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 第6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推偷纳倘舜蟛幌嗤
    这支商队正是由鹰击军副统领任平率领的特殊斥候队,他们的目标当然是要进入宛城,不过在上他们从别的商队那里得到消息,曹洪对宛城的防御严,已经不准外来商队入城,他特地将宛城内的市场迁到西城外,称为草市,要求所有的商人都在城外交易。
    不仅如此,人以上的结队异乡人也不准进城,这是当年程昱定下的规矩,一直被曹洪严格的执行,像他们这种数十人的商队,根本就没有机会入城。
    虽然宛城盘查严格,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可以分散各自入城,不过这样耗费时间,也比较危险,任平决定采用另一种办法。
    和任平一起来宛城的,除了四十名手下外,还有长安县县令邓宏也在其中,邓宏属于南阳大望族之一的邓氏家族,是邓义之,当年他和崔实、荀志一起考中襄阳举士,先被派去南郡华阳县出任主薄,一步步升为县丞和县令,他做事踏实,为官清廉,在民风中口碑佳。
    在去年夏天,他被调到关中出任长安县县令,由于长安是都城,他实际上已相当于郡丞的官阶,成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他的好友崔实和荀志也做得非常不错,崔实去年秋天出任零陵守,而荀志则在前年出任侍御史,主管荆州的官府巡查,长安已有消息传出,荀志在这一任结束后,很可能会升为御史中丞。
    这一次,邓宏被刘璟特地调入军中,作为攻打南阳的一个重要人物,南阳郡大士族除了邓家外,还有老将黄忠的黄氏家族,以及张仲景所在的张氏家族。
    虽然邓宏是在汉国为官,但他毕竟是邓氏家族的嫡长,在家族中地位高,很多族人都认为,等他父亲邓义去世后,就应由邓宏接手家主之位。
    一行人离南阳已不足十里,远远可以看见雄伟的城墙,像一条长龙般横亘在他们眼前,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不远处还有片片茂盛的树林,矗立在农田之中,南阳一带的冰雪已经融化,田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冬小麦过了严寒的冬天,开始复苏了。
    时至中午,官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农民,也有去宛城探亲的富人,坐着宽大的马车,有家仆骑马护卫,还有不少像他们一样的商队,或数匹骡马的大商队,或十几匹骡马的小商人,他们都是前往西城外的草市。
    “邓公,这都是你们家的土地吧!”任平用马鞭指着两边的农田笑道。
    “南边是,北面不是,北面是黄家的土地,比邓家略少几顷。”
    “据说邓家在南阳郡有五处庄园,这里只是其中一座吧!“
    “也没办法,邓家人口比较多。”
    邓宏淡淡一笑,岔开了话题,他指着前面一条岔道道:“任东主,到前面那条岔道,我们再转道向南,大约再走五六里就到了。”
    任平点点头,回头吩咐道:“大家跟上了,别走丢了。”
    众人加快速,很快来到岔道前,又转道向南而去,大约走了五六里,一座古老的庄园出现在他们眼前,庄园占地数亩,除了十几座大仓库外,还有几座两层楼的木房,再就是上户佃户的房。
    这里便是邓家五座庄园之一的宛城庄园,周围近十顷土地都属于邓家所有,有一名执事负责,邓宏催马奔进庄园,大喊道:“隆叔在吗?”
    “公,是你吗?”
    一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从木房跑出来,激动万分地望着邓宏,这时,很多家丁都出来向邓宏施礼,有几名家丁飞奔向木屋里跑去。
    不远处的任平却觉得有点不妥,知道邓宏回来的人多了,这里面会有风险,毕竟邓宏是汉国的官员,一旦被曹洪知道,他会不会派人来审查。
    但现在发现不妥已经有点晚了,任平只得决定采用备用之策,一旦进了城,就立刻脱离邓家,这时邓宏回来笑道:“任东主请进吧!我父亲正好就在庄园里。”
    任平点点头,带着手下走进了邓氏农庄,他们在一座木屋里休息并吃了午饭,大约半个时辰后,邓宏匆匆走进房间,对任平道:“任东主,请随我来!”
    任平吩咐众人几句,这才跟随邓宏向另一座大木宅走去,一直走进最里面的屋,只见屋里坐着一名双腿残疾的老人,头发花白,面容削瘦,正是邓氏家主邓义,也是邓宏的父亲,当年的荆州治中,在荆州和南阳都享有崇高的威望。
    尽管曹洪也知道邓义偏向荆州,不过他很多事有求于邓义,对他十分客气,在很多方面,邓义也十分配合曹洪,两人也结下了交情。
    任平躬身施礼道:“汉军校尉任平参见邓公!”
    邓义从儿口中已经得到了汉军要攻打南阳郡的消息,也知道是汉王刘璟亲自率军西来,这让他心中非常吃惊,这一次非同寻常,恐怕汉军要彻底占领南阳了。
    邓义凭着他几十年的政治智慧,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此事,他对任平笑道:“我可以帮助将军和部属进城,不过邓府内有曹军驻扎,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我不能把你们领去邓府,希望任将军能理解。”
    任平立刻道:“感谢邓公支持,我们不需要去邓府,只要能进宛城,我们就能自己安排。”
    邓义微微一笑,“现在的宛城可不比从前,曹洪有悬赏令,超过五人以上的外地人集结,只要民众举报,就能获得重赏,所以你们进城也不能擅自去寻找旅舍之类,我会安排你们住处,另外,你们需要的兵器,邓家也能提供,好在你们人数不多,超过五十人,我就无能为力了。”
    “多谢邓公,不知我们如何进城?”
    “说起来也是巧,这几天曹洪向我借一万石粮食,所以我今天来庄园清点粮食,如果你们不嫌委屈,可以扮作邓家的庄丁,送粮进城!”
    任平沉思片刻,虽然他觉得这并不是最佳的方案,但除此之外,他也别无选择,任平只得点点头,躬身感谢道:“多谢邓公安排!”

第920章 宛城异动

    曹洪这是第二次奉命镇守南阳,在第一次镇守南阳中,由于聘率军突袭南阳,使曹洪丢失了宛城,被曹操苛责,尽管如此,曹操最终还是任命曹洪镇守南阳。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曹洪虚心向程昱寻求守南阳之策,程昱教给他策,第一是严禁外人随意进出宛城,第二是严防内鬼,关注南阳世家的一举一动,第便是加固城防,杜绝一切城防漏洞。
    曹洪由此严格执行程昱所教授的策,他将宛城市场迁至城外,严禁外来商人进城,就算是来寻亲访友之人,也要严格盘查登记。
    其次便是实施宵禁,天黑后,宛城内所有店铺酒馆必须关门,普通民众不准上街,对违反宵禁之人,无论是何身份,第一次游街警告,第二次即斩示众。
    至于严防内鬼,曹洪主要是监视南阳境内的十八家大族,尤其是宛城的大望族,邓氏、张氏和黄氏,曹洪派人严密监视。
    尽管南阳郡大多数家族纷纷表态支持曹军,但曹洪并不相信他们的诚意,他很清楚天下名望世家大多支持长安汉国;在他看来,宛城大族不过都是墙头草罢了。
    至于宛城的大望族更是让曹洪警惕,邓义曾在荆州为高官,他的儿还在汉国受到重用,而张氏家族,由于张机的缘故,张氏家族和荆州渊源深。
    至于黄氏则更不用说,虽然黄承彦因诸葛亮的缘故,主要支持交州,但黄家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黄忠可是汉军第一军方人物。
    也正因为这些缘故,曹洪虽然表面上和大望族攀上交情,但暗地里却派人严密监视大世家。
    前些日,曹洪接到了曹操从合肥发来的急令,要求他组织民夫运送叶县的十万石粮食至合肥备战,曹洪不敢怠慢,立刻组织叶、犨、昆阳、鲁阳、堵阳等五县的两万民夫,浩浩荡荡向合肥运送军粮。
    而另一方面,叶县粮食送往合肥,曹洪又担心南阳粮食不足,他几天前特地召集几家南阳田产大族谈话,希望他们能主动向官府交售粮食,以维持南阳的存粮。
    这天晚上,曹洪正在书房内给曹操写信,向曹操汇报南阳的情况,根据他得到的最新情报,汉军已向潼关方向大举增兵,可能是要进攻洛阳,另外襄樊的聘军暂时比较稳定,不过襄阳已经实行戒严,严格盘查进出的行人,这说明合肥战役已经影响到了襄阳。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只听见贾逵的声音从院里传来,“廉将军,恐怕形势有变!”
    贾逵曾担任过豫州刺史,当时曹洪为主管汝南军事,毛玠虽然弹劾曹洪擅自贩卖黄巾战俘,但他又替曹洪辩解,认为曹洪私卖战俘虽然有罪,但挽救人口却对汝南有功,最终使曹洪免于被罚。
    贾逵和曹洪的私交也算不错,当年,曹洪之女嫁给荀彧之荀粲为妻便是贾逵做的媒,而曹操也吸取了从前的教训,尽量做到将相和,所以任命贾逵为南阳守,同时兼任曹洪军师。
    曹洪一惊,放下笔起身问道:“什么形势有变?”
    贾逵神情严峻,急声说:“我刚刚得到武关的飞鸽传信,一支数万人的汉军刚刚过了武关。”
    这个消息令曹洪大吃一惊,连忙问道:“不是说汉军大举增兵潼关吗?”
    “这定是刘璟的暗陈仓之计,明着大举增兵潼关,实际上暗中出兵武关,准备奇袭南阳。”
    “可是”
    曹洪着实不解,“汉军为什么要攻打南阳?”
    贾逵冷笑一声说:“很简单,汉军是为了打通南襄隘道,关中的物资便可以直接通过丹水连接汉水,运往合肥前线,而不再走汉中或者走巴蜀,攻下南阳,同时也给了襄阳一个屏障,防止我们从西线进攻襄樊,解合肥之围。”
    曹洪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心中已乱成一团,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贾逵又提醒他道:“廉要立即禀报魏公,同时命南阳各地驻军紧急向宛城集结。”
    一句话提醒了曹洪,他给曹操写的信幸亏还没有送出,不过此时他也顾不得写信,立刻对亲兵令道:“速传我的紧急命令,命叶县、南乡和育阳的驻军即刻撤到宛城!”
    安排完撤军事宜,曹洪又对贾逵拱手道:“多谢先生告之,另外,民政方面也要拜托先生做好紧急应对。”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上前,低声对曹洪说了几句,曹洪不由微微一怔,“消息可靠吗?”
    “确实可靠,有人亲眼目睹。”
    旁边贾逵问道:“将军,出了什么事?”
    “派去监视邓家的士兵发现了邓义长邓宏。”
    贾逵眉头一皱,“就是那个出任长安县令的邓家弟吗?”
    “正是此人!”
    贾逵沉吟片刻道:“邓宏在这个敏感时候回来,恐怕别有用意,将军不可大意了。”
    曹宏冷笑一声说:“既然邓家要主动站队,我就不妨成全他!”
    说完,他厉声喝道:“点击五兄弟,随我去邓家!”
    贾逵吓了一跳,连忙提醒曹洪,“将军,邓家影响大,不可鲁莽了。”
    “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曹洪丢下一句话,便转身向外快步而去。
    贾逵想到汉军即将杀至,心中也十分忧虑,匆匆向郡衙赶去
    邓府位于城北,是一座占地一五十亩的巨宅,邓氏七房,除了不在宛城的房外,其余四房近两余人都生活在这座巨宅之中。
    入夜,邓义正和儿邓宏详谈汉国的情况,任平等四十名鹰击军已经利用送粮的机会混入城内,暂住在邓家的另一座别宅中,而邓义更关心长在汉国的情况,一定要问清楚儿的状况。
    “父亲,汉国确实很令人振奋,让人看到前途,我并不是说官员有多么清廉,我也遇到过贪官污吏,但总的说来,汉国从上到下都有一种积向上的精神,从前大汉帝国死气沉沉的垂暮之态完全在它身上看不到,它其实就是一个新的王朝即将建立,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尤其是人民都把幸福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汉王刘璟身上,使他在汉国具有崇高的威望。”
    邓义点点头叹道:“早在很多年前,刘璟刚到荆州不久,我便发现刘景升的这个侄非同寻常,远远强于刘琦和刘琮,只可惜当年我还是因为一念之差没有去江夏,而是返回了南阳,否则今天邓家的成就将不可限量。”
    这是邓义一直耿耿于怀之事,当年他明明帮助了刘璟,完全可以去江夏出任长史,但他却神使鬼差地放弃了去江夏,等后来刘璟统一荆州,再次邀请他赴荆州出任别驾一职时,偏偏他又中风瘫痪了。
    失去了与刘璟同舟共济的机会,是邓义一生中最大遗憾,他只能寄希望于儿,希望刘璟能看在当年他曾暗助荆州的情面上,再给儿或者邓家一个机会。
    好在儿没有令他失望,已经升为长安县令,相当于郡丞之位,再过几年,儿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