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证。我不想考研,我不想参与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可是,我没办法。徐老
师,我现在不去想出国,只能好好地考上一个研究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
在打定主意就业,无疑是放弃一次机会。
 其实,我觉得我什么都知道,一切都该按既定进行,可我也总是觉得口不
正,路不通。烦您老指条明路,学生在这儿有礼了。
 爱您的学生,崇幅
亲爱的崇幅:
 我之所以给你写信,是因为你的来信暴露了一个精神软肋:鄙视劳动,鄙
视起点卑微的劳动。
 你说模式化的工作使人“叫苦连天”。其实,这可能是大家就业面临的最
严重的心理误区吧。所谓模式化的工作,说穿了就是简单劳动、重复劳动。但
是,世界上没有简单哪来复杂?没有重复哪来积聚?没有起点哪有终点?没有
细沙哪有高塔?
 ——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没有红军草鞋,哪能走到延安,然后解放全
国?让我说这么多俗语,使我感到自己都弱智!
 让我说说大家熟悉的俞敏洪的例子吧——抱歉因为和俞敏洪实在太熟,加
上要捎带宣传新东方精神,所以我总是习惯性地拿他来说事——他在创办新东
方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重复性的、模式化的工作——比如大家认为最了不
起的新东方的授课,据说他在新东方历史上总共讲了四百轮!四百轮是什么概
念?假如一轮是20节课的话,他总共讲了八千节课!
第 47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一年360天,十年3600天,也就是说,俞敏洪在十年的时间里,至少每天要
讲两节课! 


大家知道,新东方的课是两个半小时一节,而且,由于俞敏洪自己创造的
新东方讲课方式,这些课都是要声嘶力竭地吼叫出来的——激|情,是新东方的
基本风格。
 这就是新东方的历史。这就是模式化劳动、重复性工作的威力。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
 “而重复,则创造了成功的人!”徐老师说。
 天下想在职场上成功的青年朋友们啊,我在这里拜托你们了,找一件值得
你做的工作,赶快启动你“重复”的伟大程序吧!
 重复自有黄金屋,重复自有颜如玉——这么说,大概不至于有性别歧视,
因为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宋玉和好男人贾宝玉,也都是玉嘛。
 把上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反复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可以成就
一番事业;反复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也可以获得幸福爱情。
 重复做汉堡,就是麦当劳;重复煮咖啡,就是星巴克;重复教托福,就是
俞敏洪;重复做好事,就是活雷锋。
 而重复做咨询,则是徐小平。
 人重复做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行动。
这句名言,既不是恩格斯说的,也不是徐老师说的——这是亚里士多德说过
的,也是在新东方被无数老师重复、被无数学生记住的至理名言。
 这是抽象的语言,说多了没劲。我要说的是:假如我是你的话,我是不考
研究生的。至少,我不会为了躲避工作而考研,我会把考研的精力和时间,拿
来寻找一份工作并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去,不管这个工作是多么的boring和
simple,无聊和简单,我都会认真做到底。在我看来,这样做,要比没有目的
地去考研、为了躲避工作去考研要有意义得多!试看那些读完硕士的同学,有
几个不是在从事“重复性”的劳作?
 这就是生活。这也是成功。
 任何人,包括从事创造性活动、工作性质最不“重复”的艺术家们,都有
感到枯燥无聊的时候,都有不想再“重复”的时候。但大千世界,除了重复你
善于重复的那些事情,哪里还有什么生计能够填满你的饭碗、充实你的心灵、
体现你的价值啊——如果有,肯定那也是重复得来的!
 于是,我们擦干嘴角羡慕的口水,揉揉额头好色的眼睛,按住胸口艳遇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心跳,叹口气,耸耸肩,即使不那么情愿,但也就习惯性地再次投入我们“周
而复始”的人生循环往复里去也……
 让我再“重复”一句可恶的俗语从此再也不提罢:万丈高楼平地起!你要
建立人生的大厦,起点,肯定是在脚下的大地——一份工作上。而重复性劳
动,则像那一块块垒上去的砖头或石板。重复建造一年,两年,三年,抬头一
看。哇!你已经造就了自己成功的豪宅!
 徐小平
经典错误:大学生就业神经紊乱症 
徐老师:
 看您的《图穷对话录》,我动不动就流泪,有时是因为您点亮的那支希望
的火把,有时是因为落魄人儿绝望的处境。时而您给予我万丈激|情,时而您提
醒我正在冰山一角。
 我现在大三,学的是人力资源专业。我刚从新东方回来不久,在那里,为
时20天的GR E培训不只是给了我英语,更多的给了我迷惑。我不知道自己下一
第 48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步的路该怎么走。直接毕业工作心有不甘,就业形势不好,所以我初步打算考
一个经济类或者管理类的研究生,据说一个知名度高的学校的研究生出国是非
常有希望的。
 问题是我认为考取一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的难度不亚于申请留
学,所以我现在准备出国。即使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问一个像样的问题,您也
不会怪罪我对吗?
 徐老师,不光我很迷茫,周围的同学也是如此。只不过我去了新东方,心
里面又多了一块砝码,压得我更加无所适从。您说我该考研吗?如果是,什么
专业什么学校更有利于出国呢?
 我不想跨太大的专业,应该是经济或者是管理类。工作几年再考GMAT可行
吗?问题是到时我也不一定会有上百万的学费呀。或者现在就准备考10月份的
GRE,横下心来开始申请?帮我出个主意吧,学生在这儿有礼了。
 汶栾
亲爱的汶峦:


 你的迷惑,是一个时代的迷惑,所以,我要写信给你,让你走出这个迷
惑。依照你信中的逻辑,好像大学生毕业后,天经地义要出国,或者考研究
生。对于毕业后就业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用一句话轻率地否决:“直接毕业工
作心有不甘,就业形势不好”。
 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到底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而要出国或考研呢,还
是没有留学和读研就“心有不甘”而不想工作?
 假如仅仅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的话,为什么不创造条件去努力寻找就
业机会呢?就业,在职业场上寻找你的未来(包括教育和职业双重发展),是你
这样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的主要出路,甚至是惟一出路。无论中国还
是美国,人们在这方面的追求都一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你本
身就是中国社会紧缺的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的理论与实践非常落后,正是
学有所长的你龙腾虎跃的大好舞台。放弃这个舞台而空谈什么留学与考研,毫
无疑问是一个重大战略错误。
 学以致用。毕业后努力寻求人力资源方面的职业发展,才是你人生最重要
的目标。假如你仅仅因为这个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即职业目标并不像瓮中捉
鳖那么容易获得就轻易放弃它,或者故意躲避它,这样的思路,是失败者的思
路,我可不敢苟同。
 话说回来,如果真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而继续在学校读书,是可以接
受的理由。这在西方社会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问题的核心是:西方人如果
遇到就业形势不好而读书,他一定是去读那个毕业出来之后能够改变他的“就
业状态”、确保他能够找到工作的专业。他绝对不会为学位而读学位,他更不
可能迫于家庭和社会压力而读学位。否则,从失业到失业,直接灭亡。
 我在加拿大最大的新闻杂志《McLean》上读过一个“大学生就业难”的故
事:一个大学生,拥有加拿大最好的麦吉尔大学(McGill)的两个学士学位,社
会学和人类学,结果虽然他关注“社会”,喜爱“人类”,但“人类社会”却
几乎要抛弃他。三十上下的人了,找不到工作,没有饭吃,只好回到一个社区
学院去读一个汽车修理大专。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知识越深越贫穷,
学位越多越反动(后面一句话是我加的)!
 这个故事的教益是: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攻什么学位,我都不反对。我惟
一反对的,是不考虑就业前景,一味追求学位、知识的那种奋斗思维。


 不幸的是,你的来信恰好完美体现了我反对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你的奋斗
心理结构中,你遗漏了我最提倡的就业中心取向,表达了我最反对的那种为学
第 49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位而学位、为出国而出国的考研和留学意愿。你的这种心理结构,是中国大学
生经典的错误的就业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是造成大量中国大学生毕业找
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自身在就业心理、就业观念、求职技能以及就职
文化等方面的迷茫和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之一。
 你可以说,我们没有就业中心意识,是教育制度造成的。我同意这个指
控。而我的作用,恰恰是要警醒我们的青年人,对环境和历史造成的个人能力
的缺失,责备是没有用的。惟一的办法,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奋起改变自己
的命运。君不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使是在大学生就业难
的说法甚嚣尘上的今天,有多少优秀的青年,抛弃了昨日的烦恼,把握了明日
的先机,找到了自己一生发展的通道,获得了自己全力搏击的位置。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你,居然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这个“人力
资源”,如何销售、出卖你自己这个“人力”,怎样开发、挖掘你自己的宝贵
“资源”,这真的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啊!
 你的心态,与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人力市场、日益变化的就业需求很不相
称。它是如此落后,如此不适应形势,逆反于时代,它简直就是一种时代病
症。这个时代病症,因为是刚刚被我发现的,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来给它命
名,本来我想用科学界的传统,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病毒和疾病,把它称之
为“徐小平综合症”——但我怕我的老母亲不理解而反对,所以,姑且让我把
它称之为“大学生就业神经紊乱症”吧!
 就业神经紊乱症:人生追求不以职业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以学位、知识、
出国为终极价值。一生奋斗为学位,拿到学位难为生。
 我给你写信,目的就是要扭转这个贻误了很多人的错误的教育理念和价值
观、改变这错误的心理结构、治疗这个就业神经紊乱症。
 你最好的人生选择,是首先开始大胆地寻找工作,在职业场上好好甩开膀
子干上几年。积累了特定的经验之后再出国读你的MBA。那个时候,根据具体
情况,说不定也可以在国内读。中国有光华管理学院这样的本地院校,有中欧


管理学院这样的合资学校,还有必将越来越普遍的境外大学在中国办的那种纯
外国的项目。你的教育选择,会琳琅满目。
 这是你这样的应用类人才(相对于科研学术类)人生发展的最佳途径。那些
没有经验就急于出国的人,很多在国外陷入了一种历史性的悲惨困境:回国?
没有经验找不到好工作心有不甘;留下?没有经验在美国加拿大也没什么好果
子。留学领域里的一代漂泊者,在海平面上已经浪迹很久。他们的共同特点,
就是当初没有工作经验就匆匆出国,没有就业意识就急急赴美。以零经验拿到
一个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高不成、低不就,在大洋两岸都失去了最佳工作
机会和最佳从业心态。
 一个小问题:谁说出国读MBA一定需要一百万人民币的?假如是新东方哪位
老师说的,我要向管理层告状来扣他的工资。事实上,除了世界上几个顶尖的
商学院之外(这些商学院,说到底也不是人读的,而是——借用新东方著名的
GRE老师杨继的话来说——是大牲口读的),绝大多数的MBA,一年只要十几二
十几万人民币就能够解决问题。而发达国家的MBA,顶多两年、很多只需要一
年就能拿下。
 这样,在你带着丰富的中国经验出国读完MBA,再回到国内职业场上与国内
人才开展竞争,轰轰烈烈地过一辈子专业人士的生活。你的工作肯定有挑战和
压力,但生活充满了激|情与乐趣;和高中时代的甜心结婚固然幸福美满,与酒
吧邂逅的帅哥同居显然也是你的权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社会,你最
先进入中产阶级;在这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里面,你努力避免沦陷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