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巴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巴方-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淡出中原文明的视野,不再引人注意。

  略有争议的是“彭”。

  彭姓,是巴人的后裔——土家族的大姓。《括地志》中提到,楚国西南的濮地,曾有“彭州”,而且武王就是率领这些“西南夷诸州”伐纣的。又说古彭国在“戎府”以南,“戎府”即戎州都督府,是唐初设在四川宜宾的军政合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括地志》又是唐代的书,因此这个描述很明确,它既不会是成都西北的彭州,也不大可能是江苏徐州的那个“彭城”。从方位上看,似乎重庆东南、乌江下游的彭水一带比较符合。

  彭水是早期巴人西进的重要据点,著名的郁山盐泉就位于彭水东南。彭水也曾是中国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历史重镇,此地汉属涪陵,唐置黔州,曾一度成为中央政府羁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中心。

  问题是,巴蜀地区与“彭”有关的地方还有很多,岷江下游的成都南有彭山县,嘉陵江畔的阆中市郊也发现过彭城遗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尚书》中出现的“彭”,应该是古代巴国附近的一个小国,属于巴方军事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

  顺便说说,夏商时期淮河流域的徐州一带也有过一个大彭国,后来被商王武丁所灭。有趣的是,就在西周取代殷商之后不久,淮河南面出现了一个新的诸侯国,它就是吴国。翻开《史记&;#8226;吴太伯世家》,头几句话就会让你吃一惊:吴国的开国之君,竟然是在周文王姬昌小时候就离开岐山神秘出走,一度杳无音讯的两位至亲伯父。这当中肯定有些蹊跷!

  把心中的疑团搁一搁,且看剩下的“卢”、“髳”两国。

  “卢”,一说在川南泸州,但杜预称之为“南蛮”,多数人认为应该就是“卢戎”。商周时期,汉江中游的荆楚腹地有两个唇齿相依的苗蛮小国,称为“罗国”和“卢国”。其中卢国(卢戎)位于今湖北襄阳以西的南漳一带,罗国则在南漳东面不远的宜城山区。汉水在这里有条支流叫蛮河,卢国和罗国一个在河的上游,一个在河的下游,彼此距离很近。

  卢戎尊虎崇虎,也是巴人一脉。它面积虽小,实力不俗,不仅参加过武王伐纣,还曾联合罗国将新兴的楚国打得找不着北——公元前699年楚国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左传》)。不过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后继乏力,先后为楚所灭。据说秦汉以后卢戎和罗人的后裔辗转来到朝鲜半岛,建立了辰韩、弁韩以及后来的新罗国,从此开创了朝鲜的历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韩国人自称“太极虎”,也似乎与西周和巴人有关。

  “卢”在《牧誓》八国中虽然分量不重,但它附近有座山非常有名。此山是后世楚国的基业和起点,它就是位于蛮河南岸的荆山。荆山后来的故事,和岐山、巴人都有关系。

  “髳”也是巴人的一支,这倒没人怀疑,但对它的具体位置却各执一辞。《括地志》云:“姚府以南,古髳国之地。” “姚府”即姚州都督府,是唐代在今云南姚安设置的军政机关。姚安在云南中部,和岐山远隔千山万水,如果那里的人也跑到牧野凑热闹,就有些瞎胡闹了。《括地志》的说法不大可信,因此《辞海》说“髳”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分布在今川南、滇北一带”,把古髳国的位置悄悄北移了一些,但仍然太远……

  一个一个看下来,我们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常璩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从《牧誓》八旅中我们看到,武王所率的王师中,除了周原本族的士兵,和西羌一带“有夏”遗民以外,尚有以“微”为代表的关中地区沿途归附的中原小国。这些力量虽然精锐,但毕竟还不足与纣王抗衡。剩下巴师五国,合蜀为六,已在兵力上占了大半——这就是“巴蜀之师”的班底!

  更重要的是,从参与伐纣的八支人马的方位来看,庸人来自汉水流域,蜀人来自岷江流域,羌人来自渭河流域,髳人来自丹水流域,微人来自汾河流域,卢人来自蛮河流域,彭人来自乌江流域,濮人来自嘉陵江流域,基本上占据了整个关中平原及其西北、西南地区。甚至,跟随武王长途奔袭的那些巴蜀战士还只是冰山一角,他们身后所各自拥有的那一方水土才是“巴蜀之师”的真正含义:巴蜀地区始终为武王伐纣提供稳定的后方、不绝的后援,和极其广阔的战略纵深。

  岐山,实际已动员了大半个中国的资源和力量与商王朝决战,胜负之数,可想而知!

  这种立足巴蜀、通谋天下、纵横万里的政治智慧,着实让后世枭雄们受益非浅。三国时期的“智圣”诸葛亮这样说过: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

  益州,就是巴蜀之地;荆州,也是巴蜀的延伸。诸葛亮给刘备出的点子,说白了就是西周文武图商、秦王统一六国和刘邦平定天下的成功经验。你看,从两周、秦汉到三国,一千三百年的天下大势,表面上看是在中原逐鹿,底下的功夫却全在巴蜀。

  但是,一个更大的疑问浮上心头:这样强大的后援力量,岐山又是怎样联络上的呢?难道,当时也出过一个“诸葛亮”吗? 。 想看书来

丹水秘道
回过头来,我们还要看看前面那个没怎么说清楚的“髳”。

  《牧誓》这样重要的官方文件,对盟国的排位一定经过仔细的推敲。何况“礼”源于周,重视礼仪的传统,不会让武王犯下颠三倒四的低级错误,这就更让我们确信,《牧誓》中“八国联军”的排名是有讲究的。西土八族中,“髳”排在庸、蜀、羌之后,居第四位。然而,这样一支备受武王重视的军队,我们却一直说不清它究竟有什么特别!

  是面积特别大?不像。像庸、蜀那样的大国,我们总能在史料中找到些残留的记录,“髳”却一点线索也没有。是渊源特别深?它又不比羌与周的渊源那样有案可查。如果真像《括地志》中所说的“髳在姚府以南”,它应该没资格排到卢、彭、濮之前。

  难道,是它距离岐山特别近?

  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古三苗疆域考》中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髳”即“三苗”!钱穆认为,作为古三苗的余部,商周时期的髳人仍聚居在今山西以南、河南以西一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吕思勉、范文澜等文史大家的认同。

  展开地图,我们清楚地看到,钱穆所说的“山西以南、河南以西”,绵延着伏牛山。三千多年前,伏牛山以东是商王朝控制的中心地带,北方是“有夏”生息的关中平原,西面是暗藏玄机的莽莽秦岭,西南是庸国掌握的汉水河谷。髳人的生存空间,就只剩下汉水北边的一条支流——丹水。

  提起丹水,我们一下子想起,很久以前的尧、舜、禹时期,中原地区对三苗的打击,正是从丹水开始的——

  “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吕氏春秋&;#8226;召类》)

  中原人们对“南蛮”的印象很特别,《后汉书&;#8226;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对所谓蛮夷有过一段十分精彩的概括。这段描述虽然只有24个字,却极为传神。笔者也算是南蛮人氏,每每读到这里,总有些忍俊不禁:

  “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后汉书&;#8226;南蛮西南夷列传》)

  正是这些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说着鸟叫一般方言的“外痴内黠”的三苗人,历史上屡屡在中原文明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最初是山西南部的蚩尤(传说是最早的三苗首领)和炎黄部落大打出手,随后是丹水流域的驩兜不服尧传位给舜而反叛。被帝尧打败之后,三苗人的活动南移到丹水和江汉平原之间。之后几千年,三苗人的后代始终摆脱不了漂泊的命运,被中原武装集团一路向南趋赶,其中的一部分被一直赶到武夷山脉和云贵高原一带,这可能就是云南那个古髳国和今天苗瑶民族的由来。

  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三苗和巴人同属苗蛮族群,同宗同源。三苗人崇蛇,这与巴人的早期图腾是一致的。此外,三苗人早期活动的区域,北有丹水,南有蛮河(汉水支流,在襄樊以南),据说蛮河在东晋以前也称夷水。而在巴人的发祥地——鄂西南的长阳县境,也有南北两水:丹水居北,清江在南,史前的清江也叫夷水。也许正是缘于文化上的共同之处,自禹夏以后,巴人和三苗被统称为蛮夷,同属巴方。

  留在丹水的三苗残部,自称“髳人”。《牧誓》中参与伐纣的“髳”,应该就是他们。他们在商代可能有过一些部落形式的小集团,或在丹水河畔建立过一些城邦小国,但整体来说,“髳人”所居的伏牛山区和丹水流域,周围列强环伺,也只能“安土重旧”,老老实实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

  如此看来,“髳”虽然与岐山相隔不远,但究其实力,仍然远不足以受到武王的重视, “髳”也因此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没能留下什么痕迹。真正让“髳”的排位靠前的,应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它和一条秘密的通道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丹水古道。

  丹水就是现在的丹江。丹江虽然属于长江水系,却一直向北伸展到秦岭的后脑勺上。它的源头名叫黑龙口,与陕西临潼东南的蓝田仅一岭之隔,距古都西安不足百里。出蓝田县城,过灞河后上七盘岭,从峣山以北经六郎关、牧护关越过秦岭后,顺着七盘河就到了黑龙口。此后只须顺江而下,就可直达南阳和襄阳。

  众所周知,上至虞夏,下至秦汉,中原文明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平原。而丹水切割而成的河谷,将关中平原南面的秦岭天堑打开了一道缺口。它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直通荆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关中平原和荆楚大地,进而沟通吴越湖广的水陆通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蓝关就是蓝田关,它是丹水古道从长安出发的起点。顺流而下到达丹凤县的武关,既古代秦楚两军之间的桥头堡,也是古道的终点。因此,丹水古道又称蓝田道或武关道。

  这条古道,或许还见证过夏王朝彻底灭亡的最后一战。很久以前那个“夏耕之尸”的故事里,就曾提到过“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有人怀疑,这里的“章山”实际上位于武关所在的丹凤县西,应该就是丹江南岸的“商山”。

  丹水往东,和商之间隔着崇山峻岭。从地理上看,这一带也是商王朝管理的死角。

  丹水的下游,往南是庸国、卢国、荆襄。出丹江口往东不远就是河南的南阳。南阳到襄阳,是中国古代一个智力十分密集的地区,出过不少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出山以前,隐居的地方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到现在都还在争论,而襄阳就在古卢国偏北一点。诸葛亮虽然是山东人,但他十五岁就到了这里,其知识的积累和见解的养成就在这一带。

  而南阳在商周时期,地近吕国:

  “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括地志》)

  说是有个叫“吕尚”的人,其先祖的封地就在南阳县西三十里的吕城。

  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牙。后来人们习惯在“牙”前加上“子”,意思是先生,表示尊敬。——原来,他就是被儒、道、法、兵诸子奉为“百家宗师”的姜子牙!

古怪的过客
大约是公元前1100年前后的一天。从这一天起,丹水边的髳乡不再平静。

  这一天,丹水上游来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他们既不是商队,也不是土匪。其中有不少人常常路过这里,是髳人部落首领的座上宾。当地的髳人大都明白,他们来自周原。

  但这一次有些奇怪,领头的是两个英气勃勃的中年人,看样子来头不小。

  自打他俩经过这里以后,这条道路开始繁忙起来。一队队人马从丹水古道秘密地开往南方,也不知去了哪里……

  丹水边的髳人不会知道,这两人一个叫太伯,一个叫仲雍,是嫡亲兄弟。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岐山脚下周族头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古公亶父,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武王姬发的曾祖!

  他们行色匆匆,要到哪里去呢?这还要从古公亶父南迁到岐山说起。

  周人从海拔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腹地,迁移到渭水上游海拔6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