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唐-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璘,你听着!本来本相是准备把你贿赂我十万缗钱的消息捅出去,和你来一个鱼死网破的!算你命好,今日这么多长安百姓为本相送行,本相决定保住这个好名声,这十万缗钱本相决定自己到岭南花用了。”杨国忠冷冷的声音在马璘耳边响起。

马璘心中微震,轻轻点头。

“本相的女儿,你要好好照顾!若是幼娘出了什么差错,你贿赂本相十万缗钱帛这件事情我就会禀告陛下!”

马璘心中冷笑,他最受不得别人威胁,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还有一件事情,你给本相听好了!那天在延康坊伏击你的绝不是本相!本相和那件事情没有丝毫干系!”

马璘站直了身子,笑着凑近了杨国忠的耳朵:“我不信!”

“马璘,你就是头蠢牛!”

“呵呵!”

马璘漠然一笑:“你就要走了,我也有话想问你。你为何认定安禄山会谋反,又为何冒险出手杀他?”

“本相是忠臣!本相是为国除奸!”

“呵呵!好一个忠臣!我再问你,你又准备如何让边令诚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

“……能想到这一层,看来你倒也不是蠢到极点,不过我不会告诉你。”

“走好,不送。”

杨国忠点头,向着众多长安百姓拱了拱手:“国忠去也!”登上马车在羽林军的护卫之下缓缓离去。

“杨相!走好!走好啊!”在几位文士的带领之下,众人皆是大声高呼,极有气势。

第一百七十三章权倾天下

ps:书友群148244045;欢迎各位书友

马璘不理会杨府外百姓们愤怒的目光,跟在羽林军之后走了许久,心情变得越来越郁闷。

跟着出了坊门,见到街边上到处都是跪拜的百姓,马璘心中郁闷,索性不再看了,一脸恼火的回了扶风郡王府。

这一日杨国忠一家老小离开长安城流放岭南道,所过之处百姓无不跪拜,光出城便足足花了三个多时辰。

杨国忠被下狱消息传出,杨幼娘每日里都是提心吊胆,马璘这些天除了在华清宫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郡王府里陪着紧张到极点的杨幼娘,没有到街巷中走动。今日本来是想看大奸臣杨国忠的笑话,这时他才发现长安城的舆论已经一边倒的倒向了杨国忠,杨国忠已经被人们给捧到了天上,他则成了十成十的大奸臣!

几乎所有的长安城百姓都接受了安禄山将要谋反的说法,对于为国除奸的杨国忠感恩戴德。还有人把他和已死的平原太守颜真卿、静塞军使高文远并列,称为三圣,设祠祭拜。

同样是当朝宰相,一个为国除奸毫不惜身,一个却把关中百姓逼往万里之外的蛮夷之地,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云泥之别了。

郁闷归郁闷,马璘却并不在乎。相比声名,他更重实效。不管如何,局势已经向着他努力的方向转变了。

杨国忠流放岭南道,朝中没有这个死敌的掣肘,经营河中之地就会容易得多。而天子的诏令对于关中百姓来说虽然刻毒。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改变河中之地的人口结构。

一旦有数十万汉家子民在河中之地繁衍生息。乌浒水、药杀水之间直到咸海的广袤土地。便将永久归属汉家所有。

落了个大奸臣的名声,他并不在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他从无私心,一心只为着整个汉族着想,自然是问心无愧。

……

杨国忠离开长安之后第二日,华清宫之中又是一纸诏书发了出来。

故三镇节度使、河北道采访使、东平郡王安禄山,被追赠为太尉、雍州大都督。单谥一个“武”字,妻子儿女各有封赏,天子为之罢朝十日,可谓是备极哀荣。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个在原来的历史上祸乱中国、令大唐盛世遽然终结的杂胡,最终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彻底离开了大唐的历史舞台。

安禄山一死,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虚悬,确定新的人选便成了当务之急。

十二月二十一日,华清宫再次早朝。

到场的公卿之中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些人。

罢朝十天的时间,李隆基已经私下里进行了大量的人事调整。杨国忠一党留下的空缺皆已补齐,杨国忠右相的位置暂时却是依旧空着。

这样的场合,马璘不准备发表意见。反正安胖子已经死了,大唐潜在的威胁已经解除,大唐毕竟是名将如云,不管谁去坐镇东北也不会比安禄山要差。

左相陈希烈神色恭谨,眼神中的得意却是无法掩饰。杨国忠得罪流放岭南道,马璘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也算宰相,地位却比他这个左相要低,如今他便真正成了天子之下第一人了,这样的地位正是他这么多年所梦寐以求的。

天子还未进来,群臣都在殿内侯着。陈希烈走近马璘,微笑道:“马相,三镇节度使之人选,你心中可有计较?”

马璘摇了摇头:“马璘不过一武夫,这样的事情天子和陈相决断便可,何须来问我这个粗人。”

陈希烈呵呵一笑:“马相何必过谦,谁不知道马相文武全才。——以老夫愚见,三镇节度使不可赋予一人,而应以三人分任。最重要的一点,不能再让胡人担任。杨国忠和安禄山这番冲突,说到底还是因为安禄山是胡人,令杨国忠不放心所致。此为前车之鉴,我等不可不慎。”

马璘点头:“陈相所言极是。”

陈希烈笑着拍了拍马璘的肩膀,走回了自己的位置。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所有的人都听到。众人听了陈希烈的话,心中自然各自有了计较。

等了许久,大唐天子李隆基才在高力士的陪伴之下走出来,神色看上去颇为疲倦,坐下打了一个哈欠后道:“贾卿,宣旨!”

公卿们同时跪下,中书舍人贾至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圣旨,朗声读了起来。

“制曰:骠骑大将军马璘……”

这一道圣旨,居然是给马璘的!

马璘听贾至念完,嘴角一阵抽搐。其他人看着马璘,眼中皆是有着羡慕之色。

河东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死后空下来的三镇节度使,居然都落到了马璘的头上!

算上安西、北庭两道,这已经是五道节度使了!就算当年王忠嗣极盛之时,也不过是四镇节度使而已,如今马璘竟然是比王忠嗣还多了一道!

“马卿,还不谢恩?”李隆基看着马璘,温和笑道。

马璘浑身一个激灵,猛然叩拜在地,连声道:“陛下赎罪,臣万死不敢领旨!”

“为何?”李隆基皱起了眉头。

马璘嘴角抽搐,这他娘是要害死人啊。

安西北庭两道那是为了进取河中,现在又加上这三镇是什么意思?那可就真的是权倾天下了。等你老人家一死,继任皇帝来个兔死狗烹,我还能活么?

“陛下!承蒙陛下信任,微臣感激不尽!只是微臣并非贪恋权位之人,一心只想以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拓土地。持节安西已是微臣能力极限。再加上河朔三镇实在是无法兼顾。陛下让臣担此重任。只怕会坏了国事。微臣立志进取西方。实在无法担当此三镇节度之职位。”

李隆基脸上现出一丝莫名的笑意:“马卿不必过谦,西方要开拓,东方也要开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委你重任,就是想看看你能带着大唐铁骑走到哪一步。”

天子还真是贪心!

马璘心中苦笑,只好再次叩首道:“陛下,我大唐名将如云。三镇节度使合当委以三位名将,微臣实在是无此能为。何况安西北庭与河朔三镇之间相隔万里,中间还隔着一个回纥,微臣取西方还需要数年,哪里能兼顾河朔三镇!陛下,这件事情万万不可啊。”

李隆基微笑道:“马卿,朕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安西北庭与河朔三镇相隔万里,朕相信你会有为朕打通那一天!你说取西方需要数年时间,朕便许你数年时间。这样吧。三镇节度使的位置还是你的,不过你算是以宰相遥领。以副节度使代行职权。副节度使的人选,就由你自行挑选。这样如何?”

“陛下,臣实在不敢奉命!”马璘哀嚎一声。

还要负责打通安西北庭和河朔三镇,那岂不是还得灭掉回纥?天子的胃口还真大!

“诏书已下,岂有收回的道理?就这么定了!马卿,你与其在这里和朕费口舌,倒不如好好想想三位副节度使的人选!”李隆基大手一摆,温和笑道。

“……”

李隆基笑道:“马卿,别人加官进爵,都是鼓舞振奋,偏偏你是这个样子。能够心怀谨慎也是好事,更说明朕没有看错人。朕还记得当初朕命王忠嗣持四节之时,王忠嗣是何等的高兴。相比之下,马卿你倒还是更胜一筹。”

“马卿,大唐右相之职位,朕从今日起为你虚悬,等你功成入朝之时,你便是朕的右相!”

马璘又是咧了咧嘴,这分明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偷眼看了一眼陈希烈,陈希烈神色平静,眼底却有着一丝失望之色。

本来杨国忠得罪,他极有可能更进一步,接替杨国忠的位置。而现在天子的一句话,却是堵死了这条道路。

“马璘,天子如此待你,你还不谢恩?”高力士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声音极为威严。

马璘心中苦笑,心道这道消息再传出去,自己这个权奸的帽子就摘不掉了。朝野之中,不知有多少人将会把自己看做眼中钉肉中刺。然而能有什么办法,天子金口玉言谁能违抗?只能是叩首谢恩了事。

“朕还有些乏,今日就这样吧。”李隆基笑着摆了摆手,站起来走了回去,当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道道目光皆是落在马璘身上,目光皆是极为灼热。

“马相,恭喜了!”陈希烈走上前来,微笑说道。

“马相,开元以来还未有大臣有如此恩遇,马相这可是第一人。马相,恭喜了!”

“马相……”

马璘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朝着众人拱了拱手走了出去。

五镇节度使,右相之位虚悬以待!

这叫什么事儿!老子又没有日天本事,哪里担得了这么多重任!

……

消息传出,不出马璘预料,立马在长安城里引起了轰动。

不知多少人捶胸顿足摇头叹息,言道天子被奸人蒙蔽。有胆子大的,直接说天子是老糊涂了。

其实马璘自己也觉得天子是老糊涂了。大唐天下四十余万兵马,如今名义上归自己掌管的就有二十万,还他娘的都是边军精锐。要是一个正常的皇帝,绝对干不出这种事儿来。

莫非玉真公主又梦见了她家祖先老子了?马璘坐在郡王府里,心中腹诽道。

心中压力太大,面前的女子美丽温柔依旧,却也无法令他完全释然。

第一百七十四章花开堪折

“五镇节度使,二十万军马,若是经营得当,天下亦可坐得。小马哥哥,你说是么?”

马璘看着美丽的粟特女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小雨,你知道的,我可没有那等心思。”

“你没有那等心思,别人未必认为你没有啊。”康小雨看着马璘,盈盈浅笑道。

马璘点头:“这正是我烦恼的地方。我的权力都来自天子,便如同沙子筑成的城堡,没有丝毫根基。说句大不敬的话,万一天子驾崩,我只怕立马就成众矢之的。五镇节度使,二十万兵马,实在太多了。”

“所以才应该早作准备啊。毕竟有二十万兵马在手,纵然不想当皇帝,至少可行废立之事。不然的话,小马哥哥,等到天子驾崩新皇即位,是不可能放过你这样一位权臣的。到时候生死握于人手,一切雄心壮志都将成为泡影,多年辛苦何苦来哉。”

“行废立之事……”马璘再次摇头。那不是奸臣才干的事情么?自己只想为大汉民族开拓土地,可没想过做这等事情。

天子给自己这么大权力实在是糊涂,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那也是极大的信任。若是自己这般行事,如何能对得起信任自己的天子?

现在大唐的权力依然牢牢地握在天子的手里,他的旨意无人可以违逆,这五镇节度使是推脱不掉了,这样的权力握在手里,当真是炙手可热,热得发烫。

“小雨。你当真是这样想的么?坐天下。或是行废立。你真的喜欢这样?”

“小马哥哥,我可不是唐人。我只想你好好的,不想你将来刀斧加身罢了。至于其它的事情,我可不会在乎。”

马璘点头,小雨来自康居,眼里自然没有什么忠于大唐的概念,站在她的这个角度,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算意外。

不过天子至少还有七八年寿命。这期间应该不会出问题,只要自己能够持续为大唐建立功勋,就可以得到天子的信任。至于七八年后……

七八年之后,河中之地应该巩固得差不多了吧,若是真有大难临头,束手就擒自然不会,可是谋朝篡位想都没想过,至于行废立之事也不可能。

到时候唯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