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避难之家园作者:阿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日避难之家园作者:阿苔-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连通各个山洞和山顶。再看那边,看见没,那是坐缆车的地方,所以我们走起来很方便的。”

  “那还好。这山洞有多少人在住?”年越抬头望。

  “也没多少家,主要是当仓库用的。这主山体太陡峭,不好开发,建不了房子。”邵文柏一边拉着年越去坐缆车一边向他介绍。

  邵家的一部分物资都存放在几个大石洞里,还有一部分在山下平地的一些大型仓库或地窖里,另外一部分则是大岗山山体的一些秘密仓库里。所以大岗山上山下的几个要点,还设有保安亭,有保安在守着。那些保安也是之前邵家公司里用着的,他们当初请来的时候都是退伍军人,素质很好。这次邵家都把他们带过来了,有一些依然当了保安,一些现在在当建筑工人或是物流车队的司机。

  山洞没住多少人,但山顶上修了几排蘑菇房和碉堡,蘑菇房有些是设成土楼的样式,围成一圈的,那是部分武警在上面住着的,据说祖三房的人很多也在山顶的蘑菇房住着。村民们在山腰中平坦的地方建了沼气池和发电机组,山上住的人排泄物能过管子输送到那里。生活废水,也是从各家的排水管集中到山腰的大水池后再通过大管道,排到山脚下的污水处理厂,最后处理过的水排向了河里。

  山上的房子是倚石洞而建,舒适度和面积比不上山脚下,但因为离地面远,而且修得坚固,看着也挺安全,洞口外有围墙,洞口装有钢化玻璃门和钢板门,洞里的库房也有门,可谓层层把守。这是邵家人防着以后有不好的情况,做的一步防御措施。

  “这样子看,咱们村的人还挺多的啊。”年越心里算了算,几座山头,加下山脚平地上的,还加上大岗山主体的,这得好几万了吧。

  邵文柏摸了摸下巴一边走一边算:“原住村民只有两千多人,但我们从外面回来的族人有四百多人,另外两个避难基地每处安置了一百多人,员工和家属是六千多人,武警和后勤,加上他们的家属,三四百人吧。剩下的是各种外来户,加起来有两万多人,这样算起来我们村现在有三万人左右。不过现在还在不停地来人,这数据是大约估计的,我也说不好最后会有多少。”

  现在物流车队每天都在路上跑,除了调运三地的物资,还有一些建材器械类。武警和保镖们也跟着出去跑,除了当搬运工,还充当保镖。有些人因为家离得远,还没有空把他们的家属带过来,是想着最后一趟跑的时候才接。现在客运汽车站的旅客都挤满了地方,每人还携带不少行李包裹,那拥挤的场面,比春运还要春运。政府这时候向人们出了个集结建议,说最好各家各户的亲人们是聚在一起生活,同时还安排了军属们随军。

  “你家的亲戚加起来好多好多。”年越记得大岗村原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姓邵的。

  “也就一千多口吧,这次我们把一些族人打散分配在三个避难点,这也是为着稳妥,那两边有政府管着,应该不会太乱。”

  邵文柏突然又想到一些人,对年越说:“我忘了,还得加上一连队的军人和他们的家属。你记得不,就是送你们最后一批人到村里的那些军人,他们所属连队的连长是我们的族亲,这次正好向政府要过来。”

  “要?”年越问。

  “嘿嘿,就是我们之前进口的东西太多了,当时也预着进贡部分给国家,所以我们都是尽可能地吞货,现在三个基地物资调配得差不多了,发现剩下一半还有多。我们干脆把一半捐给国家了,为了族人安全,顺便让政府多调三支军队驻扎在我们族里的那仨避难基地。”

  “啧啧,睢你这说法,这是交换嘛,还捐?”年越斜视他。

  “这交换是政府大赚啊,他们一点也没亏,那批货你不知道有多少,完全可以养活几个城市的人。现在帮忙运货的人还是我们公司的,以后这连队的人还得我们基地养,我们这是替政府分忧。”邵文柏辩解。

  “还有,村里不止养军人,他们家属来了我们也要帮着安置在村里,这事政府乐意着呢,上回还问我要不要多安排两支连队。”邵文柏继续跟年越理论。

  “那这事听起来挺好的。”年越点头。

  “当然是好事,他们连长还特意调整增加了连队的人,把出身在这周边十里八乡的军人都召集在连队里一起带回来,好让他们休假时跟家人团聚,不用让他们家的人一起跟着随军。虽然政府现在说是让家属们随军,但你也知道,不是那么好安排的,有些随军家属在军营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可能比不上他们在乡下的家。”

  邵文柏一边说,一边带他坐上缆车。缆车停在大岗山约三分之二高度的停车平台里,邵文柏带着年越走出停车站,通过保安亭,再继续往上爬一段石阶路,再平行走过一段石壁开出的山石路,用钥匙打开一堵围墙的门,就到了他们家的石洞。

作者有话要说:
石洞房的建造样式也是我乱想出来的,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不知道符不符合建筑理论。不要当真。架空背景还有挺有用的。




第16章 石洞房
 石洞口上面的山体平台处,置有几块太阳能光伏板在吸取太阳能。洞的门口有一片空地,周边都围了墙,洞口的中间进出口大门有钢板门和钢化玻璃门,约有五六米宽,方便石洞内取光。在石洞进出口的两边,总共修了十来间房间,房间的屋顶就是洞壁顶,只是隔了一层厚厚的材料。开窗的屋墙跟外面的山壁严密缝合,窗子也是特殊玻璃造的,同样配了窗扇。屋墙是用特殊建材打造,特厚,防水防火,跟山体差不多的褐灰色,而且开有出烟口。洞口里面规模比较大,主要是有点深,特意作了加固支撑设置,深入的地方作了仓库,放置物资。

  每间小房子面积不大,大的三十平米,小的十多平米,房与房有些是间隔着的,有些是相连的,开了个小门。有几个砌了坑,厨房造了壁炉,这是方便冬天取暖的时候用的。

  这一排房子也足够邵文柏一家人住,从洞门到洞口里的一段地方没有放置东西,当大厅之用。最大的房间用作厨房和饭厅,集土灶壁炉和家电厨具于一室。别的除了留着邵老爷子林伯以及双胞胎的房间,其他房间是作了仓库用,一些日常用得上的物品和食物就是放置在那里。年越之前的行李箱子,也是在里面放着。

  邵文柏对他说:“你可以慢慢布置一下房间,之前的东西都在这里的仓库里。你要是有什么特别需要,我还可以给你找出来。我的超市里剩下的物资都运过来的,堆积在山脚下的大仓库,里面也有一些家具和家居用品。你要是不喜欢在山洞里住,咱们也可以到窑洞房里住,我一般是在那边午休和吃饭,晚上大多在这住,主要是要守着山上的东西。对了,山脚下也有一座蘑菇房是我们家的,现在是拿来当仓库,你想住山脚下也可以。”邵文柏不耐其烦地一桩桩跟年越交待着。

  除了要守这里的山洞仓库外,不远处还有几个,它们只是用门锁着,没有安排住人。时不时会有保安过来看看情况,邵文柏定期去检查一下。

  这山洞天气热的时候住着正好,都不用开空调。年越不喜欢热,但体质也不能多吹空调。邵文柏怕年越日夜吹空调对身体不好,就想着让他在山洞里住,而且,这里也方便他们单独住开来。要是住腻了山洞,也可以住窑洞或山脚上,都是很容易安排的事。

  年越说:“这里已经很好啦,在这住也挺舒服的。房间的话,简单一点也好收拾,我觉得舒适就好。”既然是邵文柏的安排,年越不会多说什么,何况有得住就好了,没什么好挑的。年越自认是苦孩子出身,哪怕跟邵文柏过了几年好日子,俭朴还是他的本性。

  邵文柏低头在年越耳边小声说:“放心,我们所有的房子隔音性能都很好,你小心点就不用怕会吵到爷爷他们。当然,在这里你可以更放肆一点。”

  年越脸红推开他:“我又没在想这个,不跟你说了。”他甩开邵文柏,继续里里外外打量住所。

  现在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今年夏天格外长,日照也长,太阳的余晖还普照着大岗山和村子,大岗山前面的山城在他们眼前一览无遗。山脚平地上的小圆蘑菇顶有些冒出了袅袅炊烟,整个村子显出一片宁静详和之态。

  “从这里看,风景还真好。”年越赞叹道。

  “以后在这里住,不能出去的时候,还可以看看外面。视野开阔点也好。”邵文柏说。

  “所以有钱人都喜欢住依山望海的海景房。看看远方,吹吹山风,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年越愈看愈有在度假的感觉。

  “何止是有钱人,你看那些寺庙都是往山上建的,还有那个道家的洞天福地的说法。个个都是盯着这名山大川的。”邵文柏笑说。

  “这座山真好啊,居然现在都没有被开发。”年越想起他和邵文柏去过的周边城市旅游景点的山景,比不上大岗山的都开发成热门景点了。

  “这里偏僻啊,又没有什么有名的历史故事或是出名的历史人物,所以这地方向来没什么名气。以前也是穷,没人想来这边乡镇投资。我们族里后来是想着环境保护,所以不给开发石头。我们不是没有想过开发成度假山庄之类的地方,给村子里的人多创造一点收入,但这边交通又很不方便,一般人从市里坐车到了乡镇就觉得累了,不会再想着坐上半小时以上的曲折山路来这里。很多外来户坐车来这边,都是一路坐着一路吐着来的。”邵文柏跟年越说。身体弱的人一到大岗村外墙就虚了,下了车狂吐不停的人有之,中暑的人有之,甚至有人还要外墙的管理人员用担架抬着先进一趟医院吊两瓶药水的。

  “那也是,坐车到这边我都坐晕了。天气热的时候更是难受。”年越说。哪怕车上有空调,可太阳还是把车子窗户和车身晒得热热的。度假山庄在夏季可是旺季,照大岗山这地理位置,除非是飞机运过来,否则坐车来是极累的,根本吸引不了多久人过来。

  不过现在看,也是幸事一桩。要是大岗山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村民们还得把之前的度假房子拆了再作重新规划,就像现在市里的一些作法,平白多花费了功夫。

  年越一边和邵文柏谈,一边从洞外四周看,他发现到山洞的路还可以从主山道那边的石阶路,沿着山壁路走过来,山壁开出的路够宽,装有坚固的围栏,不怕不安全。看来有人要是想在山上玩一把长空栈道之类的刺激,那是没地玩的。

  邵文柏说别的几个住人山洞也是类似的形式,只是有些大些有些小些。然后说他之所以选中这个山洞,除了比较大,视野开阔,还因为离这个山洞不远处有一个小洞,里面有一处小泉水,取水比较方便。那里太小,也就不再安排住人,只是略修一下,引了管子,方便山洞的人家取水。

  山上另外几处也有泉水,其中有一处比较大,形成了一个溪流。这泉水的水质好,水源被着重看管着,在泉眼里还做了些防护遮盖,村民用管子引了泉水往山下的水厂送去,平常用作村里的饮用水,纯净水桶这类物品,水厂里都有预备着的。为了防止以后纯净水桶的保质期过了没水桶用,水厂现在组织人制作木桶。

  村里建的水厂,生活用水大部分来自河里,目前河里的水质还行。但村民们对生命之源还是比较重视的,对山脚下的暗河作了防护处理,那里被人看管着。除了水井,暗河和泉水是村子最重要的水源,防着万一河里有什么不好,村民就要靠水井和山水过活。

  “这里不怕有水灾吗?”年越问,实在是对某部灾难片印象深刻。

  “这边地势比较高,水灾可能性比较小。我们已经检查过这座山体,滑坡可能性很小,哪怕暴雨天气也不怕。只要不发生天降陨石或大型地震,这里应该没有大问题,我们建的房子也充分考虑了防震功能,所以你不用担心太过。”邵文柏说。

  祖三房的人之前测出的大凶卦象,主要是跟M国方向的火位有关的,另外东海边也可能有地震,不过那方位离J国近,邵家族里的人都觉得那不是威胁。大岗村是在内陆深入的地方,这片地区山地比较多,只要海啸威力不大,应该冲不到这边。就算有,水势也不会大,他们在山顶上还备有几个避难场所。

  年越听了放心很多,还想细看洞里深处的情况,就被邵文柏拉进了他俩的房间。

  房子有二十来平米,开有两扇大窗和出烟口,还连着一个只有几平米的小房间,那里就充当了卫浴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