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娱乐界的边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在娱乐界的边缘-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西安人。1987年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习工业外贸。大四的时候,为了出国,从学校退学回家。在等待签证的日子里,我在家呆了两年。这两年,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出国,也没有希望。为了弹吉他,我便随一个草台班子外出走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那个很棒的电吉他。”
  “后来,也曾在西安的歌舞厅做了一个月,为了谋生。这期间,我的精神的追求和现实的环境产生了摩擦,但无法挣脱。我是一个早熟、敏感的人,不甘于平庸,向往宁静的生活,精神上需要一种解脱。于是,在某个下午,便产生了《回到拉萨》。”
  “我在92年到北京办理出国签证。这期间,遇上了‘黑豹’乐队的经纪人郭传林,他听了我的演唱小样,便力邀我留下来在北京发展,还推荐我与香港‘红星唱片社’签约。在出国与签约的选择中,我选择了后者。”
  于是,中国的乐海上空便飘飞起《回到拉萨》那优美、苍凉的歌声。于是,许多中国人由此而认识了他——郑钧。
  郑钧不是一个功利性很强的人。他不会为了挣钱、为了成名而走入职业化的模式。他追求精神家园的自由与宁静。他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其实,《回到拉萨》就是他的一种精神归宿。他说:“我喜欢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钱与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我不会为了它而去做一个职业化的音乐人。”
  郑钧与“红星唱片社”签约两年,开始也很艰难,第一年什么也没干,因为唱片社还只是一个空架子。郑钧靠家中的钱维持了一年生活。第二年开始做《回到拉萨》的专辑。推出专辑之际,也就是签约期满之时。郑钧在做完唱片宣传之后,就没有再续签。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公司的人员不稳定,第二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总有一种香港人的优越感,总以为自己比大陆人有钱。郑钧心想,大陆人怎么啦,大陆人没钱可有创造力。故离开了公司。1995年,郑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一边埋头写新歌,一边参加演出。并于春节后,在深圳注册了“正月文化传播公司”,但主要工作在北京运行。
  郑钧喜欢享受生活的乐趣,平时喜欢弹吉他,没有目的地弹只为了听吉他发出的声音。他喜欢游泳,但不太爱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郑钧很直率,交朋友注重意气相投,不喜欢城府很深的人。他说:“至今,我身上还保留着很浓的学生味道,我不喜欢像某些人那样,把自己表现得像个艺术家。”
  今年下半年,郑钧将出任高晓松编导的影片《青铜时代》的男主角,另外还有老狼。我问郑钧演电影是出于何种原因,他说:“一是为友情,出于帮忙;二是为好奇,好玩。想了解电影,想从中发现另一片天空。”
  郑钧说:“我喜欢创造生活,不喜欢重复过去,有创新才有价值。我今后还想做些真正的好歌,经过几十年仍能好听的歌曲。”
  我想,音乐就是郑钧最自由、宁静的精神家园。
  1995年6月于北京
  95年6月29日  星期四  阴
  白天在家修改稿子,晓妮来电,说1号一起去采访萨克斯演奏家范圣琦。
  晚上7点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旁边等高枫,一起到他家。天很热,他很随意,光着上身,自由自在。在家里看看他的MV,听听他的歌,很轻松。
  晚上回去后连夜就写了《高枫印象》。
  95年6月30日  星期五  晴
  起床后抄写《戴军印象》,下午又抄写《郑钧印象》和《高枫印象》,这几天成了写作的机器,有点累坏了。
  【回放】
  “我是个幸运的歌手”
  ——戴军印象
  与戴军相约在王府井的“麦当劳”。戴军米的个子,穿一袭白衣,很飘逸。他说,公司给他定了歌路,贵族的气质,走陈百强的包装。故只穿休闲装,不穿牛仔服,尽管喜欢。戴军偏爱白色,和我见面前,早晨刚洗完一大堆白色的衣裤。
  戴军的首张专辑刚于隔夜录制完毕,其中有许多很好听的歌曲,用管弦乐队伴奏。虽然《阿莲》不是专辑主打歌,但我们还是聊起了《阿莲》。
   。。

睡在德国的第一天凌晨,我却醒着(10)
《阿莲》是一首情歌,但戴军唱它的时候,却在怀念邱振庭老师。李娜、张继红都曾是邱老师的学生。1994年,戴军初到北京,开始很艰难。每天住着地下室,吃着方便面。后来遇上了邱老师,邱老师对他很关心,爱护。帮他联系演出,免费为他上课。巧的是戴军与邱老师的生日是同月同日,恍惚中,戴军突然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位父亲。
  1994年11月,邱老师介绍戴军进了大藏艺术推广有限公司,得到了生平第一首属于自己的歌,这就是《阿莲》。就在准备录音之际,邱老师死于车祸。戴军说:“在那种情况下,我录制了《阿莲》,唱出第一句,我觉得心都在隐隐作痛,仿佛邱老师就在我身边。我唱的不再是儿女之情,而是父子之情,师生之情,是人世间一种高不可攀的感情。情不自禁地,我用心声唱完了《阿莲》。”
  《阿莲》录制以后,《东方时空》拍了MV。目前,《阿莲》在北京音乐台已7周上榜,且三周是冠军,打破了以往的纪录。全国各地的音乐台也好消息不断,在武汉音乐台,《阿莲》获得了第一季度季选的第一名。
  戴军家住上海,祖籍无锡,和我同乡。所以我俩在北京是老乡见老乡。戴军15岁开始演出,17岁失去了父亲。当时他正在外地,当他星夜赶回时,已是父亲的“头七”。父亲的去世,使他突然不想外出,也不想唱歌了。但一年后,终于不甘寂寞,来到深圳打工。
  1989年,有一个很吸引人的深圳海豚表演团在全国巡回演出,戴军就在其中担任训练师。当两个可爱的海豚“叮叮”、“当当”在北京演出时死去后,戴军挥泪告别,赴深圳开始了唱歌生涯。
  1992年戴军在深圳蹿红,但却返回上海,在年底的“第三届先锋杯歌唱大赛”中名列上海赛区第一名,并获得了全国赛区最佳台风奖。
  到北京前,戴军去了非洲半年,并且在战争中死里逃生,恍如隔世般地回到了祖国。从此,他的人生观改变了,只觉得什么都美好,连唱歌也变得从没有过的认真。内心的性格也变得乐观而开朗多了。
  戴军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某种高度,这是以他的生活经历为铺垫的,有过去才有现在。他现在宽容、亲切、善解人意。平时喜欢运动,也经常提笔写文章,感觉非常细腻,真实。
  戴军的专辑8月份将在无锡作宣传,我们相约在家乡见面。
  戴军说:“走过许多路和许多的坎坷,我还是觉得我是个幸运的歌手。每一程,都成了一笔积蓄,它们使我真正长大。”
  1995年6月27日写于北京
  95年7月2日  星期日  晴
  昨天晚上睡不着,胡思乱想,设想把“人物印象”写成书。
  95年7月5日  星期三  晴
  北京的天气热极了,今天又是34度,上午9点不到赶到城乡中心门口,和黄格选的经纪人袁铮见面,她是一位开朗的女孩。我们准备一起去涿州采访黄格选,同去的还有广州《乐迷》的记者胡海燕和《公安报》星期刊的主编张老师。大家坐车赶到外景地,说黄格选今天没有戏,又赶到他的住宿地,说已经回北京了,只好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袁铮与黄格选通了电话,原来他下午在北京电视台做嘉宾。
  下午与胡海燕一起去影印出版社,遇见了苏越,还认识了新歌手张恒,企宣柳力博。最近我在杂志上经常见到柳力博的名字。后又和胡海燕去了大地唱片公司采访了丁薇和三宝。
  晚上写了《三宝印象》、《丁薇印象》,本来还想写张恒,但聊得不够,还可以深入一点。所以不着急,找时间再去挖掘一下张恒灵魂深处的东西。
  【回放】
  一个会唱歌的蓝色女孩
  ——丁薇印象
  丁薇,一个美丽的女孩。她刚刚于近期推出了她的专辑《断翅的蝴蝶》。整个专辑以布鲁斯风格为基调,有一种淡淡的蓝色风情。丁薇的音域很宽阔,是一个音乐感觉很特别、悟性很高的歌手。
  在大地唱片公司,我见到了丁薇。这是一个长发飘逸、身材高挑的漂亮姑娘。她是南京人,目前还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三年级读书。
  丁薇说:“我拉了12年二胡,很小的时候就拉。上学前拉了3年,后在上海附小拉了3年,接着在附中拉了6年。我的过去是在二胡声中度过的。
  “我每天5点起床,练到7点。上课、练琴交错进行,就这样过了一关又一关。现在讲起来特别简单,我就在这枯燥的练习中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
  “小时候练琴,我的父亲特别严厉。我简直感觉不到父爱的温暖。我当时对父亲又恨又怕。现在想起来,我特别感谢父亲。”
  丁薇9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她说“音乐创作是一种感觉。在创作时,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从而使人们感受到了,这就是成功。”
  1993年8月,丁薇去北京,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地唱片公司的三宝和洛兵听了她创作并演唱的小样《猜》:
  你冷淡的眼神我害怕/只是盯着电视不说话/你是不是有心事/我不敢问/……你说情绪就像天气会变/我又何必去猜/何必去猜……
  听完以后,大地公司便与丁薇签了约。从而有了今年推出的《断翅的蝴蝶》。在这个专辑里,丁薇唱了许多非常好听的歌,其中有三首是她自己创作的。她说,她写的东西不会使每个人都接受,还是三宝创作的《断翅的蝴蝶》和《在水中》比较贴近大众,比较动听。
  

睡在德国的第一天凌晨,我却醒着(11)
丁薇说:“音乐是感性的东西,有许多激情在里面。我希望我写的东西是一种很独特的音乐,在乐坛上能够占上一席之地。”
  丁薇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女孩。她说:“我的个性使我经常处在一个亮点上,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莫名其妙的压力,从小就这样。所以我无论在多大的打击和压力下,都能挺过来。我具备这种承受能力。
  “作为一个人,无论事业上怎么成功,她都渴望爱情。但是,在得到婚姻的时候,千万不能放弃事业。我最讨厌别人说这是个男人的世界,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虽然不是一个无能的女孩,但我还是觉得很幸运。我不敢太奢望,对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如果能唱,我就一直唱下去,如果不能唱了,我就去做别的事。
  “我梦想有一个自己的小房子,有一辆自己的车,还有一个美好的爱情。”
  丁薇,一个蓝色的女孩,一个做梦的女孩,一个会唱歌的女孩,愿你早日梦想成真。
  1995年7月于北京
  【回放】
  “音乐是流行的艺术”
  ——三宝印象
  那天,在大地唱片公司采访完丁薇以后,丁薇说,三宝就在里面,他是一个对音乐特别认真的人,是最好的音乐制作人。这样就认识了三宝。
  面对三宝魁梧的蒙古人身材,一位国内赫赫有名的音乐人,我一时满脑空白。三宝说:“采访什么?你说吧。”我木讷地说:“你是什么时候做音乐的?”三宝笑了,他说:“我遇到许多记者,都问过同样的话题。如果采访没有个性,那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我满脸窘态,点头称是。其实,三宝是一个很平和的人,他说:“我喜欢聊天。”就这样我们聊开了。
  “我从懂事起,就开始接触音乐,家里除了音乐,还是音乐。”
  三宝出生于音乐世家,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1岁进内蒙古艺术学校,1981年,13岁的他便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他曾经独立指挥过中央乐团演奏柴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
  “我命里注定是要做音乐的,而且以后也不会离开音乐。”
  三宝很早就表现出对当代欧美流行音乐的极大兴趣。迄今为止,三宝已经编了数千首、创作了数百首流行音乐。港台、大陆已有上百名歌手演唱过他的作品。他的歌风格新颖,品位上乘,特别注重旋律的优美性和整体的音乐性。三宝为苏芮写的《要你爱我》、《我不愿爱你爱得太疲惫》等作品,艺术性强,流行面广,从而使三宝成为大陆最早被海内外承认的音乐人之一。
  “做音乐不能一味追求技巧,技巧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感觉的。所以,音乐是感觉的艺术,80%靠天赋。”
  三宝在制作唱片时,特别注意针对歌手的特质加以引导,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演唱潜能。
  1993年,三宝被香港大地唱片公司力聘为音乐总监,负责整个大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