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国决定撤军之后,外界一直在猜测半岛战争的结局。在绝大部分人看来,只要美国不再出兵干预,共和国最多出兵占领汉城,扶持亲华政府,采用当年解决越南问题地办法,为朝鲜提供武器装备与军事物资,依靠朝鲜国防军击败韩国军队。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为了击败(三八线以北的)韩美联军,共和国付出了惨重代价。甚至可以说,在参战后的10多天内,共和国军队打了一场建国以来最惨烈的战争,不管是人员伤亡、还是装备损失与物资消耗,均大大超过了共和国的承受能力。

共和国有必要为朝鲜流尽鲜血吗?

即便不考虑国内的反对声音,也虑战争对共和国的长远影响。

“我尽快让外长发表外交声明。”

“最好让朝鲜发表声明。”潘云生纠正了王元庆的说法,“越快越好,必须掌握主动权。”

王元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潘云生的意思。

“外交问题容易解决,军事行动才是重点。”赵润东朝彭茂邦与项铤辉看了过去,“老彭,你有什么看法?”

“最好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彭茂邦地回答非常简练。

赵润东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现在还不是主动挑起战争地时候,我们必须尽量避免与日本直接冲突。”

“也得有所表示。”彭茂邦笑了起来,似乎早就猜到赵润东的这番话。

赵润东点了点头,说道:“应该有所表示,但是不能做过头。必须让日本知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摧毁日本的战略反击力量。项将军,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尽快安排。”

“老赵,我觉得有必要调整攻打济州岛地作战行动。”

“什么意思?”赵润东超潘云生看了过去。

“攻打济州岛的目的是为第三次战役创造有利条件,速度决定成败。”潘云生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虽然我不知道具体安排,但是我认为攻打济州岛的难度不是很大。必须尽量缩短战役时间,增强战役的突然性。”

“你是说,出动空降兵?”项铤辉猛的反应过来。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道:“先出动空降兵,再让陆战队上岸,争取在敌人做出反应之前占领济州岛。”

项铤辉微微点了点头,肯定了潘云生的建议。

“我们还有空降兵可以调动吗?”赵润东问了一句。

“空降152旅,之前作为预备队,一直没有参加战斗。”

“风险有多大?”王元庆也问了一句。

“由航母战斗群摧毁济州岛上的防空力量,夺取制空权,能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项铤辉停顿了一下,说道,“济州岛地主要守军是步兵,没有多少装甲力量。空降152旅有上百辆空降战车,只要应用得当,可以充当装甲部队使用。加上舰队提供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作战难度在可以承受地范围之内。”

“多快能够做好准备?”赵润东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空降152旅直接从辽东半岛出发。运输机首先空投作战部队,再返回东部沿海机场,在第二轮空投中为作战部队提供作战物资。整个空降行动地持续时间在二十四小时左右。”说到最后,项铤辉才提到,“接到命令后,空降152旅可以在四个小时内完成战斗准备。”

“陆战队依然按照作战计划登陆,尽快支援空降兵。”彭茂邦加了一句。

项铤辉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一来,占领济州岛主要城镇与军事基地的作战时间可以控制在五到七天之内。”

“尽快做好安排,让裴承毅指挥作战行动。”

“裴承毅负责第三次战役地指挥工作,攻打济州岛的行动由我直接指挥。”

赵润东点了点头,用目光征求了其他人的意见。

没人提出新的问题,作战行动就此确定了下来。

第109章 打招呼

西太平洋、琉球海沟北部、海面下350米处,“海豚”号以6节航速缓缓前行。

肖靖波刚刚吃了晚饭,正在用牙签剔牙。

在共和国海军的数十名潜艇艇长中,肖靖波绝对算得上是“另类”。论名气,肖靖波不在华剑锋之下,至少在海军中,肖靖波是“人人皆知”,因为他不但是前任海军司令肖光凯的独生子,还“多才多艺”。

据传闻,肖靖波读高中时与几个“纨绔子弟”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如果不是有个“强有力”的老子,肖靖波很可能成为“音乐人士”。与其他所有艇长不同,肖靖波不是从潜艇学院毕业,而是从航空兵学院毕业。按照他的说法,报考海军航校与年轻人“展翅高飞”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进入航校,肖靖波发现现实很残酷。战机飞得再高,都得返回机场。毕业前,肖靖波改变了想法,决定离他老子更远一点,最理想的选择就是潜艇。在与世隔绝的潜艇里,至少在出海的2到3个月内不会看父亲的脸色。到潜艇学院进修2年后,肖靖波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潜艇兵。

与绝大部分艇长不同,肖靖波的第一个岗位是声纳兵。

或许,这与他自幼酷爱音乐有关吧。虽然声纳不是CD机,但是声纳配备了质量最好的耳机,闲暇时没人反对声纳兵用耳机听流行音乐。因为没有在轮机岗位上干过,而核潜艇艇长必须在轮机长的岗位上干满3年,晋升为艇长之前接受为期半年的“核反应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所以肖靖波一直在常规潜艇上服役,从未上过核潜艇。

出任“海豚”号艇长之前,肖靖波只担任过053级“金花鱼”号的艇长。

肖靖波能够出任“海豚”号(075级的首艇)地艇长,主要靠的是运气,与他老子没有多少关系。当时华剑锋已经离开潜艇部队,到“共和国”号航母战斗群担任反潜战军官,杜兴华与刘海峰在097级核潜艇上担任艇长,其他有资格的艇长都在忙别的事。“海豚”号进入总装阶段,需要一名“装配长”(一般情况下,装配长都是首任艇长),肖靖波在潜艇部队中还算“小有名气”,由他指挥的“金花鱼”号正好在同一家造船厂进行中期大修,海军就将他派了过去。

肖靖波没有太大的理想,参军是被迫的,成为潜艇兵是为了避开父亲。如果命运由他决定,更愿意成为一名流浪歌手,而不是“大海孤狼”。

10多年地军旅生涯让肖靖波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军人有军人地职责与义务。率领“海豚”号出海。他地职责与义务就是完成国家赋予地重大使命。

杜兴华指挥地“刺豚”号离开之后。“海豚”号与“白鳍豚”号轮流监视“东瀛菊花”号战略核潜艇。因为“海豚”号距离“东瀛菊花”号更近。所以按照海军不成文地规矩。由“海豚”号担任最主要地监视任务。落在后面地“白鳍豚”号负责掩护“海豚”号。对付可能出现地攻击潜艇。

很简单。很轻松地任务。

“东瀛菊花”号地性能非常糟糕。“海豚”号能在100公里外听到其发出地噪音。因为执行地是监视任务。所以“海豚”号不会进行大范围高速机动。可以使用拖拽式声纳。“海豚”号只需要把距离保持在鱼雷地最大有效射程之内。不用过分靠近“东瀛菊花”号。真打起来。肖靖波不会首先使用重型鱼雷。而会首先将储备在2号与3号鱼雷发射管里地反潜导弹丢出去。利用“东菊花”号规避反潜导弹地机会高速逼近。在理想距离上发射重型反潜鱼雷。完成致命一击。

非常简单。高效地战术。

至于能否逃走,不是肖靖波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让日本潜艇发射了“战略导弹”,牺牲地不是“海豚”号与几十名潜艇官兵,而是东部沿海地区某座大城市里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共和国人民。

当然,除非与日本全面开战,不然肖靖波不会拿几十名兄弟地生命去冒险。

电台发出了微弱的滴答声,肖靖波放下牙签,朝通信军官看了过去。

“艇长……”

“什么命令?”肖靖波站了起来,因为收到电报的是超长波电台。

“没有开战,只是让我们接收卫星信号。”

“卫星信号?”肖靖波长出了口气,“上升到潜望镜深度,准备好卫星通信天线。”

如果是开战命令,会发送一段特殊字符,用其打开计算机里的某个特殊文件,获取代号为“最高危机”的作战命令。肖靖波要做的,不是让潜艇上升到潜望镜深度,而是启动艏部球形声纳,锁定目标,发射反潜导弹与反潜鱼雷。

10分钟后,“海豚”号收回卫星通信天线,再次潜入深海。

“什么命令?”

肖靖波迅速浏览一番,将掌上计算机递给了刚刚来到指挥中心的副艇长刘灿。

与肖靖波一样,刘灿也是将门子弟,他的父亲是退役海军中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只有刘灿这样的将门子弟才能与脾气有点古怪的肖靖波搭档。

“不是作战命令,不过差不了多少。”肖靖波长出口气,对看着他的军官说道,“艏部主动声纳充电,深度450,航速8,将艇艏对准目标。”

刘灿迅速浏览了命令,随即瞪大了眼睛。

确实不是作战命令,只是让“海豚”号用主动声纳跟“东瀛菊花”号打个招呼!

“肖哥,命令确认了吗?”

“需要确认?”肖靖波看了眼搭档,“写得很清楚,让我们提醒下狗日的。”

“可是……”刘灿咬了咬牙,“我可不想喂鲨鱼。”

“没那么严重。”肖靖波长出了口气,看到命令时,他就想到了潜在的危险。“如果狗日的真敢动我们,保证会有更多的小鬼子给我们陪葬,‘白鳍豚’号不是摆设。放心吧,既然不是作战命令,表明还没有与日本交战。我们主动表明身份,也算相互认识,免得惹上更大的麻烦。”

“这么简单?”

“当然,你认为有多复杂?”

刘灿苦笑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

“艇长,深度450,声纳准备就绪。”

“目标数据?”肖靖波站到了指挥岗位上。

“方位215、距离35,目标速度6、深度250。”

“艇艏对准目标。”

“反潜导弹输入火控数据,反潜鱼雷做好发射准备。”肖靖波稍微停顿一下,说道,“不要给发射管注水。”

“豚”级潜艇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发射系统,能在550米的安全潜深范围内发射鱼雷。

“导弹准备就绪,鱼雷准备就绪。”

“目标情况?”

“没有变化,就在我艇前方。”

“攻击声纳准备。”肖靖波看了眼旁边的搭档。

刘灿深吸口气,没表示反对。

“艇长……”

“声纳瞄准目标。”肖靖波朝军械长看了一眼,“攻击测距模式,间隔两秒,连续三次拍击。”

“攻击模式,间隔两秒,连续三次拍击!”

军械长报出数据后,负责操作火力系统的军士迅速摁下了攻击声纳发射开关。

“海豚”号轻微震动了三下,三股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以每秒200多米地速度奔向35海里外的“东瀛菊花”号。

“首下十五、尾上十五,首位压载舱满水,主机全功率推进,深度550。”

肖靖波地命令下,“海豚”号一头向海底冲去。

琉球海沟的平均深度超过3500米,即便在相抵较浅的北部也有1000多米深,不用担心撞到海底山脉。“海豚”号的最大安全潜深只有550米,极限下潜深度大约660米(测试时,“白鳍豚”号创造过724米的潜深纪录),根本不可能冲到海底。

“肖哥,20秒……”

“主机怠机运行,保持安静!”

“海豚”号地下潜速度减缓,艇内顿时鸦雀无声。

攻击声波需要大概25秒才能“撞”上“东瀛菊花”号。到此,日本潜艇将知道屁股后面至少有1艘“不怀好意”的潜艇。按照一般情况,日本潜艇会立即放出通信浮标,报告所在位置等大体情况、呼叫反潜支援,记录下搜集到地所有声音信号,争取在支援力量到达之前发现对手。因此,“海豚”号必须在日本潜艇有所察觉之后保持安静,避免发出过大的噪音。

“艇长,深度550。”

“首位改平,速度2,保持安静。”

“安静!”刘灿扫了眼指挥中心内的官兵。

气氛有点紧张,可大家心里都有数。

“海豚”号已经离开了发射声纳的位置,即便日本潜艇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或者附近还有1艘日本潜艇,也不大可能追踪到重新以安静速度航行的“海豚”号。

“艇长,收到声纳回波。”

肖靖波朝声纳长点了点头,说道:“有没有异常情况?”

“没有,附近没有其他日本潜艇。”

“沿备用航线航行。”肖靖波松了口气,“继续保持警戒,严密监视‘东瀛菊花’号。”

“海豚”号已经按照命令跟“东瀛菊花”号“打了招呼”,肖靖波不想成为挑起中日战争地“战犯”,没有采取更“深入”的行动。

大约15分钟后,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