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惊心-续-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穿着月白色的衣服,外套同色的狐皮子坎肩,一头青丝也只是松松地挽了个髻,带着弘历和承欢熟稔至极地穿行在街道上。路人的眼光带着疑惑不停地落在我们身上,我开始以为是我
们三人的打扮太过光鲜,但转念一想,今日应有许多达官贵人和富豪家眷来此赏灯,按理说,我们不应如此招眼。
    顺着路人眼光转身看去,原来我们身后跟着八个宫中侍卫,虽身着便装,但却分为两队排在身后,不引人注目才怪,况且这八人俱是面色严肃,哪像出来游玩之人。
    我无奈地笑着,瞟了弘历一眼,他似也发现了不妥,返身低声交代几句,那八人迅速混入人群。
    承欢却丝毫不注意这些,满面好奇地东张西望,弘历笑着摇了摇头,道:“离晚上观灯还有一些时间,你准备带我们去哪儿?”
    弘历他们不比康熙年间的阿哥们,平时极少出宫,因此他对京城周遭并不熟悉。想想野史里,他却是最喜微服私访的帝王,不知道为何会与现在的他有这么大的反差。
    我笑着卖关子道:“到了你自然会知道。”
    他眼中似是掠过一丝惊艳,我一愣,待细看时,却发现他依然是先前的那副表情。
    脑中蓦地想起熹妃相托之事,我心中有丝担忧,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福晋了。”
    弘历抬头看看阴沉幽暗的天色,脸上掠过一丝浅笑。我心中一沉,觉得他心中似是有事,但他随即收回目光,斜睨我一眼,道:“不用你乱点鸳鸯。”
    不等我再次开口,他又道:“你领我们去的地方不会令我们失望吧?”
    我心知他并不想谈论那个话题,无奈轻叹,向前看看,已遥遥望见那个小摊。我紧握着承欢的手,笑道:“快到了,这个地方不会令你们失望的。”
    三人坐下来,弘历微微皱眉,瞧着这个露天的小摊点道:“这就是你说的好地方?”他一向对饮食甚为讲究,从未吃过这种路边摊,是以一脸失望。但承欢却是一脸好奇,不停地看着身
旁的人,丝毫没有女儿家的羞涩。
    卖水饺的老汉记性极好,站在火炉旁,笑着道:“姑娘又来光顾了,这次带了家人?”
    我笑笑,道:“那是你做的‘煮饽饽’好吃。”
    弘历定定地看着我,压低声音笑道:“你真是宫里宫外两副模样。”紧接着他大声道,“老人家,她常来光顾吗?”老人哈哈一笑,道:“这位姑娘是第二次来,可她的朋友却是常来的
。”
    老汉说的应是张毓之。弘历面带好奇神色盯着我,正欲开口询问,老汉自豪地朝前一指,笑道:“你瞧,老主顾可不是又来了吗?”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是上次见到的两位姑
娘,这次她们依然是女扮男装。
    依稀记得她是朝廷大员的女儿,我凝神细想一会,心中一动,“李荣保”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我猛然间想起熹妃给我的名单上面有他的名字,只是不知李荣保有几个女儿。见我一直看着
她们,弘历瞟了一眼,不屑地道:“不过是两个女扮男装的女子,有何奇怪的。”
    我收回目光,笑问弘历道:“你可知道李荣保其人?”
    弘历朝我这边探了探身子,压低声音道:“李荣保是富察家的族人,幼年时过继给李姓汉人为子,曾是阿玛幼年的侍读。此人虽是满人,却有着汉人的风雅,为人很是清高,性格孤傲。
在阿玛眼里,他是个贤人和才子。康熙五十年八月时,阿玛举荐他为察哈尔总管,现在他已过世,你无缘无故提他干吗?”
    我又看了她们一眼,接着问道:“你可知道他有几个女儿?”
    弘历默看我一眼,淡淡地道:“只有一女,排行第九。”
    听他说得流畅,我奇道:“你很熟悉他们的情况?”
    弘历面色一黯,我心中奇怪,他随即轻笑一声道:“阿玛是亲王时,曾去过李荣保府上,在他的书房中见到他女儿写的字,当下就夸赞说是‘笔锋有欧阳询之骨,柳公权之风’。还带了
一张回府,当天就把我们哥儿几个叫去,训诫说:‘此字乃是一九岁的女童所写,你们如不用心上进,怕是连女童也不如了。’你说,我能不熟悉吗?”
    原来还有这么个典故。我又望了那两个姑娘一眼,也许是今日人较多,她们一直没有等到位子。见她们似有不耐之色,我忙抬手示意道:“两位,如不介意,可以一起坐。”领头的姑娘
面色一喜,朝后面的姑娘笑了下,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过来,坐定后,领头的姑娘落落大方地笑道:“谢谢姑娘。”
    那姑娘很健谈,一顿饭下来,我和她越说越投机,也许是因为知道了她的身份,居然有些意犹未尽。
    于是,我道:“我叫晓文,若姑娘不嫌弃,和我们一起逛逛如何?”几人相互作了自我介绍,原来这姑娘名叫傅雅,很好听的名字。
    弘历似是不屑于和我们这帮女子胡侃,一个人缓步落在后面。
    说话间,一行人已到了菊舍,望着门上的匾额,傅雅道:“晓文姑娘真是文雅之人,连来的地方也是风雅之地。”我轻笑着道:“这也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我其实也没来过几次。”
    身后站着的弘历仍是沉默着不言语,我心中微觉诧异,仔细一想,他自听到傅雅的名字起就变成了这样,难不成他早已知道熹妃名单中的女子是谁?难道眼前的这个女子真的会是他的妃
子之一,甚至会是他将来的皇后?
    傅雅笑道:“晓文。”
    我回过神,回头瞅了一眼弘历,笑着对傅雅道:“希望这里不会让你失望。”
《步步惊心》 第三部分 《步步惊心》 第十二章(2)
    她抿嘴一笑,我领着众人径自上了二楼。那熟悉的座位上已有了客人,我心中正在惋惜,待他转身,我心中又一喜,原来又是张毓之。
    我领着众人走过去,一行人落座后喧嚷着互相介绍,弘历表情淡然,静静坐着。
    自弘历上楼起,张毓之就一直不停地打量着他,弘历却恍若不觉,目光一直投向窗外,对众人的谈笑充耳不闻。
    张毓之笑对弘历道:“公子似是喜静,不爱说话。”
    弘历回头,轻扯了一下嘴角,但笑容还未露出,便隐没于一片淡然中,然后,他又扭头看向窗外。张毓之一愣,有些尴尬,我忙笑为他解围:“他叫金弘,平日里就不爱说话。”
    这个名字是出宫前就想好了的,爱新觉罗本就有金的意思,再取他名字中的一个“弘”,就成了他的化名。
    承欢看看弘历,疑惑地挤坐过去,瞧了瞧窗外,问:“弘……弘哥哥,这条街太静,外面什么也没有,你瞧什么呢?”弘历淡淡一笑,刮了下承欢的鼻子道:“当然是瞧景色了。”
    承欢摸摸鼻子努努嘴,而后拉扯着他的袖子,软声央求道:“我们再出去逛逛,好不容易出……出来一次,你答应过这算是给我的补偿的。”
    弘历轻哼一声,拉着承欢的手,边起身边重复道:“对,这是补偿。”他口气有异,我心知他话中意思,遂朝他讪笑了下。
    一直没说话的傅雅朝弘历浅浅一笑,嘴角现出两个小小酒窝,道:“还是让小卓带着小姐去吧。”
    承欢看看弘历,又瞧瞧傅雅的丫头,犹豫了一下,然后放开弘历,走过去牵着小卓的手,笑道:“弘……哥哥也没出来几次,怕是不认得路。”一大一小两个小丫头已下了楼,弘历轻轻
摇头,又看向窗外。
    张毓之抿了一口茶水,道:“令侄气质非凡,将来定非池中之物。”我一愣,还没回过味,弘历已回头笑掠我一眼。
    正不知该如何解释,楼梯口已传来承欢的娇笑声,这丫头怎会去而复返?我循声看过去,胤禛牵着承欢走在前面,小卓跟在后面,高无庸走在最后,陆续上来。
    我心中诧异,晚间有宫宴,他怎会出宫?思量片刻,我心中一暖,微微笑着站了起来,弘历面色一黯,也站起身,傅雅和张毓之相视一笑,也慢慢起了身。
    胤禛掠了张毓之一眼,笑看着我,我让开位子,他在我身侧坐了下来,众人依次坐下,高无庸便躬身站在胤禛身后。
    胤禛面色清冷,又天生威严,此时,虽面带浅笑,气氛也冷了下来。
    胤禛扫了众人一眼,淡然吩咐高无庸道:“退下吧。”高无庸谦恭地应了一声,垂首疾步下了楼,张毓之隐约知道我来自宫中,见到这场面虽面露微讶,但也不是很惊奇,而傅雅虽出身
官宦人家,见到这样情景,却仍是有些动容。
    见状,胤禛淡淡一笑道:“你们不必拘束。”众人这才开始娓娓而谈,加上承欢的插科打诨,气氛又活跃了些。
    看看窗外的天色,我轻声道:“晚上怎么办?”
    他幽黑双眸中掠过一丝柔情,微微笑道:“我已有安排。”我笑而不语,心中暗想,不管怎么安排,你晚上也必须出席。
    在心中暗暗叹口气,我端起桌上的茶碗抿了口,却忽听张毓之道:“令妹品茗的味感极好。”
    我一呆,口中的茶水一下呛在喉中,捂嘴一边咳嗽一边悄眼打量胤禛,他眼带嘲弄,轻摇了摇头,自承欢身上抽下帕子递给我,我忙接过,拭了拭嘴角。
    这也难怪张毓之会搞错,承欢称我为姑姑,又称弘历为哥哥,而弘历却叫胤禛阿玛,任谁都会以为胤禛是我的大哥。
    张毓之和傅雅也许都觉得不对劲,一下住了口,承欢瞧瞧众人,又看看我,娇声笑起来,道:“你们都错了,其实姑姑不是……”
    弘历截住话头,面带浅笑,对我道:“额娘,阿玛很少出府,时间不多,我们还是出去逛逛吧。”
    “额娘”二字一入耳,我又是一呆,不解地看着弘历。但弘历的注意力并不在我这儿,而在张毓之那里。我心中一震,跟着看过去,张毓之神情惊痛,面色苍白,我瞬间明白弘历为何会
这么叫,也明白了先前胤禛那抹笑的含义。
    我站起来,大方地伸手握着胤禛的手,对张、傅两人笑道:“恕我们先行一步。”胤禛眸中掠过一丝宠溺的光芒,继而恢复清冷面色,紧握了下我的手后放开,率先向楼下走去。
    自满人入关,灭明建清,治国理民的方针大体上都是“清随明制”,一直强调“详译明律,参以国制”。不管是顺治三年的《大清律集解附例》,还是康熙十八年的《现行则例》,都只
是明朝法律的翻版延伸,没有实质上的清朝法典。胤禛继位后,就组织专人研究当前局势,精心修订,终于在年初完成一部新的法典,这就是《大清律集解》,这是清朝立国来的第一部法典
,这部法典也成为了后来《大清律例》的蓝本。
    自律法颁行全国,胤禛一直心情愉悦,这么一来,连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们也步履轻快起来。
    今冬落雪较早,现下虽是二月,但已温暖许多。前几日霏霏春雨下个不停,以至今日天虽已放晴,但仍是灰蒙蒙的,昏黄的日光被不薄不厚的浮云隔着,看上去模模糊糊,若明若暗。
    我握着手中的物件,静静地站在养心殿的中央,柔柔地看着他,四目相对,他似是有些疑惑我今日的神色,起身下阶,走过来拥着我,笑道:“为何这样看着我,可是想我了?”听着他
露骨的话,我面上一烧,道:“送你一个礼物。”他眸中有一丝光芒闪烁,接过我手中的锦盒,掀了开来。
    一大一小一对玉戒指出现在他眼前,戒指的材质在此时本也属平常,可独特之处却在于在玉上面又镶嵌了一块玉石,那小小的、椭圆形的玉石通体透明,好像现在的水晶一样,中央雕着
小小的玉兰花,戒指基座用的玉却是淡紫的,两种颜色交融在一起,煞是好看。
    他看了半晌,蹙眉道:“无事献殷勤……”
    他话未说完,我便作势要夺回来,他一闪,我摇摇头,让耳坠子晃动起来,道:“我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被你想成这样。”
    他轻笑起来,道:“很别致,可就是有些不大气。”见我紧绷着脸,他又道,“不过,我还是很喜欢。”
    见他这样,我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笑过之后正色道:“这是情人节礼物。”
    他微愣了一下,反问道:“什么是情人节?这礼物有何特别之处?”
《步步惊心》 第三部分 《步步惊心》 第十二章(3)
    其实我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和心爱的人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可又明白,今生这个心愿再也难以实现,因此只好选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送他这个,但此时又不能明白地向他解释戒指的
含义,遂含糊其辞地笑道:“情人节就是爱人们过的节日,而这戒指代表我们是相爱的两人,如若有一方不再爱了,就把戒指拿下来,另外一个人心里就明白是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