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庞统留在了西域,希望他能在那里闯出属于他的一片天地。逐渐成为国家的栋梁。除此之外,徐庶被我留在了凉州。当了张掖太守,并且暗中监视着凉州的一举一动,马超虽然名义上投靠了我,但是却不能不防。”张彦道。

贾诩和张彦虽然共事不久,但两个人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的时候,贾诩更像是一个长辈在关心着张彦。所以,张彦有什么事情,都会跟贾诩说。相比于张昭、张纮、陈群、王朗、顾雍、董昭等这些心腹,他有什么话,都不敢挑明了说,但和贾诩在一起时,却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而且贾诩也总能给出他合理的建议,来规避他可能犯下的错误。

之前能够和张彦畅所欲言的人,只有陈登,陈登死后,贾诩填补了陈登的空缺,并且做的比陈登还要出色。或许,这是因为贾诩的人生阅历,要比陈登丰富的原因吧。

贾诩并不是张彦早期的心腹,但他很聪明,也很谨慎,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么多年来,他曾经跟过董卓,跟过李傕,跟过郭汜,但这些人都不是他所看重的,直到遇到了张彦,这个年轻人带给他的是无限的希望以及可能。仿佛再难办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中,都能迎刃而解。

而且张彦对贾诩也很器重,至今贾诩还记得和张彦首次见面时的场景,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彦和贾诩相处的也十分融洽,渐渐的到达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关于诸葛亮、庞统、徐庶等这些年轻才俊的问题,张彦曾经和贾诩讨论过,贾诩的建议是,让张彦先把这三个人雪藏起来,并且举例说明,他们三个就好像是三把利剑,锋利无比,无坚不摧,但是在伤人的同时,也能伤己,而且张彦的手下人才济济,暂时不需要这三个人来为他效力,希望能在十年之后,才启用这三个人。

不过,当贾诩看到诸葛亮跟随张彦一起出现在他的面前时,贾诩就已经明白了,张彦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提前把这三个人给用了起来。

起初,贾诩还有些担心,但听完张彦刚才的那番话后,贾诩的心稍稍有了一些宽慰,因为张彦没有把庞统、徐庶、诸葛亮放在中央,而是放在了地方上,这种安排的背后,贾诩焉能看不出张彦的想法,是想磨练他们。

“殿下将庞统、徐庶安排在西北,是个明智之举。这次殿下来到幽州,只带了诸葛亮一个人,莫非是想在平定辽东之后,将诸葛亮放在辽东吗?”贾诩问道。

张彦呵呵笑道:“你可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我的什么心思都瞒不住你。我这次确实有这样的一个打算,辽东的局势虽然没有凉州的那么糟糕,但是辽东也绝非太平之地,东夷各国一旦喘过气来,就会对我们开刀。诸葛亮此人,没有庞统、徐庶他们那么明确的进取心,不会轻易言战,即使非战不可,也绝非以杀伐为主,而是以征服其心为主,是一个比较中庸的人,把他放在辽东,可能对于稳定区域稳定会有极大的好处。”

张彦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从诸葛亮在当蜀国丞相,在平定南中的战役时,七擒孟获俘虏其心中,就不难看出,诸葛亮很清楚对于边荒蛮夷的政策绝对不能一味的杀伐,不俘虏其心,就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武力虽然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但绝非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张彦才会给诸葛亮做出这番评价来。

贾诩对于张彦的话,很认同,而且贾诩也相信张彦看人的眼光,就好像当初张彦破格将贾诩提升为司隶校尉一样,直接从一个外来的陌生人,一下子进入到了张彦的心腹中心一样,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那么的准确。

“另外,诸葛亮还太过年轻,在需要历练的时候,同时也需要人从旁协助,将来他当了辽东太守,会隶属在你的管辖之下,我希望你能够对他进行旁敲侧击,必要时,还要给与提醒。”张彦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忧,担忧年轻时的诸葛亮,会不太稳重。

贾诩拱手道:“殿下尽管放心,属下必当竭尽全力,为殿下把诸葛亮培养好,至少在十年之后,可以独当一面,一个人支撑起一片天空。”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张彦和贾诩聊了很多,两个人长久没见,都有着说不完的话,但所谈的大部分都是公事,其中更是包括了今后的政体改革。

当张彦告诉贾诩自己要改革的大致内容时,贾诩的眼前一亮,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一番话,竟然出自张彦之口。

在贾诩看来,张彦跟一个权臣无疑,但是与董卓、李傕、郭汜这样的权臣不同,张彦这个新兴的权臣,一直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大汉日益恢复了强盛的局面,鲜卑、乌桓、匈奴等少数民族也被相继平定,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出现动乱,而且张彦的一些做法也超越了这个时代,并且大力支持胡汉通婚,支持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但是,贾诩却看不透张彦,这个年仅三十多岁的汉子,脑子里是怎么想的,他虽然能够猜出了十之七八,但总有那十之二三他猜不透。比如,在他看来,张彦的功勋已经是非常的卓著了,也已经位极人臣了,王与皇帝只差一步,只要张彦再向前迈进一步,一个新的王朝就会横空出世。

但是,在这样一个迈向巅峰权力的关键时刻,张彦却突然止步,谈起了改革,而且改革的内容,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限制皇权,权力均衡。

这样的改革,如果真的实施了下去,只怕以后很难再出现权臣当道的局面,皇权得到限制,皇帝形同虚设,权力均衡,三大权力机构又互相对权力形成了制衡,让其始终保持着一种均衡的局面。

这些都是贾诩想不到的,更是令贾诩出乎意料的。

良久良久,贾诩这才说道:“燕王殿下,如果此次改革真的能够实行下去,只怕大汉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未来。只是,这样的改革,只怕是困难重重,稍有差池,甚至有颠覆的危险,在属下看来,这是一步好棋,同时也是一步险棋。如果这步棋非下不可,属下建议这步棋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下完,快刀斩乱麻,无论是谁,只要敢阻隔改革的脚步,都应该受到惩罚,必要时,可以赶尽杀绝,以免留下后患。”

张彦听贾诩对他的改革建议十分的赞同,便欢喜的说道:“你说的很对,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只有真正适应时代的变迁的人,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的强者。等平定了辽东,我就会去着手改革的事情。”

第0章477山雨欲来风满楼(14)

从早上开始,张彦一直和贾诩谈到了晚上,两个人席地而坐,促膝而谈,随后又就如何攻取辽东,也进行了一番商议,最终做出了定论,准备三天后按照张彦的原计划行事。

此时此刻,公孙恭也已经回到了辽东的襄平城,一回到襄平城,公孙恭便立刻去见公孙康。

公孙康正在与属下在大厅里举行盛宴,公孙恭突然从外面闯了进来,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便立刻怒道:“都大祸临头了,你们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饮酒作乐?”

接着,公孙恭便将在大厅里献歌献舞的那群人全部赶出了大厅,没好气的道:“都给我滚出去,快点滚出这里!”

公孙恭是公孙康的亲弟弟,两人的关系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公孙康武勇彪悍,公孙恭足智多谋,公孙氏的这两个兄弟,向来是共同进退的。只是,公孙康是长子,公孙恭是次子,所以在接替辽东侯的爵位以及继承父业的问题上,公孙康就是第一人选,公孙恭对于这点也并不在意,也不和大哥公孙康相争。

但是,公孙康也并未亏待这个弟弟,相反,他还很倚重这个弟弟,公孙恭也竭尽全力的辅佐兄长公孙康。

所以,公孙恭在辽东说话也是掷地有声的,除了公孙康以外,他就是老大。

公孙康见到公孙恭如此盛怒而来,急忙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出什么事情了?出大事了!”公孙恭径直走到公孙康的身边,没好气的说道。

接下来,公孙恭便将自己这一路上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就连张彦让他做内应的事情。也抖了出来。并且说当时如果他不这么做,很有可能就会没命。

除此之外,公孙恭更是将张彦告诉给他的计划和盘托出,公孙康等一众人等听完之后,都愣在了那里,如果公孙恭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他们到时候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了。

好在公孙恭是公孙康的血亲兄弟,胳膊肘不会向外拐。

“幸亏我聪明。意识到情况不对之后,便立刻装出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不然的话,我哪里还有命活着回来?”公孙恭心有余悸的说道。

公孙康一把揽住了公孙恭,表现的十分亲昵,说道:“这次真的是辛苦你了,为兄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没法回来了,为兄这一辈子都会自责的。不过还好你回来了,为兄提着心总算落下来了……”

公孙恭道:“大哥在这里欣赏歌舞。与诸位下属把酒言欢,莫非也是为了驱散担心所为吗?”

公孙康一下子被公孙恭给弄的下不来台。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忙道:“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对付汉军,既然张彦要来,也要对付我们,那我们就先下手为强,提前出击,攻张彦一个措手不及……”

“对,杀张彦一个措手不及!”其余人也都随声附和道。

公孙恭却突然说道:“不!我们的兵力有限,即便是先下手为强,杀张彦一个措手不及,可能刚开始的会节节胜利,但等到张彦反应过来,调来了兵马,我们就难以应付了。”

公孙康止住了笑容,皱起了眉头,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公孙恭道:“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就给张彦来个将计就计,他的计划我们已经完全洞悉了,我们就可以提前采取行动,安排好一切,等到时候,一举将张彦擒获。只要抓住了张彦,敌军就群龙无首了,而且我不信他们不会顾及张彦的个人安危,就算敌军再多,也无济于事,而且,我们也可以挟持着张彦,想让敌军干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到时候,整个局势,就是我们说的算了。入主朝廷,也是指日可待。”

公孙康等人听完之后,都哈哈大笑了起来,高兴不已的道:“此计甚妙,此计甚妙!”

于是乎,公孙康便按照公孙恭的计划,开始着手准备反叛张彦的大事,并且用伪造的太后懿旨为由,喊出“清君侧”的口号,并且自称“辽王”,正式拉开了这场叛乱的序幕。

除此之外,公孙康更按照公孙恭的建议,派人去东夷各国,要求各国派出兵力,予以配合,命人将已经打造好的旗帜、军装全部换成了新的,统一以“辽”为国号,并且积极调兵遣将,为三日后的计策打下坚实的铺垫。

但是,自以为是的公孙氏兄弟,却不知道,他们已经处在了一个风口浪尖,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走向灭亡。

其实,张彦并没有轻易的相信公孙恭,反而对他极为猜忌。正因为如此,张彦才会想起利用公孙恭,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同时,张彦也给了公孙恭一次自己给自己恕罪的机会,如果公孙恭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在平定辽东之后,公孙恭就不会死。但如果公孙恭不这样做,那么势必会被张彦一起铲除。

很显然,公孙恭选择了后者,天作孽,尚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只是,公孙恭并不知道这一切都在张彦的计划之中,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张彦专门为他安排的一个自赎的机会。

襄平城里,已经安插了张彦的眼线,一名锦衣卫在这里蛰伏了数年,并且成为了公孙氏兄弟的座上宾,就在今天的宴会上,那个锦衣卫也在其中。所以,公孙氏兄弟的一举一动,张彦都了如指掌。

也正是因为这名锦衣卫的出色工作,才使得张彦能够很好的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从而决定在平定辽东的时候,从公孙恭的身上着手。

从公孙恭一离开辽东,他就已经被所谓的“海贼”给盯上了。之后的一切。都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是演绎给公孙恭看的。可是,自认为很聪明的公孙恭,却不知道他已经沦为辽东这盘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棋子。

辽东公孙氏兄弟的一切动静,都很快被这名蛰伏的锦衣卫给传递到了在蓟城之内的张彦的耳朵里。

张彦接到密信之后,很快便看完了,嘴角上也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心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于是,张彦立刻与贾诩进行商议。在新的情报的基础上,来安排兵力。

同时,张彦带着贾诩、诸葛亮,一起离开了蓟城,前往昌黎。

张郃、高览、阎柔、田豫、田畴等人的兵力全部秘密集结在昌黎城,等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