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周围的一些人听完之后沉默了,包括那些东宫侍讲们。越是简单的道理,就越有说服力。大家都不是傻子,陈燮出道至今,做了很多事情,结果都证明对大明的江山社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说的严重一点,陈燮是对大明而言,可谓挽狂澜于既倒!

现在场次陷入死寂,陈燮说完这话,又打了个哈欠,很气人的说:“这么早就上朝,太坑人了。早zhidào这么辛苦,就不当官了。”一句话,差点让现场所有人都吐血。杨廷麟脾气有点噪,平时肯定忍不住,这会居然忍了,还是很夸张的往后退了一大步,双手摊开,表示这个人我不认识。陈燮见状又来了一句:“要我说,这么早上班呢,就是做个样子,觉睡不好,怎么处理好国家大事。今天本来不打算上奏的,回头我要跟奏一本,早朝时间改在巳时比较合理。如果不改,今后我就不上朝了。”

其他人要说了这话,肯定被现场的大汉将军拿下,丢给锦衣卫让他从此不用上朝。陈燮嘛,这些大汉将军就当一阵风从耳边吹过,嗯,我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kànjiàn。一帮文臣的表情,也都说明了他们的立场。这种人也混到早朝来,什么世道啊!

很多大臣看出来了,陈燮来上这个早朝呢,就是来捣乱的。丫就没打算好好的上朝。今天这个场面,陈燮就说了一句人话,就是那个两个凡是。别的都可以当他在放屁!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帮文臣的忍耐性真是好啊。换到正德年间,李首辅一准抢过大汉将军的金瓜,现场就能诛杀此獠。呃,好吧,现在不是正德年间,这帮大臣之中,想弄死陈燮的也大有人在。问题是,根本就干不过陈燮,就算陈燮伸出脖子给他们砍,都每人敢动陈燮一根毛。

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假定皇帝是不会找砍死陈燮的大臣的麻烦。陈燮那些军队呢?那些想弄死陈燮的大臣在心里都盼着出来一个“义士”,嗯,义士这个东西,还是别人当的好。将来就算陈燮的军队造反了,也算账不到他的头上。一句话,明末这些文臣,剩下的节操不多了。几个有节操的,比如卢象升、杨廷麟、史可法之类的大臣,顶多就是眼不见心不烦。他们对陈燮了解较多,就算看他不顺眼,也zhidào这货对大明绝对是忠心耿耿。这些有节操的大臣,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去找陈燮的麻烦。真正盼着陈燮出门被车撞死的,都是那些利益上受到损失的大臣。比如一些河南的官员,家里的地现在没人种了。

陈燮用两个凡是堵住了大臣们的嘴,传到正在上朝的朱由检这里,表情更为精彩。打小报告的王承恩说完之后,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让朱由检慢慢的消化很感动。少顷,朱由检振奋精神,大步流星往皇极殿而去,这时候大臣们也开始进宫。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朝议

第五百二十三章朝议

陈燮心里非常的爽,也很失望!“两个凡是”这个大杀器还是很厉害的。谁都挑不出毛病来,谁要敢出来反驳陈燮,一准被皇帝整个人死骨头烂。老朱家的皇帝,哪个心眼都不大。看看张居正就知道了,死了都要鞭尸。比起万历,朱由检可谓变本加厉。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去对抗所谓的与民争利,陈燮真是离经叛道的代表。但他说出来的话,就是没人敢出来反驳。就在那一刻,陈燮似乎浩然正气在身,谁都不敢正视。怎么说呢,实在是大明朝这些官员太不上台面了,事情做的太过分了。国家搞成这个样子,皇帝又责任,文臣集团的责任更大。反正大家就是比烂,谁都不敢理直气壮的站出来反驳陈燮说的不对。

真可惜,没人出来跟我对喷!陈燮在心里默默的想着,很是遗憾。刚才那一刻,要是有人出来跟他吵架,那才是正中下怀。站在一个伟光正的立场上,谁来都能灭了。所以说,政治正确很重要,不管你在过程中如何的龌龊,有一个正确的政治立场就赢了一大半。

陈燮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不能碰的刺猬,虽然他很可恨,但是无从下手。把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搬出来算计,你会发现根本就没多少漏洞可以利用。以前他们对付政敌无往不利的东西,在陈燮这里全然无效。你说陈燮有党?就算是有,那又如何?陈某人都不愿意留在京师,有党跟无党有区别么?怂恿陛下与民争利?呵呵,这话能说服谁?违背祖制?按照祖制来算的话,这大殿里的文臣,能拉出去扒皮实草的可不在少数啊。朱元璋玩的是贪污五十两就扒皮实草的套路,祖制这个东西就不要拿出来对付陈燮了。对付被人,大概还能有点用。这人在经济上干净的令人发指,没法子做文章。

还有一个最厉害的手段,叫失德!问题是,满朝文武,谁能跟陈燮比德?比忠?呵呵!

早朝开始了,朱由检上了龙椅,往下面看着大臣们三呼万岁的时候,忍不住嘴角翘了起来,差点没笑出声来。别人都一本正经的,就一个人站在,靠在柱子上打瞌睡。换成别人,哼哼!可惜这个人是陈燮,朱由检逼着他上朝,本来他的位置是在前面的,结果这家伙混到最后一堆小官中间。朱由检可以肯定,吴直一定交代清楚了,这货肯定就没听进去。算了算了,不跟他在这个问题上生气。

“众卿家,可有本奏?”朱由检心情不错的开口了,首先站出来的是洪承畴。

“陛下,臣有本奏。”朱由检看看他倒是很顺眼的,这位臣子这些年一直在戎马征战,为大明的稳定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当然了,他也没少吞别人的功劳。就拿这次在四川的决战来说吧,已经及时赶到战场的洪承畴,发现四川的官兵崩溃之后,坐视四镇苦战。要不是林雅及时赶到,搞不好就崩溃了。结果战斗结束之后,他毫不客气的领了运筹首功,丝毫没提他坐视四镇苦战的事情。

“**卿请讲!”朱由检难得面带微笑,嗯,最近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真是不易啊!

“陛下,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川中各路人马,粮草可就地补给,筹饷却不易。如今江南开海,可走水路运送钱粮之川中,确保大军作战。”这话是洪承畴早就想说的,蜀道难这个话不是白给的,走汉中入川,实在是太费事了。

朱由检一听这个,把眼睛看向了户部尚书杨廷麟和兵部尚书卢象升,那意思不是早就说好了么?你们没通知陈燮?杨廷麟站出来道:“回陛下,如果路上没有耽误,粮饷已经过了夔州。此次粮饷共计野战干粮二十万石,银圆十万。”说完杨廷麟便扭着脖子往后面找,心道这家伙刚才一眨眼就不见了。

朱由检知道他在找陈燮,咳嗽一声。王承恩捏着鼻子下来,走到陈燮身边,这货靠着柱子睡的正香。昨晚上朱媺娖回家了,不知道是不是听了周皇后的教育,那个黏糊啊。各种战术都用上了,还拉上了两个宫女做帮手,一直折腾快到卯时了才算完,陈燮压根就没时间睡觉啊,就过来上朝了。

别看朱媺娖年纪小,一旦坚定了要给陈家开枝散叶的信念,战斗力绝对倍增啊。

“陈阁部,醒醒!”王承恩过来低声说话,陈燮嘟囔一句:“别闹,都闹了一晚上了,让我睡会。”这话说完,整个早朝的秩序就算是毁了。文臣还能憋着,勋贵们哈哈哈的忍不住了,都尼玛笑疯掉了。尤其是成国公朱纯臣笑的最欢。要说京师这帮勋贵,跟陈燮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大概就是因为陈燮逼死了赵之龙的缘故。其实这货的人缘一直就不好。

陈燮总算是醒了,擦了擦口水,看清楚现场后,忍不住也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个,王公公与何吩咐?”王承恩只好苦笑道:“陈阁部,您的位置不在这啊。”陈燮无奈的跟着王承恩走到前面去站着,心里很是腻歪。有什么站后面不是一样说么,站前面还怎么睡啊。杨廷麟看见他可是一点好脸色都没有,这家伙太尼玛混蛋了。

“思华,川中各军的粮饷,筹备的如何了?奏本上只说了第一期的,后面的情况如何?”杨廷麟说的是军国大事,自然是一本正经。陈燮听了却歪歪嘴道:“我当是什么事情呢,这点事情也来打扰我睡觉。考虑到粮食太占地方,四川也不缺粮食,今后就不运粮食了,都运的银圆。一个季节运一次,每次五十万元。没别的事情,我这就回去接着睡了。”

陈燮要走,看见龙椅上憋着笑的朱由检,只好讪笑着站住拱手道:“陛下,臣不知礼法,请陛下责罚。”朱由检哪会责备他,笑了笑道:“**卿生长于海外,不知者不罪。”

杨廷麟还没说话呢,卢象升便怒道:“思华,你也太马虎了。往四川运粮固然麻烦,但是你只运银子,流寇肆虐之后的四川,粮食价格能低么?这不是胡闹么?”这话一说,朱由检的脸色都不对了,他可是知道当初归德府的粮价三千文一斗。

陈燮听了也不生气,笑道:“卢建斗,你什么时候见我胡闹过?这是军国大事,我能胡闹么?这银圆还没出江南呢,粮食就已经有商人主动上门联系,除去各项开支,所需粮食全部都包给他们去做了。别的我也不管,保证他们有三成的利润,让水师护送他们的船安全抵达。有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难办,只要稍稍让点利益给商家,他们抢着去做,我还省了找粮食的麻烦。”

卢象升再次变色道:“思华,江南这些年的粮价也不低,别欺负我不懂行,丝绸、棉布的买卖如此兴旺,江南多种桑树和棉花,粮食产量可不高。”

一干大臣,真是没想到跟陈燮关系不错的卢象升先开的炮,对陈燮很有信心的朱由检,这时候已经很轻松了,他知道陈燮肯定有对策。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卢建斗,你去华亭码头上看看,从东瀛、朝鲜、安南、爪哇等地来的粮食到底有多少船。江南的粮价刚上涨了三成,那帮商人就跟苍蝇闻着血腥味道,全都围上来了。能运粮食一万石的大船,每天至少来十艘。一个月下来,江南的粮食价格降了下来不说,比原来还低了一成。即便如此,别的海商不做粮食买卖了,泰西各番邦的海商还是乐此不彼,你知道为什么?”

陈燮一个范围,卢象升无语了,下意识道:“为什么?”陈燮淡淡道:“很简单,他们的粮食是不要本钱的,运到江南之后,直接拿粮食换茶叶、丝绸、瓷器等等,最主要的还是独门的药品青蒿素用银子都买不到,只能拿粮食来换。这就是开海带来的好处了,这些番鬼走一趟华亭,粮食能当一笔银子用,虽然不足,但是也有巨大的赚头。”

说到这里,卢象升明白了,感情是陈燮在其中做了手脚,限制了这些番鬼的交易模式。只要江南不缺粮食,南洋那边的土著死活,陈燮根本就不担心。既然是无本的买卖,那些死要钱的番鬼,还不得拼命的来回跑啊。这个模式,固然会导致白银流入减少,但是站在陈燮的角度看,眼下大明最缺的不就是粮食么?只要开海了,还怕银子挣的少么?

“也就是这些番鬼不能深入大明境内,不然这些粮食,他们能直接给送到四川去。建斗,这个世界很大的,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缺什么东西都会有人主动运过来的。作为朝廷的阁臣,必须要有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觉悟,关上门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觉得能有出息么?说的不好听一点,西北各省旱情如此严重,如果能在最初就从海外运来粮食,能有后来的民变么?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好好想想吧,各位同僚。”陈燮一番话,说的大殿之上集体哑巴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硬道理

第五百二十四章硬道理

散朝之后,陈燮第一个溜走了,谁都没打招呼,真是很不礼貌。有趣的是,朱由检心情非常好,回到后宫是还哼着小调子。很会来事的田贵妃,伺候更衣的时候问了一句:“陛下,你这脸上的喜色,就差在额头上写个大大的喜字了。能跟臣妾说说么?”

朱由检笑道:“不能说,不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着高高兴兴的去跟奏折较劲。

杨廷麟和卢象升刻意的走到了一起,他们还得坐班,不像陈燮那样,想走就走。两人并肩缓缓的走着,脸上都带着严峻的表情。“陈思华一门心思要做他的孤臣逆子,你我倒是小瞧了他。”开口说话的是卢象升,杨廷麟听着叹息道:“建斗又何尝不是?当年戴孝上阵,奸相和权阉都憋着害你,明知道是一条不归路,不是也走了下去么?”

两人风格不同,一个轻松跳脱,一个悲壮凝重,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卢象升和陈燮之间才会有一种奇妙的情分存在。当初陈燮救援的事情,卢象升念他的好,这不等于在政治上是跟他保持一致。有不同意见,该喷也得喷。就像刚才在大殿上,他一直在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