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李东石还没有用携带的伞兵步枪打出一发子弹!

见到2营营长丁兆宣少校,李东石交出了指挥权。此时,在后方指挥的项铤辉与裴承毅也松了口气。

“干得不错,尽快扩大登陆场。”彭茂邦微微一笑,看了眼手表,“告诉153旅的宁固成,就算天亮前拿不下农黑,也要包围农黑,明天15点以前,必须占领农黑,切断越军进出老挝的通道。”

“没问题,我亲自向宁固成准将下达命令。”

彭茂邦点了点头,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指挥中心。

项铤辉长出了口气,朝裴承毅竖起了大拇指。

开始那轮火力支援,不管是空中打击、还是远程炮兵参战,全是裴承毅的杰作。短短几分钟内,裴承毅将附近能够调动地支援力量全都派了过去,不但重创了驻守农黑的越军,还成功开辟了第二空降场。

裴承毅没有沾沾自喜,因为进行火力调度是一名指挥员地基本素质。

随着1532营到达,农黑外围的空降作战也进入了收尾阶段。天亮前,1533营地另外2个连与1531、1534两个营全都到达农黑。

第153旅旅长宁固成准将随同1531营到达前线,指挥攻打农黑的作战行动。

第14章 收复失地

农黑的战斗还在进行,到达群岛南部海域的“共和国”号战斗群展开第二轮行动。

打击对象不是越南本土的军事目标,而是被越南侵占的南子岛、万安滩、安波沙洲等岛礁上的越军驻地,以及在南海海域活动的越南舰艇。

赶在J…15B机群返航前,12架J…13B与12架J…10C离开了“共和国”号航母。随后,第二架HJ200起飞,为攻击机群提供支援。

一次出动24架战斗机是“共和国”号在正常状态下的极限打击能力。不是说航母上有多少载机,一次就能出动多少。弹射起飞需要时间(3部弹射器全部使用,24架战斗机的起飞时间为10分钟),阻拦着舰也需要时间(24架战斗机降落在航母上,至少需要30钟),在尽量避免影响战机作战半径的情况下,起飞与降落时间之和不应超过45分钟。由此可以算出,“共和国”号一次最多出动30架作战飞机。

24架战斗机成6个小队,分别打击6座岛礁上的越军驻地。

21点40分,J…15B机群回到航母上空,依次降落。

作为领队长,朱荣辉与杨晋杰的座机最后一个降落到航母飞行甲板上。地勤人员将战机送到机库进行检修的时候,两人去了航空作战中心。

飞机升降机再次升起,将4架Z…12B型运输直升机送上了飞行甲板。

迅检查了武器装备,苏铭谨朝身后的10名队员扫了一眼,最后把目光转向搭档闵瑞麟少尉。

康晓霆退役后。苏铭谨成为中校中队长。与刚刚加入试验特种部队地闵瑞麟搭档。2年来。苏铭谨率领部队执行了5次作战任务。其中4次在阿富汗打击恐怖与分裂份子。1次在缅甸北部对付毒枭。

闵瑞麟地力并不差。性格与刚刚加入特种部队时地苏铭谨很相似。

只是。此时地苏铭谨已经不是10年前地苏铭谨了。

去年年底。试验特种部队地番号取消。并入总参谋部特种部队、成为第001特种大队。苏铭谨以1中队中队长地身份兼任副大队长。卢诚闻仍然是大队长。年初地时候。苏铭谨收到消息。卢诚闻将在6月份升任特种部队参谋长。按惯例。苏铭谨将顶替卢诚闻。成为001大队地大队长。当时。苏铭谨还在感叹。如果康晓霆留了下来。成为大队长地肯定是康晓霆。

谁能想到。卢诚闻还没升迁。战争就爆发了。

上午,大队全体官兵搭乘运输机到达位于海南岛的陆战队营地。

“共和国”号航母出港后大约4小时,卢诚闻与苏铭谨才率领1大队的官兵搭乘直升机追上了航母。

入夜后,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特种部队负责夺取岛礁,为陆战队开路。

很普通,也很简单的任务,与试验特种部队在东海战争中执行的任务非常相似。1个中队地100特种兵足以完成任务。

正想着,卢诚闻走了过来。“准备得怎么样了?”

“随时可以出发。”苏铭谨呵呵一笑。虽然康晓霆退役后,苏铭谨低落了一段时间,但是2年下来,他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中队长了。

“确定轰炸结果后决定是否让上岛。”卢诚闻看了眼手表,“差不多了。”

“卢队,你真准备离开兄弟伙?”

“离开?”卢诚闻呵呵一笑,把住了苏铭谨的肩膀,“怎么能说离开呢?调令已经下来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率领部队执行战术任务。到了总队,我仍然跟你们在一起,只是岗位不同了。”

苏铭谨暗暗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下来,谁都知道卢诚闻是最优秀的特种兵。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卢诚闻用力拍了拍苏铭谨地肩膀,“十年前,我跟你一样。当时队头被调走,大家心里很不舒服。如果我没记错,你在队里干了十三年了。不管是谁,能够干上十三年,都能成为最优秀的特种兵。”

苏铭谨点了点头,他确实在特种部队呆了13年。

“别想那么多,干好眼前地事情。让兄弟们都兴奋起来,接到命令后我来叫你。”

等卢诚闻走开,苏铭谨挨着检了每一名队员的武器装备。

番号变更后,特种部队扩编,招了很多“新兵”。苏铭谨手下的100名队员中,只有12人参加了第四次印巴战争与东海战争,27人参加了东海战争,其他61人全是这2年加入的“新面孔”。

不是苏铭谨看不起“新兵”,而是这么多新兵的存在,让他觉得自己“老了”。对33岁的苏铭谨来说,说“老”还为时尚早。康晓霆退役地时候34岁,卢诚闻此时37岁。一般情况下,特种兵的黄金年龄是25到35岁,如果身体素质过硬,可以服役到40岁。

苏铭谨老地不是身体,而是心理。常年的战斗生活,能压垮每一个军人地神经。康晓霆退役后,苏铭谨想了许多。最后才想到,康晓霆正是“心老”,才选择退役。卢诚闻接受上级的安排,到总队(特种部队地称呼)担任参谋长,也是厌倦了战斗生活。

军人也是人,献出10多年的青春,足以证明他们比普通军人更加坚强。只要是人,就有厌倦、有崩溃的一天。几乎每一名“自愿”退役的特种兵都与“战争心理综合症”有关。

苏铭谨知道,他地承受力也要到极限了。迟早有一天,他会做出与康晓霆一样的选择。

卢诚闻再次赶后,第一批出发的小队的官兵在苏铭谨的率领下离开休息室,登上了运输直升机。巨大地轰鸣声中,4架运输升机离开了航母的飞行甲板。

看着远去的战舰、看着前方的大海,苏铭谨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13年的特种兵生涯、15年的军人生涯在他的骨子里铭刻上了战士的印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进入战斗状态,苏铭谨就能抛开所有思绪,成为一名坚强无畏的战士。

“中校,还有15分钟。”

“明白!”苏铭谨看了眼手表,朝机舱内地战士比划出准备战斗的手势。

直升机飞速前进,距离战场越来越近。

苏铭谨亲自挥的这支小队的任务是攻占南子岛。接近岛屿地时候,苏铭谨透过舷窗看到了刚刚遭到轰炸的越营地。战斗机还在附近徘徊,准备为即将到达地特种部队提供最后一次空中支援。狭窄的岛屿上,越军东躲西藏,仅有的2门小口径高射炮已经被战斗机摧毁。

随着直升降低飞行速度,担任支援任务的战斗机再次杀来。战斗机用机关炮扫射越军的时候,架在直升机右侧舱门上的航空机枪也吐出了火舌,以每分钟800发地速度将子弹撒向地面上的越南士兵。

“准备作战!”苏铭谨右手端起步枪,左手比划出机降手势。

直升机起落架距离地面不到2米时,第一名特种兵跳出了机舱,半分钟后,苏铭谨最后一个离机。

耗光弹药地战斗机离开了岛屿上空,朝北面飞走了。直升机没有离开,继续用机枪为特种兵提供支援。

虽然南子岛上的越南守军有一个连,但是在特种部队到达时还剩下了不到一个排。面对11名特种兵,30多名越南守军连10分钟都没有坚持住。

击毙最后一名敌人,苏铭谨抛出了绿色信号弹。

Z…12B在南子岛上空盘旋一圈后,才“依依不舍”地返航了。

“四面各派两名队员。”苏铭谨把小队长叫了过来,“尽快架设好雷达,有发现立即报告。”

队员们迅速散开,苏铭谨趁此机会发出了已经占领南子岛的信号。按照作战计划,他们将守到天亮。

不到10分钟,小队长跑了过来。“苏队,西面有发现。”

“什么发现?”苏铭谨立即提起了步枪。

“一艘渔船,身份不明,船上大概有20到30人。”

“渔船?”苏铭谨皱起了眉头,“战斗,可能是敌人地反击部队。”

出现在南子岛西面海域的确实是一艘渔船,而且是越南籍渔船。苏铭谨到达西面海滩上的时候,渔船上已经放下了2橡皮艇,20多名穿着平民服饰的“渔民”正在陆续登上橡皮艇。

“有武器。”苏铭谨放下望远镜,“先放敌人上岛,左右两侧各设置火力点。”

橡皮艇还没有离开渔船,10名特种兵就布设好了战场。不管来的是越南军人,还是越南平民,苏铭谨的任务是消灭登上南子岛的任何敌人。

战斗没有任何悬念,20多名装扮成平民的越南海军军人根本不是早已占据有利位置的特种兵的对手。整场战斗下来,苏铭谨没有开一枪。不是他找不到机会,而是他不想使用武器。

“总共歼灭敌人21名,俘虏2名。”

“俘虏?”苏铭谨迟疑了一下,“看管好,天亮后交给陆战队处理。”

“苏队,你要留活口?”

苏铭谨没有多说什么,让小队长照吩咐去做。因为以往主要打击恐怖份子与分裂份子的作战行动,所以特种部队养成了不收战俘的习惯。除非其他部门、或者上级明令要抓活口,不然苏铭谨会让手下就地处决所有投降或者被俘的敌人。这不是苏铭谨心狠手辣,而是实际情况让他不能带上拖累。

此时,另外3支特种部队已经分头攻占了3岛礁。返回航的直升机再次出发,运载第二批4支小队的特种部队去攻占另外4座岛礁。

天亮前,除了有重兵把守的南威岛之外,其他被越南侵占的岛礁都将回归祖国。

第15章 有理有据

最后一支在夜间参战的部队是驻扎在勐腊的第273装甲突击旅。

该旅是第27军最先按照军事改革方案完成改编的快速装甲突击旅,战争爆发前驻扎在云南景洪。接到命令后,第273装甲突击旅在2个小时内完成战争准备,6个小时后到达勐腊进入战斗状态。

第273旅成为了反应速度最快,最先到达战区的地面作战部队。

与改编前相比,第273旅的反应速度提高数倍,主要得益于装备轻型化。以往,第273旅(当时是师级作战单位)的主力装备是Z96丙型主战坦克与07式步兵战车。改编后,除了第2731坦克营之外,3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侦察连、1个后勤连、1个直属炮兵连的主力装备都是轮式战车或者轮式车辆。

依靠公路机动时,轮式车辆的优势非常明显。

战略机动性增的同时,第273旅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一是战术机动性降低,作战行动更加依赖道路交通系统;二是火力明显减弱,更加依赖空中支援与远程炮火支援;三是防御能力减弱,进行大规模会战的能力降低。

由此可见,第273旅这样的“快突击部队”主要用来打小规模战争与局部冲突。

按照作战计划,第273旅将成为第一支从地面进入老挝的作战部队。该部队任务不是前往万象平定叛乱,而是沿着从孟纳莫到桑怒的公路前往老挝东北的华潘省,切断进入老挝境内越军向北撤退的通道。参战后12个小时之内,第273旅必须沿公路线突击350公里到达桑怒。

如此苛刻的要求,传统的型装甲部队与步兵部队肯定难以完成,只有装甲突击部队才能胜任。

紧随第273旅出发地是第151旅。

第151旅是首先参战地第153旅地“兄弟部队”。与第153旅不同。第151旅是“正宗”地空中突击旅。全旅编有2个低空打击营与3个低空突击营。装备武装直升机66架、运输直升机128架。虽然规模远不如美军地第101空中突击师。但是作战方式与第101空中突击师非常相似。均以直升机为主要机动工具。

按照项铤辉分派地任务。第151旅负责拔除第273旅沿途地敌军据点。

23日凌晨。第273旅与第151旅先后出发后。裴承毅安排了空中支援与远程炮火支援任务。

项铤辉也在这时离开了指挥中心。向彭茂邦汇报了第一阶段地作战任务。

3点30分。彭茂邦离开总参谋部。前往元首府。

“第一阶段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