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8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么说来,我们只能与皇家空军玩俄罗斯轮盘赌了。”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F…42A在上半夜赶来的可能性最大。”

“老华,你也这么看?”裴承毅看了眼华剑锋,说道,“我可不觉得,在我看来,皇家空军在天亮前出手的可能性才最大。”

华剑锋皱起了眉头,顺手掏出香烟,先给解说了半天的龙宏恩点上了一根。

“干掉快速船队很重要,可是阻止我们继续征用快艇更重要。”裴承毅喝了几口茶,笑着说道,“首先我们得相信,皇家空军肯定会采纳杜奇威的建议。虽然英国人很要面子,出了名的高傲与顽固,但是英国人更加现实,英国军人更不例外。以我对杜奇威的了解,他肯定会选择在下半夜出手,因为与龙宏恩分析的一样,减少攻击目标,能够提供更多的攻击方式,从而提高了突防效率。”

“问题是,杜奇威怎么知道我们会组织拦截?”

“怎么会不知道呢?阿根廷空军全面调动,美国的上百颗侦察卫星可不是摆设。再说了,杜奇威非常了解我,只要他相信是我在指挥阿军作战,就算没有情报,他能断定我会安排拦截行动。如果有选择,杜奇盛会虚晃一枪,现在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用皇家空军的命根子跟我们赌上一把了。”

“杜奇威应该不清楚是我们在指挥阿军作战吧?”

“以前不清楚,随着快速船队到达马岛,他就不会再怀疑什么了。”

华剑锋微微点了点头,明白了裴承毅的意思。

“不过也没什么,最多让我们多等几个小时而已,是不是?”

裴承毅呵呵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既然来了,多等几个小时算得了什么呢?

第77章 皇家空军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只猜对了一半。指挥皇家空军作战的不是杜奇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只是按照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在热线电话中达成的协议,为皇家空军提供了“参考建议”,即一份相当完善的远程奔袭轰炸行动的作战计划。

毫无疑问,美军绝不缺乏类似的作战计划。

早在数年前,美国空军开始大批量采购F…42A时候,就根据共和国空军的J…16A在印度战争中的表现,以F…42A的性能指标为依据,制订了一些没有明确对象,完全用作技术评估的作战计利。虽然这些“技术类作战计划”无法直接用在战争中,但是可以为制订真正的作战计划提供极为宝贵的借鉴,从而大幅度的减少制订正规作战计划所需时间,提高军队的作战效率。

杜奇威提供给皇家空军的就是一份类似的作战计划。

当然,在移交给英国人之前,杜奇威按照他对冲突局势的了解,完善了作战计划的细节部分,主要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指挥阿军作战的很有可能是裴承毅上将,二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干掉快速船队。

从这就能看出,裴承毅的判断没有错。

杜奇威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或者说皇家空军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快速船队回到了里奥加耶戈斯,除非英国当局决定把战火烧到阿根廷本土,让共和国有理由出兵参战,从而引爆世界大战,不然就只能耐心等上几天,等到船队再次到达马岛之后再展开行动。因为船队的二次运送的肯定是增援力量,而且主要是重装备与弹药,所以只有在船队到达马岛之前或者卸货之前将其摧毁,不然岛上的皇家陆战队就将倒霉。

在仅有12架重型战斗机、没有协助力量的情况下,要想在海上拦截快速船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阿军仍然在进攻港口,而且大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加强进攻力度,争取控制港口的部分码头,好让船队进港卸货,所以只要船队再次到达,就算能够将快艇炸沉,也不见得能够摧毁运载的重装备与弹药。

别无他法,必须赶在船队离开马岛前动手。

如果由皇家空军选择的话,肯定会在上半夜动手。

问题是,选择权不在皇家空军手上。

把作战计划交给英国人之后,杜奇威以老朋友的身份给英国皇家空军总司令托马斯上将打了电话,明确无误的告诉那个曾经与他在伊朗战场上并肩作战的英国老兵,千万不要在上半夜发起攻击,应该选择在天亮前发起攻击。为了让托马斯相信,杜奇威提到,不但是裴承毅在指挥作战,阿根廷空军已经获得了数十套可以装在战斗机上的无源探测系统,很有可能拥有了性能足以与F…42A媲美的J…14的终极改进型战斗机。选择在天亮前出手,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遭到拦截的可能性。当然杜奇威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即炸沉一艘快艇与炸沉10艘快艇的区别并不大,都会迫使阿根廷当局在再次派出快速船队前三思,从而为英军争取几天时间。事实上,英军需要的也就是几天时间而已。

按照战场上的情况,就算快速船队在1日上午安全离开,也要到2日凌晨才能回到里奥加耶戈斯,用12小时装货,在2日下午出港,于3日上午再次返回马岛,并且在3日下午将重装备送到登岛部队手中,皇家陆战队最多坚持1天,在4日下午投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遣舰队将在5日上午到达能够向马岛派遣作战飞机的海域,最迟在5日下午就能为岛上的皇家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了。也就是说,英军需要的不是几天,而是一天,只要能够想办法让阿军的运输船队晚一天到达马岛,结果就将迥然不同。

用杜奇威的话来说,只要能够炸掉一所游艇,就能让阿根廷当局自乱阵脚。

到时候,就算裴承毅非常清楚时间有多宝贵,阿根廷当局也不会清楚,从而在争吵中错失攻占马岛的最好机会。

杜奇威大名在外,加上两人的私人关系,托马斯自然不会反对。

至于具体该怎么做,就不需要杜奇威操心了。不管怎么说,皇家空军威名远扬,除了没有手把手的指导之外,杜奇威已经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皇家空军还搞不好,恐怕托马斯上将就该引咎辞职了。

按照皇家空军的安排,轰炸行动的主力是12架F…42A。

当然,出动的飞机肯定不仅是12架重型战斗机。

因为只需要对付10多艘快艇,所以每架名只携带2枚“超级旋风”MK3E型高超音速多用途反舰导弹(实际上是空对面导弹,即可以根据任务需要,携带不同的导引头,攻击各种性质的地面目标,只是因为造价高昂,所以很少用来对付小型目标,主要用来对付战舰与战略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超级旋风”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反舰导弹,而是英国等几个欧洲国家为了减少国防开支而研制的多用途导弹),每2架战斗机以交叉攻击的方式对付2到3个目标。为了增大航程,F…42A没有用空出来的弹药挂架携带弹药,而是在左侧的弹舱内配制了一具超大型内部副油箱(内部副油箱最早出现在F…22系列战斗机上,主要就是在不破坏隐身的情况下增加载油量),从而只携带了2枚拦截导弹与2枚格斗导弹。如此一来,在携带4具超大型副油箱的情况下,机群可以在起飞后大约3个小时,也就是距离马乌大约还有1000公里的时候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然后选择一条更加迂回的航线,避开马岛东北方向上的防空战斗机,从东南或者西北方向上进入。因为阿根廷本土在马岛西面,轰炸马岛的阿军战斗机将从马岛北面返航,所以F…42A机群将从马岛东南方向上进入,在距离斯坦利港大约300公里处发射导弹。F…42A机群将在发射导弹后转向返航,导弹将按照早已输入的目标信息,主动寻找要攻击的目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F…42A机群将在完成攻击后大约2个小时,也就是在距离马岛大约2000公里处与加油机群再次会合,进行第二次加油之后,在12点30分左右回到阿森松岛。

为了配合F…42A机群,皇家空军至少得出动2个批共8架加油机。因为第一批4架加油机将在飞行5000公里之后才为战斗机加油,所以还得再准备2架加油机,在第一批4架加油机返航的时候为其提供燃油,不然那4架加油机别想返回阿森松岛。也就是说,皇家空军总共得出动10架大型加油机,而皇家空军总共也就只有12架大型加油机。万幸的是,这12架加油机早就到了阿森松岛。

加油还不是什么大问题,没有多少难度。

对整个攻击行动来说,最大的麻烦还是如何寻找目标,以及锁定目标。

攻击之前,可以利用岛上的皇家陆战队侦察兵提供的快艇信息,让导弹记住所有快艇的信号特征,并且为导弹确定攻击顺序。因为装备了最先进的神经网络计算机,所以“超级旋风”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在攻击目标的时候,不需要载机提供太多的帮助。问题是,作为导弹,在攻击之前,肯定需要目标的确切信息。简单的说,如果快艇已经离开了导弹的攻击范围,再先进的导弹也是白搭。

为此,皇家空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让岛上的皇家陆战队提供协助。

问题是,在岛上活动的不仅有英国皇家陆战队,最厉害的也不是皇家陆战队。那些阿根廷陆军的步兵部队还不足为虑,不然皇家陆战队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真正让皇家陆战队心惊胆战的是那支雇佣军。10天的战斗中,至少有500名皇家陆战队的官兵成了雇佣兵狙击手的战果。为了搞清楚锚泊地的情况,皇家陆战队派了7支侦察分队出去,而且都是最优秀的侦察部队,结果只有1支侦察分队完成了任务,准确的说是半支,其余6支半侦察分队的71名侦察兵全都有去无回。更让皇家陆战队颜面扫的的是,打了10天,他们不但没有抓住一名雇佣兵,甚至没有与雇佣兵打过照面。用被俘的一名皇家陆战队军官的话来说,打垮皇家陆战队的不是阿军的坦克与重炮,而是那些神出鬼没的雇佣兵,特别是那些从来不会放空枪的狙击手。数十年后,共和国解禁了相关资料,在华安军团中,除了当老大的闵瑞麟是来自总参直属特种部队的特种兵之外,还有4名退役特种兵、8名没有通过录取考试的“准特种兵”以及11名战斗力绝不比特种兵差多少的王牌侦察兵。

虽然共和国没有公布这些人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公布其取得的战果,但是可以肯定,20多名特种兵与准特种兵,足够把面积不大的阿根廷港变成皇家陆战队的坟墓。

皇家陆战队靠不住,就只能靠自己。

为此,皇家空军不但派了2架远程巡逻机过去,还把正在进行定型试验的空中充电飞机派了过去。

充电飞机不算什么新鲜玩意,早在10年前,共和国就在搞这方面的开发了。

其实,早就有人预言,随着航空动力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电动推进装置的工作效率超过燃油推进装置之后,充电飞机就将取代加油机,加上航空技术的进步非常快,特别是大量民用航空项目的兴起,对飞机的滞空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不但世界各主要强国的空军非常重视充电机的发展,很多民营企业也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发展。比如共和国的“旭日旅游公司”就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旅游项目,建造一架超大型的飞机,以与地球自传同等的速度向西飞行,从而始终处于某个时间段,比如清晨,为旅客提供数日到数十日的特殊生活感受。要想实现该计划,除了需要建造一架速度足够快的超大型飞机(如果航线选择在赤道上空,飞机的飞行速度不得低于每小时1670公里。而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在每小时800到950公里之间)之外,还得建造为其提供电能的充电机,或者让其本身就携带一座小型可控聚变反应堆。只不过,因为小型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技术要求高,而且在各个国家都是军事机密,所以民用的可能性并不大。

当然,电动飞机的军事用途更加广泛。

最赫赫有名的肯定是共和国的“电动机群”了,从Y…14拉开电动飞机的时代,到在印度战争中名扬天下的DZ…25C与WZ…26B:乃至Y…15、Y…16等等大型运输机,除了对速度要求非常高的战斗机与轰炸机之外,共和国空军最先实现了电动化。而且可以预测,要不了多久,共和国空军将全面电动化。

毫无疑问,自诩为欧洲第一的皇家空军不会甘于人后。

与共和国空军一样,皇家空军首先在支援航空兵推广电动飞机。因为英国不是世界性大国,没有向全球投送兵力的需要,加上周边地区没有潜在威胁,不存在需要向附近某个国家投送几十万作战部队的情况,所以皇家空军支援航空兵的规模并不大,仅有的10多架运输机也是美国援助的。相对而言,皇家空军的海上巡逻任务更加沉重。因为英国采用了双轨制,即皇家空军与皇家海军都在发展海上巡逻机,其中皇家海军主要负责与舰队有关的海上巡逻任务,而皇家空军承担独立的海上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