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队越是信息化,就越要正规化,标准化。

  部队营区基地化部署,集成化建设,一体化配套和生态化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现就是和谐,营区功能的和谐,官兵之间的和谐,军营与驻地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古至今,参军入伍的每一名军人,都曾为国家和人民做过巨大的贡献。

  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人始终不变的宗旨,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每名军人所应尽的义务而已。

  “仗怎么打,兵就应该怎么练”。

  黎文虎面对营区的大门,呆呆地凝望,不知不觉陷入对往事的沉思。

  二.

  黎文虎远在高中时,他便迷上了军事书籍,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军事常识,兵器知识方面的课外书,和同学们讨论最多的也是变化莫测的世界军事、青春飞扬的军营生活、尖端武器的神秘世界。

  虽然当时不能亲身体验到军营生活的火热神奇,但他一样能在书本中感觉到军营中沸腾的生活,挚朴的战友亲情,感受到英雄成长的足迹,感悟解放军光荣的传统。

  他出身于军人世家,生长在部队大院,威武雄壮的军人生活图画,直线加方块的队列生活等等,这一切从小就印在他的脑海里构成了军营对他特有的吸引力,军营实实在在的成了他心中所向往的地方。

  潜移默化中,他懂得了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宝贵,头顶帽子佩上军徽的意义和扛起钢枪的责任,军营的这种向往给了他智慧,力量和勇往直前的锐气。

  人生永远都在考验着每一个人,只要明确目标,接受考验,做好准备,随机而动,一定会离成功不太远的。

  随着军车缓缓驶进校园营区的大门,他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名人民解放军。

  下车后,感觉自己身上的迷彩装竟然和这里的营房,这里的树木是那么的和谐。

  走在通向营区的路上,一股男子汉的气概油然而生,觉得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有人说:“当兵后悔几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但他不这样认为,火一样的军营生活,在人生旅途中可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它能给你坚强的信心,让你懂得生活中什么是苦,什么乐,什么是奉献和牺牲。

  他们大都是在家里娇生惯养,文化水平都比较高,而他年龄比较小一些,且又是独生子。是家长怕他在社会上学坏,就把他送到部队院校,想让他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面更好的成长。

  所以刚刚来时他们都是桀熬不驯,平时在学校里就打打闹闹,来到这个地方就常常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的事了。今天你吸烟,明天我打架,再后天就是偷偷的溜出去玩。这样一来二去,在部队这种纪律严明的地方,是不能容忍他们的。

  以上一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标准,新一代青年似乎并不完美,但上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非后来各个时代不变的模板,因为我们既不可能把上一代的一切复制到今天,也不能把这一代人完全拉回到过去。科学的态度是正确认识这一代人,确立一种欣赏和认同的态度与思想方法很重要,这样更有利于了解他们,引导他们。

  在新的社会状态和思维方式下,将信仰信念蕴含于个人才能提升与价值实现过程中,未必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表达方式。

  简而言之,如果从履行新使命的角度判断问题,“新生代”青年官兵不仅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且会比上一代要做得更好,毕竟他们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崛起而成长,在思维方式和受教育程度上已经非上一代所比拟。

  一双手轻轻的拍在他的肩膀上,他本能地一个反腕擒拿动作把对方制住在地,耳边马上响起了肖云豹杀猪般的大叫:“哎呦,轻点!”

  黎文虎这才回过神来,笑着埋怨道:“谁叫你不敲门就进来的,下次比着还重。”

  肖云豹委屈地还嘴道:“我不敲门,就差把门捶破了。”

  “想什么呢?

  是不是,想那个美丽的军妹妹啦!”

  肖云豹和他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无话不谈,他们之间没有秘密。

  黎文虎赶紧把话差开问道:“找我有什么事。”

  肖云豹把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考研录取通知书交给他,羡慕地说:“你这下美了,可以又回北京了,又可以看到你的军妹妹了。”

第四章.战友重别离
一.

  不同时代的士兵,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士兵,就容易把其优点当缺点、当弱点,认为“一代不如一代”。

  他们有很强的民主,人权,平等意识,如果领导没有真本事,很难使他们真正信服。

  他们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又表现得比较成熟,圆滑,显得很会“来事儿。”一些人们以往看来甚至称得上庸俗的做法,在他们那里都习以为常。

  探家回来,给班长,战友捎上点土特产,他们觉得是人之常情,不过是让自己周围关系更融洽的“润滑剂”罢了。

  他们讲究“礼尚往来”,感情不断增进,他们敬重讲义气的人,一句赞美的话,一点关怀的举动,都能使他们感到“无以回报,以心还之”。

  而一句讽刺的话,一个异样的眼神,也能使他们感到“郁闷”几天。

  在与人相处中,他们显得既成熟又单纯。

  和社会上的同龄人一样,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人际交往上的焦虑感。

  他们渴望纯洁的人际关系,但自己内心还存着小小的“狡黠”。

  他们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又希望能够充分保持个性。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人际“资源”,有较强的“同乡”,“同年兵”,“独生子女”意识,而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也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他们有较强的情感要求,但部队的特殊岗位需要又往往使他们的情感无处释放。

  这样的人际交往观念,悄然为部队里的官兵关系,战友关系带来一些新的变化,给我们传统的军营人际关系增加了斑斓的时代色彩。

  当他们跳跃的思想和军营整齐划一的规范相遇时,当“个性”与“共性”交锋时,军营内这单一的“绿色”能敌得过军营外丰富的“色彩”吗?

  在基层官兵富有时代气息的思维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从他们不经意间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生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特有的追新求异的思想脉络。

  在训练间隙,他们常以一曲街舞和迪斯科排解艰苦训练中的紧张,在午休时间,他们习惯戴着MP3耳机入睡。

  他们对各种时兴的电子产品如数家珍,他们喜爱名牌,希望能过上有质量的生活,但对身上的军装也备觉珍惜…。

  他们的梦与以往人们所理解,所习惯表达的军旅梦有一定的距离。

  他们的军旅梦渗透了更多的现实考虑,同时,军营的锤炼又给他们的梦想涂抹上浓厚的军旅色彩。

  他们也在努力对梦想进行“调焦调距”,使个人的“独唱”逐渐融入军营集体的“合唱”之中。

  在面对这些年轻人的时候,任何断言都显得片面和武断。

  个体化的差异,入伍前生活经历的不同,千差万别的生活背景,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各有设计。

  但相同的是,他们对自己梦想的设计更加主动,更加富有个性。

  他们在描述自己未来的梦想时,没有更多整齐划一的概念性语言,他们朴实,坦然,充满激情,但并没有上一代人耳熟的豪言壮语。

  带着自己对人生的清醒设计步入军营。

  几年来,磨筋骨,炼意志,正在一步步向他所设想的“理想军人”的境界迈近。

  二.

  黎文虎并不想此时就以这样的身份离开连队,拿起了打给营长的电话:“喂,营长吗?

  我是黎文虎,我不想就这样离开连队,我想以后在去考研进修,在这里,我一定要对“尖刀一连”的前辈们有个交待再走。”

  话筒里传来营长坚定的声音:“这是集团军下达的铁命令,你必须得去,任何人也改变不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更何况这次失败不是你们一个连的问题。

  你们表现再好,也改变不了整个师的命运。

  期待你学习回来挑更重的担子。”

  “是,我保证回来,定雪咱们师失败的耻辱。” 

  黎文虎从军校到连长应该是看破生生死死,见多识广,故而应该是处惊不乱,举重若轻的人。

  他是一个有涵养,有军事追求的人,他更一定是个极具克制力,含而不露的人。

  他是一个极其敬业的优秀军官。

  他一门心思就是在琢磨如何打赢上级交给自己的战役。

  对于他来说,一切个人的好恶都必须以自己的职业来定位定性,所以军营是他的最爱。他永远也不会是商人。

  他更不会是学者。

  他也不是政界官员。

  他不需要那些美好的男子发型。

  他所需要的,喜欢的,就是一切从实战出发,做一个让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最信赖的军人!头发对他来说真的是身外之物。

  他的职业要求他必须简单,实用,快捷,卫生。

  所以,黎文虎喜欢留板寸,这是他的个人习惯,更是他得意的显示其当代军人血性的职业标记!

  一切的一切都要围绕从实战这个根本的原则出发!

  黎文虎永远忘不了和战友们向连队军旗告别时的眼神。

  在军旗告别仪式上,他们个个含着热泪,凝视着连队的英雄军旗,黎文虎行上庄严的最后一个军礼时,他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刷刷地掉下来,他在用眼泪向连队英雄的八一军旗做最后的告别!

  这时,黎文虎也思绪万千。

  面对战友,当你举起右手,向军旅告别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离开熟悉的营房,走向汽车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转身离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他曾记得有一首歌中唱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这首歌,在每年的冬季,响彻军营,送走老兵,迎来新兵。

  今天,当这首歌再次响起的时候,年轻的战友们,在你们当兵的历史中,有这样的时刻,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

  他忘不了军营送别时那感伤的场面。

  岗位上,营区里,锣鼓声,呼喊声汇成一片,相互拥抱久久不愿分开,撕心裂肺的哭喊长久不息。

  要走的人,被送上军用吉普车,黎文虎趴在车窗上探出半个身子拍打着车厢呼喊着,送行的人,追赶着远去的吉普车呼叫着,离别的伤感在这里释放,难舍的战友之情在这里宣泄。

  场面让人心焦,让人心疼!

  再见了,亲爱的战友!

  当你离开连队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英雄的军旗,不要忘记绿色营区里的畅想,这里是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这里是你心中的永远的故乡!

  这里留下了你的足迹和身影,这里留下了你的汗水和功绩,这里更有你的战友和兄弟!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希望你记着老连队,记着这个家!

  常回来看看!

第五章.军人的家族
一.

  黎文虎自小生活在北京的部队大院,这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世家。

  爷爷黎国维,奶奶梦梅和父亲黎北抗,母亲林芮都是军人。

  从小在军人的家庭里面长大,使黎文虎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

  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本应集各种宠爱于一身。

  但是当别的小朋友都沉溺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之中的时候,小虎早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他的父母从小就培养他办事要讲究条理,做事要认真负责这样一个态度。

  他们对他的要求非常的严格。

  在孩童时代的部队教育,很多军人具有的特性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

  比如说他做事总是雷厉风行,办事非常讲究效率,自律意识非常强。

  这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们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我我办事的效率。

  而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呢,他们会教育或者诱导他怎样怎样去办,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而且是比较快的办好。

  一般来说,他们给他的教育是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让他自己去做。

  数年的军旅生涯,使得他变的格外冷静和稳重。

  黎文虎崇拜的人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