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唐-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所以极力想要谋取河中之地,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阻止胡大势力向北蔓延,阻止突厥人和胡大势力接触,阻止突厥人成为胡大的信徒。大唐占领河中之地后,千泉草原上西突厥各部还在,他从来没有动过灭绝突厥人的念头,能够融入中华文化圈子的突厥部族那就融入,不能融入的自然是向西驱赶,让他们去祸害孱弱的欧洲人。

任何一个文明的发展,都是一个吸收、接纳周围民族的过程。西周分封制时,所有的不过是中原一隅之地,正是先民们在扩张的过程中接纳了各地的蛮族。这才有了后世的泱泱大汉。

当今皇家把老子奉为祖先。修改了《氏族志》。却无法抹除身上的鲜卑血统。李家出自西魏贺拔岳的军团,这是每个读书人都知道的秘密。这样一个有着浓郁鲜卑血统的家族,却开创了大唐盛世,统治稳如泰山。若是因为血统而把李家视为胡人,那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煌煌大唐就不是汉人的骄傲,而该是一个汉人引以为耻的胡人王朝了。

要么用文化来侵蚀异族,要么让汉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这便是让一个地方永久属于汉家文明的两种办法。在河中之地。马璘采用的是第二种法子。而对于费尔干盆地和金山以西,不适合汉民耕种的地方,马璘首选的却是第一种法子。

……

接连的三天时间,都是在忙碌之中度过。

五千新选拔出来的陌刀骑士之中,有了硬弩的四千余人将会跟马璘前往河中,其余的人留下来等待他们的武器。这四千余人加上马璘之前带往长安的八百余骑,又是一支五千人的钢铁之师。

把亲兵安排一部分到大军之中担任队正和校尉,然后进行简单的磨合与训练,一切都进行得极为顺利。对于这些新兵的素质马璘极为满意,显然封常清在这些家伙的身上也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

五千人之中。汉化突厥人有二百多人,皆是碛西三州的豪强子弟。说话和西州本地汉人没有丝毫不同,完全和汉人没有区别。

心中有事情,马璘忙的不可开交,以他的浮浪性子,竟然是没时间去看看新买的一对龙家姐妹花什么模样,让高芊芊觉得极为不可思议。三日时间过后,马璘再次细细叮嘱了封常清一番,告别了眼圈通红的高芊芊,带着大军直奔疏勒,准备从葱山南道前往河中。

一路之上兴胡商人不绝于道,都是往来葱岭东西运送物资的。这里面有近半是替安西军运物资的,更多的却是贩运其他东西。

自从阿巴斯革命兴起,大食国中乱作一团,作为黑衣党人的兴起之地,呼罗珊行省尤为混乱,商道受到严重的阻隔,除了有实力的大商家,小商人行商变得极为艰难。而如今河中之地局势已经平稳下来,大食国内部也渐渐趋于平静,大唐和大食隔着乌浒水对峙却并不开战,商道反而是通畅了。这对于这些逐利之民而言,便是营运生发的大好机会。

大军到了葱岭守捉已是二月下旬,葱岭守捉使依旧是马大元,他的手下依旧还是那么多,职位却已经是一位从三品的将军了。马璘之前得到诸多空白将军告身,在去长安之前已经签发了一张给这位族叔。这个地方极为关键,让自己人守在这里才能放心。

马勇马强如今都已成为了县子,这当真是光耀门楣之事。马大元见到马璘,那个亲热劲儿就别提了。

大军在葱岭守捉停了一日,便直接往大龙池的方向而去。

寒冷天气里过葱岭,最关键的便是物资。相比上一次从飒秣建返回安西,时间上要晚快一个月,天气好了很多,由于携带的物资足够,所以一路上并没有出什么问题。能够舞动陌刀的精壮汉子,对于气疫的反应没有那么强烈,在山川河谷之间穿越月余,大军便已到了护密。

过了护密王都塞伽审城之后,地势便迅速的降了下来。这一条道路已经被安西军简单的修葺了很多次,险要之处大部分都已变成通途。过了阿缓城,给吐火罗叶护带来了天子的谕旨,越城而过不久,大军便已经到了乌浒水上游。

背后是莽莽葱山,面前广袤无垠的便是图兰平原。马璘深吸了一口气,一时间也是心潮澎湃。

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三年的四月上旬,上一次站在这个地方,已经是两年多之前的事了。

两年多前,他带着数千健儿经此地返回安西,如今带着五千铁骑再次来到这里,心境却是大不相同。

最初在飒秣建发动,只是为了尽一尽汉家子的责任,数千袍泽沦为奴隶人,身为汉人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管。在发动成功之后又去袭击了捕喝城,再次回到飒秣建时遇到咄曷和默啜,就在那时升起了为大唐攫取河中之地的想法。

当时心中担忧渔阳鼙鼓,以为此事极难实现,然而两年多过去,安禄山已经死在他的毒药之下,大唐铁骑已经进军河中建立雄城,汉民已经开始在大河之畔屯田。

而这一次,他带着五千健儿重返这里,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河中,而是整个图兰平原!

站在这里,之前所有的忧虑都已抛到了脑后。既然大唐之民需要更多的土地,那就以大唐之剑为大唐之民取来!

四十五万移民只是一个开始,终有一天,这里的每一个河谷和绿洲,都将是汉家衣冠的天下。异族要么右衽,要么被杀戮驱逐,没有别的可能。

四月的风吹来,微暖。

青海骢似乎也感觉到了马璘的心境,愉快的发出一声长嘶。

“儿郎们,走!跟某家一起杀到天边去!”马璘长笑一声,马刺轻轻一点,青海骢猛然迈开四蹄,沿着喷赤河向着前方疾驰而去。

“杀!”五千健儿同声高喊,陌刀高举意气洋洋,跟着马璘疾驰而出。战马四蹄翻动敲打地面,卷起漫天黄尘。

……

乌浒水和药杀水是河中的边界,也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河水以冰川融水为主,径流量并不算太大。这两条大河基本上是南北流向,最后注入咸海。而泽拉夫尚河位于乌浒水和药杀水之间,却是东西走向,虽然最后没有流到咸海就消失在了沙漠之中,大部分时候的流量却是要超过乌浒水和药杀水。

因此河中最出名的两个城市,飒秣建和捕喝都是建在泽拉夫尚河畔。其中飒秣建最为富庶,甚至被称为四大人间天堂之一。

飒秣建是康国的都城,捕喝则是安国的都城。捕喝距离呼罗珊首府木鹿最近,最早受到大食人的袭击,被大食人控制的时间也最久。甚至在苏禄可汗最盛的时候,捕喝城也基本在白衣大食的控制之下。

这一次,李嗣业和荔非元礼进军河中,并没有保守的在飒秣建设立军镇,而是直接大军开到了捕喝城,扫荡了周围的波斯马瓦里残余之后重建了捕喝城,可以说是咄咄逼人。

捕喝城向南便是乌浒水,两岸皆是大片的绿洲。由于唐军的频繁扫荡,波斯人不得不退到了乌浒水对岸,如今在捕喝城附近,乌浒水两岸绿洲都是唐军游骑的天下。

而第一批来河中的大唐移民,那些战功赫赫的安西老卒和他们的子弟家人,却是安置在紧靠捕喝城的泽拉夫尚河畔绿洲之上。

一路之上有着马铺驼铺烽燧指引,马璘这一次行军先是向西北到飒秣建,这里李嗣业分有五百唐军驻扎,之后沿着泽拉夫尚河畔直接驰向了捕喝。

上此次攻打捕喝城一来一回,把大河两岸的居民祸害得不轻,之前李嗣业和荔非元礼带兵来时,却是禁止安西军骚扰居民,基本做到了秋毫无犯。李嗣业开了个头,马璘自然不好纵容部下,路边的粟特女子虽然看的大伙儿眼热,却没有人敢违犯军纪。只是马璘有时看着那些粟特妇人抱着的一两岁的孩子,不少怎么看都像是上次安西军留下的种。

这一次是要把河中正式纳入大唐统治之下的,粟特人便是治下之民,再太过放纵也说不过去。大军沿着大河向西一路而行,半月之后便到了捕喝城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待机而动

泽拉夫尚河是后世的叫法,在这个时代这条大河被唐人称为那密水。上一次马璘来捕喝城时,还未曾想过收取河中之地,所以在那密水边很是杀戮了一批粟特人。当然那些家伙都是购买大唐健儿为奴隶的富商家族,在马璘看来乃是罪有应得,即便是今日马璘也并不后悔。

捕喝城之前齐亚德平叛时烧过一次,后来又被马璘带着安西健儿破坏了一次,原本已经是一座残破得几乎无法修补的城市,而如今呈现在马璘面前的,却是一座极有气势的东方式雄城。

新的捕喝城城墙高数丈,上面极为平整,瓮城马面一应俱全,那密水被引到城边,形成了一条典型的东方式护城河,进出城市只能通过八座城门上的吊桥。河水甚至被引到了城内,形成了一条不小的水渠,一座水门控制着水渠和护城河的联系。

这座新城的防御能力虽然无法和马璘主持修建的受降城相比,却也赶得上中原的郡城了,显然李嗣业和荔非元礼也为这座城市花费了极大的心思。

整个城市分为外城和内城两个部分,内城同样是有高大的城墙。安西军的军营在内城,咄曷的大军和赶来助战的突厥杂兵则是驻扎在外城之中。

这一座城市虽大,城中却没有多少百姓。捕喝城原来的主人是安国粟特人,安国国王被平叛的齐亚德干掉了,捕喝人群龙无首,马璘带大军来时杀了一批。这一次又来了好几万大军。不少捕喝城的百姓都被吓跑了。

没有跑开的安国粟特人就被李嗣业抓住当苦力帮着筑城。筑城过程中又死了很多人,捕喝城内活下来的安国粟特人已经不多。如今在捕喝城内,百姓的数量要比军队的数量要少很多,整个城市完全就是一座巨大的兵营。

不过并非说百姓少城市就不热闹了,几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每日里需要的东西很多,这里面便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城市内各行各业都有。凡是大军需要的一般都能满足。

钦化王咄曷算是大唐一伙的,康国粟特人自然是得到优待,如今在城市里为大军提供物资的便是康国商人,城市内的店铺已经不少,大部分都是康国粟特人开的,只有少部分属于来自葱岭以东的兴胡商人。

咄曷在河中大肆灭杀波斯马瓦里,吧乌浒水以北的波斯马瓦里都杀绝了,他敢于这么做,就因为背靠的乃是大唐。在这片土地之上,唐军才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在捕喝城之中虽然唐军数量不占优势,李嗣业却是大权独揽。咄曷的康国武士和那些突厥杂兵都是听唐军主将李嗣业的命令。

安西大都护马璘带着五千铁骑到了捕喝城之后,立马就接管了这一座城市。李嗣业甚至没等来得及和马璘介绍捕喝城的状况,便离开了捕喝城。

马璘因为移民的事情在长安多呆了不少日子,是以天子的诏令比马璘更早的到了捕喝城,李嗣业早就知道了他调任河东节度副使的事情,也知道马璘如今已是大唐宰相,五镇节度使,是他的直系顶头上司。他一直在等着马璘前来交接,马璘来了之后李嗣业就带着荔非元礼和一干安西老将离开了捕喝城,踏上了归途。

让李嗣业和老将们一同前往河东,这是马璘的军令,而老将们也极为高兴,对于这样的命令并不抵触。他们知道河中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舞台,都护这样对他们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到了河东人人都有晋升,面对东北二虏同样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眼下捕喝城中马璘便只有新封通川县伯的段秀实一个心腹幕僚,另外几个前来投效的安西胥吏,马璘对他们还不能做到推心置腹,无法完全信任。杜环和岑参在受降城,这里能够和他商量事情的,暂时也就只有段秀实一人。

随着马璘这五千健儿的到来,安西新军数量已经是超过了一万,皆是装备了骑弩或元戎弩。李嗣业带来的安西劲卒和之前从归仁军增援的安西健儿本来也将近一万,后来分散到各个那密水畔各个城市驻守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分散到各地的烽燧马铺驼铺,所以捕喝城一带便只剩下六千多人。两边加起来,马璘手上能动用的安西健儿勉强达到了一万七千人。

咄曷手下的粟特兵打了几年的仗,已经是有了几分精悍之气,可以称得上是一支精锐了。三万多的数量,即便放在整个呼罗珊行省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毕竟整个黑衣大食正规军也不过十万,还分散在庞大帝国的各个地方。

除此之外,便是快三万的突厥杂兵,大部分都是来自费尔干纳盆地和千泉草原,这些人就是来打顺风仗发发浮财的。这是咄曷和西突厥部族联合,绞杀那些准备渡过药杀水袭击安西四镇的波斯部族时形成的一支军队,都是一些部族战争中的老兵油子,算是咄曷的雇佣军。

城市中心的安国王宫修葺一新,乃是大唐主将的住处,以前是李嗣业,如今则是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