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小日子(广乐宫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斗小日子(广乐宫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乔风仪可有做过最坏打算。”
    事前把话说清楚,有福可以同享,大难临头,那就只能对不起了。桂嬷嬷爱己惜命,可不想为一个小丫头搭上自己。混了多少年才熬出头,福还没享够呢。
    “嬤嬷且宽心,若有祸,嫣然一力承担。”
    老太太在皇宫这大染缸里泡了三十多年,心怎么可能还红着,没染黑都算她意志坚定。
    大难临头各自飞,大家心知肚明,乔嫣然完全理解。





     9早起的鸟儿未必有虫吃

    获得掌事嬷嬷首肯,乔嫣然在永宁宫行事顺利许多。
    往常那些仗着资历老底子硬,不将她放在眼里的宫女纷纷收敛轻视态度。尤其在桂嬷嬷杖责不听乔嫣然吩咐的宫女后,大家开始老老实实干活了。
    即便觉得乔嫣然安排的差事匪夷所思,顶多心中腹诽几句,活照样干。
    永宁宫设有灶房,为了太后饮食方便,司膳房只需将食材送过来。剩下的事由永宁宫人接手,随时准备开伙。
    太后自从患病后,只吃自己宫中做的食物。
    连吃食都要与儿子媳妇隔开,说明太后是个极其谨慎小心的人。要想得到这样的人的信任,那就只能尽心尽力做事了。
    尽力可以做到,至于尽心,乔嫣然笑笑。她可不是圣母,没有以关爱世人普照大地为己任的自觉。
    太后这一病,各宫妃嫔心思活络了。
    皇帝是孝子,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看望太后。
    若是经常到太后跟着侍孝,见到皇帝的机会大大增加。
    试想想,后宫那么大,女人那么多。侍寝的日子少得可怜,平均分配恐怕一个月都轮不到一次。
    何况肉就这么一块,抢的人多,自是能者居上。
    必须承认,受宠加固宠是种本事。受宠妃嫔分去的日子多了,那些不受宠的,估计半年也见不到皇帝一面。
    侍疾搏孝名,还能侍机邀宠。一箭双雕的事,傻子才不干。
    钱容华这个落不得人后的,早就起了心思。
    上次故意制造偶遇事件后,皇帝已经三个月没翻她牌子,急得她脸上痘痘一个个冒出来,调养了月余才下去。
    这不,痘痘刚消完,钱容华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大清早兴匆匆出门。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个道理必须懂。
    钱容华刚刚出门,德福宫的守门太监便赶往主殿汇报。
    宫女正在侍候德妃更衣,小太监立在窗外,声音传进屋内正好听个清楚。
    德妃双眼微眯,脸上仍旧有些困倦之色,懒懒的声音却是冷意十足。
    “排头雁风头虽盛,被射杀的危险却越大。她一个四品容华也敢争位子,存心找死。”
    “娘娘,要不要奴婢找个机会。。。”
    有些话点到即止,贴身侍女紫绢适时噤了声。
    “她得罪的人可不算少,本宫只需等着看着,看她落得怎样下场。”
    钱容华这样的角色,在德妃眼中显然不够看。若是一双眼只盯着后头,前面的路如何走。
    “你去传个话,叫她晚间过来一趟,就说本宫有训示。”
    钱容华毕竟是她宫里头的,做出什么有失体统的事累她声誉,她可不会轻饶,该敲打的还是得敲打。
    各宫眼线众多,一点风吹草动很快蔓延开来。
    皇后正在用早膳,听闻此事神情颇为不耐。钱容华给她请完安去的永宁宫,事先有向她禀明。
    她并未表态,钱容华本就不得宠,去了永宁宫能落得几分好。且让这人瞎忙活,吃完排头定会安分,无需她操心。
    “姨母只喜尹清瑜,去得多反倒惹她厌烦,何必上赶子招人冷眼。这个钱容华,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她也算尽心,每日必来钟粹宫给娘娘请安,就是性子泼了些。总之,于娘娘无碍。”常嬷嬷笑言。
    “哼,她能碍着我什么。本就是个小妾,又长年不得势,我是罚她都嫌多余,伤神。对了,皇上午间过来用膳,食材核对仔细了,千万别漏了。”
    服侍皇帝早日诞下龙嗣才是皇后最上心的事,其余那些,既有暗梢盯着,出不了大错。
    “是。”
    常嬤嬷领命,带着宫女们退下。
    此时,瑜贵妃正陪着大皇子用早膳。稚儿调皮,宫女递勺子过去喂食,他便左躲右闪,愣是不肯咽下口。还笑嘻嘻的冲人做鬼脸,以为闹着玩儿。
    “乾儿,好好吃饭。再调皮,母妃可要生气了。”
    瑜贵妃故意板起脸呵斥,大皇子吐吐舌头。
    “不怕,不怕。”
    跳起来甩头往外跑,小身板颠儿颠一闪便颠没了影。
    “赶紧跟着,看牢了,别摔到碰到。”贵妃在后头急忙吩咐宫人。
    大皇子随身侍候的两个小太监早在门口等着,看到大皇子奔出殿门便立刻跟上。
    “这个小祖宗,何时才能长大,叫本宫少操些心。”
    瑜贵妃拿这个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她千辛万苦生下的儿子,宠着护着都嫌不够。
    生产时大出血险些丧命,瑜贵妃在床上躺了月余才有了些人气,太医诊断往后子嗣艰难。
    这几年奇药偏方试过无数,肚子依然没有任何消息。瑜贵妃渐渐绝了心思,一心一意照看她这唯一的儿子。
    “娘娘,稚子调皮是福。皇长子这样活泼伶俐,太后和皇上最是喜爱。”
    绯雨说着机灵话,听在瑜贵妃耳朵里,却是十分受用。
    心里舒坦是一回事,嘴上还得故意批批,“活泼过头是跳脱,还是收敛点好。”
    绯雨恭敬称是,转移话题。
    “娘娘,您还没吃呢,奴婢把粥端下去热热。”
    “不了,去永宁宫用膳,顺便瞧瞧钱容华。脸面刚长齐整就出来溜达,也不怕冲撞贵人,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瑜贵妃到的时候,钱容华正从永宁宫出来,面色有些阴沉,见是瑜贵妃强撑起笑脸福礼问安。
    瑜贵妃“嗯”了声表示受礼,直直略过钱容华往里走,目光未曾在钱容华身上逗留片刻。
    待人走远后,钱容华直起身子,甩着手帕气闷离开。
    不愧是姑侄,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狗眼看人低。
    瑜贵妃甫进内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淡而不腻 。
    “侄女今日可有口福了。”
    瑜贵妃笑着问完安,接过桂嬷嬷手中的黄釉印花凤纹碗。舀一小勺在碗上匀了匀,待稍凉了些小心送入太后嘴中,动作熟练自然。
    “哀家手脚俱全,吃个东西的力气还是有的。就是你们爱操心,拿哀家当陶瓷娃娃。”
    虽是抱怨 ,语气却未见嗔怪,倒是透着一股亲近的意味。
    瑜贵妃拿帕子给太后擦拭嘴角,笑言,“总归亲眼瞧着安心,侄女如今别的不求,只愿姑母凤体安康松柏常青。”
    “你不求别的,哀家可有所求。若能再添一个皇孙,哀家这病啊,自然不治而愈。”
    太后今日心情尚可,语调轻松,比前些日平易许多。
    “子嗣一事,侄女一人说了可不算。”
    瑜贵妃抿唇轻笑,垂下眸子,认真舀着碗中红豆薏米粥,服侍太后吃下。
    太后吃了一口便把碗推开,示意撤下,拍拍瑜贵妃的手。
    “皇帝那里,哀家去说。哀家这一病,他做儿子的,原该尽些孝心。”
    “一切但凭姑母做主,姑母开心,清瑜做任何事都甘愿。”
    眼睫毛微微颤动,掩住眼中欣喜的情绪,瑜贵妃将碗放下,转向几上颜色黄灿灿的窝窝头。
    宫里怎会出现这种玩意,纵使特意做了些花样出来,终究只是寻常人家的吃食。
    嫌弃的神色一闪而过,拿起一个在手中把玩,兴趣盎然。
    “这小玩意做得真是精致,若非颜色差异,乍一看去,还以为是寿桃呢。姑母今日吃食与以往相左,莫非有何缘故。”
    太后仅是微笑,接过嬷嬷递来的窝窝头,小口咬起来。
    桂嬷嬷见瑜贵妃视线转向自己,连忙掬起笑容回答。
    “回娘娘,这些是乔风仪安排厨子做的,说是有助于缓解太后病症。太后近些日吃的都是这类食材,精神确实恢复了些,在宫内花园散步也能走上一段时辰。”
    “是么,”瑜贵妃很感兴趣的继续问道,“没想过这乔凤仪竟懂医理,倒不枉费太后和皇上的一番期许。”
    “圆慧大师的预言何曾错过,”太后吃下一个窝窝头,开口道,“这乔风仪做事确实细致周到,详尽列了份食谱和药单,配伍禁忌食材皆有说明,就连太医院的人也挑不出大错。”
    眼中满是欣喜,瑜贵妃满脸喜色。
    “既如此,想必假以时日姑母便能康复。”语毕,转向桂嬷嬷,“乔风仪如今身在何处,本宫可得好好夸夸她。”
    “乔风仪在灶房查看食材准备午膳,这吃食不仅味道要好效果要佳,卖相上也要能勾起食欲,”
    桂嬷嬷看了眼太后,后者神情怡然,便继续道,“乔凤仪可是花了番功夫,每日重复这些,陪着太后消食,为太后诵经念佛,给太后熬药泡脚。诸如此类,可谓用心良苦。”
    “这样一个妙人儿,可得长长久久留在身边服侍。”瑜贵妃笑看向太后,表情诚挚。
    “如今瞧着是好的,至于以后如何,还是再看看吧。”
    太后不欲多谈,瑜贵妃便止了话题,想到另外一桩事,状似不经意开口。
    “侄女进来时碰到钱容华,瞧她好似有些不痛快。难道是哪个奴才不长眼,冲撞了主子。”
    “她那样的性子,即便奴才规矩办事,也架不过她存心找茬。何况,惹她不痛快的,哪是奴才。”
    瑜贵妃看向桂嬷嬷,桂嬷嬷瞧了眼太后,接下话茬。
    “今早钱容华过来请安,太后正要出恭,不便受礼,让她先回去了。”
    闻言,瑜贵妃了然点头,“太后这是体恤她,免她久等。她倒蹬鼻子上脸,这气性未免太大。”
    “她若不改改脾气,吃苦头的日子在后面。哀家如今吃斋念佛,以养生为主,懒得管这些琐事。后宫之事,虽有皇后看着,但仅她一人,难免偏听偏信。桂嬷嬷管理宫中奴才,却有常嬷嬷从旁协理。这主子间的事,你也要多尽心,以皇后的能力,恐怕力不从心。”
    太后话中之意,瑜贵妃听得分明。
    常嬷嬷是皇后的人,和桂嬷嬷不是一条心,在管事上对桂嬷嬷多方掣肘。
    桂嬷嬷纵使把关严密,难免会有疏漏。一旦出现疏漏,皇后在哪些宫中安插了多少钉子,便不得而知了。
    奴才要盯着,主子也得盯子。有时候妃嫔间的拉拢互助,尤其是高位妃子间,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10花开不逢时

    自从来了永宁宫,乔嫣然每天都很忙。
    照顾太后真不是个清闲差事,衣食住行样样需要安排到位,唯恐出现半点遗漏。
    特别太后现在得了这种富贵病,调养保健尤为重要。
    乔嫣然纵使每天累得犯困,上下眼皮一不留神就打上架了,也得强撑着精气神干活。
    日旦即起,查点食材监督掌厨宫女做菜。原则,务必既养眼又养胃。
    乔嫣然原以为太后吃不惯清淡素食,后来发现太医院开的医单上有食宜清淡这项,倏然轻松许多。
    她现在只不过添加些含糖量少,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瓜果蔬菜,补充了一些营养必须的各类食材。药单方面,她则根据自己往昔的记忆,把太医开的单子加以精进。
    总归大同小异,太医也不敢枉然论断。
    毕竟,他们诊治了数月,太后的病情并未明显好转。如今有她这个替罪羊接手,即使掉面子,也比丢掉性命强。
    依着太后的症状,应属糖尿病初期,病情不算严重。
    之所以缠绵病榻,皆是老八股思想,认为人一旦染疾,便需待在屋内静心养病。
    何况,她贵为太后,哪怕一点小咳嗽,宫人们也是诚惶诚恐。别说出去运动,就是出个暖阁也被认为耽搁病情。
    出现一点症状,比如眼花手麻,更是如临大敌,整个宫里处于备战状态。
    吃食控制不理想,又不出去走动,病情一拖再拖。拖到现在,把她乔嫣然给拖进宫了。
    乔嫣然有时候自我安慰,太后养病期间,她也因伤养病,凑得可真够巧。虽然耽误了选秀时间,最后却因太后之疾入宫,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这样想想,聊胜于无,全当自娱自乐了。
    太后用早膳期间,乔嫣然提前准备,到厨房查看午膳食材。仔细叮嘱了宫婢,乔嫣然打算回内殿,听得贵妃过来,止了脚步转身出宫往御花园去。
    太后这些日子还算活动勤快,吃完饭会到宫内园子里走动。
    但乔嫣然总觉得不够,太后应当多去御花园走走。
    御花园花卉种类繁多,亭台楼阁水榭花…径,是个极佳的天然氧吧,养生好去处。
    如今正是花开锦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