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凤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凤计-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抱着琵琶坐在一旁等待曲终,心内暗暗告诫自己,今后若非不得已,再不踏出房门一步。左右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熬过也就好了。只要不留在宫廷,嫁给谁都无所谓。她还想常去看看生母和弟弟,若进了宫,就算一年半载也见不着亲人一回。
    一曲终了,众女拜谢了太后。太后用帕子沾了沾眼角,感慨道:“看着你们年轻姑娘家,让我也想到从前了。好,弹得好,难为你们了。”
    韩慈苑恬然一笑,道:“在太后面前我们已然是献丑了。能为太后演奏一曲,臣女只觉三生有幸。”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身边几位皇子:“你们几个觉得如何呀?”
    大皇子低头看了一眼玉阶下落落大方向太后回话的韩慈苑,又扫了众女一眼,道:“不错。”便再无评价。
    三皇子笑道:“孙儿都听得入了迷。尤其是琵琶,虽难免疏漏了几个音,但意境已经出来了。假以时日还可更进一步。”
    妙懿微微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沈贵妃当年据说对歌舞乐曲极有研究,也以此渐宠于后宫,与官家也算是琴瑟和鸣。三皇子是她的儿子,精通音律也不奇怪。见三皇子没有朝她看过来,似乎并未留意到她,妙懿也稍微松了口气,头也就垂得更低了。不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因为害羞才如此的。
    四皇子心思早就长了草飞到别处去了,轮到他说时,便胡乱赞了两声,说笛子吹得不错,怎么能吹得这么好,该赏。说得手捧竹笛的陈可人面色一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去。
    太后又挑了几人问了些话,无非是爱好,父供何职,学了多少年乐器等等。其中她问王嬛君的话最多,后者懂事明理,说话也可人听,看太后的样子似乎也很是喜爱。
    等轮到妙懿时,太后就只问了一句读过几年书便略去问下一个了。
    对这样的冷落,妙懿不知该不该庆幸。唐家因为女儿得罪了太后,而后果恐怕要由自己来承担,想想都觉得窝火。正恼怒间,只觉有人正在看着自己,哪知她刚一抬头,那缕目光却又消失不见了。
    问了半日,太后觉得乏了,吩咐道:“你们在这里说话吧,哀家先回去了。”说罢,摆驾回宫去了。
    众人于是起身恭送。
    太后走后,四皇子也随即离开了,留下大皇子和三皇子,以及七位如花似玉的少女。
    三皇子温和一笑,道:“太后不在,你们也不必拘谨着。”
    正值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戴金冠,系玉带,腰间佩戴着刻有龙纹的玉佩,容貌俊美,意气风发,笑容看似和煦却又隐含威压之气,堪称皇子中最夺目的一位。殿中的气氛明显与刚才不同了,何美娘与郑端琳左一个三殿下,右一个三殿下的同三皇子攀谈起来,从乐器乐理到经史集子,最后又聊到了诗词歌赋。陈可人明显没有二人博学,年纪又小,只跟着凑趣,却又常常插不进话去,只得转而同王嬛君几人说话。
    大皇子面色有些阴郁,沉默的一个人饮茶。待杯盏空了,一只纤纤玉手伸了过来,指尖轻触青花瓷的杯壁,只见韩慈苑轻声说道:“让臣女帮大殿下倒茶。”
    大皇子没有动,任由她执壶把盏服侍。
    师灵芸小声同妙懿咬耳朵,道:“乖乖,真没看出来韩慈苑这般‘贤惠’,把人家宫女倒是挤到一旁去了。何美娘笑得太多了,郑端琳如此好的口才怎的从前我都不知道呢?”
    妙懿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志,咱们不要纠结于此,否则容易钻了牛角尖。”
    耳畔忽闻一阵笑声,只听三皇子道:“方才你们那一曲‘十里桃花渡’着实动人,不知可否再奏一次给我听?”
    郑端琳与何美娘对视了一眼,咯咯笑道:“只要三殿下愿意,这有何难的?”
    说罢,召集七人复又操琴挽笛,吹弹起来。
    曲毕,三皇子喝彩连连,道:“着实精彩。”他的目光打量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妙懿手里的琵琶上,道:“小姐的琵琶弹得甚美,”
    妙懿感觉到旁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也能感觉到有几道并非善意,忙自谦了两句。郑端琳笑道:“唐妹妹确实弹得好,将我们这些人都给比下去了呢。”语笑嫣然间,她目光流转,眸光照人,说不尽的秀美妩媚。“只是三殿下有些偏心,臣女们就奏得不好吗?”
    三皇子抚掌笑道:“自然更好。”
    何美娘也吃吃笑道:“臣女还会旁的曲子,三殿下要不要听?”说着,拿眼睛去觑他。
    论姿色,她比郑端琳还高上一二成,瑰姿艳质,秀色可餐,一颦一笑都令人难以移开目光。
    三皇子欣然同意,还亲自命人取了自己的琴与众美合奏。妙懿心内感叹,只默默坐在一边,也不言语。不多时,殿内再次响起欢快的琴音,妙懿推说身体不适,悄悄告退,离开了弘音殿。
    殿外比里面安静了许多,和煦微风吹拂,鸟语花香中,妙懿这才觉得身上暖了些。
    如果说从前都是暗斗,现在也都差不多是摆上桌面的明争了。各人心思不同,目的不同,为了达到目的,现在已经不是隐藏的时候,要尽力争取了。她既无心,就该让开一条路出来,否则难免被人误伤到。
    她望了望如碧波淘洗过的天空,心说不知我想要争取的那个人正在做什么。
    一路分花拂柳,待到她回到揽月宫,刚走到自己房间门口,就见萧雨薇同虞佩珍、尤莲清结伴经过,四人互相打了招呼。
    虞佩珍道:“姐姐是从哪里来?可曾见着其他人了?我找个遍才找着两个,也不知大家都去哪里玩了。”
    妙懿本不欲多嘴,不过此事显然是瞒不住的,不说人家还会以为她心中有鬼,索性大大方方的将她们本打算去曲弘音殿见识一番,结果刚好碰见太后和几位皇子赏乐的事说了。
    虞佩珍不禁睁圆了双目,忙追问道:“现在太后可还在?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也许是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了,便放缓了语气笑道:“我是怕贵人们还没走,现在过去恐扰了清净。”
    妙懿道:“太后已经摆驾回宫了,只剩大皇子同三皇子在与大家讨论乐理,姐姐若此时过去还可赶得上。”
    虞佩珍难掩眼底的兴奋,蠢蠢欲动的回身对萧雨薇道:“咱们也去吧。”没等她答应,又对妙懿央求道:“那弘音殿在何处呀?好姐姐,你好歹给我们带个路吧。这地方我实在是不熟悉,不知该怎么走去,烦请姐姐帮我们引一下路。”
    萧雨薇看了妙懿一眼,淡淡道:“这样恐怕不好吧。咱们自己问了宫女是一样的。”
    自从入宫之后,萧雨薇就对自己冷冷淡淡的,妙懿想着她是那人的妹妹,灵璧又是她的好友,便也不计较她的态度。世上总有些误会是不可出言解释的,只等时间来淡忘一切。
    “没干系,反正我也没事做。我们这边走吧。”
    于是,妙懿在前带路,几人跟着她穿过了花园。一路上,虞佩珍又向她细细问了她们方才在殿中都做了些什么,待听说几人合奏的时候,一脸懊恼的道:“错过了着实可惜。不知太后和几位殿下是何反应?”
    妙懿捡了些不疼不痒的话搪塞了过去。另外三人感叹了一番。
    待走到一处林木繁茂的三岔垂花小径路口时,虞佩珍问:“还有多远?”
    “再绕半个花园就到了。”妙懿指了指其中一条路道:“我方才回来时发现了这条近路,不过不是很好走。但比走石子路绕过花园要近了许多。”
    虞佩珍心急,恐迟了人就散了,忙道:“那就走这条近吧。”
    几人都小心翼翼的提了裙子,弯腰低头,生怕被树木枝叶弄乱了头发。不过是几步路的样子,眼看就要走出去了,尤莲清禁不住抱怨道:“姐姐选路也选得太急了些,这条路怎的这般崎岖,方才好悬刮坏了我的裙角。”
    虞佩珍脸上有些挂不住,微红了脸儿道:“方才你不是也没反对吗?”
    一语未了,几人忽然顿住了脚步。原来,在这条小径的尽头竟然连着一座玲珑亭台,也不知何年何月,谁下了旨意,在四处遍植琼花,白如积雪,大片大片如云朵一般,便称“琼花台”,也叫“琼花玉漱”。只可惜此处偏僻,路又不平,因此少有人过来赏玩。
    就在这座琼花环绕的亭台中,此时却坐着一位年轻的男子。看服饰装扮,却与几位皇子相仿。
    “什么人在此打扰?”内侍独有的尖细嗓音提醒着呆立着的四人,妙懿小声说道:“这位是二殿下。”
    四人忙福身行礼,齐声道:“见过二殿下。”

☆、第78章

半晌;二皇子道:“起来吧。”
    淡淡的男子嗓音带着独特的醇厚感;竟中气十足。
    妙懿可没少听说这位二殿下的传闻。都说他坠马受伤后深居简出,性子也古怪起来。如今看着仿佛没有什么大碍;也并未有毁容那般严重。五官也比三皇子稍稍英挺些;但眼神却静如潭水;古井无波。
    二皇子温和的道:“不知可有谁愿意帮我叫一下我的从人,他就在附近;走过小径就应该见得到。我原命他去取东西的,不知怎的就耽搁了;麻烦你们帮我找人问一声。”
    再看方才叫住四人的内侍此时已不见了踪影;二皇子身边竟连一个服侍的人都没有了,孤零零一人坐在亭中。他身下木椅与普通的八仙椅也不同;还带着四个木轮子。
    其他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犹豫着没有接话。
    妙懿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方才提到大皇子和三皇子还跃跃欲试的虞佩珍此刻却连一声言语都没有。遥想当年二皇子还没受伤的时候该是何等的风光?他是皇后的嫡子,宫廷的宠儿,一朝落魄却连身边的侍从都敢怠慢。想到此处,心内的不平又被勾起了些许。
    僵立了片刻,妙懿道:“臣女愿替二殿下走一遭。”
    二皇子看了她一眼,温声道:“那就有劳这位小姐了。”说着,描述了一下那位内侍的模样,又道:“他叫良辰。若小姐见到他,烦劳叫他速回我的寝殿一趟,将我常看的那本‘鸣贤广记’并文房四宝一并拿来,我有话说。”
    妙懿应了,重又钻回了小径,还没走多远,便遇到了二皇子的侍从,将二皇子的嘱咐一一交代于他,这才重新折返回了琼花台,却见亭中只剩下了二皇子一人。
    二皇子见她回来,略有些歉意的道:“你那几位朋友似乎有些等不及,已经先走了。”
    妙懿点了点头,道:“二殿下的侍从已经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办了。”
    “多谢小姐帮我传话。”
    谁知左等右等也没见人回来。妙懿迟疑了一下,并没有离开。二皇子无意中回头,见她还站在那里,不由略微一怔。
    妙懿道:“等二殿下的侍从到了臣女再走。”
    二皇子感觉的她的目光在自己的腿上打了个转,又似乎觉得不妥,迅速移开了。
    二皇子微微一笑,道:“你也太老实了些。”
    妙懿蹲身施了一礼,道:“臣女拙嘴笨腮,让殿下见笑了。”
    她此刻已然后悔留了下来。二皇子再落魄也是位皇子,官家连睢园都赏赐给了他,同当年的自己家的败落可不一样。况且也许他只是喜欢安静,内侍一时走开,很快就会回来了,自己跟着不平什么?
    这里是皇宫,一切皆有原因,她还没傻到相信毫无势力的弱者可以在此生存。她越想越后悔,正当她懊恼间,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阵歌声,看方向,似是弘音殿处。
    二皇子若有所思的道:“前面很是热闹,想必三弟一定在。”他看了妙懿一眼,道:“你们本来是打算到那处去的吧。”
    妙懿面色微窘,朝乐声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道:“臣女觉得清净些更好。”
    “热闹和清净?你怎么看。”
    “春天百花盛开,争芳吐艳,蜂飞蝶绕可谓热闹。苍松生长在雪山之上,百里之地渺无人烟,可谓清净。鲜花娇艳,翠柏挺拔,都可谓是绝美景致,说不上那个更胜一筹。”
    二皇子眸中含笑,轻声道:“接着说下去。”
    妙懿道:“或数十上百人聚在一起赋诗谈笑,人见了多会说热闹。但亦有三五好友,情趣相合,把酒言情者,谁人又说不热闹呢?更有高山流水的典故,伯牙子期相逢,伯牙奏琴,子期解音,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与这等之心之人交谈,纵使仅有一人,却胜过与百数十人攀谈。可见知己一句话,胜过百句泛泛之谈。依臣女之见,其实热闹与清净,不过是人的心境罢了,与人数并无关系。”
    听到最后,二皇子的眉头舒展开来,望着面前如雪的琼花,微微点头道:“解得切。”
    这时,良辰回来复命,妙懿于是告辞离去。
    良辰走到华珣身边,躬身附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