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小日子(广乐宫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斗小日子(广乐宫赋)-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那个鬼,隔了几天托人将瓷瓶里的小药丸拿到外面鉴定。找了个江湖郎中方问到药丸的作用,竟是专门用来晕倒装病的。
    而且,服了此药,脑袋是真的晕乎乎的,来不得半点假。药效过了,人清醒过来,又和常人无异。
    怪不得,乔嫣然那便宜老爹总说二姨娘身体弱,要宋氏多包涵,别太苛刻。原来竟是这小小药丸在作怪,二姨娘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居然懂这些歪门邪道,心思是有多深啊。
    现在看来,乔蓦然比之她那邪恶老娘,好太多了。
    乔嫣然最会未雨绸缪,这个药不错,没准以后能用上。事实证明,她果然有先见之明。瞧瞧,派上大用场了。
    钱容华想折腾乔嫣然,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和心眼。
    显然,钱容华太简单了。
    乔嫣然从巳时昏睡到未时末,脑中仍觉困顿,懒懒睁开眼睛,神思逐渐恢复清明。
    屋里多出不少补品,有皇帝和太后赏赐的,也有各宫妃子慰问送的。
    乔嫣然眼花花扫视一圈,琢磨这昏倒还是蛮划算的,获得小小一笔意外之财。乔嫣然不贪小便宜,可如果是送上门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乔嫣然醒了没多久,皇帝闻讯过来看望。皇帝高大的身影刚刚出现在房内,乔嫣然挣扎着要起身,眼中的期盼和小心克制糅合在一起,矛盾又引人怜惜。
    皇帝几个大步走到床前,没有等乔嫣然问安就压下她的身子,低声安抚。
    “别乱动,躺着。特殊时期别管这些虚礼,安心养病。”
    乔嫣然感动得两眼冒星星,就差高呼几声万岁万岁万万岁了。戏演到这地步,绝对是影后级别的。
    皇帝体恤乔嫣然刚刚醒来,身子尚虚弱,闲聊几句嘱她专心养病,待了没多久就步履匆忙离开。
    皇帝走后,乔嫣然从喜翠口中得知,德妃和纯婉媛梦熊有兆怀有帝嗣。
    瑜贵妃嫌弃纯婉媛之类体弱难生养,纯婉媛却被诊出喜脉。
    纯婉媛也罢,小角色。关键是连侍寝次数三三两两并不太多的德妃也有了身孕,瑜贵妃面上罩不住了。
    德妃,如果一举得男,将是贵妃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妃有子,再往上封赐,便和瑜贵妃平起平坐了。
    瑜贵妃心中的小算盘,又开始噼里啪啦盘算了。
    静寂多年的后宫终于有了喜报,且一次中俩,最开心的当属太后,特地接见了两位为皇家开枝散叶的功臣,嘱她们安心养胎。
    皇帝反应平淡许多,当时正在处理公务,赵随喜匆匆来报,皇帝眉目如常。例行公事般对两妃进行赏赐,丝毫没有去探望的意思。
    皇帝没有去看怀孕的妃子,而在未时专程抽出空档到乔嫣然宫中小坐,这样的差别对待,一下子把乔嫣然推到风口浪尖。
    皇帝离开没多久,乔蓦然秉着姐妹情谊前来看望乔嫣然。
    乔蓦然一副过来人的深沉模样,巴不得将自己所有经验一股脑儿全塞进乔嫣然脑袋里。
    乔嫣然烦不甚烦,从来没发现乔蓦然如此聒噪,连连抬手示意她闭嘴。
    本来头就晕,哪受得了一只大麻雀在耳边不停叫唤。乔嫣然满眼嫌弃,乔蓦然深觉受伤。她自问心善,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嫡妹留神,嫡妹却始终冷眼相对。
    以前是身为女官心有不甘,乔蓦然能理解。如今位分比自己高,为何还是对自己苛刻,乔蓦然纳闷。
    若是仍然记恨姨娘害她一事,未免太小心眼,何况她现在已经是从四品婉容了,何必计较何必怀恨。
    乔蓦然是以己之心度乔嫣然之意,怎知乔嫣然并没有将她当回事。
    乔蓦然爱干嘛干嘛,别来叨扰她就行,乔嫣然就差上柱高香拜走这位神女了。
    乔蓦然十分神伤,掩袖拭泪,话语哽咽。都怪巧秀,天天在她耳边念,要和二妹处好关系,说是姨娘的意思。姨娘当初怎么对主母和二妹的,二妹不报复就该谢天谢地了。
    她这热脸贴猴屁股,可笑。
    “我好心好意提醒,妹妹却当儿戏。我比妹妹先进宫,有些事比妹妹看得清。妹妹听我一句,总是有益的。”
    边说边拿帕子掩住嘴,抽噎两声,对着乔嫣然一本正经神神叨叨。
    “皇上今天可以宠你,明天可以宠她。宠这宠那,全是他的帝王平衡之术。妹妹千万别当真,紧巴着帝王爱过活,是为愚蠢。妹妹是聪明人,可别犯傻。”
    乔嫣然想死的心都有了,抹把脸深吸气。
    世界大同,求和谐。告诉自己平静,再平静,以极其平静的语气开口。
    “光说空话,不如赌一把。就赌皇上今夜可会来我宫中,如何。”
    乔嫣然说着玩的,引开乔蓦然注意,哭哭啼啼哭的她烦躁。
    乔蓦然真当正经事来思索,蹙额锁眉老半晌,犹疑不决回道。
    “皇上下午来过,按照平时习惯,应该不会再来。”
    乔嫣然打断她的迟疑,干脆道。
    “你赌皇帝不来,我赌他来。就这样了,姐姐先回去吧,答案晚上见分晓。”
    乔嫣然没想太多,如果一个赌约能将乔蓦然哄走,输亦何妨。
    人生就是这样奇特,你越不在意的东西,老天爷越要送到你面前。乔嫣然无意输赢,却料中了结果。
    皇帝,居然真来了。
    送走了乔蓦然,来了个更难打发的大老板,乔嫣然表示头大。
    她不觉得以她现在这种要晕不晕的状态能把皇帝伺候妥当,难道,盖被窝纯聊天。
    看得见摸得着吃不到,皇帝受得了,乔嫣然坏心眼笑。
    显然,皇帝比乔嫣然心思简单。拉着乔嫣然轻拍小手,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
    “爱妃受苦了。”
    乔嫣然面色苍白,手肘撑着床面想坐起,无奈身子虚,颤颤起身又摇摇欲坠。皇帝适时接住软绵绵的小身板,双手固定她肩头,将她压回床上。
    皇帝沐浴过后来的广乐殿,干脆脱了外衣和乔嫣然并肩靠在床头。
    “爱妃不必多礼,今晚由朕守着爱妃。”
    皇帝是全天下最大的男人,秉持所有大男人的特质,怜香惜玉。美人鬓云乱洒,酥胸半掩。春光乍泄却迟迟不泄,缭乱君心不自知。
    乔嫣然怎能不知,她就是故意的。女人胸前两块肉,什么时候发挥最大作用,就在这夏季炎炎之时。
    薄衣罗衫,似解非解,有意无意敞开,再收起。侧躺的时候,弧度更明显。
    皇帝手搭在乔嫣然胸前,若有似无拂过裸…露肌肤。乔嫣然抬眸,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皇帝仔细瞧着,笑了笑,抬手拉高退落在乔嫣然腰际的薄蚕丝被。
    乔嫣然也笑,憨憨的。
    “妾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喜得贵子。”
    “浑说,孩子还在娘肚子里,早着呢。”皇帝勾了勾乔嫣然鼻头。
    “迟早的事,妾先说着,抢当这第一人了。”
    乔嫣然满眼笑意,真心替皇帝开心,仿佛全然不计较孩子是谁怀的。只要是皇帝的,她便欢喜。
    “真不介意?”皇帝问,眉眼深深,看着乔嫣然的眼神里多了份探究。
    乔嫣然清眸流盼,笑意转浅。
    “只可惜,妾不能成为令皇上开心的人。”
    皇帝眉眼松动,揽着乔嫣然语气轻快。
    “这种事强求不得,顺其自然。开心,也并非子嗣才行。你这样,朕心甚慰。”
    “诺。”乔嫣然乖巧回话,自觉偎进皇帝怀中,做皇帝的解语花。
    “可委屈?”
    皇帝经常没头没脑发问,幸亏乔嫣然机警,脑子转得快,回忆白天发生的事。
    “委屈,也不委屈。她是姐姐,妾应该让着。”
    不能太逆来顺受,也不能满腹牢骚,乔嫣然丈量着分寸回话。
    “你是个懂事的,朕会护着,不会太委屈的。”
    皇帝这是要给自己出头呢,乔嫣然默,此时无声胜有声,装睡吧。
    怀中人异常安静,皇帝低头,娇人儿双眼惺忪,昏昏欲睡。皇帝眉头轻扬,无声笑了笑,带着怀中人一起躺下。
    是夜,八宝宫灯灭,万籁俱寂。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状态非常差





     41拿了我的吐出来
 
    皇帝金口一开,绝无戏言。就是有;也是私下与妃嫔间的调情;那些不提也罢。乔嫣然不担心皇帝失言,他没必要拿这种事诓她这个小妃子。
    何况;她没有心心念念要讨回公道;皇帝主动提起这茬;估计是自己心中有想法。可能早就看不惯钱容华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作为;借此契机惩治一番。
    虽是为乔嫣然岀气,皇帝却没有大肆声张亦或大动肝火。而是借着赏赐抚恤的由头,将钱容华传召到养心殿。
    名曰钱容华近日表现尚佳,恪守礼仪规范。皇帝欣慰钱容华往好的方面改变;没有寻衅找茬为难其他妃子。听闻钱容华遗落发簪;皇帝为表宽慰,着钱容华到养心殿;皇帝亲自赏赐。
    赵随带来皇帝口谕,钱容华喜出望外,窃以为皇帝还记着自己,自己即将复宠。匆匆换上新做的金缕蝶花式碧纱罗裙,批帛围肩,脚步轻快飘出屋,赶往养心殿。
    钱容华想太多了,从来没有被宠幸过,何谈复宠。
    德妃有喜后自觉待在宫中养胎,听闻小太监来报,勾起嘴角讥笑。
    皇帝向来眼高于顶,宠幸的妃子均是知情识趣之类。
    钱容华这种,没眼力见不识抬举,又自以为了不起,容貌是姣好,在偌大后宫仅算中等之姿。样样不出众,就知道想些馊主意欺压低位妃嫔,怎可能得到皇帝青眼。
    德妃仅当笑话听听,钱容华去了养心殿,能不能见到皇帝尚属未知。就是见着了,是赞是骂,更加未知。
    近期钱容华的所作所为,有哪件让人舒坦的。皇帝说她表现佳,那是明褒暗贬,找说辞呢。
    没准,是嫣婉容吹了枕边风,皇帝给爱妃出气呢。
    这种事,皇帝可没少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自己不想法子向皇帝讨公道,只能等着被欺负。
    钱容华这些年,脑子长回去了,越发白痴。皇帝的脾性心思,竟是从来没真正了解过。
    钱容华是德妃宫中的,但为人做事全在各人修行,德妃无法操控别人的言行。钱容华那些出格的行为,是她自己脑子想不转,德妃现在是能不见就不见,日常的请安也给免了。
    钱容华想跳出去独掌一宫,凭她那点伎俩,恐怕黔驴技穷。
    总归,德妃非常不看好。
    德妃叫小太监有消息再报,遣人退下后,躺在凉榻上小憩。
    天大地大,地动山摇也没有她腹中这块肉重要。无论生儿生女,都将是她今后生活的保障。如果得偿夙愿一举得男,她必为信女,在德福宫设庙堂。终日供奉神佛,燃香祈福。
    夏日温度高,德妃本就怕热,如今有了身孕,身上燥热有如小火慢烧,搅得人心烦意乱。
    着宫人把新的冰匣全部装上冰块,摆在软榻周边。冰匣逸出的丝丝凉气向德妃袭来,总算降了点心火下去。
    这多出来的几个玉匣子是太后恩典赏下的,按规制与皇后等同。德妃平常避着皇后,小心谨慎,不敢与皇后冲突。
    这次,德妃不再避了。太后难得赏她东西,既然赏了,当然要欣然受下。皇后就是有气,觉得德妃越了规矩,那也是太后示意的。
    难道皇后还能跑到太后那里去闹,说太后不公。皇后当然不敢了,上回去一次,还没闹起来就被皇帝给说了。
    再闹一次,不是简单一句德行有亏能了事的。
    皇后到底执掌后宫多年,虽说脑子不聪明,好歹见识多,比钱容华强。意识到自己最近确实做得有些过,又有常嬷嬷从旁分析劝解,皇后开始收敛了。
    至少听到太后赏赐德妃玉匣解暑时,皇后没有暴跳如雷,仅仅义愤填膺的发了几声怨气。
    皇后觉得太后是故意的,拿德妃膈应她。太后也是当母亲的人,非但不体恤她失子之痛,还在她伤口上撒盐。
    明知她刚没了女儿,正是伤心难过的时候,德妃一诊出喜脉就大赏特赏,毫不顾及她的情绪。
    桂嬷嬷母女该死,皇后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何错之有。
    太后对她从来没有满意过,桂嬷嬷母女死后,太后对她的不满更甚从前。
    就是有错,也是太后。太后偏袒徇私,冷漠至极,是为大错。
    一旦钻进死胡同,自己想不明白,旁人再怎么拽也是白搭。皇后就是这种状态,她对太后本来就有意见,在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上逐渐积累,现在越来越大。
    皇后甚至开始希望,太后若是没了,早些驾鹤西去,后宫唯自己独大,该有多惬意。连赐死下人,都受人掣肘,被人记恨。憋屈,太憋屈。
    仅仅在脑海里过过干瘾,皇后生冷不忌,也就行成于思。至于随,是不敢的。皇帝待她宽厚是真,平时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