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唐-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香料铺里高芊芊一口气又开革了三个伙计,毫不拖泥带水。由于她有确实的把柄,三个伙计也没话好说,都是一脸羞愧的叩头离开。

离了马记香料铺,高芊芊轻声道:“马璘大哥,以后我管着咱家的家业,到了明年肯定能多几家铺子。”

马璘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肯嫁给我,是我的福气。”

不过是寻常的一句话,高芊芊忽地眼圈一红,几乎要哭了出来:“那你今天还那样对我!”

马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轻轻拍了拍高芊芊的肩膀。这一下更是不成了,高芊芊的泪水立刻便是流了下来。

前世最见不了的便是女人流泪,看起来今生也没多大改变。马璘在心里对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道一声“对不住了”,轻轻把高芊芊拥入怀中。

龟兹边塞之地,民风最是豪放,青年男女当街相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行人见此,都是露出了善意的笑容,可是看到这两人是谁之时,人们却都是忙不迭的收回目光,离这两人远远的。

只是流言却已经开始在私下里滋生,谁也不能挡住了。

……

马璘在龟兹城里没有置办住宅,在安西时除了征战,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城外的田庄里。这次回到安西,那些安西宿将们似乎都不愿见他,他也懒得理会这些人,所以直接带着高芊芊便出城而去。

在马璘原来生活的那个时代,龟兹故国一带被称为阿克苏,是天山雪水滋润出来的一片肥沃的绿洲,有着“塞外江南”的美誉。这里一年之内无霜期最多能达到二百六十天,土地封冻最短的年份只有两个月,是新疆地区一块难得的宝地。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马璘曾经多次到过这里,在汉唐残碑前留下过太多的感慨。他实在是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竟然是会以这种形式踏上这片土地。

这时是千年以前,不过看起来和千年后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滋润阿克苏的塔里木河水依然清澈,只是这时还不叫塔里木河,而是叫思浑河。马璘的小小田庄,便是在思浑河畔,隐藏在龟兹城外的胡杨红柳丛中。

这个年代的龟兹比千年后要更冷一些,眼下已经是汉历二月,要是放在千年后土壤早已解冻,而现在这里却还是颇为寒冷,放眼望去残雪遍地。

在这个时代,虽然有着大批的汉军进驻,思浑河两岸土地开发的还极为有限。

安西距离关中路途遥远,驻军粮食上主要靠军屯自给自足。龟兹镇有军屯二十屯,每屯垦田五十顷,也就是五千亩,二十屯也就是十万亩。这十万亩是大都护府登记在册的田地数量,除此之外,边军将领们在思浑河沿岸还开拓了大大小小的田庄,这些田庄的田地并不计入都护府的田地记录。粗略估计,这部分田地也是有十万亩左右。

这些田地加起来,也与后世龟兹一带的田地数量依然差得很远。龟兹一带不缺乏可供开垦的田地,缺的乃是人手。这里的田地再肥沃,也无法和中原相比,汉民们讲究安土重迁,除非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否则谁也不肯背井离乡迁徙到这等地方。

耕种军屯土地的,原先是戍边府兵,后来府兵制崩坏,改以长征健儿戍边之后,便是由健儿和健儿的家人耕种,土地房屋都是都护府供给,缴纳部分产出入府库。

而私人田庄的土地,则是由招募而来的汉人流民耕种。并非是所有汉民都有胆量加入边军,这样的流民在安西也不是少数。

马璘的田庄距离龟兹城不到十里,建在思浑河的一个河湾地带。田庄有千余亩土地,其中一半以上是泽田(水田)。

这个比例在周围的田庄里算是高的了,这自然是七伯这几年辛苦的结果,原先买下这片土地的时候,可是大部分都是黑盐田,根本无法耕种。

对于汉民而言,土地总是最重要的,这个观念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上至天子公顷,下至黔首白丁皆是如此。所以往往一块田地的价格达到土地上一年产出的几百倍,人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正因为如此,边军将领们都会想方设法弄一块田庄,虽然这些田庄种起来极为费力,甚至是入不敷出,可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而作为赏赐,土地永远是最受欢迎的。

有了土地,才是家园。

马璘和高芊芊策马而行,很快就追上了段秀实和杜环他们的大队人马。马勇去传达了马璘的命令后,他们立刻就出城了。由于他们护送着大量的战马骆驼还有大批的各种财富,根本就走不快,这才被二人轻松追上。

见到这么多东西,知道都是要送到马家庄子里的,高芊芊立马便是大声欢呼起来。

马勇是个嘴快的,早已告诉段秀实和杜环这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段秀实见二人神态亲昵,知道马勇所言非虚,未免有些替高芊芊可惜。高芊芊也算是奇女子,却是嫁给马璘这个浪荡子,要知道马璘家里现在可还养着几十个侍妾,大半都是胡女。这样的人,怎么也算不上良配。

杜环却是极为高兴,他认了马璘为将主,自然希望自家将军早日成家立业,马家的富贵永远传承下去。

自怛罗斯带回来的安西健儿中,属于龟兹镇的已经就地遣散了。剩余的这近千人的焉耆驻军,明日里就要直接返回焉耆,现在临时拉来当一回苦力。按照马璘几人商定的计划,去焉耆抚恤将士这件事情就由段秀实和杜环二人自己去做,马璘就不再去了。所以以后这一段时间,马璘就不用再继续奔波,而是终于有了一段闲暇的时间。

在安西府库外再设一府库,作为未来抚恤阵亡士卒以及给安西士卒发放军饷之用,这是三人路上早就决定的事情。这些从河中掳掠而来的财富放在田庄之内,也是三人路上商量好的。这一次段秀实和杜环去焉耆,只准备带上一部分不大的瑟瑟,拍卖之后够抚恤焉耆镇阵亡士卒就可以了。安西四镇中焉耆镇驻军最少,需要花费的财富自然不多。

田庄里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多,面积却是够大,容纳几千匹战马和两千多头骆驼毫无问题。高芊芊看着各种东西从骆驼背上卸下来搬进田庄里,兴奋得两眼放光,却不知道这些东西大多和马家没有半点儿关系。

这都是已经被段秀实登记造册过的,以安西段君子的行事风格,想要再让他吐出来哪有那么容易?

第五十二章田园(中)

段秀实执掌军法最为严谨,千余焉耆镇健儿不许进入田庄,而是在庄外扎寨宿营。并非是行军作战,他却依然要求士卒们树立栅栏挖掘壕沟,与战时一般无二。

这一路从疏勒到龟兹,段秀实早已竖立了自己的威信,对于他的命令,根本没有人敢不听从。

见到康青青从马车上下来,高芊芊顽皮的向马璘做了个鬼脸,可是接下来又从马车上一连下来了十几个粟特小美女,高芊芊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你不是说就带回来一个的么?”高芊芊看着马璘恼火道。

马璘干笑一声,指了指康青青道:“这个算是你的妹妹,其他的么……是我在河中抓来的奴隶。”

“既是奴隶,明天我就把她们送给别的将军们。反正我们现在需要交好他们,将来你镇守安西,还需要这些人的支持。每位将军一个,他们一定高兴。”高芊芊道。她乃是冰雪聪明的女子,虽然马璘没有明说,可也明白马璘有主边安西的野心。

“那可不行!”马璘连忙摆手。这些丫头一个个都是小刺猬,自幼习练刺杀之术的,现在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她们,不过送给安西宿将肯定是不成的。百战老将们都是安西的栋梁,莫名其妙的死上几个岂不冤枉。

“就知道你舍不得!”高芊芊哼了一声,却是走过去拉住康青青的手,温颜开口道,“妹妹一路辛苦。现在到家了,不要有什么拘束,以后吃穿用度有什么短缺,就找姐姐我就是了。”

康青青看了一眼高芊芊,转头看向马璘。马璘笑着点了点头:“青青,这位是我未来的妻子,你叫她芊芊姐姐就行。”

“芊芊姐姐。”康青青轻声道,声音清脆柔糯,正是正宗的中原官话。

高芊芊含笑点头应了一声,拉着康青青,命令那些粟特小丫头跟她一起去后宅。康居王室训练这些小姑娘,将来都是要送到长安的,这些丫头们都懂官话,一个个低眉顺眼的排成一队,跟着二女进入了后宅。

她们到了这里,基本上就算是囚犯了。在没有想好如何处置她们之前,马璘是不可能让她们离开田庄一步的。

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些丫头是要送入长安结交公卿的,以便马璘主边安西的大计。马璘有着咄曷给的那块令牌,可以绝对的控制这些丫头。现在这些人被封常清拦截下来,去长安自然是不成了,只能是暂时呆在田庄之内。

至于康青青,她的身份不同,在田庄内还能有行动的自由。

康王和米王的子嗣,本是要求马璘送到长安的,如今既已与封常清达成协议,这些人自然也只能暂时安置在这里,等以后再作打算。

明日焉耆镇军卒离开之后,这里将会留下三千多匹战马,还有两千多头骆驼。按照封常清的承诺,马璘带回来的安西健儿上报时人员削减,而作为回报,削减后的人员以一人二马计,剩余的战马和所有的骆驼将归马璘所有,作为马璘的私产。

原本马璘也没准备要这些财富,不过如今回到龟兹见到七伯,他便改了主意。段秀实公私分明,这笔财富既然是封常清承诺给马璘的,他本来就没有准备把这些东西计入公库之中。这些战马和骆驼,以后就是马璘自己的了。

两千多头骆驼是马璘的宝贝,千辛万苦把它们从河中带回来,马璘自是不会放手。安西军中骆驼很少,只有在靠近沙碛的地方以驼铺代替马铺,用以传递消息。这一次在怛罗斯川,大食人的骆驼骑兵虽然不多,却给安西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让马璘的印象极为深刻。组建一支骆驼骑兵,便成为了他的一个目标。想要席卷河中,这样的一支骑兵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知道了将军大人平安返家的消息,内宅内各个院落中哭声一片。马璘在前院听得动容,却不敢迈步进去。

关中汉子马璘来安西投军十年,家里便有了几十个侍妾,最大的不过刚到双十,最小的甚至比康青青还要小。每次马璘出征之时,这些女子便在家里提心吊胆,如今知道马璘平安回来,自是喜极而泣。

毕竟不是原来的关中汉子,虽然明知道早晚要接受这一切,可是现在马璘却是极不自在。

好在不久便有访客来了,让马璘少了一些尴尬。

来的是李嗣业和岑参,一个是安西鼎鼎大名的陌刀将军,另一个是盛唐安西最有名的诗人。李嗣业是为了表示心中的歉意,同时恭喜马璘勾搭上高芊芊的,至于岑参大诗人,则是想要在马璘这里效力,做一番事业。

好的诗人未必就是好的人才,这个道理马璘还是明白的。不过他现在也的确没什么人可用,文人只有段秀实和杜环二人,岑参也算是安西老吏,能来投效自然是不错。

岑参原本是在高仙芝的幕府效力为掌书记,而今高仙芝奉诏入朝,显然已无再返回安西的可能,岑参大志未伸,便继续留在安西。如今马璘带着数千安西健儿平安返回,还击杀了大食人的将军和元帅,报了怛罗斯之战安西军惨败的一箭之仇,封侯拜将几乎是必然的,岑参这才前来投效,想要在马璘帐下一伸抱负。

诗人来投效,让他不吟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马璘也算是见识了唐代诗人的才情,一首长诗做得花团锦簇,令人叹为观止。

李嗣业是粗人,岑参还要再来第二首,立马便被他打断了,拉着二人只是不住地喝酒吃肉。马璘忽然却是有了诗兴,站起来做吟安之状,忽然发觉自己的水平与这位大诗人差得太远,见岑参盯着自己一脸期待,不由得越发的着急。

越是着急,就越是想不出来,无奈何只好厚着脸皮,借用前人四句诗临时应景。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源地,不拟回首望故乡!”

吟诵完毕,马璘坐回座位,还觉得脸上**辣的。岑参推敲片刻,颔首笑道:“将军这诗虽是浅显了些,却自有一番意趣。不过应非将军适才所做,当是旧作一首才是,未知我说的对否?”

马璘尴尬一笑,点了点头。心道这首诗在自己眼里已算是不错,没想到居然入不了岑大诗人的眼。令狐楚还没有出生,拿他这首诗应应景他也没法反对。

“仁杰,你是战将,黄沙血战才是本事,这种玩意儿哪里比得过岑夫子。如今河源地大半在我大唐手里,吐蕃小儿连战连败,完全收取是早晚之事,不过那是河西军将们的事情,咱们安西军可插不上手。”李嗣业大笑道。

酒足饭饱之后,李嗣业起身告辞。他的田庄就在马璘田庄左近,今日也不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