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壮志凌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位非常相通。
  兴趣:激发潜能和无穷动力
  首先是兴趣。要考虑有什么可以让你和你的团队为之全情投入,并且享受过程中的乐趣;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以及外部诱惑,都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持续地投入和为之而兴奋。因为,如果与兴趣相符,那可以让你和你的团队较容易地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战斗力,并让创新的细胞时刻沸腾。为兴趣而工作,才可以快乐地工作!事实上,一个成年人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在工作上,如果工作不快乐,人生何以快乐?如果工作不快乐,何以有激情?何以有好的灵感和创新?何以影响团队甚至顾客?记住,这个世界和你同样聪明的竞争者太多了,而且偶尔会出现一两个天才,如果他们的工作又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那麻烦就大了。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其他的理由而展开工作,甚至可以很有热情和冲劲,但却往往不能坚持长久。例如赚钱,当他赚到一定的数额后,或者还未赚到多少钱,这时如果在公司运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同时又有其他当时看上去更赚钱的机会诱惑时(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公司和个人身上),他就很有可能转变战略方向,之前数年的经验、合作网络和资源积累就会大打折扣,或者奋斗的热情和冲劲不再。其实,如果战略方向定得更好更适合的话,他本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同时又可以更有乐趣。兴趣引发坚持,坚持引致积累,积累迎来机会。至于机会,往往是特别青睐早有准备的人和企业,像牛顿的机会是他刚好被熟透的苹果砸中了,但被苹果砸中的人同样也不少,只有牛顿成功了。最近在剑桥大学,我还很仔细地研究了那棵号称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树,据传是嫁接的,可能是这个缘故吧,所以也没看出什么特别来。不过没有被苹果砸中也没有关系,命运往往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只是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主动性而已。

第四章 战略制定三要素:兴趣、竞争力和社会需求(2)
如果等不到机会那就要去寻找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的话那就要去创造机会!特别好的机会不用多,也不会多,基础打得好,往往一个机会就可以让你脱颖而出,潜行十年,一朝成龙!
  竞争力:知己知彼,天赋所在让你更出众
  其次是竞争力。这要分析你和你的核心团队组合,内在的持续的过人之处,你的企业可能达到最高的竞争水平。每个人和团队组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天赋潜能,当然这涉及先天潜能和后天的发掘以及经验积累。中国有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借力打力,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好。一个配合默契、互相信任、有着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互补型团队,所能爆发的潜能往往是超乎想象的。知己知彼,认识自己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可以让你经过长期努力后不致空手而回。《孙子兵法》提及:“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参考世界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
  波特的五个竞争力要素,包括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壁垒、替代品的能力、业内竞争者的实力。波特的理论还提出了在制定竞争战略时一般可以考虑的几个模式,包括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但我们又不应受限于这几点。
  社会需求:高瞻远瞩,英雄要有用武之地
  最后是符合社会需求。从国际贸易的大环境来看,现今全球的国际贸易总额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出口总额也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哪怕最近受到金融风暴所引发的一些阶段性的市场影响,原来出口的增长有所放缓,甚至有些地区和行业暂时出现负增长,但全球分工的历史趋势谁也无法逆转,全球国际市场的总需求还是非常庞大的。在全球化大环境的背景下,还存在着各种千差万别的细分市场,如果能够符合社会需求,那企业制定出来的战略才有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这点要有很强的市场需求预测能力,如果不想置股东和整个团队于冒险的边缘,那企业真的就需要领导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敏锐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这也是一个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3000年前,姜太公看到商纣虐政、民不聊生,便决定帮助灭商兴周,并基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战略思想,“阴谋修德以倾商政”,这是太公当年基于时代的社会需求而设立的战略目标。
  当然,也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在公司发展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市场方向,而是在具体的市场运营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这不矛盾,结合最佳时机,如果我们能越早确立公司的目标和方向,那我们的时间和资源就可以更专注更集中一些,为此而积累的成功要素就会更充分更好一些。在考虑满足社会需求时,我们同时还要尽可能与国家战略接轨,和全球发展趋势接轨,这样才能顺势而动。《孙子兵法》有及:“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如此合势之举措方容易建立起公司之势、士气之势、市场之势。势有长远之势和短期之势、整体大势和局部之势。一般企业很容易受短期之势和局部之势而左右其决策,妥协和扭曲往往为日后的败局埋下祸根。但有时候妄顾时下的局势又可能导致企业立马陷入险境,平衡两者的关系将是长期的话题,管理的难度和敏感之处在此尽现。另外,还必须确保企业的领导人,特别是关键决策者,时刻都要置企业和团队的利益于个人的利益之上,否则,配有各种漂亮说辞的决策,将随时置企业于薄冰之上或透支企业的未来。

第四章 战略制定三要素:兴趣、竞争力和社会需求(3)
社会责任: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我们在考虑社会需求的时候,也应该把社会责任考虑进来,既然说要顺应大势所趋,那符合社会责任自然也将得到社会的普遍青睐。全球营销大师菲利普?u31185X特勒教授在其著名的《营销管理》中也阐述了社会责任营销对其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天人合一,无违自然,无违人性”,“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古代智慧对治国适用,对治理公司同样也适用。
  现在,中国上下都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很多社会精英都在树立良好的榜样,像香港的李嘉诚捐出不少于1/3的财产,总数高达400多亿港元;香港中原地产的施永青,把他80%的财产,合共45亿港元悉数捐给慈善基金会;还有盖茨和巴菲特,也把他们的大部分财产计数百亿美元,都捐到慈善基金会中,造福社会。
  比尔·盖茨更说出了让我非常感动的话,“财富是取之于社会,要还之于社会,我只是帮助大家管理这份财富而已。”当然,回馈社会时,捐多捐少是一方面,不必强求,但最关键的是有这样一份心。而且,履行社会责任也不仅限于捐助,还贯穿于公司的各项运作决策过程中,涉及对环保、法律、员工、客户、合作商户等方方面面。另外,科技、财富等各种力量都是可左可右的,既可造福人类,又可造成伤害。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生存环境,也不应该是被大量生活及工业废气废料、有害化学品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河流和空气。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精英们的共同努力。顾名思义,精英的力量当然会大一些,所以责任也就自然更大。
  战略方向对就成功了一半
  在制定公司的战略时,如果已经符合了兴趣、竞争力和社会需求这三方面的因素,那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开端,然后坚持这个信念,不离不弃,那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的,起码你已经走对了方向,正在做正确的事,接下来就要看具体的运营执行能力了。
  当然,我们要清楚知道,战略和运营执行两者是永远互动的关系。如果管理团队已经很认同公司的使命感及核心价值观,并且战略与之相符,那战略实施起来将更加得心应手。
  要点
  …选择一个重要时机进行改革很重要,在推动战略改革时,前面哪怕有大山也要移开。
  …孙子曰:“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稳健推行战略,不致出现不可承受的震荡,乃成败之关键。
  …与兴趣相符,才有激情,才可以让你的团队时刻保持高度注意力和旺盛战斗力,并让创新的细胞时刻沸腾。
  …知己知彼,认识自己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可以让你经过长期努力后不致空手而回。
  …符合社会需求,这样才有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顺应时势方容易建立公司之势、士气之势、市场之势。

第五章 群体品牌:战略趋势,着眼全球(1)
目前市场认为纯粹制造所占的价值比重不大
  昨天,我在英国剑桥特意买了一条牛仔裤,是我喜欢的经典款色,价格是95英镑,折合人民币接近1000元。而在我哥哥的牛仔裤工厂,相同的用料和质量,出厂价大约为5英镑,折合人民币50元多一点。在欧美市场,大家经常看到的情形是:从中国出口的一件产品出厂价卖10~20美元,到了欧美就卖到100美元以上。以前我们一听都觉得很气愤,觉得国外买家欺人太甚,把利润都拿走了,只留下这么一点辛苦费给我们。但当我在这个跨国交易市场领域待久了以后,就慢慢学会了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如果从简单的分工角度来看,站在制造商的立场,那确实是谁也无法接受的分配差距。但如果从商业市场运作的价值链来分析,我们不能说这不公平。参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理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断地在平衡各项分工间的价值大小。其实买家也是付出蛮大的:他们和相关商业伙伴在整个流通领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物流、研发、*络的建立、长期培育消费用户和建立品牌等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在目前的整个供应链价值中,这几部分被市场无形的手定义为是价值最大的。正如*教授所提及的出口价值“6+1理论”:1的价值是指纯粹的生产,其余6的价值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方面,而且都被国外商家占去了。至于是否就这么准确地划分当然还有待商榷,但是这反映了一个大体的感觉。当然,话分两头:也不是每个买家都这么幸运的,也有一些买家一直在微利中苦苦挣扎。其实,我在接触大量的中国制造商时,发现很多企业一直都懂得“6+1”的道理,但问题是无计可施。自己单独在海外打品牌的资金不够,相关人才和经验也不足,不知道从何入手,哪怕一些大型企业也是如此。我们在国内,光气愤是没用的,买家也不会因为你的艰苦奋斗而把利润让给你,更不会因为和你合作的时间比较长而放弃更便宜、更好卖、获利更多的其他选择。他们甚至会随时把订单转到越南、印度和泰国,因为那里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就像之前的中国一样!而且买家中的一部分已经在这样做了。当然,相对而言,中国今天还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以及产业集群配套等方面的优势,但其他国家正在追赶过程中,往后一切皆有可能。
  与此同时,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来了,各种过冬的声浪也在不断涌现。但是,通过简单的冬眠生存下来的企业,就可以在下一波经济起来时实现腾飞吗?不可能!在这个相对困难的时期,实力不济的部分中小企业,或者经营不够稳健的企业,哪怕是大企业,也可能会在这场风暴中倒下。对于具备了一定实力而且根基良好的企业来说,虽然增长有所放缓,但面对的更多是挑战,是重新思考、重新制定战略定位的绝好机会,而且市场正在重新分工、重新洗牌。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间的战略差异。例如,目前中国的国家战略,从大的方向来看,已经从出口的低价格、低附加值,慢慢进入到另一阶段的战略部署,这就是要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层次水平。中国不可能永远都是通过低成本的生产来发展出口,从长远来看这不符合经济效益,低效率、低附加值、低利润,导致原材料、人力、土地、能源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断,工人收入也很难提升,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声誉——透支“中国制造”这个民族群体品牌。所以,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劳工待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最终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标志,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