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卫民立即皱起了眉头。

“既然美国在试探我们,我们也要试探美国。”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如果我们的猜测没有错,韦斯特伍德肯定没有多少把握。我们在政策上有所保留,只能让韦斯特伍德相信我们已经有所准备,从而让CIA停止颠覆行动,到时候,我们怎么对付叛国份子?所以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当然不能直接制造争端。”

“你是说,利用巴基斯坦?”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通过对巴军售激化印巴矛盾,同时向南亚增兵,摆出帮助巴基斯坦对付印度的架势。只有这样,才能让韦斯特伍德相信,我们并不知道CIA的颠覆行动,也才能让CIA继续前进。”

“怎么收场?”顾卫民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那得看鲁拉贾帕尼是不是蠢货,以及我们能否迅速平定国内叛乱。”王元庆回答得非常直接,“目前看来,鲁拉贾帕尼不但不是蠢货,还非常精明,知道利用我们与美国的矛盾为印度创造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不然也不会对美国的几十艘战舰无动于衷。至于我们能否迅速平定国内叛乱,还得看我们的准备是否充分。如果我们行动迅速,就能在冲突规模扩大之前控制住局势,避免大规模战争。”

“但是肯定耍制造冲突。”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必须制造冲突,而且最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要将冲突升级为战争,而且最终目的不是帮助巴基斯坦击败印度,而是通过战争收复藏南地区,甚至像对付日本一样对付印度。”

“如此一来,我们的军事准备必须充分到位。”

“军事准备不用操心,有项铤辉那个好战份子,也轮不到我们操心。”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最担心的还是国内局势,如果不能过速平定叛乱,又在南亚的区制造军事冲突,后果将不堪设想。”

顾卫民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王元庆这番话不但表明了担忧,还是故意说给顾卫民听的。平定国内叛乱,顾卫民的表现将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没有顾卫民的全力支持,王元庆不可能取得胜利。顾卫民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不然王元庆不会在百忙之中抽空联络感情。

第22章 心猿意马

1月31日,布鲁德林到达新德里的第四天。

虽然“军火交易”与“军事援助”是美印关系的核心话题,但是鲁拉贾帕尼对军事以外的事务更有兴趣,特别是美印经贸交往。

鲁拉贾帕尼能够成为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印度最“长寿”的总理,与他重视经济建设、提高就业率、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不无关系。如果鲁拉贾帕尼像国大党与人民党前几任总理,把国防建设放在首位,不重视经济建设,不但印度无法在逆境中顺利度过大萧条时期,他也不可能成为印度的“民族英雄”。

如果说鲁拉贾帕尼没有野心,那肯定是骗人的谎言。

不管是印度的、还是其他国家的,任何政治家都有“野心”。与历史上的所有印度总理一样,鲁拉贾帕尼的最大野心就是使印度成为“印度洋的印度”,也就是环印度洋地区的头号大国,从而成为世界大国。

平心而论,印度拥有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条件。

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职沃的恒河平原(在上千万年内,由冰川与洪水从喜马拉雅山带来的泥沙形成的厚达数公里的、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印度的农垦区大都位于亚热带与热带,加上肥沃的土地,如果种植水稻,能够一年三熟)、丰富的自然资源(铝土矿与煤炭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云母、铁、铬、锰等矿产储量也很大)、数量巨大的人口(2022年印度人口达到14。5亿,超过共和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2030年人口超过17亿)、相对优越的地缘环境(除了北面的共和国,周边地区没有大国,离美国、俄罗斯、欧洲均很遥远)、出色的战略位置(印度所处的印度洋是共和国前往欧洲、非洲与南美洲主要航线的必经之路,也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出的必经之路)等等优越条件,都为印度成为世界大国打下了基础。

印度欠缺的,只是一段为期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时期。

如果印度能够与周边国家冰释前嫌,解决国际冲突,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大国。

问题是,印度愿意放下民族主义情绪、放弃鸡肋般的利益,为国家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吗?

这得从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来看。

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也很容易与中国进行对比。不得不承认,印度的历史并不“辉煌”。数千年中,除了孔雀王朝之外,印度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印度都在外族铁蹄与枪炮的统治下芶延残喘。地理环境决定历史文化,与中国相比,印度缺乏抵抗外来侵略、特别是来自北面与西面的外族势力的天然屏障,即类似于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之类的自然壁垒。中国能够在五千年中保持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能够形成“闭关锁国”的思想基础,与周边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印度的文明断断续续,能够形成忍辱负重的民族情绪,也与周边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近代,当中国发起轰轰烈烈的救亡爱国运动、用鲜血与烈火赶走侵略者与殖民者、建立起属于中华民族的国家时,印度却在圣雄甘地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倡导下,与殖民者进行斗争。虽然印度与中国先后独立与建国,似乎殊途同归,均达到了目的,但是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共和国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在西方列强与北面强邻的包围下挣扎求生,数十年的抗战让中国从上至下形成了“自力更生”的思想观念。中国迈出的每一步,都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印度独立之后,不但没有立即摆脱原宗主国的控制,还以加入“英联邦”的方式延续与宗主国的关系。虽然印度从中获得了好处,但是却让印度产生了共和国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印度积贫积弱,数十年没能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没能形成强大的国家意识,印度的文化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独立与建国之后,印度与共和国的发展策略也截然不同。

建国之后,共和国按照“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置国际矛盾,遵照“睦邻友好”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不管是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还是随后的数次边境冲突,共和国的基本国家战略都没有发生改变。共和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印边境冲突中所采取的战略最值得称道,获得军事斗争胜利之后,共和国不但没有恃强凌弱,还主动宣布单方停火、让军队撤回到冲突发生前实际控制线之后20公里,以胜利者的身份主动提出谈判解决争端,使共和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建国后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始后的数十年,共和国只有一个目的:发展壮大。

独立之后,印度的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与独立之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独立之后的印度迅速开始武力扩张。除了与共和国发生边境冲突之外,印度还先后三次挑起印巴战争、分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之前为东巴基斯坦)、制造克什米尔冲突、吞并锡金、参与斯里兰卡内战、颠覆马尔代夫政权等等。数十年来,印度不顾薄弱的国家基础实力,时刻梦想着成为“世界大国”。印度为此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不但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就连“工业化”的门槛都没迈过。到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前,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历史决定文化,印度独立后开始武力扩张,与其上千年的“奴役史”有着密切关系。

更让印度人感到愤恨的是,独立之后的印度只输了两场战争,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边境冲突,二是第四次印巴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印度都败给了共和国。由此可见,印度一直将共和国当作最大的敌人。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印度为什么如此敌视共和国了。

真正看到问题的印度人并不多,鲁拉贾帕尼就是其中之一。印度败给共和国,不是印度的历史不如共和国、也不是印度文明不如中华文明、更不是印度人口比共和国少,而是印度的基础实力远不如共和国。印度没有输在战场上,而是输在了经济、科技、外交、思想等基础实力上。

印度要想一雪前耻、战胜共和国,除了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强大的基础实力。

鲁拉贾帕尼做的,正是为印度创造强大的基础实力。

不得不承认,鲁拉贾帕尼不但吸取了教训还吸取了共和国的发展经验。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国家强大的根本来自经济实力,其他各种基础实力的发展基础也是经济实力。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严生强大的科研势力、强大的外交力量、强大的思想文化,从而带来强大的军事实力。

没有经济实力,印度什么都不是!

如同当年对抗英国殖民者,印度开始了新的“苦难历程”。

为了发展经济,鲁拉贾帕尼不但忍辱负重,还强颜欢笑,积极主动的与共和国改善关系,利用共和国的庞大市场为印度提供经济活力。

客观说,鲁拉贾帕尼做得非常出色。

在他执政的几年内,不但让印度顺利度过大箭条时期,还为印度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基础工业,使印度成为“世界工厂”。仅此一项成就,就足以使鲁拉贾帕尼成为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理。按照联合国公布的相关数据,2030年,印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为全球贸易做出了21%的贡献、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15%的贡献,基础工业产品占全球总量的45%,其中钢铁占48%、水泥占57%、化肥占64%、纺织品占65%。

鲁拉贾帕尼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印度也就有了值得骄傲的资本。

只是,鲁拉贾帕尼并不满足。因为前一个“世界工厂”、即共和国没能依靠庞大的基础工业成为世界强国,而是在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端工业国之后才成为世界强国。印度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进行一场类似的“产业结构调整”,脱下基础工业国的外衣,换上新的高端产业基础!

鲁拉贾帕尼想要得到的,正是使印度成为高端工业国的基础技术。

面对布鲁德林提供的军火大单,鲁拉贾帕尼一点都没动心。第四次印巴战争留给印度的教训太深刻了,看似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会让印度真正变得强大,只会使印度在盲目膨胀野心的驱使下遭遇惨败。

印度需要的不是军火,而是高端工业技术!

这也是鲁拉贾阳尼与布鲁德林谈的主要话题。

虽然布鲁德林一再保证,美国会按照承诺向印度转让高端技术,但是鲁拉贾帕尼并没被甜言蜜语迷惑心智,美国的保证没有任何事实意义,因为在美国眼里,印度只是可以利用,值得利用的棋子。

鲁拉贾帕尼看得很清楚,美国不是想让印度强大,而是想让印度毁灭。

此时走错一步,将万劫不复!

第23章 有毒的蛋糕

事实证明,即便在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国家领导人的影响都至关重要。

村上贞正解决了日本在“东海战争”之后的政治乱局,率领日本向“世界大国”发起了自明治维新之后最强有力的冲击,可是村上贞正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却将日本带上了不归之路,使日本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鲁拉贾帕尼不是印度的村上贞正,也不可能走村上贞正的老路。

日本战争之前,鲁拉贾帕尼在“印日同盟”问题上犹豫不决,正是因为在他看来,村上贞正选择的道路不可能让日本成为世界大国,更不可能让日本战胜中国。对于已经成为世界大国的中国而言,即便美国的威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也必须在正面美国之前消除周边威胁。中国无法容忍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日本,更不可能容忍“印日同盟”。只要鲁拉贾帕尼在同盟问题上有所松动,中国肯定会在干掉日本之后向印度开火。

当然,中印之间的矛盾不是无法解决。

只要印度归还藏南地区,放弃称霸南亚与印度洋的野心,不再谋求成为世界大国,中印矛盾就能得到解决,至少在印度对中国构成切实战略威胁之前不会激化。问题是,印度能够放弃称霸野心吗?

鲁拉贾帕尼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最终得到的答案让他非常失望。

不管是鲁拉贾帕尼、还是其他人,任何一位印度总理改变印度的根本策略、放弃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其政治生涯都将与“政治野心”一起没落。鲁拉贾帕尼不能改变印度,没有人能够改变印度。他能做的,只是尽量让印度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为印度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时间。

数年来,鲁拉贾帕尼一直在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