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麻烦不解决,迟早要出大事。

正是因为共和国军队在半岛战争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赵润东才会在离任之前发起第二次军事改革,重点调整军事指挥体系。可惜的是,2年时间不足以完成所有改革工作,王元庆上台之后又要忙着准备对日战争,没有继续沿着赵润东制订的改革路线前进。直到藏南冲突之后,王元庆才加快了第二次军事改革的收尾工作,将调整总参谋部与各军兵种指挥体系当作头等大事。

4年下来,改革终见成效。

项铤辉在担任了10年的总参谋长之后没有解甲归田,继续留在总参谋部,肯定与第二次军事改革有很大关系。如果项铤辉离任,不管是林啸雷还是章忠宪出任总参谋长,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王元庆的设想完成军事改革。

打日本这类没有战略纵深的对手,各军兵种“独立”作战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

应付收复藏南地区这类低烈度冲突,军事指挥体系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严重。

可是在对付印度这样的强大对手时,如果军事指挥体系出了问题,就意味着整个战争行动都将出问题,后果难以想像。

想到这,裴承毅也很是感慨。

从纪佑国发起第一次军事改革,到王元庆完成第二次军事改革,共和国用了足足20年才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现代军事指挥体系。军事改革尚且如此困难,面向社会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肯定更加艰难。

“先吃饭吧,我们边吃边聊。”

听到元首的招呼,裴承毅回过神来,灭掉了手上的烟头。

夹了一筷子菜,裴承毅迟疑一下,问道:“元首,我们还有多少准备时间?”

“不多,我也说不准。”王元庆笑了笑,说道,“阎尚隆正在飞往联合国的途中,按照锡金流亡政府的要求,我们将向联合国提起申诉,要求印度从锡金撤军,恢复锡金的主权国家地位。你也知道,外交上的事情很麻烦,处理起来很棘手,如果双方愿意谈,谈上八年十年非常正常。如果双方不愿意谈,恐怕一个月都等不到。”

“也就是说……”

“锡金将是导火索。”项铤辉替元首说了出来。

裴承毅的眉头跳了几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件事情我考虑了很久。”王元庆放下筷子,拿起香烟,说道,“向印度开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收复藏南地区之后,我们成了事实上的赢家,除了收复东段的所有失地,还在西段控制了大约三万平方公里的有争议地区,也就无法在领土纠纷上做文章。巴基斯坦与印度的矛盾众所周知,如果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做文章,我们最多出兵帮助巴基斯坦收复克什米尔南部地区。”

“可是锡金已经亡国几十年,这个时候……”

“这就如同判案,只要有人喊冤,拖得再久也得翻案。”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锡金流亡政府一直在我国活动,事实上这也关系到我们与印度中段边境争端。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联系了包括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但、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以及其他数十个联合国成员国,只要阎尚隆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的关于恢复锡金成员国身份的提案获得通过,我们就能应锡金政府的邀请出兵锡金。”

“这个理由不太充分。”

“确实不太充分,关键就得看印度会不会临阵退缩。”王元庆抽了两口烟,说道,“按照我的猜测,鲁拉贾帕尼很有可能临阵退缩,像四年前那样主动退让。问题是,印度的内部环境与四年前有很大区别,在此之前,我们会设法扩大矛盾,比如让印度出兵镇压要求独立的锡金民众。只要事情闹大,局势就超出了鲁拉贾帕尼的控制范围。再说了,现代战争分秒必争,等鲁拉贾帕尼做出决策,战火已经点燃了。”

裴承毅暗自惊讶,元首已经有完整的战略计划了。

关键不是锡金会变成什么样,也不是印度会不会出兵镇压锡金的独立运动,而是印度的国内环境。

藏南冲突之后,鲁拉贾帕尼为了保住政权,在印度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改革”。

名义上,“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经济建设、巩固国家基础、增强国防实力;实际上,“大改革”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社会阶层斗争。

获得美国的全力援助之后,印度除了重建国防力量之外,把经济调整放到了首位。

2031年底,印度政府与美国政府牵头,促成了一项覆盖30多个主要工业领域、包含100多个子项目的“一揽子经济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包括福特、克莱斯勒、波音、洛马、诺思罗普、通用电气、英特尔、微软、IBM、苹果、汰尔马、卡夫、保洁(2029年由美国联邦政府提供贷款援助的美国企业从日本购回)、强生、西屋、摩托罗拉在内的数十家美国企业以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与得到印度政府贷款担保的数十家印度企业成立合资联营企业,涉及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精密电子仪器、电气设备、商用芯片、软件开发、商用计算机、工程设计、零售、日用化工、制药、通信等等高端与高附加值产业。

从此开始,美国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美国人不会做亏本买卖。

在向印度提供资金与技术的同时,美国企业获得了庞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中印关系急转直下的情况下,美国企业能够毫不费力的霸占印度的高端市场,从中获得难以想像的巨额回报。

这一幕,似曾相识。

数十年前,美国企业用同样的办法进入共和国,最终霸占共和国市场。别的不说,以日用化工品为例,保洁公司在共和国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惊人的80%。很长一段时期,共和国各大零售商场的牙膏货架上,佳洁士、高露洁,洗发水货架上,飘柔、海飞丝、VS等各种保洁公司的产品占了一半以上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兼并等手段,如同中华、立白等传统国有品牌落入保洁公司手中;如同小护士、百雀灵、活力28等等在20世纪80年代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则从共和国百姓的视线中消失。

高度垄断,带来了高额利润。

与30年前的共和国相比,现在的印度市场更有诱惑力。

到2034年底,美国的高端产品已经占据了印度市场40%以上的份额。按照某位印度经济学者的调查,一年之内,美国企业就能从印度卷走大约2500亿美元的利润。虽然印度与美国的年均贸易顺差在3000到3500亿美元之间,但是印度得到的只是可怜的血汗钱,而美国企业家则在豪华别墅内数钞票。

这样的代价,远远超过了印度的承受能力。

事实证明,印度能够得到的仅仅只是印度工人在美国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中流血流汗换来的血汗钱,根本不可能从美国的援助中获得国家腾飞所需的关键技术。原因很简单,所有高端产业都是合资企业,技术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开发新技术的能力也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印度只有生产权,而且还得在生产中向美国企业支付高额专利费。

短期看来,美国援助有效弥补了共和国从印度撤资后造成的影响。

更大的影响是,印度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轮“经济狂潮”中,那些在与共和国进行贸易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新兴资本家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到2034年底,美国在印度投资的3000多个项目,只有不到1%与新兴资本家有关,其余的合作对象都是家底雄厚的婆罗门贵族。别的不说,甘地·尼赫鲁家族就参与了300多个合作项目,再次成为印度最显赫的家族。

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

随着婆罗门贵族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其在印度政坛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2033年,印度换届选举,虽然出身平民的鲁拉贾帕尼保住了总理大权,国大党仍然以微弱优势在选举中获胜,但是印度国会中,近70%的议席落入了婆罗门贵族手中,新兴资本家的议席份额由45%降低到不到20%。

政局变化,必然对印度的基本国家政策产生影响。

与更加重视现实利益的新兴资本家相比,婆罗门贵族也非常重视利益,只是其实现利益的方式与新兴资本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与美国合作,通过控制印度经济命脉获取经济利益,成为婆罗门贵族的首要牟利方式。即便发展军备,也与现实利益挂钩,因为印度的军工企业基本上掌握在婆罗门贵族手中,如果没有外来威胁,印度凭什么发展军备,婆罗门贵族凭什么获得利益呢?

受印度政局影响,元首肯定会加快迈向战争的步伐。

想到这,裴承毅不再觉得惊奇。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在双方共同推动的情况下,战争才会爆发!

第7章 倒行逆施

匆匆吃了晚饭,三人来到书房。

谈一阵,考虑到时间已晚,项铤辉叫上裴承毅起身告辞。出门前,王元庆把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交给了裴承毅,让裴承毅回去后好好看一下。叫上等在外面的东方闻等人,项铤辉与辈承毅离开了元首府。

“住处给你安排好了,就在总参谋部家属院,按照中将级待遇装修。”项铤辉看了眼裴承毅,说道,“我让东方闻在去伊斯兰堡一趟,把你的家人接回来。今后你就住在总参谋部家属院,勤务这些我让总务处的人帮你安排。”

“这也太急了吧?”

“这是应该的,不然你一天见不到你家媳妇,心思就不会放在工作上。”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没跟项铤辉开玩笑。

“回去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到我办公室来,我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

“行,我明天吃了早饭就过来。”

到了总参谋部,裴承毅与项铤辉告辞,跟着东方闻去了总参谋部家属院。

“家属院”是以往的称呼,住在这里的都是在总参谋部任职的军人,按照将军、高级军官、初级军官分成了三块区域,将领区都是独栋别墅、高级军官区是连排洋房、初级军官区则是传统的单元楼。根据2017年制订的军人待遇规定,按照军衔级别,上将享受的福利住宅房面积在280到420平方米之间(根据军龄、职务、婚姻状况等加以区分,后同)、中将为220到280平方米、少将为180到220平方米、准将为140到180平方米,上校为120到160平方米、中校为100到140平方米、少校为80到120平方米,上尉为70到90平方米、中尉为60到80平方米、少尉为50到70平方米,士官与军士享受职称对应军衔的福利房待遇,士兵统一住集体宿舍。

提供福利房,目的也是留住军人。

制度定得很详细,裴承毅的军龄超过20年、对应职务是处级、已婚且养育子女,所以能够享受到中将级别的最高待遇,也就是1套面积为28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对裴承毅一家几口人来说,280平方米的房子有点“空旷”。

因为军人总在流动,今天在总参谋部工作,不等于明天还在总参谋部工作,所以分给裴承毅的这套别墅之前有人住过,家具这些一应俱全,房间内一尘不染,桌椅沙发摆放得非常整齐,处处显示着军队的风格。

“将军,你的卧室在楼上,房间里有浴室,洗漱用具在浴室里。”

“没事,我自己来吧。”裴承毅从东方闻手上接过了旅行包,“你回去休息吧,不用陪着我了。”

“那好,我明天一早来接你。”

裴承毅点了点头,送走了东方闻。在分到勤务员之前,东方闻算是他的勤务员了。

冲了澡,换上干净睡衣,裴承毅没有急着上床睡觉。到厨房煮了一壶咖啡,裴承毅回到了楼上的卧室,拿出了王元庆给他的文件。

很明显,这是一份军情局递交给元首的情报。

在总参谋部工作多年,裴承毅很熟悉军情局那套办法。虽然他对李存勋不太感冒,认为李存勋作为军情局长,管得事情太多了,但是他不得不佩服军情局的能力与手段,可以说只要元首想要的,军情局就能搞到。

一个强大的军事情报机构,能让共和国军队如虎添翼。

与前几份文件相比,这份元首提供的文件重点介绍了印度国内情况。报告内容与报告方式与军情局的如出一辙,不带任何偏见,也没有任何可以左右决策的意见,全部以客观立场分析情况。

这也是裴承毅最佩服李存勋的地方。

作为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情报机构负责人,如果李存勋愿意,随时可以用情报左右元首的决策。类似的事情在国外情报机构非常常见,当年美军攻打伊拉克,与CIA提供的情报不无关系;2008年,以色列轰炸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也与摩萨德提供的情报有直接关系;2019年,美国发动伊朗战争,也与CIA有关。李存勋能够在手持大权的情况下保持公正客观,实在是难能可贵。

看完之后,裴承毅才认识到,正是这份情报对元首产生了重大影响。

藏南冲突之后,包括数十名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