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皇长子这一板一眼的样子,孟芝娘觉得后牙槽有些疼。
桑落要来的事情之前康宣帝就已经从孟芝娘嘴里听说过了,在饭桌上的时候康宣帝就问起了此事。
孟芝娘放下筷子,面上有不加掩饰的赞赏之色:“小皇婶过来,其实是有事情要请皇上帮忙的!”
不得不说,孟芝娘当了这么几年的皇后,在对皇帝的心思的揣摩上还是颇有心得。这当口要说这是给皇帝送功德,皇帝是万万不会念桑落的这份情的。就算他心里对殷桑落有那么点隐晦的想法,可他跟穆战北在本质上就有区别,他这人绝不会因为此而觉得感动,只会认为这让他颜面扫地。
孟芝娘心中冷笑,他甚至都没学会什么叫做真正的爱一个人。不不不,他恐怕连什么叫做真正的喜欢都不知道,更别说爱了。自己不知道珍惜,心里却又认为这是小皇叔抢走了他的人,对小皇叔抱有隐晦的恨意。单是如此,落了下乘却不自知。
果然,听她这么说,康宣帝也是放下筷子,微微一笑,似乎有些不经意的道:“找朕帮忙?小皇婶跟皇后的关系更加亲近不是?怎又会找朕帮忙?”
孟芝娘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不让自己脸上露出那抹轻蔑之色,非但如此,还要配合的展露一抹激动高兴之色:“这件事还真的只能劳烦皇上操心了……”说着,将桑落提出的建议跟康宣帝仔细说了说,倒是没话里话外的都提到这是桑落的功劳,只说桑落认为这种事情唯有朝廷来做才最适合。
“……小皇婶也说了,这天下都是皇上的,天武的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虽说需要投入不少银子,短期内也是无法见到成效的。可若是坚持下去,这便是利国利民之事。不出十年,我天武的国力定能再上一层。若有二十年,这天下尽归皇上囊中又有何难?”孟芝娘的话说的无比的漂亮,还顺手给画了一个巨大的,香喷喷的大饼!
当然,她这点眼力也是有的。真要是能坚持十年二十年的,天武的国力自然是蒸蒸日上的。更何况,有小皇叔和殷家父子在,只要眼前这一位不拖后腿,一统天下就不单单只是嘴上说说的而已了。
所以说,这是一句口号,但是也的确很有可能实现。
康宣帝虽然心胸狭隘了点,眼光又不够远,可是这点利益关系还是看的明白的。他听完之后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个培养人才的好办法。第二个想法却是,必须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一旦落入其他人的掌控之中,但凡有点小心思,后果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他虽然没说出口,可眼底瞬间的防备和忌惮还是清楚的落在孟芝娘的眼中。
孟芝娘暗叹,若是皇帝有小皇叔的胸襟和才华,恐怕现在天下就已经统一了。难怪当初先皇越过自己的亲儿子,死活都想要立小皇叔为皇太弟。这事儿她前两年回府的时候,还曾听父亲无意中感慨了一句。虽说很快就遮掩了过去,可她却是没忘记。
罢了,这原本就不是她该想的。纵然失望又如何?原本就不是为了所谓的感情才在这个男人身边汲汲营营的,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娘家在挣一个出路罢了。
脑海中思绪万千也不过只是瞬间,孟芝娘只当什么都没看到,正色道:“皇上,按理说臣妾乃是后/宫女子不该多言,不过臣妾还是觉得小皇婶的这个建议的确是极好的。”
一直在旁听不曾开口的皇长子忽然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的点头:“父皇,儿臣也觉得叔祖母说的极对。”
四皇子见状立刻胡乱把嘴里的东西嚼了下去,急忙忙的开口:“父皇,儿臣也这么觉得!”
康宣帝看向皇长子:“为何?说来听听!”他已经会带着皇长子去御书房旁听,偶尔还会忽然询问一些问题,不会太深奥,以此来考校皇长子。
皇长子思索了片刻,认认真真的回话道:“年老者经历的事情极多,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就是最为宝贵的。更何况,老有所依,这也会让我天武的百姓更加的团结。年幼者,乃是我天武日后的支柱,自该好生培养。儿臣曾听叔祖母说起过,读书人之所以少,是因为读不起。若是年龄适当者都能入学,那天武强盛之日指日可待。”他还小,想的不够全面,可是他听政也是许久,并不妨碍眼界的开阔程度。更何况,桑落原本就有些其他的想法,在跟皇长子相处的时候,会不经意的灌输一些道理。不至于引人注意,可也能让皇长子学会多方位的思考,从而拓展思路。
第415章 立太子
桑落只提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不过康宣帝也不是蠢的,如何会想不到其他的孩子?康宣帝也知道这就是一个设想,未来的走向会如何谁也不能保证。但是,用殷桑落的话来说,就算是画饼充饥,这块饼也不是普通的饼。就算明知道是诱饵,可但凡是有点大志向的人,也绝对不可能放过。
赞赏的看了皇长子一眼,康宣帝第一次开始正视立太子一事。他到现在有四个皇子,本身也不是好女色的,宫里的人原本也不多。这两年也没有公主皇子出生,事实上他也不觉得孩子多了是好事。这一点,大沥就是前车之鉴。纵然争夺之下能登顶的那一个无论是在心智城府还是手段上都算得上是个中楚翘,他若是能狠得下心来,尽可多生几个儿子任由他们争夺这皇位便是。但是,从大沥日渐衰败就可知,争夺有好处,却也是带着坏处的。兄弟间纷争不断,大臣们各自选定阵营,这也就意味着内/乱不止。大沥数百年的基业到了现在,不也是日渐式微?
或许,他也该早早的立下太子。现在太子还小,他自己甚至都没到而立之年。就算这皇位能坐到花甲之年,那也还有三十几年。现在立了太子不过是能安一安那些大臣们的心,也免得这些皇子们长大了为了拉帮结派的弄的乌烟瘴气的。
读>;小说 ;ybdu 这么一想,康宣帝立太子的心思反而愈发的坚定了。
四皇子看看父皇,再看看大哥,虽然刚才大哥说的话他没明白,不过他最会看人脸色,一看就知道父皇这是高兴着呢!康宣帝这几年对他们兄弟也算是关爱,不管跟他是否亲近,至少四皇子有那胆子在康宣帝跟前笑闹。
“父皇父皇,儿臣也有话要说!”
康宣帝回神,禁不住笑道:“小四有什么高见?父皇听着呢!”
一听父皇在等着听他的“高见”,四皇子愈发的高兴。可是他原本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思来想去,最后在父皇越来越明显的笑意中鬼使神差的来了一句:“落姐儿说的,都是对的!”
“澈儿!”孟芝娘无奈的扶额,果然小儿子不如大儿子稳重么?幸好殷桑落那家伙不在这儿,不然肯定得呲牙咧嘴了。
康宣帝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皇长子小时候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叫人“落姐儿”,怎么教就是不肯改。等后来长大点了明白事了,好歹在人前还是知道改口的。再等小四出生了,皇长子有的时候也会跟小四说起“落姐儿”的事情。于是懵懂的小四就记住了这么一个人,到了现在还是口口声声的叫人“落姐儿”,没成想这时候又来了一句,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了。
被逗乐的皇帝心情愈发的好了,用了午膳陪着皇后和两个皇子又说了会儿话,就让何公公派人去宣了几位大臣去御书房,这件事要好好的商议一番才好。
不过后续的培养暂且不说,单说眼前,给失去家人又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一个栖身之地却是迫在眉睫的。这件事功德不可谓不大,这分明就是一块香喷喷的大肥肉,谁肯放过?不说是给小一辈一个出头的机会了,单说那群老家伙,也都是争的面红耳赤的。
可最后康宣帝选中的人却是让大家在意外之余,也是心头微惊。
——安平侯世子,皇后嫡亲兄长,孟子骞。
康宣帝对安平侯爷比较看重,可是世子爷孟子骞却是一直都不曾加以重任。在这当口忽然又选中孟子骞,难道皇上这是想要……立太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众人都是齐齐一惊。
要说脾气臭,就属周御史和刑部尚书景大人,这两人在此之前对于立太子一事也是极为看重的。其他几位大人心知太子一事是皇上心中的一个结,轻易是不敢提及的。偏偏这两个脾气臭的,尤其是周御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旧话重提。这时候皇帝似乎有松口的意思了,周御史心里一个“咯噔”,决定趁热打铁。
一提及太子这个话题,御书房里顿时就沉默了下来。只有同样臭脾气的景大人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国舅爷也在,公孙太傅同样也在,这两人一听这话头,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这是要糟啊,放在往日皇帝早就开口否决了,可今日却看似若有所思,像是真真在琢磨这事儿。这太子若是定下了,他们日后岂不是要更加的费功夫?
只是“不能立太子”这种话是不能从他们嘴里出来的,所以这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立刻明白对方也是相同的心思。尤其是公孙太傅,德妃名下就只有一个不是她亲生的公主,吴家可是有两个皇子。就算不是国舅爷的亲闺女肚皮里出来的,可比起来国舅爷才更加着急才是。既然如此,那就等着国舅爷自己先开口吧。
偏偏国舅爷也有相同的心思,公孙家可不是好相与的,能干看着?
这两人各有心思,都等着对方先开口。这一来二去的,却是失了先机。
两人等了片刻也不听对方开口,哪里还会不明白对方的心思?心头都是一惊,也顾不得算计,立刻就要开口,却听康宣帝已经先一步张了嘴:“爱卿所言极是!朕一直不肯立太子不为其他,只担心皇子年幼不知资质如何。不过今日朕听了皇长子的一番言辞,朕忽然就下了决心……”当下将皇长子说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也好让这些大臣知道他为何会不肯立太子,而今为何又会改变主意。换句话说,他就是要让人知道,他立或者不立太子,都只是为了天武的百姓们负责。
周御史的嘴皮子是最利索的,而且他始终都在暗中关注着国舅爷和公孙太傅的一举一动,见他们似乎还想要开口,张嘴就抢先了:“皇上圣明!皇长子最肖皇上,又是皇上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这般出色也是在情理之中!此乃我天武之福!”
“天佑天武!”于是,“好搭档”景大人率先就跪了下去。
立或者不立的,先跪了磕个头认下来再说……
第417章 雪灾
穆战北到南边的时候这大雪停了几天,这没让穆战北觉得欣喜,时间更加的紧迫。这积雪一下子就融化了,恐怕会引起洪灾。南边向来雨水充足,田地旁也有挖掘出来的渠道可供走水。但是,这种渠道也不深,积雪一旦融化带来的水流,恐怕会在瞬间就将田地全部淹没了。
然而,穆战北还没让人去预防洪灾的问题,大雪又开始下上了。最大的时候,半个时辰就下了有一指深。就算下雪的时候温度没那么低,可也总不能时时刻刻的都呆在房顶上扫雪。可要是不盯紧了,一个不小心房子就会被压塌了。就算是县城里的那些青砖大瓦房,塌了房顶的也有不少。就连穆战北经过的一个县城的县衙,围墙也因为年久失修就这么被这场大雪给压倒了。
“王爷,再这么下去恐怕就不太好了!”说话的是溪洲,他所在的这个县城本就是最为贫穷落后的,辖下百姓们住着的房子也是最为破旧的。一场大雪,差点就把人逼的没了活路。不过,溪洲也是第一个在朝廷的命令还没到之前就先开了粮仓救济灾民,努力说服县城中的百姓,腾出房子来暂且安顿这些灾民的县官。是以到了现在,他所在的县城粮仓已经快空了。朝廷拨下来的钱粮尚未到手,他也只能先向上一级的上司借粮。只是现在南边到处—一—本—读—小说 ;{y}{b}{d}{u}都受灾,就算接了也借不了多少。好在这时候穆战北到了,溪洲甚至都没来得及跟他客套。
穆战北微微颌首:“本王已知晓,稍安勿躁!”钱粮已经拨下来了,有不长眼的想要趁机伸手的事情他也知道。只是现在是以安抚灾民为先,其他的他的妻子和岳丈总是能够解决的。
穆战北在溪洲这些在西北长大的人眼里无完全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