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往生记-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强,而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计算机已在科研部门、国家重点工程、大专院校、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发电、石油、化工、通信、银行等部门得到普遍使用。
    691(TQ—5A)计算机主要用于实时处理,作为卫星地面测量站的核心装备之一,曾多次成功参与运载火箭和卫星的发射任务。1984年4月8日,中国首次同步通信卫星发射,要求691计算机稳定运行,及时测量卫星飞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及时提供给发射中心的中心计算机。
    上海电子计算机厂生产的691计算机和YSJ—1A型遥控预处理机(为DJS—131小型计算机加上上海电子计算机厂设计的专用通道分机组成)安装在有关的卫星发射地面站。在发射过程中,691机负责分站所有测量设备(遥测、光学、多普勒、154雷达等)的信息收集和实时处理,并将信息传送给基地中心计算机。再根据中心计算机所给信息和测量设备测量到的信息,对照理论弹道数据对所有测量设备进行正确的数字引导,并提供卫星实时轨迹图形给测量站的发射中心指挥员,以便正确判断和引导,事后691机还打印出实时记录的信息供分析用。
    为确保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上海电子计算机厂派出技术骨干参加简称为“331”工程的两次通信卫星发射任务,确保691计算机在发射全过程稳定运行,尤其是第二次发射任务更为艰巨,由于发射“窗口”的提前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在光学设备不能及时抓住目标的情况下,主要靠计算机的数字信息进行引导。由于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参加发射的人员对机器精心检查与护理,使691计算机及SYJ—1A型遥测预处理机的性能稳定,在整个“331”工程任务执行中,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从而使得在各次联试和实际执行任务过程中,测量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测量设备的数字引导都准确无误,使发射一次成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参加发射人员受到上级的表彰,集体立功。其中个人二等功2人,个人三等功8人,其中2人还出席北京庆祝中国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DJS—131小型多功能计算机于1978年成功应用于上海市电报局32路自动转报系统中,石家庄电信局、成都电信局也于1980年完成DJS—131计算机自动转报系统。上海市电报局应用DJS—131小型计算机在64路自动转报系统,自1980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以后,转报的质量与效率获得极大的提高。电报转报速度从38分钟降低到1。5分钟,变字率从0。3%减少到0。03%,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上海市电报局使用DJS—131计算机自动转报系统的第一年,转报700多万份,没有发生过一次漏报、错报事故,而转报现场安静整洁,大大降低了噪音,改善了工作环境,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受到了使用单位和上级部门的好评。该系统达到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并于1983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985年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DJS—131小型多功能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相当成功。华东电力管理局用作对上海地区电网安全运行的监控。用于富春江水电站泄洪控制,其洪峰预报精确度在93%以上,1981~1984年多发电7420万度,价值480多万元。用于新安江水电站实现自动控制,也取得很好效果。DJS—131小型多功能计算机应用于上海铁路局南翔编组站驼峰自动溜放系统,提高了编组效率和运输能力,保证了作业的安全,系统使用至今一直稳定可靠,受到用户的好评。
    655大型计算机较早用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进行天气预报、绘制大气云层图。上海海洋大队则用作勘探海底石油等矿藏的分布情况,该机系统一直稳定使用到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软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最早使用的是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及高级语言。从管理程序发展到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包等。软件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强。
    早期计算机的软件大致包括系统管理程序、检查程序以及针对使用的应用程序,这些软件都是针对某一种机型的,不能兼容,故完成主机的厂家同时要完成这些软件(应用程序除外)。如TQ—16型计算机的软件就包括TQ—16型计算机的管理程序、检查程序、ALGOL编译程序及考机程序。这些软件由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研制完成,1978年该厂又完成了磁盘操作系统、磁鼓操作系统、网络系统及FORTRAN编译程序等。
    上海对软件的开发最早为1964年,由南京大学和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在J—501型计算机上研制出国内第一个ALGOL语言编译系统。1965年,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又在X—2型计算机上配上了ALGOL—60语言系统。70年代初,复旦大学和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扩充了ALGOL—60编译系统,并成功地应用在709型计算机上,使该机编译速度比同类型机种快一倍以上。1973年,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在655大型计算机上除配置语言编译程序和符号汇编程序外,还首次运行了磁盘操作系统。1973年开始,随着国内系列机的研制,系统软件的开发也加快了步伐,第四机械工业部组织了软件联合设计组,并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100系列计算机软件调试中心。上海无电线十三厂又在DJS—131计算机上增加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相应模块,对实时磁盘操作系统RDOS进行研究使用。使DJS—131计算机系统软件进一步完善,提高了机器的功能。1979年,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在905甲机上成功运行了虚拟存储操作系统。
    二、微型计算机
    1。东海系列微型计算机
    在国外微型计算机蓬勃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上海从70年代中期起,进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消化等工作。1980年12月,上海长江电子计算机厂和上海工业大学合作,采用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研制生产的国产四片微处理器芯片,开发成功字长为8位的DJS—051微型计算机,这是上海地区开发成功的第一台自行设计和采用国产元器件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共生产134台,并率先在国防、工业控制中得到初步应用。1981年7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在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的支持下,研制成功以INTEL8080为CPU的DJS—054微型计算机。该机字长为8位,内存容量48KB,采用S—100总线和CAMAC机箱结构,具有8级中断处理、实时时钟、DMA控制等功能,适用于科学运算、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当年生产116台。80年代初期,相继开发成功的还有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的DJS—056微型计算机、上海交通大学的DJS—053微型计算机、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的DJS—052E微型计算机。这些产品虽然生产时间不长,产量不多,但为上海微型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80年代初起,美国英特尔公司对其开发、生产的微处理器芯片作了新的安排,陆续发展和推出8088、80286等新一代的微处理器。美国IBM公司推出了系列化的IBMPC/XT个人微型计算机,影响了整个世界,它代表了国际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趋势。上海计算机行业为适应这一趋势,把开发、生产与IBMPC/XT相兼容的系列化微型计算机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985~1990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先后开发成功东海0520、0530、0540型3种型号、14个品种,且具有向下兼容的东海系列微型计算机。这类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和水平比早期的微型计算机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5年12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开发成功字长为8/16位的东海0520C(最初命名为东海—Ⅰ型)微型计算机。该机以INTEL8088为CPU,主钟频率4。77兆赫,基本内存容量256KB(可扩充至640KB),配有2串1并接口,与IBMPC/XT相兼容,获1985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在该型号产品开发成功后,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围绕提高主钟频率、扩充内存容量和改变外围配置等方面,在东海0520C的基础上,相继派生和发展了东海0520D、0520SD、0520F、0520DH和0520Z等5个新品种。东海0520微型计算机各种型号产品,1985~1990年,共生产8142台。
    1987年7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开发成功字长为16位的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该机以INTEL80286—10为CPU,主钟频率由IBMPC/AT机的6兆赫/8兆赫提高到8兆赫/10兆赫,基本内存容量由IBMPC/XT机的512KB提高到1MB(可扩充至16MB),装有四串二并接口,配接5。25英寸1。2MB软磁盘驱动器、20MB(或40MB)硬磁盘机、显示器和点阵式打印机,还可扩配光盘、激光打印机和数据流盒式磁带机,与IBMPC/AT微型计算机相兼容。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具有硬件先进、软件丰富、性能稳定可靠,以及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等特点,先后获1987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8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1990年全国质量评比中获一等奖,并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8~1990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在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的基础上,相继派生和发展了东海0530E、0530G、0530F、0530N和0530Z等5个新品种。东海0530系列微型计算机各型号产品,1987~1990年共生产6470台。
    1989年12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又开发成功字长为32位的东海0540B微型计算机。该新品开发项目属国家“七五”重点攻关、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项目会战和上海市经济委员会重点新品开发的计划项目。东海0540B微型计算机以INTEL80386为CPU,字长32位,主钟频率8兆赫/20兆赫,基本内存容量2MB(可扩充至16MB),所配外存容量大(硬盘可配到300MB,且可另配60MB数据流磁带机),还可选配光盘和激光打印机等外围设备,系统配有高分辨率CVGA汉卡,中西文操作系统和丰富的中西文支撑软件,与国际主流机型PAQ386微型计算机相当,且与IBMPC相兼容,获1989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90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在东海0540B的基础上,又开发成功东海0540B/C25微型计算机。该产品的性能较东海0540B有一定提高,主钟频率从20兆赫提高到25兆赫,还带有64KB容量的在板缓冲存储器,至1990年底,东海0540B和东海0540B/C25两种微型计算机共生产471台。
    2。长江微型计算机
    为适应计算机推广应用和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需要,上海微电脑厂分别于1987、1988年和1990年开发成功长江—Ⅰ、Ⅱ、Ⅲ型3种微型计算机,这些产品均以6502为CPU,内存容量64KB,均与APPLE—Ⅱ,微型计算机相兼容,长江—Ⅲ型较长江—Ⅰ、Ⅱ型微型计算机增加了RS—232异步通信接口和二级汉字库。1987~1990年,共生产长江—Ⅰ、Ⅱ、Ⅲ型微型计算机8400台。
    1988年12月,上海微电脑厂在承接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试制成功CEC—Ⅰ型中华学习机,并定型生产。该机也以6502为CPU,与APPLE—Ⅱ微型计算机相兼容,内存容量64KB,配有二级汉字库,可配接家用彩色电视机,适应了学习和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需要,至1990年,共生产4000台。同时,上海无线电四厂也生产同类中华学习机5000台。
    3。单板微型计算机
    1981年起,上海地区开展了各种单板微型计算机的开发和生产。上海长江电子计算机厂于1983年试制成功CJ—801单板微型机,1984~1985年又开发成功CJ—803和CJ—804两种单板微型机。这3种单板微型机均以Z80为CPU,字长8位,并配有该厂开发的CJ—BUG监控程序。由于这些单板机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低廉等特点,在仪器、设备的检测、控制和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983~1990年,共生产这3种单板微型机2348台。
    1988年,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项目会战领导小组组织上海市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和上海电气自动化研究所4家单位,开展STD板卡及工控微机应用支持系统的联合攻关,于1989年12月完成了采用STD总线的包含CPU、I/O接口、A/D、D/A转换、开关量输入输出等内容的50种板卡,以及由这些板卡构成4种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任务。至1990年底,共生产和推广了500余块板卡及相应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并在纺织、炉窑、水泥、化工、导弹风洞测试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4。加固型微型计算机
    华东计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