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的启示:谁能拯救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个体社会的启示:谁能拯救日本-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不能容忍群体内部的人用手机与外部的人进行通话,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明显破坏群体秩序的行为,是一种对群体成员的背叛行为。而对群体成员的背叛行为被认为是最恶劣的行为,所以,他们会感到非常的不愉快。
  车厢群体是这种“家的求心原理”的一种极端表现,而这种极端表现则说明了日本人具有非常强烈的群体意识。只要一碰到有人破坏群体的秩序,他们马上就会有反应。正因为这种意识是如此之强,才产生了很多群体的强迫性症状。“午饭同伴合并症状”就是其中一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导论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5)
2002年前后,精神病医生田泽静夫命名的“午饭同伴合并症状”一词非常流行。这是指在学校或者在公司里因为没有一起吃午饭的同伴而形成的精神恐惧症状。实际上就是精神病的一种。在学校或者在公司,如果没有吃午饭的同伴,日本人常常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并因此而感到苦恼。没有同事来约一起吃午饭,就意味着没有朋友,自己没有魅力。又因为常常害怕被拒绝而没有勇气去邀请别人一起吃午饭。这样的人经常陷于对吃午饭的敏感和恐惧中,他们不愿意让其他人看到自己没有午饭同伴,所以常常躲进图书馆,甚至在厕所中一个人吃午饭。在日本这样的情况非常之多,以至出现把这种在厕所里一个人吃饭的情况称为“厕所饭”的现象。
  日本的女性特别在乎是否合群,对一个人独处非常抵触,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进公司后非常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是结婚生子之后,也会积极抱着孩子到附近的公园去和邻居进行交流。但是,这种集体活动的参与有时近于强迫,很多人为此不得不付出很多努力,甚至牺牲。而这些努力和牺牲也并不一定能保证获得成功。
  日本人对人际关系最为敏感,为此倍感精神紧张(参见图二)。他们自己为了维持这种人际关系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们同时也希望其他人为此也能付出至少和自己同样的努力。每一个都这样想的话,结果为了维持这种人际关系的内外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图2  日本人生活中精神紧张的原因
  资料来源:Myvoice (2007年7月网络问卷调查,回答人数13;030名,可以复数回答)
  容易患“午饭同伴合并症状”的人很多是突破难关,考入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正如田泽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优秀的学生从小只是被灌输应该如何努力学习,很少得到如何与人相处的教育。他们没有得到很多与人相处的相关训练,所以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孤独,他们对孤独非常恐惧。结果这些人既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又对孤立有恐惧感的年轻人,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却各自行事,互不干涉。他们虽然在空间上集合在一起,但在身心各方面都不希望出现相互的接触。所以聚集在一起的他们很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希望面对面的交流。这些行为表示出年轻人对孤独的极大恐惧。
  教育心理学专家诸富祥彦教授为诸如此类“午饭同伴合并症状”的患者开出了一个处方,那就是培养承受孤独的勇气和享受孤独的能力。
  如果“午饭同伴合并症状”患者都能够培养出承受孤独的勇气和享受孤独的能力的话,那么另一个社会问题就可能被掩盖。那就是学校同学之间以及公司同事之间的欺悔问题。“午饭同伴合并症状”是自我对孤独的恐惧,而欺悔问题则是外部强加的孤独恐惧。
  欺悔是一种多数人参与的*行为,通常会使被欺悔的人在肉体上和心理上受到创伤而感到痛苦。这种行为往往有连续性,有时持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年。这是因为欺悔通常发生在封闭的集团中,外部是不容易察觉的。学校是最容易发生这种欺悔行为的地方,企业的办公场所等人员固定且比较封闭的场所,也是发生欺悔行为的温床。有时候家庭也会有欺悔的发生。更可怕的是*的人通常并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在很多情况下还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行为,这样*者不仅没有罪恶感而且还以为自己在申张正义。

导论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6)
欺悔在日本社会也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日本以前有一种叫做“村八分”的处罚方法。就是指某一个人没有处理好与村落集体的关系时,那么他将遭受被孤立的处罚。除了送葬和救火之外,其他村民会彻底的断绝与他一切交流。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处罚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着非常紧密地依赖关系,以致成员离开集体就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所以“村八分”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处罚方式,在1909年已经被宣判为是一种胁迫和名誉侵犯的罪行,但是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二战之后。
  所以,欺悔问题也是日本根深蒂固的问题。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2007年在各类学校中发生的欺悔事件达到124;898件之多,而且这些欺悔事件的后果都比较惨。2000年日本最畅销的《所以,你也能活下去》一书就讲述了一个中学女学生受到同学欺悔而被迫退学,自暴自弃的故事。书中对被欺悔过程活生生的描写触目惊心。这样的事在日本并不少见,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像这本书的作者那样从堕落的生活中改过自新,经过努力的学习最后一举通过日本最难考的司法考试,成为一名人人敬慕的律师。很多受到欺悔的人只能日夜以泪洗面,或者寻求报复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因不堪忍受而自杀。
  欺悔的*者通常不会体验到他们的*会给被欺悔者带来一生都可能无法摆脱的阴影,也不会了解到被欺悔者的生活可能就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者之间会通过对被欺悔者的共同偏见而找到他们*的正当理由,并且传播他们*的行为。被欺悔者的孤立有时候并不是*者的故意所为。周围其他人因为害怕卷到这种事件中去,往往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对被欺悔者不闻不问。这样事实上加深了被欺悔者的孤立。
  而被欺悔者的痛苦反应会使*者感到*的*而延长这样的*。常常是不出死亡等大问题,欺悔就不会结束。这是因为产生欺悔原因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常困难。教育评论家森口朗通过对学生们传说的“学校种姓”的研究,认为学校中学生们按照学习成绩,交流能力等形成等级关系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样形成的等级关系是发生欺悔问题的基础。但是这种自发行为很难制止,欺悔问题也就很难解决。
  对欺悔问题首先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就的明治大学内藤朝雄教授认为,这种欺悔问题常常发生在关系过于密切的团体中。这是因为集团中的成员过于意识到群体的存在,过于意识到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发生的一种过激行为。除了受到欺悔的学生转学离开原来的恶劣环境,欺悔问题一旦发生很难解决。这也显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解散群体。
  封闭的日本群体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密,以致这种紧密性产生的压力反而导致了群体社会的崩溃。
  3,行为方式变化的因素
  群体社会崩溃的第三个因素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移动通信手段的发达,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的各种群体不再是成员相互关系的体现,不再具群体有替成员承担风险的机能,这些群体的存在只是成员自我满足时的需要,那里只有个体的权利而没有为群体服务的义务。
  这种变化之大,从老一辈和新一代日本人之间的激烈论争中可见一斑。上述对电车上使用手机进行通话的反感,就是对年轻人使用手机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批判的一种表现。但是年轻人并不能接受这样的批判,他们并不是玩世不恭,而是据理力争。

导论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7)
鹿儿岛大学法文学系的三年级学生在1999年就手机普及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发表了一篇课堂报告 。该报告指出:当前日本对使用手机年轻人的集中批判,实际上是具有传统群体意识的人对因手机的出现而形成的新的群体意识、新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一种异样感觉,是对这种新意识和新关系的排斥的反应。
  这些学生用群体的概念来试图阐述一种新的文化的诞生。不过,他们的群体和传统的群体已经有天囊之别。传统群体是指成员同属一个封闭的群体中。而他们的群体完全是开放的,而且每个人都有可能参加几个不同的群体。这也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更具有独立性。喜欢封闭群体的人,对这种新关系的拒绝和排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学生们的这些观点直接引用了东京大学副教授佐藤俊树的研究成果,佐藤指出:电脑社会使个人和不特定多数人之间的联系成本降低,因而使很多人都能获得同时参与复数群体的全新经验。日本人具有习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关系(群体)中的传统习惯。但是在电脑社会中,这种习惯受到了冲击,大家能够直接参加不同的群体,简单地和复数的群体建立关系。
  学生们认为,坚持把固定的浓密关系才算作是真正的群体关系的这些人,不会适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的,并且和复数群体保持密切关系的年轻人的行为,他们感到困惑甚至羡慕。但由于他们常常是最后接触新型媒体的人,所以到现在还可能保留了日本人传统的体感,所以也无法理解或者根本不想去理解年轻人那种随时随地可和任何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做法。
  学生们的辩解说明了年轻人在使用新型媒体时改变了原来的传统习惯。
  新型媒体除了手机之外还有电脑。按照日本关西大学富田英典教授的分类,手机属于联络型意向的新型媒体,而电脑属于控制型意向的新型媒体。联络型意向是通过媒体的连续创造出更多与朋友交流的机会和自由度,而控制性意向则是根据自己的意思自由地利用各种信息。虽然在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其背后的网络联系的原理和作用是一致的。
  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消费动向调查》,九十年代前期日本个人电脑普及率只有10%,个人电脑还是爱好家门的宠物。但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个人电脑普及率逐渐攀高,到2001年已经超过50%,日本国民利用电脑的机会越来越多,2004年的普及率达到了,2008年达到了,电脑早已不是奢侈品,而成了日常用品。就在电脑普及的过程中,互联网也得到了很快的普及,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的加速也有两者互为原因的因素。互联网的普及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前后普及率急剧上升,2003年已经达到,2007年继续攀高到。内阁府的统计数据中包括了使用手机利用互联网。手机普及率在1998年超过了50%,比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50%的时间要早一点。2003年手机普及率达到,也比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率高一点。但是,手机的普及在时间和速度方面都和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基本类似。
  如此之高的普及率说明日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型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也就是说在移动通信新媒体普及之前,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人们必须在一个封闭的群体中生活。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新媒体的普及,这种物理空间的限制被打破,人们可以随时和远距离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群体,而且还有可能同时和复数的人群进行交流,参加复数的群体。 。 想看书来

导论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8)
由于兴趣爱好的细化,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和复数的人建立关系,他们不再是和同一批朋友参加不同的活动,而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交接不同的朋友。要维持这样复数的友人关系,手机是最方便的工具,而日本年轻人非常自然地利用了这种工具。
  在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过程中,还出现了“没有移动通信工具就无法交朋友的年轻人,虽然他们知道依靠移动通信工具建立起来了人际关系非常脆弱,他们也想竭力从这种脆弱的人际关系中挣扎出来,但是他们却又做不到,还是要依赖移动通信工具。
  城市中的新的邻里关系也是这种尽量避免接触的一种表现。按照日本传统的群体观念,距离越近关系就应该越紧密。但是,新型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物理的时空限制,在网上热火朝天的伙伴,有可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物理上的距离不再是关系远近的依据,据allabout网站2007年4月的调查,新搬家来的人和邻居打过招呼人的只有24%,不愿打招呼的人占65%。而和邻居从不相识的人占52%,远远超过和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