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7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丢下辎重绕过兰契,而是调头返回贾姆谢德布尔,我才肯定了之前的猜测,断定正是杜奇威在指挥印军作战。毫无疑问,杜奇威非常清楚我们的缺点,那就是预备队过少。准确的说是作战部队过少,任何一支主力部队遭

到重创,都会对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不得不承认,杜奇威达到了目的,至少达到了部分目的。牺牲数十万印军,让空降173旅与空降153旅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两支空降旅都要到十月底才能恢复作战能力。如果按照我们的计划,在九月底发起西线总攻,我们手里就只有一支空降旅,战略突击能力大打折扣。”

“如此说来,杜奇威确实很厉害。”

“是很厉害,只不过还是差了一点。当年他没能在半岛战场上击败我,现在也别想在印度战场上击败我。”裴承毅冷冷一笑,说道,“怀疑是杜奇威在指挥印军作战的时候,我就调整了战役部署,让36军与37军提前南下。如此一来,就算杜奇威能够让我们折损不少的兵力,印军也要把更多的部队派往南部地区,阻挡36军与37军,从而使印军无法在西线战场上获得足够抵抗我军的军队。最大的变数是39军参战,这样一来,我就能让更加擅长战略突击的77军提前数日进行休整,从而使77军提前数日恢复战斗力。只要凌云霄的斗志没有降低,77军再次开赴战场的时候,印军就别想守住北部防线。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在瓦拉纳西与兰契浪费预备队,空降163旅仍然保持着完整战斗力。”

“这就是我要问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空降163旅上场?”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空降163旅确实要上场,只不过不是昨天。你想想,杜奇威千方百计的消耗我们的兵力,难道不知道,能够在几天前支援空降173旅与空降153旅的只有空降163旅?实际上,我们也是这么安排的,让空降163旅充当预备队。我们没有让空降163旅上场,杜奇威肯定会盯着这支部队。随着我军在各个方向上陆续获胜,杜奇威不但会盯着空降163旅,还会推测我把空降163旅留下来的目的。作为空降部队,空降163旅是擅长打战略突击的部队,我们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只要杜奇威猜了出来,就能肯定我会让空降163旅越过印军的北方防线攻占某处战略要地,为突破北方防线打下基础。到了这一步,杜奇威至少应该调整印军的防御部署,阻止空降163旅顺利着陆。如果他的胆子稍微大一点,就会在防线后方设置伏击圈,好好招待空降163旅。半岛战争就已证明,杜奇威不但胆子很大,而且魄力过人。更重要的是,杜奇威对我手里的兵力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我没有办法为空降163旅提供太多的支援,甚至无法保证空中支援。如此一来,不难判断空降163旅可能攻打的战略要地。目标太大不行,空降163旅一口气吃不下;目标太小也不行,战略意义不明显。纵观瓦拉纳西以西、远程炮兵射程内的地区,真正值得动用空降163旅,而且符合基本要求的战略要地不会超过三处。印军即将完成第一阶段战争动员,守住三处战略要地肯定不是难事。如果我昨天派出空降163旅,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空降163旅着陆之后,立即遭到印军围攻,最终全军覆没。

袁晨皓长出口气,说道:“所以你才会调整部署,让54军前往瓦拉纳西,同时向瓦拉纳西运送作战物资?”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明白了?”

“基本上明白了。”

“那就说说看。”

“这……”袁晨皓有点犹豫,因为他不想班门弄斧。

“战术指挥由你负责,如果不清楚我的意图,你怎么指挥呢?”

袁晨皓点上烟,抽了两口,说道:“开始的部署,你有两个目的,准确的说,是做了两手准备。54军到达瓦拉纳西,得到了充足的战斗物资,杜奇威不得不考虑54军的威胁,认为我们会用54军攻打安拉阿巴德,撕开印军的北部防线,迫使印军继续进行战略收缩。实际情况是,以印军的现状,如果安拉阿巴德失守,不但来不及建立第二条北方防线,还将打乱整个战略防御布局,陷入全盘被动的局面。如此一来,杜奇威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让印军死守安拉阿巴德。为此,必须向安拉阿巴德增兵。只要印军向安拉阿巴德集中,就将犯开战时的错误,把主力摆在前沿阵地上,后方漏洞百出。到了这一步,找准机会,派出空降163旅,不但能够一举撕开印军的北方防线,还能按照我们的设想,选择下一轮进攻的起始点,不给印军任何机会。”

“还有一手准备是什么?”裴承毅点上了第二根香烟。

“正面强攻安拉阿巴德。”袁晨皓笑了笑,说道,“虽然杜奇威认为攻打安拉阿巴德的是54军,实际上却是77军。虽然现在77军离前线很远,但是我们已经控制了战区内的铁路线,两天之内,77军就能到达瓦拉纳西。到时候,77军已经休整了五天,恢复了全部战斗力。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让54军参与进攻,担负起主要进攻任务,让77军有更多的力量向西突击,增援空降163旅。”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这就是他的意图。

“关键问题是,空降163旅的目的地是哪?”

“法塔赫布尔。”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这是不是太近了?”

“不近也不远,而且最符合当前的情况。”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以我军的行动能力,54军到达瓦拉纳西后,最多只需要二十四小时就能做好进攻准备。杜奇威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即便算上54军前往瓦拉纳西所需的时间,他的防御装备时间都不会超过三十六小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加强安拉阿巴德的防御,只能就近抽调作战部队,然后用外围部队填补防线后方的漏洞。不要忘记,杜奇威是美国将军,即便他对印军有所了解,也不可能了如指掌。换句话说,如果是美军,这么调动的问题不大。问题是,印军有如此强的行动能力,以及如此到位的协调能力吗?再算上我军的遮断性空中打击,印军很难及时填补战线后方的漏洞,必然给我们留下机会。法塔赫布尔位于安拉阿巴德与坎普尔之间,只要我们对安拉阿巴德的威胁够大,法塔赫布尔的印军就会向东前进,然后由坎普尔的印军填补法塔赫布尔的防御空缺。只要我们能够在此期间拖住从坎普尔出发的印军,就能为空降163旅争取到着陆的时间。只要空降163旅站稳了脚跟,就算其战斗力比空降153旅差一些,也能坚持好几天。”

袁晨皓沉思了一阵,说道:“这样的话,就得让77军跑快点了。”

“不要提前转移77军,等空降163旅着陆之后,再出动也不迟。当然,54军必须尽快在瓦拉纳西集结,并旦摆出攻打安拉阿巴德的架势。”

“我马上安排。”

“最后一个问题。”裴承毅叫住了准备起身的袁晨皓,竖起了一根手指头,“发动这轮进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袁晨皓愣了一下,大概没有想到裴承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作为统军主帅,如果连发起进攻的最终目的都不清楚,如何保证战役行动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呢?”

袁晨皓没再犹豫,说道:“以消灭印军有生力量为主。”

“不能说你答错了,但你只答对了一小半。”

这下,袁晨皓有点不解了。战役开始后,裴承毅一直在强调这个目的。

“准确说,是通过消灭印军有生力量,迫使印度在新德里东面部署更多防御部队,为接下来发起西线总决战打下胜利的基础。”裴承毅笑了笑,说道,“印军开始动手建立北方防线与南方防线,目的就是守住西北地区与南部地区,其中北方防线存在的意义就是包围新德里,避免新德里遭到两面夹击。正是如此,我们才要在东线决战中超额完成任务,把战线向西延伸几百公里。表面上看,只要我们占领了法塔赫布尔,印军就得加强坎普尔方向上的防御力量,挡住我军的前进步伐。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印度的战争动员能力,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等到我们发起西线总决战的时候,印度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战争动员,第二阶段战争动员也已开始,到时候战场上将增加至少两百个师的敌人,加上西线战场上的印军主力,我们的压力非常大。要在一次战役级别的突击战中抵消印军通过战争动员增强的实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东面对新德里构成威胁,让印度不得不把更多的部队放到新德里东面。”

袁晨皓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你说得也没错,至少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安拉阿巴德与法塔赫布尔的战斗打得越激烈,歼敌数量越多,对新德里的压力就越大,印军自然会按我们的思路调整防御部署,把西线战场的主动权交给我们。”

“可是表象不能代表本质,就算达到了目的,也是运气。”

“不要太着急,你还年轻,有很多学习的机会。”

袁晨皓笑了笑,说道:“现在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可不能错过。”

“少拍马屁,去问下通信参谋,有没有收到军情局的确切情报。”裴承毅站了起来,说道,“如果确定印军正在向安拉阿巴德大举增兵,就让空降163旅做好战斗准备,但是不要过于张扬。54军必须在明天半夜,最迟得在二十一日凌晨做好进攻准备,物资运输工作必须抓紧,杜奇威判断我军的行动意图,首先就会关注我们的物资调动。不搞点名堂出来,他不会上当受骗。”

“如果印军没有大举增兵,该怎么办?”

“怎么办?”裴承毅呵呵一笑,“把火烧得更旺一点,让空军轰炸安拉阿巴德,规模不能太小,要炸出个名堂来。反正这轮进攻结束之后,就该让空军休整了。”

“要不要出动陆航?”

“留着吧,陆航得支援空降163旅。”

袁晨皓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等袁晨皓出去后,裴承毅才在沙发上躺了下来。这两天,他一直没有合眼,早就累得快睁不开眼睛了。

第125章 追赶者

印军开始向安拉阿巴德聚集时,杜奇威发现他忽略了一支很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提前数日结束作战行动,在加登里奇替36军与37军看守后门的77军。

占领加登里奇之后,77军开始就地休整,把攻打加尔各答的任务交给了39军。虽然这个安排合情合理,77军已经战斗数日,参加多次大规模作战行动,官兵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问题。作为中国陆军的主力野战军,即便77军不是重装甲军,名声也不如39军、38军与54军响亮,甚至比不上在上甘岭一战成名、后来成为中国第一支空降部队的15军,但是作为中国陆军的第一支数字化部队、第一支战略反应军、以及第一支按照全地形气象作战能力打造的轻型野战军,77军的战斗力足够强悍、作风足够彪悍,不比任何一支重装甲军差,持续作战能力更是远超重装甲军。入印作战后,裴承毅让77军攻打吉申根杰,并且单独守卫吉申根杰10多日,足以证明77军的能力。如此强大的部队,赶在其他部队之前进行休整,肯定与官兵疲劳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裴承毅打算让77军在战役后期执行更重要的任务。

什么任务比攻打加尔各答还要重要?

不用多想,局势明摆着。

54军向瓦拉纳西开进,大批作战物资正在运往瓦拉纳西的途中,裴承毅肯定掌握了印军的部署情况,知道印军将以安拉阿巴德为支承点建立北方防线,而且知道北方防线不可能在一夜间完成,尽快攻打安拉阿巴德,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摧毁印度的战略防线。问题是,仅仅攻占安拉阿巴德不足以撕开北方防线,最多给印军制造麻烦,迫使印军把计划设在安拉阿巴德的防线向西挪动一些,使安拉阿巴德成为突出部。从攻防转换的角度看,中国军队占领突出部的意义并不大,反而有可能使裴承毅不得不在安拉阿巴德部署更多的兵力。要想摧毁印军的北方防线,除了攻占安拉阿巴德,还得发起大纵深突击,攻占安拉阿巴德西面的某处战略要地,使防线扭曲到无法防御的地步,从而迫使印军放弃北方防线。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杜奇威仍然相信裴承毅会动用空降163旅。

问题是,空降163旅能够成为大纵深进攻的有效支撑力量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裴承毅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让空降163旅充当战略突击部队,控制战略要地之后,立即派地面部队驰援,与24军驰援空降173旅、21军驰援空降153旅一样,最终由地面部队夺取胜利;二是出动一支战斗力足够强悍的地面部队,在54军攻打安拉阿巴德的时候发起大纵深突击,与77军围困加尔各答、36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