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宫策-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PS:

    今明两天单更,后天开始继续双更,顺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一卷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八十五节:吊信

    农历十月十八,居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是老佛爷和礼部侍郎,再加上钦天监监正的参与,几人一起商量着,又翻着黄历挑来的黄道吉日。

    到了这一日,多日来阴雨绵绵的湿冷天气果真就放了睛,浅蓝色的天空一碧如洗,蓝澄澄的如一汪碧玉般清澈透亮,偶有几朵软绵绵的白云,悠闲地浮于苍蓝的天空之上,轻缓且洁白。

    若是子衿的娘亲还活着,她一定会说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天气就是天降祥云之态,是非常好的兆头。

    自那天子衿在浣衣局接了老佛爷的旨意后,便随着青莲姑姑来到了留芳宫居住。这一住便是九天,这九天之间留芳宫内可谓是宾客不断,赏赐不绝。从上往下数,先是老佛爷,太后,皇后,以及称得上位份的妃子们都相继派人送来了贺礼。子衿自然心知肚明,太后和皇后给她送礼那是规矩,更能彰显皇后大方得体和睦六宫的母仪之态;至于其它人,哪是给她送贺礼啊,分明是看在老佛爷亲自指婚的份上,礼是送给老佛爷的,兼顾着给了她三分薄面而已。

    不过是何原因,她也没有必要太多思量,送来就照单全收,并命如意在旁一一记好收好也就是了。这其中老佛爷送来的东西最为之多,真是拿她当皇家的女儿待了,从头到脚,从里至外,都置办得井井有条,丝丝入微。

    而且这期间,宫中也派人去了季家。一来是报喜,二来是接子衿从前在闺房中的贴身丫鬟进宫。但是接进来的只有随喜一人,因为在子衿进宫的这两个多月期间,鲁氏已将欢颜许配给了季司鹏身边的一个小厮。年后就准备完婚。因为不能进宫来服侍小姐,欢颜整整哭了一晚上。

    随喜入宫之时,除了带着司氏夫妻的千叮咛万嘱咐,更是给子衿带了一些稀罕玩意,同时也带来了冷木易为子衿准备的贺喜礼物,

    是一把外形美观,做工也精致的九节紫竹洞箫。

    子衿认得这箫,原来是两支,上面刻着一龙一凤,民间把这样的对箫称为“龙凤箫”。而今只拿来一把刻着凤的,另一个刻着龙的自是被冷木易留下了。握着洞箫,不知怎地就想起了元淇。虽然元淇也命人送来了贺礼。但却没有亲自来,细细算来,她与元淇也有两月有余没有见面了。

    然而,该来的都来了,甚至不该来的也来了。却唯有一人一直没有出现,那就是子衿心目中的“高达”。

    子衿在心中设想过无数种他不来的理由,或许是,他知道自己将要成为皇上的昭仪而避嫌;或许是,他知道他们已经不可能在一起而故意走远;或许高达本来就是凉薄的……

    可是过去那些时日的总总过往又怎么解释,曲桥上的小心跳。小浪漫;雨花寺山腰间的奋不顾身;还有山间小溪旁的舍命相救。思及这些如果还说他是凉薄的,那分明是不公平的。

    子衿苦笑,只能说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这世间无不是以皇为大,纵使两人再是两情相悦,终也是难抵与眼前的局势抗衡,从此只怕是: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终于等到了农历十月十七。依然不见“高达”的半个影子。当日在山中,子衿曾握着他的手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相思意。”明日就要成为皇上的女人了,不管他的心意如何,而自己终是负了他。

    想到此处,子衿心如刀割,忍不住泪水溢满了眸子,今日她还可以为他落泪,若是到了明日,恐怕哭也是不能的……她抚着胸口暗自想着:也许此时此刻的他,比我更是难过上千百倍。于是提笔研墨,摊开宣纸于桌前,一脸悲色地挥笔写道:“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再把银缸照,唯恐相逢在梦中。千言万语,唯有珍重。”

    写罢,两滴带着温度的热泪潸然落于宣纸之上,浸湿好大一块纸页。

    擦干泪水,将墨迹吹干,让如意找来一块防雨防潮的油纸折成一个信封状,将写好的纸张装进去,又封了起来,最后又找来绣花的丝线,穿针引线直接从油纸信封的一角穿堂而过,最后将针拿掉,留下几股长长的丝线吊在信封之上。

    而后她披着斗蓬,叫如意带上宫灯,两人一前一后直奔御花园而去,按照上次夜未央带她和小康子吃御食的原路,七拐八拐地终是拐进了浣衣局外的曲桥处,快步登上凉亭,再爬上凉亭内的石桌。

    “哎呀姑娘,您这是要干什么呀?明儿可就是册封的日子了,您爬得这么高要是不小心摔下来可怎生是好?”如意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码蚁般坐立不安。

    “把宫灯抬高一点,我看不清。”子衿站在石桌上说着。

    如意无奈只好抬高双手,将宫灯举过头顶。子衿这才抬手将油纸信封上穿着的丝线,系到了凉亭顶端的横梁上。再三试过觉得系得劳固了,这才转身在如意的搀扶下,一步三回头地准备离开曲桥。

    “姑娘,您这是在这给谁留书吗?”如意在一侧提着宫灯,小心地问着。

    子衿不答,又回头望了一眼吊在凉亭头顶的信,叹口气说道:“回吧。”

    第二日,农历十月十八。

    子衿顶着一双红肿的双眼,被人侍候着沐浴,挽面,梳发,上妆,穿礼服,带礼冠。今日来给她梳头的是一位在太后宫中侍候的姓孔的姑姑,据说她给宫中不少的娘娘梳过在册封礼上的头型。

    宫内有个规矩,能给上册封礼娘娘梳头的宫女在宫中叫十全姑姑,即是此人家中父母高堂,兄弟姐妹,甚至包括侄儿外甥等人都一一健全,取其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

    看着忙前忙后的一群宫女,她自己也忍不住在心中发笑,心中想着:自己只不过是皇上三宫六院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而已,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就算是当初进来的秀女,至少也是皇上皇后等人看着心仪,才会留下的,自己这算什么,也许皇上跟本就不知道她这个人的存在,更是对她没有丝毫的好感与兴趣,这只是老佛爷费力不讨好的“一片苦心”将她硬塞给皇上而已。

    她木然地想着,这些人在她的前后左右忙着,天色也就渐渐亮了起来。

    孔妈妈对着打扮一新的子衿啧啧赞道:“这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了吗?奴婢给那么多册封的娘娘梳过头发,能有暖娘娘这般姿容的真属凤毛麟角了。”

    几个丫头也一脸喜色地站在一侧连连赞叹不已,随喜无不炫耀地接口道:“那是,我家小姐的绝色姿容岂是旁人可以比的。”

    子衿看了随喜一眼,冷脸道:“怎地进了宫中,却越发的没了规矩,你当这是家中吗?什么玩笑话都说得。”

    随喜也突觉失言,眼光四周一瞟,身边不但围了若干个宫女,更是有在太后身前行走的孔姑姑在场,夸自家小姐漂亮也就是了,实在不该提及旁人。赶紧挽救道:“小姐责罚,奴婢失言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以后注意言行就是了。”子衿嘱咐着。

    “是,小姐。”随喜讪然退到一侧。

    孔姑姑却笑道:“娘娘姿容俏丽当属事实,即便是随喜姑娘不说,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在这宫中虽然有些话是说不得的,但也终究一是一,二是二,混淆不得。”

    子衿亦笑笑,看着孔姑姑将她头上的最后一缕头发扣好,才伸手自梳妆台前拿过一个盒子,拿开一看,里面是一把刻着荷花样子的梳子,她将梳子拿起缓缓说道:“这紫檀木梳是我进宫时,娘亲赠与我的,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早时人们常常把梳子作为吉祥物,听闻七月初七鹊桥会的日子,也有心仪之男女互赠梳子的习俗呢!”看着孔姑姑侧在一旁不说话,她继续道:“听闻孔姑姑素爱收集各类好梳,您梳头发的手艺好,意头也好,今儿我就把这紫檀木梳赠与姑姑了,希望姑姑日日顺心如意。”

    “哟!这么贵重的礼物奴婢怎么敢收?”孔姑姑很是意外,带着一脸受宠若惊之色。

    子衿笑笑,“送礼不分贵重,只在心意,孔姑姑喜欢且能用得上就好,我是一个笨手笨脚不会梳头发的人,放在我这也是可惜了。”

    孔姑姑道:“娘娘乌发如墨,柔顺飘逸,发线长得又高,定是大福大贵之人。”

    “那就借孔姑姑吉言了。”子衿将梳子递于孔姑姑。

    孔姑姑笑了笑接着矮身行礼,弯腰接过梳子:“那奴婢谢过暖娘娘了。”

    这时小康子一脸喜色地掀帘走了进来说道:“娘娘可都准备妥当了,时辰就快到了。”

    “妥了,妥了,都妥了!”孔姑姑笑答着道。

第一卷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八十六节:册封

    子衿端坐在镜前,面色有些泛冷地注视着镜中的自己,精致的玉颜上雕刻着清晰柔美的五官,墨色的双眸清澈见底又不失明媚,小巧精致且又高挺的鼻子,樱桃娇嫩的嘴,一切的一切无不在衬托着她的美。

    目光一路向下而观,连自己眼中也忍不住透了几分惊艳之色。虽然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穿戴衣饰上自是不曾短缺过,但是如今天打扮得这般娇艳动人,此生还是头一遭。

    一袭粉红晕纱留仙裙罩身,对襟边刻丝着合欢,胸前彩绣并蒂莲,华贵的罗裙裙摆,边上弹墨彼岸花。绸缎般的青丝被孔姑姑挽成一个美人髻,鬓边左右各斜插着银步摇,短流苏,髻上是一片淡粉色的通绒草花,与身上的衣服倒是极有相得益彰之感。颈间挂一水晶项链,愈发称得锁骨清冽,腕上白玉镯衬出如雪肌肤。

    只是这马蹄莲底的鞋子,倒是让她忍不住蹙了蹙眉头。真怕自己一个不稳,直接摔倒,那可真就失了分寸了。

    如意在一旁看出她的心思,上前说道:“娘娘不用担心,宫内的主子们都穿这种鞋子,您刚上脚不大习惯,奴婢在身后一直扶着您便是。”

    “嗯。”子衿点点头,稍觉安心,伸了手被如意等人扶出了留芳宫。

    册封仪式依旧在承乾宫举行,太后和皇后均盛装出席,皆是一派威仪之态高高坐于上首,皇上依旧没有到场。仪式由皇后主持,太后端和坐在那里,一直没有说话。在南凌国后、宫之中,昭仪为正五品,下面还有贵人。才人,美人,上面则有嫔,贵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夫人,以及六宫之首的皇后。

    昭仪和贵人之间算是一条转折线,能成为昭仪虽然也算是半个主子不用再自称奴婢。但是若想成为皇宫之内真正的主子,还需要把“嫔妾”这个自称换成妃以上的“本宫”才行。对于宫中的女人来说,封了妃不但代表自己的荣宠。更是家族的荣耀,自己的母亲也因此有机会荣得有品阶的诰命夫人。

    作为一个宫女,直接一跃三级,一步便迈进了主子的行列,子衿能得此荣宠。自是得了老佛爷的厚爱。本来皇上收了一个宫女入后、宫这也没什么,但却是因为她一跃美人,才人,贵人,直接荣升为昭仪,这可激起了一些人心中大大的不平。宫中难免荡起一阵不小的涟漪。

    册封仪式很简单,皇后威仪端庄地坐在那里,缓缓说道:“暖昭仪。以后你就要在宫中和姐妹们一起侍奉圣驾了,本宫望你能诚孝至上,温良淑德,和睦宫闱,勤勉为皇家绵延子嗣。”

    “是。嫔妾诚记皇后娘娘教诲。”子衿站在下首恭谨行礼。

    “嗯。”皇后点了点头,又小声对太后恭敬说道:“母后。您看可以读诏书吧?”

    “读吧!”太后脸色一片泰然。

    皇后这才对身边的内监道:“宣读册封诏书吧。”说完掩嘴咳了两声。

    诏书上写的无非是一些陈腔老调,内监手执圣旨高声读了起来:“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季氏子衿,秉性柔嘉,持躬淑慎,聪颖过人,娴雅端庄,往以才行选入后、庭,于平盛四年册为正五品昭仪,赐号:暖。授银册银印。钦此。”

    子衿行三叩拜大礼谢恩,双手高举接过银册银印,又诚心向上天祷告之后,再行接受太后和皇后二人的赏赐,这册封仪式也就算结束了。

    太后和皇后先后被人扶着走了下来,子衿在一侧拘着礼。

    太后道:“暖昭仪,宫中该行的规矩,这几日都有嬷嬷教过你了吧?”

    “回太后娘娘,已经有嬷嬷教过嫔妾了。”

    “嗯”,太后点了点头,缓缓道:“宫中度日,规矩最为重要,有什么不会不懂的,紧着时候赶紧找嬷嬷学来,昭仪位份不低,莫要不懂规矩失了分寸才好,你身下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