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誉还高,谁不知道这两家公司都是年入n百万英镑的大户人家?

唐宁还要用关税手段来为大清建设自由主义市场,所以这块不能让英国人完全把持,否则一些政策不能实施。

英国人特别希望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这条是在天津的时候就提出来了的,但咸丰特别反对,现在唐宁把北京条约拿给已经安居在热河的咸丰帝看,他仍然反对,因为国人特别丑化洋人虐待华工,再说了,劳动力交易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在我大清都过不下去了才远涉重洋去找口饭吃,难道不让人家去让人家留在大清造反呐?咸丰帝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爱民之心,不过,他反对无效了,唐宁不咸不淡地解释了洋人聘用华工没那么可怕,催促咸丰帝签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唐宁愿给他解释两句就算不错了,咸丰帝也不得不含恨签下大名。

153。第153章大清新闻

自从1840年以来,大清的上层一直在进行排外宣传,用各种手段丑化洋人,说什么洋人吃人啊,过年过节煮小孩来吃啊,必须要喝中国的茶否则大便不通畅不出数日必死啊,没有科学知识的中国人一直都信这些谣言,连林则徐这样的大臣都以为洋人的腿是弯不了的,也不想想要是这样的话洋人怎么走路。

要化解华洋之间的仇恨,必须澄清这些误会,才能让国人认可国家之间平等的地位。要将这些言论广为流传则必须发展报业。现在的电讯报中文版只在上海等有租界的地方发行,否则轻易地就因言获罪被官府连人带货给拿了,现在才是将报业拓展的时机。

办报自由仍然未到时机,因为司法制度尚未建立,言论自由容易导致谣言满天飞,到时候还是得用强力手段平息,还不如先垄断报业,主导舆论。用《电讯报》的名头当然不行,这是洋人的报纸,让洋人的报纸主导舆论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唐宁给大清筹划第一份全国性官报,定名为《大清新闻》。

由于中文电报机的发明,《大清新闻》可以做到全国各大城市同步发行,初期在北上广三大中心城市印刷。又由于中文打字机的出现,使全自动中文排字机有了可能,版面也能跟英文一样,想要几版就有几版。《电讯报》中文版早就积累了中文印刷技术,只消与中文打字机衔接就可以,而由于中文打字机是由威妥玛拼音为核心,易于学习,很快就能培训出大量的出版人才。中文打字机的快速方便还使得使用白话文成为可能。

垄断的报业还有一个好处,使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火速与世界接轨,原来是以竖着从上到下,完了一列再到左边,现在一举改成横着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你不爱看?对不起,没别的给你看!

大清国要是施政得当,完全有可能跑步进入现代文明,原来唐宁在日本惊叹日本国民的识字率世界第一,但最近关注大清局势才发现,大清国的识字率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高的,约为20%,比英国低那么5到10个百分点,可是已经具备了相当良好的基础,现在的乡村村民小孩,只要稍微有点余力,总会送去私塾念那么两年书,起码让孩子长大后能识数写信。这真是个好消息。

《大清新闻》的总编辑部其实就是《电讯报》中文版的编辑部,只不过尺度不一样,原来《电讯报》在租界言论自由的地方,想说啥就说啥,但《大清新闻》是皇家报纸,要考虑大清子民的感受,还要端起皇室的架子来。

接到皇帝直接办报的圣旨,恭亲王立即前往京城的大清新闻印刷厂去观摩,去开开眼界,哇靠,最近皇兄真是脑洞大开,奇计百出啊。

各地督抚也陆续接到了正版的设置无线电报圣旨的圣旨,无不大讶,曾国藩还没收到圣旨就消息灵通地听说了,当时一拍桌子,叫道:“皇上终于开窍了!”但他立即意识到有语病,这不是诋毁皇上以前不开窍吗?赶忙看看四周,幸好只有李鸿章等几个亲信在身边。

《大清新闻》的创刊号就全文刊登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并花巨大篇幅解释了为什么中外平等,为什么要鼓励中外贸易,为什么要约定关税,为什么割让广东新安县的九龙半岛给英国,为什么允许洋人传教,为什么允许洋人聘用华工,为什么洋人在中国犯罪交给该国领事处理。

在解释中外平等方面《大清新闻》可谓煞费苦心,全彩印了一份世界地图,让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我大清在世界版图中的大小,咱大清确实够大,但也不是最大,俄国比咱大,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比咱大,美国、巴西、澳洲的大小与我大清差不多。老百姓最关心粮食问题,那么有必要告诉他们,按可耕种的土地排名,我大清要排在美国、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之后,这也是为什么我大清人口全球称冠,印度次之,而美国人是绝对不愁没饭吃的,他们拥有全球第一的耕地面积,人口却仅有3000万,不到我大清的十分之一。

我大清引以为傲的茶叶,实际上别的国家也可以栽种,如印度、马来亚,品种会有些不同,就像我大清境内的茶也分杭州龙井、安溪铁观音、太湖碧螺春等名茶产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与无数的诗歌、典故、名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人来说喝起茶来不仅是味道,还是文化,别有一番风韵,但也没有必要自大到埋汰欧洲人说他们不喝中国的茶就会大便不通畅、会死。中国茶叶传入欧洲不过是康熙年间,而欧洲文明也历数千年之久远,总不能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就都活不下去吧?

我大清更厉害的应属瓷器,在英文中的“中国”实际上是“瓷器国”的意思。中国瓷器在千年以来是全世界最高最神秘的技术。150年前,好大喜功的萨克森君王奥古斯都二世迫使年轻的炼金术师贝特格研制烧制瓷器的方法,在被囚禁3年后,贝特格终于在污秽高温的地牢中成功烧出白色透明的小土片,中国对外向来守口如瓶的制瓷秘方至此终被欧洲破解。

秘密主要有三个:其一,使用景德镇的高岭土,只有这种瓷土有良好的粘合力,我中华不愧地大物博,高岭土这种最适合造瓷器的天然材料最先被我们的千年前的先辈发现,并且高岭土多到可以永世不竭。但朝鲜与日本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瓷土,而欧洲的炼金术师对土壤的成分研究最终让他们破解了高岭土的秘密,经过千百次尝试,得到了最佳的成分配比,得到的人造瓷土丝毫不亚于我大清的高岭土。用这种方式持续改进,将来甚至可以会得到优于高岭土的原料。

其二,高岭土在烧至西洋单位1200摄氏度的时候会发生“玻璃化”,此时,由陶变瓷,抗水能力大幅提升。欧洲人长期以来只能仿制区区数百度得到陶器。

其三,色彩的奥秘。元朝时蒙古人版图辽阔,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善于在沙漠、荒原地区生存的阿拉伯民族,他们视代表水的蓝色为神圣的颜色,普遍在玻璃上使用钴蓝色,这是一种可耐1200度高温的材料,东西方交流之后,中国瓷工将钴蓝色用在瓷器上,这就是瓷器史上赫赫有名的元青花。欧洲制瓷高手还是后来者居上,发明了分两次上色的高招,第一次将瓷器玻璃化之后再上色,第二次上色不再需要高温,这个时候瓷器的颜色才猛然丰富起来,所以现在是“粉彩”的时代。

这里喋喋不休地介绍我大清引以为傲的各项优势与技艺逐渐淡化、消失,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通过这样典型的例子来告诫我大清臣民,天朝上国的威风并不是永世长存的,一个不愿正视自己的落后不愿加入工业大时代的国家和民族必将沦为二流、三流。

我大清国已然落后,这种落后不但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司南针被用来指引洋人远涉重洋到我大清的土地上来,用我们祖先发明的火药来教训我们,再用我们祖先最先发明的印刷术与造纸术把我们的耻辱和英法军队的光荣遍告天下周知,更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丝绸也曾是华夏文明的骄傲,它主要有两个毛病:其一,遇水之后易损;其二,需要养殖桑蚕,费时费力,因为昂贵。丝绸织造之法已为法兰西等国学习去,但西洋各国有更廉价、更坚固的织造原料——棉花。西洋人使用大机器大工厂纺纱、织布,一个工人的产能抵得上我大清一百个熟练织女,并且所织布匹颜色花色百出,诸君认为我大清的织物与西洋布匹同处一市,谁更好卖?

我大清人口为各国之冠,因为我们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古国,这方面我们也落后了,英国农民平均比我大清的农民产出高5倍,因为他们使用先进的耕作器械,拥有超多耕地的美国人更是技高一筹。

西洋人使用混凝土法建造路桥,易塑型如黏土,凝固干结之后坚如磐石。我大清不如也。

西洋人使用铁轨道运重达十万斤之上的物资,以半个时辰飞驰百里的高速往来,我大清固不如也。

诸君已可见到,我大清不仅与列强应当平等相处,我等更是要向西洋诸国学习,奋起直追。我大清被洋人击败,正是情理之中,大清国内忧外患可能躲不过这一劫难,可是华夏子民的血脉不会断绝,就算大清亡国,诸君仍需努力方可不沉沦。

大清皇帝陛下恳请所有大清臣民谅解朝廷觉醒太晚,累诸君为洋人所侮,为粤匪所祸。

承认大清全面不如西洋列国已经是石破天惊,不讳言大清亡国更是令读者头皮发麻。恭亲王阅报时更是肯定他那皇兄一定是脑门上全是洞。进士出身、受惠于大清对大清很有感情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则是泪流满面,李鸿章则击节赞叹“此雄文也”,大清新闻报这篇不符合此时中国人阅读习惯的“社论”得到这样的评价很不容易了。当然也有儒生嗤之以鼻,看不下去。这篇文用大白话写成,有些地方白一点,有些地方又刻意文言一点,甚至前白后文,很多词语都比较罕见,因为唐宁很少写中文的东西,所以更难把握大清臣民的阅读习惯。

很多中国人看到这里已经不忍直视了,后面还有很多料呢。接下来是阐述为什么要鼓励中外贸易。

154。第154章立地成佛

为什么重农的大清国反而在农业方面也搞不过以商立国的洋人?除了科技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涉及到贸易的本质——社会分工。国人对商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想当然地认为商人不产出粮食,也不制造实物商品,只通过低买高卖来赚取差价,是不事生产的无良奸人。

这是大错特错的,商人艰辛采购、运送货物,小心存储,精选店址,卖力吆喝,这都是劳动,是沟通不同货品生产者的桥梁,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座桥梁越是发达、顺畅,生产者越是容易卖出自己的货品,换成万能的银钱。商人同时是最好的生产资源调配者,通过价格浮动来清晰指示市场所需。谷贱伤农意味着什么?一方面有可能是商业不发达,需要谷物的顾主不能以合理地价格到达拥有谷物的农民。另一方面会使农民降低生产的积极性,这是良性的信号,提醒种谷物的乡党该干点别的了,养鸡养猪养蚕种棉花什么的,总之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

像西洋火车发达的国度,最南的产品可廉价运输到最北的市场,则市场巨大,不容易出现一种商品低贱到生产者血本无归的情况。将来大清必将建立铁路网,以促进商业的发展。要是能开通国际商道、航道,则又是一个更巨大的市场。洋人很早就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所以与我大清相约贸易,然而国人自视天朝无所不有而拒绝开放,这不是洋人的蛮横无理,而是我大清之前不明事理。我大清虽被迫打开国门,却未必是坏事。

关于关税。满百抽五属低关税,于促进国际贸易有利,大清皇帝斥责原海关官员办事不利,陋规收得太多,暗地里巧立名目损害了不但是洋商人的利益,也同样损害中方利益。此次将海关抵押给了英国人和苏黎世银行以便于清偿战争赔款,是国耻,也是契机,责成总理事务衙门选合适的人才到洋人管制的海关去学习现代海关知识,为将来大清回收并良好地管理奠定基础。

同样需要适应西洋管理方式的还有被割让的新安县九龙半岛的居民,务必遵从英国人的法律,不要像以前朝廷那般耍小聪明损害英国人的利益,大国相争当以积蓄实力正大光明的较量,以前大清进行奉行的以民制夷的伎俩要不得,也行不通,只能徒增中英、中法误会,无助于友好通商。朝廷听闻洋人统治之法迥异于我国,重法律,少讲人情,也许这是更先进之法,望九龙居民勿要心怀怨恨,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可代表大清朝廷体验西洋之法制。这一点真是可圈可点啊,莫非将来大清还要学习西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