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西方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别了,西方经济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假设一

  中国13亿人中有一亿人生病了,需要去医院,看病、吃药、做手术、住院等等。这是很高的消费,而且还会带动多少制药企业扩大生产?为国家“创造”(我不希望用创造这个词,因为同时这也给人民带来了病痛!)了多少利税?总之这会很大程度上提高GDP。

  假设二

  中国13亿人中没有人生病了,不需要去医院,看病、吃药、做手术、住院等等。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GDP的提高。

  那么我问你,假设一比假设二更好是吗?更有利于国家对吗?对个屁,我看你是巴不得别人都生病!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运行的经济存在的弊端。那就是大家都病了反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了。呵呵,荒谬!

  那么同样如果现在路上的汽车都坏了,就又有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理由了?

  注明一点:这里为了把道理说的简单易懂,省略了一些说明。我们并没有完全的考虑人们生病给GDP带来的负效应,如某个企业高管生病,影响企业的业绩,进而影响GDP。如果考虑到负效应,很多事情无法计算了。我们的重点是把道理讲清楚,所以有意忽略了一部分情况,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所解决不好的问题,几乎各个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于是西方经济学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国家有一定的失业率是正常的。这几乎符合了任何一个国家的胃口,几乎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失业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这让我想起了一家企业。生产装载机的。因为使用了特殊的结构,和一些技术存在问题,他的装载机变距箱里的油温往往过高达到120度。而行业平均变距箱油温只有100度。于是这家企业在产品说明书里写道:油温125度以下属于正常范围。而实际的情况则是该装载机由于油温过高往往令机器突然停止工作。当然更改“说明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解决之道!

  可对于一般人来说,失去自己的生活来源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因为你几乎不知道明天有没有饭吃,更不用去讲什么婚姻、家庭、老婆和孩子。搞不好为了生存你要去申请救济金,当然这还是要在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的国家里。要不然你也许只能去做小偷、强盗。

  还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的压力。欧美国家的人们可能略微好一些,他们会排队领取救济。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在那里还是发生了一些不好事情。一些家长因为生存困难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枪杀。我猜他们当时一定心理压力非常巨大!说道心理压力就不能不提到亚洲国家。那里的社会保障相对于欧美没什么优势,而且那里的人们也更担心失业。失去工作对他们心理的影响要大于对欧美人的影响。

  总之我们应该正视失业问题。到今天为止我们都是在西方经济理论指导下对付失业问题。效果很一般。让我们彻底丢掉西方的经济理论吧!让我们用充满魄力的创新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吧! 。 想看书来

垄断与恶性竞争
还有一些问题是它解决的并不太好的。一个是垄断,一个是恶性竞争。

  对于垄断,有些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规定。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截然相反。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国家多出几家特大型企业。虽然为了鼓励竞争,也将部分垄断的特大企业分成若干大企业。但垄断并未消失,基本上属于寡头垄断的格局。对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寡头格局仍然造就了很多消费领域里的不公平,并且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都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这里所说的垄断主要就是针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的。

  还有就是恶性竞争。为了生存谁都必须要拼命挣钱!但有的时候大家都挤在一个行当里,就会出现恶性竞争。并且大家的利益都可能受到损害。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散货运输。问问那些开大车的司机你就明白这个行业有多残酷。如果你不超载,根本赚不到钱,可是如果你超载了,就等着路政的来给你开罚单吧!长期的无秩序竞争最终导致了这个行当只能靠超载挣钱,可西方的经济理论对此并没有太多方法。

  也许你会说让他们换个行当,这样就不会有恶性竞争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市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固定的规模的,超过规模就必然面临恶性竞争。你换了其他的行,可能竞争比这还要激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机器人简介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按人类的指挥工作,也可以按预先编排的程序工作,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192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

  1939年 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随后各国对机器人研究可谓空前热烈。但到目前为止真正会思考并能完全替代人类劳动的机器人仍然没有出现。并且只有高级的机器人才可能扮演完全替代人类劳动的角色。这一天可能不会太过遥远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完全替代
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机器人对人类劳动的替代问题,这是重点,因为它极有可能影响分配方式。

  其实机器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早就开始了。在工厂里那些机器手臂帮助人们完成了很多工作。这让很多工厂从中受益。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这也让一部分人因此失去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替代是一种不完全的替代。工厂并不是全靠这些机器完成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也就是说机器只是替代了一部分的人类劳动。

  那么未来工厂是否可以完全靠机器人来打理呢,从而让人类从这一切中解脱出来呢?也就是说机器人是否可以对人类的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进行完全的替代呢?

  这最少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技术。技术是制约这一切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完全替代包括了对人类劳动的整体替代,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就要求机器人不仅仅是只能完成某个动作的机器,他们必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以今天的技术水平来看,我们还差的很远。

  二、人类安全。完全替代要求机器人不仅仅能完成某个动作的机器,还必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思考的独立性最终是否会演变为一场针对人类的“独立运动”呢;他们是否会认为人类在奴役他们;他们是否认为人类是他们敌人;他们是否要消灭人类呢?或许处于安全的考虑,我们不太应该让机器人过于聪明。

  三、经济情况。如果机器人完全替代了我们的工作,那么我们是否还有理由参与社会收入的分配?还是到时候我们都要靠政府救济金活着?

  如果机器人完全替代了人类劳动那将给人类带来什么?首先,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有用之不尽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而且人们将从烦琐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但问题是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能否被人类消费呢?人类是否有理由有资格去消费这些机器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问题我们分开来思考,假设分配原则不改变,仍然按照西方经济理论下的这种分配方式,那么会发生什么结果?

  如果你是企业主,用自己的机器人进行生产。请问你是否愿意把生产出的产品免费拿给别人去消费?当然不愿意了,最起码机器人出了问题还要自己买零件维修啊?厂房也要钱啊?所以产品要到达消费者手里,必须由消费者花钱购买。可是工厂的员工已经被机器人完全替代了啊?他们没办法挣到钱了啊。他们拿什么去买你的东西?于是一边是大量没钱却又需要消费的人,一边是大量生产出的商品卖不出去。。。。。。这挺符合一个东西的定义啊!那个东西叫做“经济危机”!

  看来着是一次必然的危机了。有没有什么方法避免呢?有!但不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我敢肯定有人会说这样的观点:机器人时代虽然是由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会产生新的需求,人类会有新的工作。这其实不假,比如前期人们可能会从事一些诸如修理机器人的新工作,但未来可能会有专门的机器人修理出问题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对人类的替代也会继续。总有一天先进的机器人会在很多方面胜过我们!

  还有就是这些新需求,怎么去看待这些新需求呢?看今天!今天也有很多新的需求产生,但没有一种能治愈失业的创伤!而且今天的这些新需求同质化严重。还有看看今天的某些新需求,比如有些人为了生计愿意站在台上被人打而不还手。这类变态的新需求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这类新需求新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有相当一部分是替代了传统的工作,这不会导致工作数量的提高。

  我们猜测这种新需求的论调只是为了稳定人心,避免人们对机器人技术的过度排斥。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机器人对人类劳动的替代确实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也似乎会给我们带来所谓“必然危机”。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有办法解决它!这并不难,难的是我们是否有勇气运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策略?我们是否有勇气抛弃传统?我们是否有勇气挑战权威?这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