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义诗经 心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绪义诗经 心得-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兄妹们所做之事完全是禽兽之行,于是诗人干脆用禽兽来起兴作比。“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说的就是齐襄公,把他比作是一个好色滥淫的雄狐,把他那四处张望,两只眼睛色迷迷的求偶之态刻划得惟妙惟肖。下面的“葛屦五两,冠緌双止”,大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半斤八两差不多,意思是说你文姜和齐襄公这个老狐狸比起来,都是一般货色。
  诗人的情绪一旦起兴,就一发不可收拾。整首诗每一章都有不同的起兴,然后直指所要讽刺的对象,尽情地发泄着对这种禽兽之行的不满:
  南山呀又高又大,公狐狸四处寻配偶。
  通往鲁国的大道平又坦,文姜要从这里出嫁了呀。
  既然你已出嫁了,为何你还想着他?
  葛履要成双呀,冠缨也配对呀。
  通往鲁国的大路平又坦,文姜你是从这里出嫁的。
  既然已经出嫁了,为啥你还粘着他?
  大麻应该怎么种?横一排来竖一排。
  娶个妻子怎么样?定要告诉爹和妈。
  既然成了你的妻子了,为啥还任其放荡呀?
  柴草应该怎么割?不用斧子劈不开。
  娶个妻子做什么?没有媒人不行呢。
  既然成了你的妻子了,为啥还任其淫乱呀?
  诗人对两人的讽刺在这首诗中还算是十分克制的,但对两人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尽情的责骂,而且在后两章还把作为丈夫的鲁桓公也连带责怪了一番。似乎在这里鲁桓公完全是受了委屈,他们兄妹乱伦跟我何干?可在诗人眼里不这么看,作为一个丈夫,你和她朝夕相处了十八年,也不短了吧。如何时隔十八年,你自己的女人还是割不断这段孽缘呢?不是割不断,诗人说得好,剖柴草尚且要用斧子,那么割断这孽缘当然更应当下大力气才是。否则你头上那顶绿帽子岂不是白戴了?没有人同情你!
  文姜这种女人,真的能够折腾死男人。
  现代人竟然还把文姜和齐襄公之间的苟且之事称之为“爱情”,说什么“雄狐绥绥”就是指男人向女人求爱。真不知道在他们看来什么是爱情。
  任何时代的爱情都应该建立在道德、伦理和纲常的基础之上的,脱离了这个基础,就不亚于一只邪媚的狐狸。人性不在了,人伦也丧失了。所以自古以来,人伦、礼制就是一篇大文章。后世有人极力想为潘金莲开脱卸责,都打着人性的幌子,其实都是徒劳的。
  

甫田:回到自己的位置(1)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齐风·甫田
  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被天神惩罚,终年做着推石上山的苦役,石头推上山顶又滚落下来,循环往复,永无休止。这个故事历来有着许多解读,有的说,这正好说明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怕失败不甘失败的表现;有的说,这是一种毅力的体现,虽败犹荣;有的说,这是人与命运抗争的表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总之人们都乐于赋予它积极的意义。只有存在主义者加缪表述了另一种消极的意义,他说,西西弗斯的命运是人类生活的隐喻,即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毫无意义。为减轻事件本身的悲剧性,加缪又提出西西弗斯的内心深处是幸福的,因为推石上山的愿望本身已经使他得到满足,不必苦苦追问生命的价值是什么,重要的是应当怎样去承受生活。从而给悲剧的命运涂上一层瑰丽柔和的色彩。
  实际上,西西弗斯神话的解读还得由制造这一神话的人或上帝来解读最好。因为,西西弗斯的行为并不是他本人的愿望,也不是他本人的意志,当然也就不能代表他内心。他是被迫的,因为他抗争不过天神的神威。
  相反,我们应该问,上帝为什么要施予他这样一种惩罚,而不是别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上帝提出来的。透过西西弗斯徒劳无功的行为,上帝已经告诉人们答案了。那就是,巨石本身就不应该置于山顶,而应该待在它自己的位置,而愚蠢的西西弗斯却始终不理解上帝的用意。
  而在我国《诗经》时代,诗人们其实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齐襄公与妹妹文姜的淫乱,闹得举世皆知。为遮人耳目,竟然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的妹夫鲁桓公弄死在齐国。尔后又嫁祸于大力士公子彭生。这样一来,激起国人民怨沸腾。
  为了转移国人视线,齐襄公兴无义之师,先后三次出兵干预他国事务。他借口郑公子忽被其兄弟杀死,把杀死忽的罪首逮住杀了,想以此来博得郑国人的好感。然而,郑国却并没有因此结束内乱。四公子五争的故事仍在继续,此其一。其二,他借口要报自己的先祖齐哀公被周天子烹掉之仇,把矛头指向当年向周天子献谗言的纪侯,出兵灭了纪国。其三,又出兵帮助卫国攻打他国。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使自己善终,最后自己还是死在国人手里。
  于是齐国的诗人便作了一首《甫田》诗,来讽刺他: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高高长势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惶惶。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怏怏。
  漂亮孩子逗人怜,扎着小小羊角辫。才只几天没见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执着于就诗论诗的后来人,自然读不出诗中的“刺”,他们还坚信,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丈夫或者少女怀念恋人的诗。其实,诗人是正话反说,奉劝世人莫去耕那种荒芜多年荒草丛生的田地,那样费力不讨好;莫去思念那个远方的人,想也白费力。意在告诉人们,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别去想,把不现实的念头抛开。
  这是一首讽刺诗,把齐襄公那种好大喜功,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想借此回避自己罪恶的小人行径做了辛辣的讽刺。他所做的都是自己不应该的,而该修的德却不修。这还是一首哲理诗,意在说明,一个人要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的位置,回归自己应有的位置。做国君的当然首先是要修德,修礼义。德不修而求诸侯,礼义无而求大功,无异于拔苗助长,无异于一个小孩突然给他行成年礼,仍然改不了他的本质。
  有人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大智是大勇,是对生存困境的挑战,值得欣赏。其实这是一种狡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愚蠢和无奈之分,前者如以卵击石,后者或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为,或为他人意愿而自己不敢违逆,如西西弗斯。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甫田:回到自己的位置(2)
有人把西西弗斯式的行为称之为某种信念而献身,同样是一种误读。心中有信念,这信念一定是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而西西弗斯的行为恰恰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要说是信念也是一种愚蠢的信念。任何人或生物的生存,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位置。正如鱼只能生存在水中,倘若离开属于他的位置,最终只能是一个悲剧。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徒有信念是无益的。
  抛开这种不现实的念头,回到自己的位置,从修身做起,这才是人生最佳的选择。这是西西弗斯,也是《甫田》给我们的启示。
  

敝笱:史上“破鞋”第一人(1)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齐风·敝笱
  有道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在齐子文姜眼里,她哥哥诸儿也就是齐襄公就是她的前夫。不仅是前夫,只怕也是她的初恋情人。因此,文姜虽然和鲁桓公过了十八个春秋,但是心里自始放不下她的哥哥情人。也不知是怎么整的,鲁桓公整了十八年都没把一个小女人的心整到自己这边,最后反倒把自己的小命给整没了。
  话说文姜嫁到鲁国的第十八个年头,机会来了。这年春天也就是鲁桓公十八年的春天,齐襄公邀请鲁桓公去做一次高峰会晤。这一次,大概文姜使了什么迷魂药,竟然使得鲁桓公不顾礼制规定,同意带夫人文姜一起去齐国做国事访问。临行之前,被鲁国大臣申溃敖搿J录蹲蟠ぢ郴腹四辍贰!按海行校煊虢先缙搿I昀'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应该说,申先生所说的极其明确了,违礼必败。不管他是不是听说了文姜在齐国的风流韵事,鲁国是礼仪之邦,“周礼尽在鲁矣”。仅凭他所说的“易礼”这一条,就足够鲁桓公重视了。然而,桓公竟然不听。
  果然,后来的发展印证了申先生是一个预言家。桓公和夫人文姜一回到齐国,就受到了齐襄公异乎寻常的热情款待。把夫人文姜单独叫在宫中,说不定还打发了齐国许多的美女去陪鲁桓公。
  可是等鲁桓公从温柔乡里醒来,发现夫人好久不见影子了。一打听,原来自己的女人和她哥哥通宵呆在一起。这不正常嘛,兄妹俩哪有这么个缠绵法的?想起以前听说的风言风语,鲁桓公就气得脸色铁青。等到夫人回来,桓公的血性就上来了,与夫人大吵了一架。弄得夫人还满腹委屈似地哭了起来。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桓公只好强压住火气,派人去向齐襄公辞行。
  襄公这一边其实也放心不下,一来他惦记情人般的妹妹,二来也怕在桓公面前露馅。
  当襄公这边的人把桓公与夫人吵架的事告诉襄公后,桓公辞行的使者也来了,襄公一想,不妙。于是极力挽留桓公再多玩一天。
  第二天,襄公在牛山大摆宴席,命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向桓公敬酒。桓公本来也有气闷在心里,不好受,正好借酒浇愁。这一喝就喝了个酩酊大醉。襄公便打发公子彭生送桓公回馆驿。公子彭生是齐国有名的大力士,襄公特意嘱咐他,要他抱紧点儿。结果,半路上,公子彭生一使劲,便把桓公的肋骨都弄折了,可怜的鲁桓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醉死”在齐国。
  这下轮到文姜做戏了。她又哭又闹,一个劲儿也要陪桓公死了算了。当然齐襄公不会让她死的。当鲁国得知国君死讯,一个个气得不行。这不明摆着欺负鲁国吗?但真要打起来,鲁国又不是齐国的对手。于是鲁国上下只好憋了这口气,一面派人去接桓公的灵柩,一面派人跟齐国交涉要求惩办凶手。襄公自知理亏,只好把公子彭生法办了。这事就不了了之。
  后来,鲁国的史臣写《春秋》,把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只好含含糊糊地一笔带过了。倒是齐国的君子们反而深以为耻,便写下了一首《敝笱》的诗。
  “敝笱”是什么意思?我看大约就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破鞋”差不多吧,象征没有贞节的女人。“笱”本义是指一种捕鱼工具,暗示文姜和桓公来齐国就好比自投罗网。但我觉得还不如理解成“破鞋”来得痛快些。文姜大概就是历史上最早获得“破鞋”称号的第一人。
  诗写得很是委婉,但文姜返齐荒淫无耻的秽行都囊括在诗的比兴里面了,一种别有风味的讽刺读来令人好玩:
  破鞋挂在鱼梁上,鳊鱼鲲鱼心不惊。齐子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云。
  破鞋挂在鱼梁上,鳊鱼鲢鱼相游荡。齐子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雨。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敝笱:史上“破鞋”第一人(2)
破鞋挂在鱼梁上,鱼儿来往好惬意。齐子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水。
  王安石的《诗义钩沉》中说,“其从如云,无定从风而已。云合而为雨,故以雨继之,雨降而成水,故以水继之”。这倒是把诗人以鱼、水、云、雨作喻的奥妙说了大半。鱼水之欢、云雨之情,自古以来暗示男欢女爱。诗人愈是说鱼儿心不惊、心不虚,便愈是反衬出兄妹俩对自己所行苟且之事不知羞耻,其讽刺之意可谓高超而辛辣。三章诗的后两句,诗人唯恐人们不知道是齐国的文姜回娘家了,刻意反复渲染。本来文姜之回娘家就不合礼制,诗人愈是反复渲染这一点,愈是表明这里面大有深意。本来像文姜这种不光彩的角色回娘家,低调一点,人们或许还会理解,她愈是这么大张旗鼓地回国,也愈说明她不知礼义,厚颜无德。连带把当初同意文姜回国而后身死异国的鲁桓公也刺了一下。当初若是听了老人言,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结果呢?
  回想鲁桓公这一生也太不值了,一个堂堂男子汉,一个堂堂礼义之国的国君,周公的后裔,戴了这么多年的绿帽子,竟然就这样死在女人的手里。他和文姜之间难道真有什么爱情吗?不爱,为什么不放弃呢?也许这才是礼义所导致的面子文化的罪过吧。但是倘若一个人真的连面子都不要了,那不形同一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