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他那首鼎鼎大名的虞美人终于出来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有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还有……
    这一首首文字优美,用词精炼的小令,宛若瑰宝明亮地镶嵌在中国文学圣殿苍穹上。
    但李煜写得快活,娼妓们唱得快活,可他有没有考虑到赵匡义的感受……
    再说暂时赵匡义对这几个皇帝,包括明年的陈洪进,钱俶与刘鋹皆不薄,包括高家周家与孟家的后人亲戚们,不断地加薪与赏赐,听宋九说后,赵匡义委婉地批评了张洎,你以后莫去李家打秋风了。
    不要说杀戳果断的赵匡义,就是换宋九来做皇帝,看到这一首首哀怨呻吟的小令不停地自李煜手中出来,又传扬天下,心中做何感想?
    然而李煜在诗词歌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一个蠢材,郑文宝冒险求见,他根本未当一回事。而是关切地问小周氏:“爱妃,为什么那个宋九将窅娘送到南海?”
    宋九不合理的安排,让李煜乱了手脚。
    ……
    “陛下,今年澶州河又决,臣以为朝廷当派一个得力大吏,驻守澶州,以求永治河患。”宋九道。
    虽朝廷两府于政事堂议事,可是赵匡义亲力亲为,时常来政事堂参与决策。
    这是宋九于政事堂上的一次对话。
    赵匡义问:“宋卿,你以为当派何人去澶州。”
    “镇宁节度使刘廷让回京,其节度使空缺出来,臣以为当派赵普为镇宁节度使兼知澶州,以求解决黄河河患问题。”
    “易安,朝廷在收回节度使之时,你何出此言?”卢多逊惊讶地说道。
    不但卢多逊不解,其他几个宰相同样也不解,宋九就是肚量大,也不能大到这种地步。
    赵匡义有些不悦,道:“赵公劳苦功高,晚年当在京城享清福,宋卿为何复让他劳累?”
    宋九不作声了。
    政事堂散后,卢多逊还在问:“易安,你有什么想法?”
    傻了不成。
    宋九有苦难言。
    赵普在洛阳也不妥,洛阳有许多高官名将致仕,迁居于洛阳,这些人影响力不小。到京城更是不妥。
    所以宋九建议让赵普去澶州复代节度使之职,若那样,失去了京城,失去了洛阳,赵普年事渐高,那怕又重新给了他实权,但只能乖乖呆在澶州了。
    这是对付赵普最好的办法。
    赵普才来京城时宋九不能说,忍到现在,仍因为卢多逊的坚持,让赵匡义否决。
    当然,宋九可以傻呼呼地与卢多逊交心,但真交心了,卢多逊未必是一个十恶不赦之辈,可也不是一个温顺善良之辈,以后必被卢多逊多次利用,成了卢多逊的棋子。
    所以宋九不能解释。
    他看了一眼卢多逊,心想,赵匡义没将赵普放在眼中,那是他有底气。
    可你卢多逊算什么?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
    你恨不能一脚将赵普踩死,可能成功吗?大半天宋九才憋出一句:“卢公,若赵公在京城,不出五年,他必为首相也。”(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亲事
    “易安,你杞人忧天哪。”卢多逊大笑道。
    宋九没有将卢多逊当交心朋友,卢多逊也不会将宋九当交心朋友。宋九可能会前途无量,但野心不大,因此两人不算朋友,也不算是敌人。然而宋九的提醒,卢多逊依然不当一回事。
    仿佛为了证明宋九是杞人忧天,在卢多逊蛊惑下,赵匡义再次对赵普下手,但不是赵普本人,而是他的亲家李崇矩。
    先是将李崇矩调到广南任为邕贵浔横钦窦诸州都巡检使。
    所谓都巡检使,就是边境巡查总防卫官员,不算是小官,但对于李崇矩,那是超级贬职了,况且又是在岭南。
    李崇矩刚刚动身,朝廷再贬,调到琼崖儋任职,也就是海南岛。
    宋九没有阻止,也没有参与。
    他正在思考一件事。
    先是高保寅建议,请朝廷裁减各节度使领支郡之权,但那是对付赵普的,不能当真。接着,虢州知州许昌裔向朝廷投诉保平节度使杜审进胡乱处理政务。
    朝廷派左拾遗李瀚前去调查,李瀚回来后禀报说是各节度使管辖州县,都是派自己亲信掌管税务,对当地商业造成极大影响,导致各地货物不能畅通无阻,希望朝廷取消节度使管辖州县的权利。
    赵匡义意许。
    这才是真正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总共两次削减节度使,第一次是石守信,高怀德他们。第二次是郭从义,王彦超等五人。另外还有一些人老病死去,或者其他原因。如符彦卿,韩令坤他们。
    但这不是杯酒释兵权的真正含义。
    两次释去十几位节度使之职,还有符彦卿,韩令坤他们病死老死犯错误拿下的节度使,看似数量减少,实际没有减少多少,因为朝廷也提拨了新的节度使,石守信与王审琦等人,后来又重新授予了节度使之职。以及开疆拓土产生的新的节度使。
    它真正的意义是释兵权!
    通过两次交流式的罢免诸多节度使,与唐朝相比,朝廷有了任命罢免调动节度使的权利,减少了各节度使管辖州县的数量,又于他们管辖州县设置知县知州,从节度使手中收回一些行政权与财权。这才是赵大式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义上台后,又将赵普与向拱等人拿下,但这次释兵权,总体还是沿用赵匡胤时的做法。
    然而这一回不同了。以前虽设知州,各节度使还有部分处理各州政务的权利,也有税务之权,一旦全部收回朝廷。手中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如何总领部下数千厢兵?
    一旦执行后。节度使就会成为真正的名存实亡,彻底成为三公三师一样的虚职。虽然宋九对此早有准备。可初听到时,还如晴天霹雳一般。
    它可不是小事件。甚至成为导致宋朝虚弱的根本之一。
    然而宋九不知如何劝阻。
    宋九正在沉思,李昉过来求见。
    “见过宋公。”
    “明远,勿用客套,有何贵干?”
    李昉挥手让手下堂吏抬着许多书籍与手稿进来。
    赵匡义削减兵权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倡导文治。第一件事是让李昉与扈蒙等十八名官员带着一些文吏修著《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
    这是后来的名字,现在未修好,也未命名,太平御览起初名字叫太平总类,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一千卷,征收的各类书籍多达一千七百多本,主要是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
    相当于稍稍缩小版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太平广记收录的是各类小说,以及野史等杂书,甚至包括一些黄色小说。
    第二件事是修三馆,原三馆是在长庆门东北,几十间破房屋,湫隘卑痹,仅庇风雨,周庐徼道,卫士驺卒,嘈杂其旁。以至三馆学士来办公,或者写文书,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呆在三馆内。而且随着江南收回来,也收集了许多书籍,三馆格外拥挤。
    因此赵匡义下诏于升龙门东北修建新三馆,东廊为昭文书库,西廊为史部群书,南廊为集贤书库,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六部图书,并且亲自设计,轮奂壮丽,胜于内宫诸殿。
    对此宋九是持赞成意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中国成为后世唯一的真正文明古国,正是因为文明没有中断,之所以文明没有中断,正是这些书籍带来的文明传递。
    宋九仅是要求未来三馆建成后,准书院派学子前来抄录不保密的各类书籍图籍,以便文治天下。
    实际是赵匡义那个未出世的八贤王赵元俨将来一个婢女会烧掉三馆,使大半书籍烧没了,宋九勉强记得这件事,因为他的推动,可能不会烧,可能还会烧。
    书院抄录后,等于又备了一份备本,甚至以后的白鹿洞等书院再抄录,那么这些书籍将会全部保留下来。现在不珍惜,一千年后每一本书籍皆是宝贝儿。
    但不能直接说出来。
    宋九说了,赵匡义也准了。
    李昉来正是为了太平广记许多书籍作者名字而来的。
    太平广记收录的是小说,各种野史杂记,包括戏曲。宋九未动手写什么小说,可从他嘴中传出各种故事,流传到坊间,包括西游记,又经说书人编写后,进一步传扬开来。
    还有书院编写的各类书籍,以及宋九请的文人编写的各类长编戏剧,这两者没关系,但是前者作者弄不清楚,署名是各类说书人,实际故事来源是宋九。
    一旦编录,必须注明清楚,它也是一种荣誉。
    而且不少,经李昉收录后。多达一百多卷。
    宋九哈哈一乐,道:“明远。名字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但这些内容都是宋公想的。”
    “没关系。当时逗家人一乐罢了,再经传扬,我看过,良莠不齐,写得好的是他们的本事,我能不能占有其名,写得不好的,格调低下,更不能将我的名字写在上面。”
    “倒也是。”
    “明远。做好这件事,不怕花钱,我支持,一旦做好了,将是垂名青史的大事件。”
    “不敢,蒙受皇上信任,心中戚戚……宋公,我还想请教一件事,李公南贬……”
    “明远。”宋九脸色一阴,道:“汝是君子,何谓君子,温良恭俭让。不会勉人为难,如我的小妾扣于契丹,我有能力将她救回来?”
    宋九对李崇矩不恶。然而当年李崇矩的事做得是不厚道。赵匡胤设枢密院与三司,正是切割宰相之权。因此后来以楚昭辅为三司使。李崇矩为枢密使,赵普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匡胤希望的是三个部门形成一种鼎足。再用他的平衡之道,他的帝位就安心了。
    做为李崇矩,不一定非要与赵普闹矛盾,但当时的赵普镇压赵匡义,击杀姚恕,将符彦卿弄得死去活来,几乎快成了第二个李林甫蔡京了,那种时候李崇矩却与赵普联亲,意味不能不说不深长。
    李崇矩的命运于其说是卢多逊的挑唆,不如说是赵匡义的报复。
    一旦当时赵匡义没有手段,将局面扭转过来,因为李崇矩的倒戈,宋九,卢多逊,以及其他人,包括赵匡义都会很悲催。
    宋九没有那么大的肚量,就是肚量再大,也说服不了。
    李昉因为陶谷诬陷,遭到贬职,在下面飘了数年,那时陶谷等人死了,赵普将李昉拉了上来,担任中书舍人,因为不懂规矩,看到中书的小吏堂前官,居然施礼,让天下人耻笑。
    宋九不顾脸面,向下面各州县官员请教,也让天下人耻笑。
    可能这两件事皆会记于史书。
    但宋九不会这样想,李昉与自己不同的,自己是不懂就不会装懂,遇到不明白地方才请教,才折节下问。但李昉那不是不懂礼仪,而是谄媚。包括卢多逊攻击赵普时,赵匡胤问李昉,李昉答道,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宋九看着李昉,不由地若有所思。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才让他更加反省。
    在宋朝做官早朝让宋九很头痛,特别到了冬天,因为不敢误早朝,四更一开始,就必须要起床穿戴梳洗,这很麻烦。但除了这一条,在宋朝做官还是很舒服的。
    陆续的增加薪酬,宋九此时每年各种薪酬补贴,达到三千多缗,若再加上不停的赏赐,会更多。也就是不需要额外的产业,仅靠朝廷的福利,就足以让一家人过上舒服的生活。同时还有一个福利,假期多。再加上轮职,一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放假。
    宋九也没有做焦裕禄,放假时也与家人出行游玩,或者偶尔去书院的那个试验室,边参与研发边指导,或者呆在家中享清福。
    这一天宋九正坐在家中,符昭寿带着一个黑妞与一个白妞来拜访他。
    它也是宋九带动的产物。
    最初诸衙内在宋九带动下,让海船去高丽与倭国。但那时宋潘两家的船只已经放手于南海诸岛,西至大食了。
    接着符家,韩家,高家,石家等与宋九交好的衙内,也让家中的船只南下南洋或者西下大食。
    宋九除了谋利,也有其他的一些做法,让家中的管事从西方带来一些好奇的学者,与宗教、科学、哲学等各种书籍,甚至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