草辎重,每个曹军士兵都必须背负粮食,他们全副武装,且每个士兵带着斗米,加上盔甲兵器以及水壶毛毯,每人负重五十余斤,尽管疲惫不堪,但没有人敢有怨言,半个时辰后,两万曹军列队向东南方向出发
    。。。。。。。
    曹操之所以在江陵驻扎了两个月,除了需要训练水军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避开盛夏时节,北方的夏季虽然同样炎热,但气候干燥,加之烈日暴晒,并不容易生病。
    但南方的夏季却是闷热潮湿,而且蚊虫滋生,和北方大不相同,尤其对于数十万的军队,一个人生病,容易传染,所以曹操在江陵等了两个月,等到入秋后,军队才开始启程。
    此时已经没有了盛夏时的炎热,但早晚温差很大,尤其在云梦泽内,中午时还闷热难当,可到了晚上,却变得寒意十足,若身体稍弱,很难抵挡这种温差的双重煎熬。
    从华容县进入云梦泽,要行军六天才能抵达赤壁乌林,在前四天没有任何问题,士兵们虽然行军疲惫,但还算一顺利,但在第五天晚上,却发生了曹操最担心之事。
    夜晚,曹操正独自在中军大帐内研究地图,他军中的能工巧匠用一块木板给他雕刻了一副栩栩如生的江夏地图,再用不同颜色标注湖泊、长江、城池、森林、田野、山地等等,看起来一目了然,虽然没有那么精准,但大致不差。
    他的目光落在赤壁镇上,他的探送来情报,赤壁镇开始出现了大片军营,也就是说,江夏军已经意识到他将在赤壁渡江。
    这并没有让曹操感到吃惊,毕竟数十万的大军行军,如果刘璟还猜不到自己的作战意图,那他真的不配做自己的对手了,更何况刘璟的身旁还有贾诩。
    曹操身经战,遭遇过无数劣势,尽管江夏、江东水军要远强于他,但并不意味他没有机会。
    他知道只要再过二十余天,白露过后,风向就会转为西北风,那时对他的渡江将十分有利,只要他的军队能踏上江夏的土地,那么这一战他就有六成的把握获胜。
    或许他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只有能全歼刘璟的江夏军,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他认为也值得,曹操已经将刘璟视为他最大的敌人,取代了刘备。
    就在曹操沉思之时,一名侍卫匆匆奔到大帐前,低声禀报道:“丞相,张辽将军有紧急事情禀报!”
    张辽是今晚的当值巡视主将,他会有什么要紧事,他发现了敌情吗?曹操立刻令道:“让他进来!”
    片刻,张辽匆匆走进大帐,单膝跪下禀报,“启禀丞相,西营有十几名士兵病倒,他们是。。。同一营帐之兵。”
    有士兵生病是很正常之事,但张辽的最后一句话令曹操大吃一惊,同一营帐之兵病倒,问题就严重了,曹操急道:“在哪里,速带我前去!”
    张辽领着曹操很快便来到了西营,在靠边上的一座营帐附近,已经有数士兵戒严,四周十几个营帐的士兵全部集中隔离。
    曹操走近一座士兵居住营帐前,便闻到一股刺鼻的石灰味道,营帐内有几军医在忙碌地用石灰水消毒。
    “是怎么回事?”曹操捂着鼻问道。
    一名军医上前道:“回禀丞相,可能是喝了水泽中的不洁净水引发疫疾,互相传播,一个营帐内十五名士兵全部病倒,已经死了人,其他人估计也活不长了。”
    曹操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旦爆发疫病,他曾经有过类似遭遇,一个军营内十之六七的士兵都会死掉,这种疫病无药可治,唯一的办法就是隔离焚烧。
    他当即立断道:“不要治疗了,全部烧掉,未死者也杀死烧毁,不能留下一样东西!”

第369章 揣测上意

    中军大帐内,程昱、陈群、刘晔、毛玠、贾逵、辛毗、杨修等七八名谋士,以及夏侯兄弟、张辽、许褚、曹洪、张郃、李典、于禁等等十几名重要将领会聚一堂。
    大帐内灯光明亮,却寂静无声,军营发生了疫病,这无论如何是一件大事,正是这件事引出了撤军建议。
    提出撤军之人是曹操的重要谋士陈群,陈群提出撤军的理由也很充分,舟楫不胜,疫病初发,远道南征,旷日持久,非取胜之道,他建议回军修养,让荆州、江东两虎相争,年后再征荆州。
    “各位,陈参军认为我们处境不利,难以突破长江天险,现在又才出现了疫病,他建议暂时撤军北归,休整数年后再南下征讨刘璟,我想知道,在座诸位中还有多少人赞同撤军?”
    曹操声音不大,但整个大帐内却听得清清楚楚,他虽然是征求众人的意见,但语气却十分严厉,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是丞相在谴责陈群。
    陈群却一言不发,目光冷冷的望着地面,就仿佛曹操谴责的语气和他毫无关系。
    这时,程昱起身道:“丞相,微臣有一言,请容陈述。”
    “仲德请说!”
    程昱缓缓道:“建安五年官渡之战,袁绍兵精粮足,战将千员,谋士济济,以雷霆之势南压,而我军朝廷内乱,人心不稳,将士兵甲不足,粮食断绝,可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境地中,我们却反败为胜,以弱胜强,依靠的是什么?还有在去年,大军北击乌桓,同样遇到暴雨连天,粮草不继,被迫杀马为食,行军千里而减员过半,但我们依然一战击溃乌桓,解除后顾之忧,靠的又是什么?”
    大帐内静悄悄的,只听见程昱在慷慨直言,“今天我们粮草充足,士气高昂,兵多将广,两倍于敌军,尚未一战,何谈撤军?”
    陈群终于忍不住反驳道:“刘璟和孙权不是袁绍,也不会再犯袁绍的错误,仲德明知我军难于逾越长江之险,明知水军远不如江夏江东,却要强行一战,此战若败,必将使丞相二十年的战果都毁于一旦,也必将改变天下格局,为何不能从容备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以绝对之势取胜,而非要此时冒险一战?
    现在疫病已现,一旦爆发,满营将士还有多少人能返回故乡,还有多少人能再见妻儿一面,仲德当二十万将士是无论生死猪狗吗?”
    陈群这番话使帐中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怒色,曹操也勃然大怒,一指陈群喝道:“给我乱棍赶出帐去!”
    陈群跪倒在地,泣道:“微臣忠义之言,望丞相思!”
    几名侍卫将陈群架起,将外拖去,曹操重重哼了一声,负手背过身去,片刻,陈群被架了出去,曹操这才对众人厉声道:“再敢说撤军者,立斩不赦!”
    。。。。。。。。
    大营内终于安静下来,一把火烧掉了感染疫病士兵的尸骨和物,疫病事件也随之销声匿迹,谋士刘晔和陈群关系交好,待夜静人寂时,他出了自己大帐,快步来到陈群营帐前,不料几名士兵却拦住了他,“刘主簿,丞相有令,任何人不得见陈参军!”
    刘晔一怔,这才明白陈群已被软禁了,无奈,他叹了口气,转身沿军营道慢慢散步,其实他也觉得现在的局势并不乐观。
    丞相一心要全歼江夏军,不管实际困难,而抱一丝侥幸之心渡江,绝不是取胜之道,其实曹军在樊城被江夏水军封锁,扫得灰头土脸,刘晔便意识到这一战不乐观了。
    他之所以建议曹军返回樊城,绕道安陆郡去南击江夏,其实就是希望曹军能有后,即使失败也能从汝南直接撤军,不至于全军覆没。
    但丞相显然已经入魔,根本不考虑风险了,连敢于直言的陈长也被软禁,这让刘晔忧心忡忡,不由仰天长叹一声。
    “扬兄为何叹息?”旁边传来一声低笑。
    刘晔一回头,却见是杨修,杨修也任主簿,和刘晔同帐处理政务,两人关系好,刘晔苦笑摇摇头,“只是心有所感,故而叹息。”
    杨修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一直旁边大帐,“扬兄不妨到我帐中一坐,我们说说话。”
    刘晔心中郁闷,正想找人说说话,他欣然点点头,跟着杨修向大帐而去,两人进帐坐下,杨修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笑道:“扬兄可是陈参军之事而叹息?”
    “我刚才去见长,发现他居然被软禁了,令人扼腕叹息。”
    “软禁倒不至于,丞相只是不想让他其他人接触罢了,等这件事过了,就不会有事,扬兄不必担心。”
    刘晔只是心中激愤,所以才把问题想得比较严重,在杨修的提醒下,他渐渐冷静下来。
    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偏激了,不过是发表一下不同意见,丞相不至于将陈群软禁,那是袁绍还差不多,丞相可没有那么量窄。
    不过,刘晔也有点奇怪,既然丞相不是量窄之人,为何不准其他人和陈群接触?
    杨修看了刘晔一眼笑道:“扬兄可是在奇怪,丞相为何不准别人去见陈长?”
    “正是如此!”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丞相也是想撤军了。”
    刘晔大吃一惊,“这怎么会,德祖怎么看出来?”
    杨修轻捋颌下长须笑道:“如果丞相真不想撤军,直接拒绝陈长便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