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西川哪儿的人,刘源甫说他是安义县人。安义县?莫凯马上想到,西川师大的校长不是安义县的吗?于是,莫凯就说了刘静一的情况。

刘静一?自己家谱中有个堂伯不也叫刘静一吗?刘源甫不敢肯定,但他这次回华夏。本来就想顺便打听一下老家人员的情况。刘源甫虽然出生在香城港,但他父亲刘静山可是地地道道的西川人,而且父亲19岁才跟着爷爷刘真离开了西川到了香城港。

只是,刘真到了香城港后,虽然带着一笔不小的家产。但在香城港什么也算不上,买了一幢房子后,余下的钱就只够开一个小公司了,但刘真此前在华夏也不是商人,而是一个拥有数百亩土地的地主,也就是说,刘真并没有做过生意,这种情况导致他的小公司入不敷出,最终只得将公司卖掉,然后以打工为生。

刘静山虽然在华夏时上过中学,但也没有多大出息,在香城港,最多算得上收入比较稳定的工薪阶层罢了,再加上那个特殊的年代,刘真、刘静山、刘源甫三代人,就是想回西川看看老家的亲戚也无法成行。

刘家出国这一支,到了刘源甫这一代,算是稍有一些出息了,只是,刘源甫能力虽然不错,但太迷信于法律了,如果不是刘源甫因为新义安出事,也许两年前他就回来寻亲祭祖了。

“不知刘源甫先生,是否知道刘静一,他的父亲叫刘平呢,以前,很有名的,曾做个华夏中央的官员。”莫凯见刘源甫沉默,顺着话题补充了一句。

“啊?”刘源甫一惊,他马上想起了爷爷临终前的那句话:“你二爷爷叫刘平,现在华夏为官,等有条件时,我们一定要回去。”

“怎么了?”莫凯关心地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刘平是我二爷爷,而刘静一则是我的堂伯,只是,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刘源甫学法律的,法律向来离不开官府的支持,他知道,如果莫主任愿意帮他,这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总之,事情到了这一层面,也就是几个电话的事情。因此,理想国际在平原期间,刘源甫便与刘静一见了一面。

在一阵伤感和怀旧的话题之后,就聊到了现在。刘静一问刘源甫这次来平原有什么事,刘源甫只有老老实实地说,他到平原只是路过,他与公司的总裁一起,是去卢江的,卢江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因此路过平原,准备回香城港。

卢江啊,不得了呢。刘静一感叹了一句便说到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赵无极,很有名的赵无极。

是不是那个任卢江县委副书记的赵无极啊?刘源甫很惊奇。

是啊,难道源甫你也认识?刘静一反问了一句,语气中自然充满着惊奇。

这时,刘源甫却不知怎么回答了,考虑到刘静一是自己的堂伯,是刘家在华夏最有名的人物了。因此,刘源甫很小心地组织着措词,将理想国际实力以及此次投资卢江均与赵无极有关的消息露了那么一点。

这个消息,在华夏顶级大佬那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听在刘静一的耳中。无异于晴空惊雷!这个赵无极,也太逆天了吧,他毕业才不到一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造化呢?

于是,刘源甫有些动心了。这个动心。就是西川师大本来就有一个合作基地项目,即校地合作项目,但这个项目虽然教育厅和教育部都有了批文,但西川师大方面却还没有具体落实,如果把这个项目直接落实到卢江呢?虽然西川师大最初考虑的几个地方里,都没有卢江。但考虑地点最远的一个县,与卢江距平原的距离完全一样。

刘静一想到这儿,也没有声张,而是在6月下旬抽时间去了一趟京都,刘静一在京都也是颇有一些关系的,其中。陈洪仁同志就与刘静一的父亲刘平的关系非常好,虽然刘平过世了,但刘静一亦以晚辈的身份经常去陈洪仁家走一走。哪怕刘静一比陈洪仁的年龄只小不到10岁。

只能说刘静一的运气太好了,甚至这个运气只是略逊于赵无极罢了。在华夏,除了几名顶级大佬外,要说对赵无极了解最多的,莫过于陈洪仁了。

当陈洪仁听了刘静一的想法后。陈洪仁大表赞赏。陈洪仁说了一个主要意思,那就是赵无极目前的精力都在卢江,而且他不缺钱,只缺人,特别是缺有文化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果西川师大果断地跨出了第一步,必定会获得赵无极的友谊,不要说对刘静一个人,有很大的好处,即便是对整个西川师大的发展。也有莫大的好处!

不会吧?刘静一没想到陈洪仁竟然如此推崇赵无极,难道,要把西川师大绑到赵无极的战车上?

“哎,静一啊,哪怕你是大学校长。你也不太了解你这个学生。有些事,在你面前,也不算保密,有可能你没注意吧。我给你说说赵无极的头衔,这些头衔你只要有心去查,是能够查到的。

华夏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华夏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华夏音乐家协会理事,华夏舞蹈家协会理事,华夏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夏书法家协会理事,华夏曲艺家协会理事,华夏武术家协会理事,数一数,这多少个头衔了,已经9个了;另外,赵无极还有科技部特聘高级顾问,华夏科学院学部委员、华夏工程院学部委员,华夏卫生部特聘高级顾问,华夏医学会高级顾问,华夏华医学会高级顾问,卫生部医疗专家组高级专家,再数一数,这有多少个,共7个头衔啊难道,赵无极还不值得你下注?”

“什么,他还是科学院、工程院的学部委员,还是卫生部医疗专家组的高级专家?”前面那些什么会员理事,刘静一虽然比较震惊,但那个主要是文艺方面的,况县他看过赵无极春晚表演呢,虽然震惊也在心理之中,但是,后面的这一串头衔却大出他的意料,后面这几个头衔,显然说明了赵无极两个极其重要的身份:科学家与医学家。

“哎,小刘啊,你一定要记住,你到我这里来,我们可没说过这些啊。”陈洪仁本来还想说一说最近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一些变化,譬如果断叫停彩电生产线,电冰箱生产线审核异常严格的事,都与赵无极有关,但他终于没有说出口。

陈洪仁作为一个资本家,虽然也觉得国家搞那么多彩电生产线不行,最终要出问题,如果在西方国家,肯定有很多企业倒闭,但他却没有好的“说辞”,因为,你用西方国家那一套去给这些政治大佬们讲,大佬们怎么会听呢,我们是社义国家啊!但是,赵无极用了一个“重复建设”的概念,轻松地止住了这一场投资竞赛,也即止住了资金浪费,不得不说,那家伙真的很妖孽!

第390章只要有他在事情就多了

见陈洪仁都以两人没说过上面的话为辞,来稀释这次见面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刘静一再不明白赵无极的重要性,那他还真是白活了。

关于赵无极这些证书到底代表着怎样的水平,刘静一自然也不好再问了。他回到学校后,立即找来赵无极的相关资料,果然在各类文件和通报中,多次见到了赵无极的名字,至于赵无极上了公开媒体的表现,学校宣传部也有专人在搜集资料。

将这些材料分析完之后,他就准备去找学校书记商量,毕竟,这是一个大事,要校党委讨论通过才行。谁知,就在他去找书记时,书记正拿着一张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而那篇长文的标题竟然是《拯救雷根总统,赵无极被誉为米国英雄》。

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也不管书记是否看完,立即把报纸给抢了过来。

“哎,我说,老刘,一张报纸也要抢,你到底要干嘛啊。”书记姓李名小明,比刘静一要小几岁,但起家本领还是在教学方面。

这种新闻报道,看了第一段也就大致知道了内容,原来,赵无极还是“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在米国总统雷根举行荣誉职务授予仪式时,雷根总统突然遇刺,赵无极以刚拿到手的金质奖章,击落了飞袭而来的子弹,被米国和世界主要媒体称之为“米国英雄”!

刘静一很快就放下报纸,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李书记,我就是来找你商量的,与这个赵无极有关。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校地合作项目落户到卢江。这样,学校就可与赵无极同志近距离接触。”

“卢江?这个距离可远了一些,不过,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但如何说服其他党委成员呢?”李小明这话,其实是表示他并不同意刘静一的意见。但如果刘静一能够说服他,那么,这个项目放在卢江也行。

听李小明这样一说,刘静一就有底了,他于是把从陈洪仁及刘源甫那儿得来的消息整理成几条与李小明一起分析。

当然,他的说辞主要是从学校的利益角度来分析的。

能做到大学党委书记。智慧也不是盖的。李小明,本就是西川人,对梓州和卢江的事情也很了解,他立即从这个项目落户卢江,有利于卢江发展方面补充了几条。

于是,因为赵无极。这所大学两个最高领导就决定了这个初期资金100万元,后续每年约有20万元投入项目的命运。

虽然这个合作项目,后来成了华夏高校地方合作的典型项目,其取得的经验可以写几本书,还被称为“西川师大现象”,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件事也是拍脑袋的产物。

赵无极当然不知道刘静一与刘源甫,刘静一与陈洪仁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谈话,目前更不知道西川师大的具体打算。

但是,当他在放下曾萍老师的电话后,匆匆来到胡永生办公室时,胡永生把西川师大发过来的公函递给赵无极后,赵无极才明白自己母亲的想法。

“我们接到西川师大的公函后,看了看他们的条件,觉得这对于卢江来说。是一件好事,因此,常委会没有等你回来就通过了。而且,刘校长的意思也是快点决定下来,等你回来后就把这事儿搞成。呵呵。你看”

胡永生也多次感受到赵无极的妖孽,虽然这件事,大方向肯定没有错,但这种“校地合作”他还真是不觉得有多大油水可捞,除了初期那100万块钱好像不错外,以后每年不就20万块钱嘛。

“胡书记,这肯定是好事。县上没提什么条件啊?”赵无极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

“县上没提什么条件,因为他们就这样一个项目。他们到是向我们提了一些条件,当然,这些条件要等他们来了之后具体落实。”

“他们有些什么样的条件?”赵无极有些不明白。

“他们要求我们县,每年保证400名学生的实习机会,无论中学、小学或企业都可以。”

“就这一条?”

“这一条压力也很大啊。这个压力到不是安不下去,而是安全问题,还有吃住问题。到时,哪儿找那么多宿舍呢。万一出个什么事,也不得了。”

“胡书记,你不用担心,这个事情很好解决。当然,安全问题可能需要警察局配合一下。”赵无极想了想,决定把自己考虑过的一些东西与胡永生先通通气:“胡书记,这事啊,我有一些建议,想向您汇报一下。”

赵无极自然知道,后世的大学,除了医学类必须要有临床实习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上不再安排学生实习,由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因此,很多学生找熟人随便在一个单位盖一个章,就表示实习完毕。而且,即便是师范院校,也没要求一定要在课堂上讲课才算实习。

因此,赵无极不觉得安排实习生是一个困难。

“你说,你说。”胡永生立即站起来,给赵无极把茶满上。胡永生早就从赵无极的建议中尝到了甜头,即便他的建议用不上,也能开拓思路。

“胡书记,我是这样想的。西川师大那100万块钱,我们不要也罢。钱,我们卢江暂时不缺,而大学却一直缺钱;以后,卢江更不会缺钱,因此,在钱这个问题上,卢江拥有着绝对优势,而大学的经费一直都很紧张,因此,对于西川师大来说,钱就是他们的劣势。”

“哎呀,无极同志,你这样一说,还真是这样呢。可是”胡永生当然明白赵无极说的道理,卢江并不缺钱,以后也不会缺钱,因为“回春堂制约”一个企业,就完全可以养活卢江财政。但是。不要西川师大的钱,那又要他们的什么呢?

不过,赵无极马上为胡永生解了惑,“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他有大师。大师有大学问,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精英人才。这个,才是大学的优势。大学与地方合作,理应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个基础,合作是不长久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嗯,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我们要用卢江的优势去弥补西川师大的劣势;而西川师大则用他们的优势来回报我们的支持。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

“胡书记说得好。我是这样想的,西川师大不是大学吗,我们要求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