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难为+番外(完结至233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帝难为+番外(完结至233章)-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湛听说徐盈玉进宫,急脚的赶去瞧稀罕儿。

徐盈玉起身与明湛见礼,明湛摆摆手,朝人家姑娘俏丽的小脸儿多瞟了几眼,笑道,“徐女官不必多礼,这半年不见,徐女官出落的越发飘逸了啊。”果然是为伊消的人憔悴哪。

想不到林永裳有这样的本事,明湛再次感叹了一番。

徐盈玉是个非常规矩的人,尤其是面对着帝王,她可不敢把这话当成赞美。帝王是男人,一个男人赞美一个女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徐盈玉谦逊道,“陛下过誉了。”

明湛咕呱一阵笑,再次赞道,“是朕的大实话,朕从永裳的奏章里知道,徐女官对他相助多矣。唉,林永裳有没有多给你发一份俸禄啊。”

徐盈玉怎么听都觉得皇上这话儿有几分不正经,只摇头,不敢再答。

“这个林永裳,可真是抠门儿,没事儿,朕给你补上。”明湛有用没用的扯了一大堆闲篇,直到卫太后命人给明湛上了杏仁儿茶,堵上了明湛的嘴,明湛才算安生下来。

徐盈玉继续说起扬州善仁堂多置了几所宅院,改建后,给那些远道来的病重的病人住,如此病人大夫两方便。明湛忙插一句,“这个法子好。各类病人最好分开安排病房,还要教出一些略懂药理知识的护理来才好呢。”

明湛就将关于护士的一套与徐盈玉说了,徐盈玉听的暗自点头,心道,皇上说话儿虽不大正经,说起正事倒是比他们想的还要周全许多,心下暗服。

直到晚上,徐盈玉方回了家。

徐叁也提早落衙,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就去了女儿院子,他有满肚子的事儿要问。

徐盈玉倒了盏茶给父亲,柔声道,“瞧父亲脸色还好,女儿也就放心了。”

“我这里没什么。”徐叁接过茶,抬眼看向徐盈玉,“倒是你跟姓林的,是怎么一回事?”徐盈玉进宫的这段时间,徐叁早问了自己的心腹幕僚赵凌志还有徐盈玉的贴心大丫环荷花儿,知道的七七八八了。果然是姓林的不老实,竟然勾搭他家宝贝闺女。

“父亲不是已经问过荷花儿了,就那么一回事。”徐盈玉不想多说,却又怕徐叁担心,忙道,“您放心吧,淮扬的事,让林大人解决。若是他解决不好,我也不会嫁的。”

徐叁摇头道,“不妥不妥。”

“父亲——”

“你听我说。”徐叁抬手压下女儿要说的话,道,“本家怎么样,好的歹的,我是半点儿不在乎。可姓林的干这事儿,实在打脸。咱们都是姓徐的,本家又是败在他的手里。我寻思了许久,你嫁过去是万分不妥的。”

“再者,林永裳手段实在太过厉害,你嫁了他,若是受了什么委屈,现在自然不必怕他。可日后我不在了,你几个兄弟是干不过他的。”这又是徐叁的另一重忧虑了。

徐盈玉低声为林永裳开脱道,“当时也是没法子,鞑靼人就要来了,三个粮仓烧了一个,叫林大人能怎么着呢?这要是三个一块儿烧了,不用鞑靼人打,扬州城就不攻自破了。再者,我就那样没用,以后过日子也不会总要兄弟们出头儿?父亲,林大人并不是忘恩负义的脾气。”

徐叁呷口茶,这些日子他想了许多,遂不急不徐与女儿分说道,“按理,林永裳出身本事,你又瞧中了他,我也挑不出什么。可是你想过没,他为何一直未婚不娶?依他的本事地位,若是想娶,早就娶了,焉何会拖延到今日今时?”女儿已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尽管徐叁对于林永裳的本事表示赞赏,但是,经过淮扬本家之事,徐叁对于林永裳的态度的确有些微的转变。他不愿因本家与林永裳结仇,不过,林永裳这等性情,做女婿并不大合适。

“他身上有烙印。”敢娶谁呢?怕泄露身份秘密呗。

徐叁大惊失色,脱口而出,问道,“你们,你们已经……”有肌肤之亲了,顿时气的魂飞魄散,只想飞到淮扬去一剑捅死林永裳。这个混帐!

徐盈玉双颊飞红,连连摆手,“没有的事,父亲你别乱想。”

“那你怎么知道他身上有疤?”徐叁追问一句。

“不是皇上派人去给林大人验身了吗?我听说的。”徐盈玉也不可能当着自己亲爹的面儿承认她把人家林永裳揍晕扒开衣裳轻薄了去。

徐叁看徐盈玉的神色就不能信,不过,这种事他宁可不信的。徐叁便不再多问,反道,“你想的也太简单了,不止是烙印的事。你也知道他的身份吧?他不肯大婚,定是心中想着有朝一日为家族翻案,故此,不敢成婚生子。他是做过官奴的人,故此,不敢成婚生子。他是做过官奴的人,若是他想翻案,必然会掀出他的身世之谜来。”

“沈拙言亲爹姓李,这是无干的。林永裳可不一样,他本姓范,这次赵青怡告他未能将他告倒,是他的本事。不过,他只要一翻案,当年逃奴之罪,今日欺君之罪,不论他如今多么的得入君心,又立下何等功绩,这两罪半罚,他就完了!”徐叁见女儿脸上满是担忧,沉声道,“你想过没有,他根本自身难保。”

徐盈玉坚持道,“只要他一直姓林,就不会有事。”

徐叁老谋深算的摇一摇头,“你还是不了解男人哪。林永裳这些年的经历,何等复杂艰难,他能爬到如今的位子,手段过人,这不消再说。如果他想过正常的结婚生子的生活,早就有了,何必要等到今日。”

“或许那小子也对你有些意思,可你得明白。当初,鞑靼人兵临扬州城,他为了扬州城,灭徐家满门。你在总督府大半年,林永裳也不是瞎子傻子,他对你有意,可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牺牲了徐家。”徐叁正色道,“林永裳这种人,我太了解了。前面牺牲徐家,本就将你的情分置于一可有可无的尴尬之地。你想一想,是替范家翻案重要,还是你的情谊重要?若是两者让他选择,被放弃的还是你。”

徐盈玉的心倏地一沉!

151、更新 。。。

徐盈玉绝对不是什么叛逆小青年;家长说东;她偏往西走。

徐盈玉是徐叁唯一的女儿;别看这年头儿人都是重男轻女;可是在足有三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的徐家绝对是反着来的。何况徐盈玉自幼聪明伶俐,念书习字为人处事;皆比其兄弟强上百倍,以至于徐叁每每怀恨女儿生错了性别。

否则;他好生调理一个女儿,就后继有人了。

即便如此,徐盈玉与父亲的感情也非常好。不然;她也不能说和离就和离。像徐盈玉前夫曾静纳小一事,哪怕说出天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这年头儿,就是地主儿老财,房里还要收拢个把小丫环儿呢。何况,人家曾静也是正经的进士翰林呢。

可是,徐盈玉日子过的不舒坦。一定要和离,徐叁向来宠着女儿,便点了头。

有了事,徐盈玉也乐意与父亲商议。

如今林永裳之事,听徐叁这样一说,徐盈玉心中也有些没底。倒不是她嫌穷爱富,哪怕就是现在林永裳也不富裕,借她二百两银子给沈拙言置办彩礼,就是如今林总督也没能把这账给还上。

女人就是有这等小心思,宁可男人欠着自己些,便以为他们来日会加位奉还。殊不知,人情债最难还,还不与还,还是得指望着男人的良心呢。

徐盈玉虽然也有些女儿家的心思,不过,处在官宦之家,徐盈玉的性子又偏于理智。不论如何,她得先为家里父母兄弟考虑,再说与林永裳成亲之事。

徐盈玉思量了一会儿,便将林永裳对她说的话,原原本本对徐叁说了。

徐叁皱眉,点一点头道,“请旨赐婚倒是条路子。”

“我想着,本家现在没了,父亲虽不必丁忧,近期内我也不宜大婚的。若是父亲孝期过后,他那边儿还没信儿,我也不会再等他的。”徐盈玉道。

喜欢是真心的喜欢。但是,徐盈玉自尊心多么强烈,她连男人纳小都不能忍受。哪怕再喜欢林永裳,她也不会放下自尊,死皮赖脸,海枯石烂的去等着一个男人。

她也只有这一辈子,她也想着好好的活一回呢。

这三年之约,虽有些过份,不过也还算告谱儿些。

徐叁见女儿实在是对那姓林的喜欢,便道,“近期内,的确不宜议婚。这样吧,你只管好生过日子。我在外头瞧着,若是有比姓林的好的,咱也不必一棵树上吊死。”

徐盈玉抱住父亲的一只胳膊,眼中含笑的央求道,“父亲,总要过了三年之期再说。”刚回家,便对林永裳失信,徐盈玉于心不忍。其实,她对林永裳还是挺有信心的,也愿意为这份诺言等上三年。

“你只当不知道,我在外头瞧着就行。”反正骑驴找马,吃亏的总不是他徐家。

哼,若是姓林的识趣,什么都好说。若是不识趣,包管他翻案不成,小命玩儿完!

徐盈玉想了想,还是没把林永裳丢了太祖宝剑的事儿与父亲说,否则依父亲的小心,得马上把林永裳当成瘟神不可。

徐盈玉这刚到家。

沈拙言就收到了林永裳的信,一共两封,一封是给沈拙言的。大意是叫他好生念书,以备两年后的春闱,注意身体,有空与吴婉生个儿子,也省得绝后啥的。其中,只略提了范沈氏一笔,并不热络。

另外一封,命沈拙言亲手当面儿转呈徐盈玉。

沈拙言对着烛火认真仔细的看完舅舅的信,不解的对妻子道,“舅舅怎么还有私人信件给徐大人哪?”

“徐相么?”吴婉已经去了外面的大衣裳,卸了珠钏儿,散着一头黑发,披一袭大裘。臂间又搭了一件鹤氅,走来为沈拙言披上,随口道,“或者是舅舅与徐相有事情要说吧?”

“不是徐相,是徐家大姑娘,徐女官。”沈拙言将写有徐盈玉芳名的信封递给老婆看,嘀咕道,“人家徐大人可是女的,我怎么好去替舅舅送信呢,还叫我亲手当面儿交给徐大人呢。”

吴婉心中似有所悟,轻捶沈拙言一记,笑道,“真是个呆子,你不好送,我还不好送么?我嫁妆都是托徐姐姐自淮扬采办的,舅舅定是知道我与徐姐姐交情好,分明是叫我去送的。”

沈拙言此方明白过来,一手揽着妻子的腰,一面嘀咕着,“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呢?外甥媳妇,也不是外人哪。”

“我看说不定是舅舅对徐姐姐有点儿什么意思呢?”女人对于这方面总是格外的敏感些,吴婉明眸含笑,望着沈拙言。

沈拙言顿时张大嘴巴,一脸的不可置信,忽地想到一事,从书桌上的一叠书里翻翻找找好一会儿,翻出一本蓝皮小书来,关切道,“舅舅也没亲近过女孩子,我给舅舅寄两本春宫,省得他到时不会,岂不令徐大人笑话么。”

吴婉哭笑不得,捶沈拙言一顿,薄怒浅嗔,“越发不正经了,这些下流书都看,还不赶紧扔了去。”

“扔什么扔什么。”沈拙言直接将吴婉拦腰抱起,嘴里念叨着,“食色,性也。圣人都得讲究周公之礼呢。舅舅都说了,让咱们生儿子呢。”

吴婉心下一痛,面儿上却不露出来,只是将沈拙言抱的更紧。

是的,生孩子,只与自己喜欢的人生孩子。

魏子尧去了廉政部,沈拙言与吴婉商议后,也报了名。

朝中都不明白廉政部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对于进此处要公布财产一事,自心底感到厌恶,正经官员,没人肯当这出头鸟儿。既然只有这两个小兵,明湛也不嫌弃。倒是宋珠玉有心加入,反正他家里赤贫,倒不怕晾一晾家业,以证清廉。

只是一向赏识宋珠玉的王叡安坚决反对,并且王叡安有理的很,“老夫自认为对得起天地祖宗,不用别人盯着,照样廉政。”

宋珠玉只好暂时放弃此念,他现在与方慎行都把心放在了赈灾的上面。

十万斤米并不少了。

这次,宋珠玉命人将粥熬的稠稠的,筷子插上面儿不能倒。且宋珠玉做事认真,每天必然叫着方慎行去各个施粥地界儿巡察,看可有不尽心抑若需要改善之处。

难民起码每日能吃饱,熬过寒冬,待明年,就可以另行生计了。

宋珠玉在此赈灾案中得到了不错了声名,就是先前不大喜欢他的明湛,也觉得这小子不错,虽愣头青了些,做事却还认真。

就是方慎行,也让人大大改观。王叡安还赞了方慎行几次,颇有些方慎行改邪归正,继续努力的意思。

其实方慎行真是苦不堪言了,虽然他在朝中名声有所改观,但是,因他是此次赈灾案的举报人之一,着实得罪了不少人。连他弟弟进国子监的名额都给人顶了去,无奈,方慎行只得为弟弟另寻了私塾去读。

幸而如今方慎行还在明湛跟前儿挂着号儿,即便有人想报复他,也会瞧着君王强势,不敢做的太过份。方慎行也一一的忍了,但是,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的道理。就是方慎行也没料到,自家突然爆出租子过高,剥削过重,佃户于方家门前撞头自尽一事。

佃户死了,哪怕是自尽,也要波及身为主家的方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