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附庸风雅-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欢点头,随口问道:“今天中午大公子没吃饭?”

    “不清楚,听宣白说,大公子好像去见什么重要的人了。”

    “那他还会和我们一起到扬州吗?”

    “那当然了,大公子这次去扬州是为了参加宋老夫人的七十大寿,怎么会留在洛阳。”

    “宋老夫人?这是。。。”

    “是大公子的外祖母。”

    沈欢点头,心中松了口气,倒是她自作多情了,还以为陆璟是为了她才去扬州的。其实不管那群人不管有什么阴谋,都是冲着沈欢来的,陆家就算要保护沈欢,也不会派陆璟过里啊,毕竟陆睿定不会让自己唯一的侄子出事。

    是她想多了,不过不管她被牵扯到什么事情中,陆家既然答应了就会保护她,她现在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还不如放宽心。

    放下心来的沈欢就继续打听:“这还挺麻烦的,长安离扬州那么远,不可能年年都去吧。”

    钟秀仔细观察着沈欢的表情,慢慢道:“是不能年年都去,但三年总要去上两次。”

    她又看了看前面带路的婆子和周围的护卫,声音压低了些:“大夫人是宋老夫人的老来女,也是唯一的女儿,老夫人十分宠爱,因此,也极为疼爱大公子。现在的宋家家主是大夫人的大哥,除此外,大夫人还有三个嫡亲哥哥,也都十分喜爱大公子。”

    看着沈欢的表情,钟秀继续:“宋家极为富贵,被誉为咱们大夏朝的首富,而且宋家子孙繁盛,子弟中能者辈出,加之宋家乐善好施,口碑极好,在南方的声望比四大家还要高些。只可惜宋家子孙多不愿出仕,势力弱了些。”

    发现钟秀这么配合,沈欢雀跃:“我听说大公子的父亲平国公在沙场战死,那夫人呢,而且,大公子怎么没有继承爵位。”

    钟秀沉默了一下:“公爷是在战死后,才加封了爵位,那时候大公子不过七岁。老太爷,也就是先定国公,上书请辞爵位,先帝不同意,就下旨让大公子成年及冠后再承爵。大夫人生下大公子后,身体一直不好,两年前就不在了……”

    沈欢了然,只是两人一个说的投入,一个听的投入,完全没注意到脚下。等登船的时候,沈欢也心不在焉的,走在红漆船梯上,一不小心踩空,拽着钟灵就倒在了船梯上。就在倒下那一瞬间,沈欢看到了站在船头的陆璟,发现他面色淡然。

    “姑娘,怎么样,能站起来吗?”钟秀赶紧蹲下扶她。

    沈欢忍着脚痛,扶着钟秀站了起来:“钟秀,你没事吧?”

    钟秀摇摇头:“没事,姑娘别担心。”

    每次碰到陆璟都要倒霉,还真是克星,再看向船头,已经没有陆璟的身影了。此时,沈欢才看清了船貌,这是一艘三桅大帆船,船身阔大,船上建楼三层,在周围的船只中十分显眼。

    沈欢被扶着上了船的二楼,刚到事先布置好的房中,一个小厮带着一个婆子来了。

    “小人良言见过姑娘,许管事让旬医婆给您瞧瞧腿。”

    沈欢点头。

    钟秀道:“多谢小哥了。”然后给他手里塞了些东西。

    良言又向沈欢行了个礼,便退下了。

    那婆子四十岁左右,皮肤白皙,面容温和,头上簪着两只银钗,除此外,浑身上下再没有别的首饰,看起来干净利落,十分可信。

    她先给沈欢行礼:“姑娘安好,”又对钟灵道:“麻烦姐儿把姑娘的鞋袜脱了吧。”

    这时,钟秀打了盆水来,旬医婆洗净了手,就蹲下,双手不规则按压着沈欢的脚踝。

    “嘶!”

    “姑娘可是这里疼。”

    沈欢点头,然后旬医婆又捏了捏其他地方,确认沈欢的受伤情况。

    “姑娘放心,只是有些红肿,并没有伤着骨头。”

    她为沈欢按摩了一会儿,就起身道:“姑娘再用些消肿的药,就没事了。”

    钟秀将旬医婆打发走,回来手里拿了个小瓷瓶:“姑娘,我给您上药吧。”

    沈欢没有说话,只是把一直带的荷包递给钟秀:“这里面是一些珠子,你拿着,以后好换钱。”

    钟秀扑哧笑了出来:“姑娘这是做什么,您的钱都不在自己那儿,怎么打赏我。”看着沈欢惊讶的表情,她解释道:“来时国公爷给了容嬷嬷五千贯钱,让容嬷嬷给您保管,许嬷嬷又给了我二百贯钱,让我给您保管。”

    沈欢这才明了,只是陆家对她也太好了吧,让她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她和陆家到底是什么关系,以后还是弄清楚为好。

    没想到,此后,旬医婆成了沈欢这里的常客。

    沈欢晕船晕的厉害,在船上呆了半天就开始眩晕,旬医婆为她开了药,才好了些,却又开始断断续续的低烧。一路上只能躺在床上,晕晕乎乎,期间只有容嬷嬷和冉云来看过几次。

    好在旬医婆医术可靠,沈欢渐渐好了起来。

    这天沈欢正坐在床上吃饭,钟秀神色匆忙的过来了。

    “怎么回事,这么慌张。”

    “姑娘,昨天晚上船就到扬州了,大公子他们下了船,咱们却还在往南走。”
第八章 念安村
    沈欢脸色一变:“容嬷嬷呢?”

    钟秀顿时淡定了下来:“容嬷嬷还在。”

    “那你去容嬷嬷那里问问怎么回事,别慌张。”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钟秀回来了。

    “姑娘,咱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扬州,而是苏州。”

    “怎么回事?”

    “我去问的时候,容嬷嬷也很诧异。她说来的时候就定好了是苏州,苏州是咱们陆家在南方的根基所在,不回苏州能回哪里去呢。我便说,还以为咱们都跟着大公子去扬州呢。"

    沈欢仔细想了想,确实没人给她说要回扬州,当时她提了要求,但并没有得到答复,是她自己以为是要回扬州的,还影响了钟秀钟灵。看来,陆家确实没把她看在眼里,只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打发掉她,

    事已至此,沈欢也没什么生气的,反正她的目的只是离开陆睿那对恩爱夫妻,找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发展自己,扬州也好,苏州也罢,在她眼里都一样。

    “嗯,你说的很好。其实苏州也很美呢,咱们到哪里都一样。”

    钟秀见沈欢神色自然,不像作伪,便放心了:“陆家在苏州很有声望,在那里比扬州还要好些呢。”

    沈欢笑笑,就躺下养神,难道她还能借陆家的势不成。当然,她现在是借陆家的势力保护自己,但是一切被动,哪能招摇。

    只是却没想到,沈欢去的地方,也不是苏州城陆家的府邸,而是一个离苏州城还有大半天车乘的偏僻村落。

    中午在船上吃过午饭,沈欢他们就下了船,坐到事先安排好的马车上。

    一开始沈欢她们也没注意,只是,马车行驶了快有一个时辰了,沈欢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怎么会这么远,不应该下船就是吗?”

    钟秀看着窗外,心中疑惑,便掀开车帘与驾车的婆子攀谈:“阿婆,咱们这时去哪里?”

    谁知道,那婆子一口吴侬软语,沈欢她们根本就听不懂,只知道并不是去往苏州城。

    沈欢心中虽然焦急,但还算镇定,直觉觉得陆家不会害她,可能只想给她安排个隐蔽的地方。

    无奈,看着钟灵钟秀有些惶恐的表情,沈欢就开始转移话题,讲些改编版的冷笑话,总算让气氛没那么紧张,而沈欢身体也虚弱,一会儿就睡着了。

    等她醒来时,已经是天黑了,钟灵在车上点上了灯。

    “姑娘,咱们已经到了,别院的管事习总管正在安排。”钟秀给她倒了杯茶,“咱们来的地方是陆家在苏州城外的汐沙别院,据说,当年陆家一位公子外出遇险,被这里的村民所救,后来见这里山清水秀,就起了在这里建别院的念头。”

    “那这里是什么村子?”

    “念安村。”

    “念安村,挺别致的村名,有缘由吗?”

    “姑娘听这名字不就知道了嘛,这里的村民都是当年从北方迁徙过来的,心心念念的都是平安。”

    “对了,这里的话能听懂吗?”

    “能听懂得,他们的话虽奇怪,但和官话差不多。”

    这让沈欢放心下来。

    这时,马车突然前进了,不过几十步,就停了下来。

    一个温软的声音:“姑娘,下车吧。”

    钟秀先下去,钟灵扶着沈欢下车。只见一道厦式门,飞檐高翘,雕镂精巧,檐下挂有两个灯笼,门前站着两个婆子和一位十分看起来年轻的女子。见到沈欢,她们一起行了礼。

    那名温婉柔美的女子道:“涟漪见过姑娘,以后就由我服侍姑娘以后的起居用行了。”

    沈欢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人,这可相当于她的管事妈妈了,虽然灯光昏暗,沈欢看不清楚,可也能感觉到这位女子十分年轻。

    “以后就麻烦涟漪姐姐了。”沈欢摘下腰中的玉佩递给涟漪。

    涟漪坦然接受。

    钟灵钟秀也一起见了礼,涟漪连忙扶起她们俩:“一路舟车,想必姑娘已十分劳累了,还是先进院吃些东西,休息休息,做这么虚礼干什么。”

    两名婆子在前面打着灯笼引路,沈欢她们穿过一个影壁,走过一个天井,来到一个大厅,大厅灯火通明,有两个婆子守着,穿过大厅往后走,是一个小花园,一条石板路蜿蜒前行,小路两旁有柱形石灯台,散发着温暖的灯晕光。走过花园,就见到一个拱形门,穿过拱形门,又是一个影壁。

    穿过了影壁,涟漪道:“姑娘,这就是汀芷院。”

    “这是我的院子吗?”沈欢边问边打量这个院子。这间院子没有天井,影壁后是一个大鱼缸,鱼缸左右两条小路,通向左右两个拱形门。

    “嗯,以后姑娘就住这里了。那边是沁墨园,是姑娘以后学习的地方,姑娘的两位先生也住在那里。”涟漪指着右边的拱形门,随即又指向左边:“这边是您的小厨房,以及侍女婆子们住的地方。”

    沈欢听言,好家伙,给她请先生,还配小厨房。

    再看这间院子,布置也极为雅致,西南角与东南角,都种着一丛芭蕉,院子右边中间是一棵阔大的樱桃树,树下有一石桌和四个石墩。对应的左边是一小水潭,潭边怪石花草俱全。

    往前走,是一栋两层小楼,一楼二楼都有栏栅走廊,只是一楼中间有阶梯和门,二楼则是全包,楼梯则在小楼右侧。嗯,构造挺奇特的,不像一般的传统建筑。

    此时,院中亮着数十盏明灯,一眼就看到有十个人在一楼阶梯前站着。

    等沈欢走近,十人纷纷行礼。

    涟漪就领着沈欢走进大厅,大厅并不大,布置十分清雅。涟漪请沈欢坐在上坐,又招手让那十人进来。

    这十人中,有两个是二等侍女,四个小侍女,另外四个婆子。

    两个二等侍女沈欢起名锦书,锦画。小侍女则叫怡情,怡景,怡心,怡灵。

    只是沈欢身体虚弱,见过她们就没了精神,涟漪亲自服侍她沐浴,又吃了半碗粥,就到楼上的卧房休息了。

    第二天,沈欢是饿醒的,四肢酸软无力,脑袋昏昏沉沉。

    “钟灵。。。钟秀。。。”

    “姑娘醒了。”守在边上的钟秀收起幔帐:”钟灵正收拾咱们带来的行李呢。”

    沈欢勉强起身,靠在床头:“嗯,有吃的吗?我有些饿了。”

    “早就备着了,只等姑娘起身。”钟秀服侍沈欢起身穿衣。

    那边,锦书锦画带着小丫鬟鱼贯而进,锦书服侍她洗漱,锦画在黑漆镂雕圆桌上摆饭。

    沈欢这才看清自己的卧房,不同于在疏月院注重隐秘的格局,这间房子并没有屏风等隔绝空间的装饰,显得十分亮堂开阔。只有两层淡黄淡紫的幔帐用作隔离,将房间分为三部分。只是现在都收到了两边。

    洗漱后,沈欢来到了房中间,坐在黑漆八角墩上吃饭。

    饭毕,沈欢满足的来到房间右边临窗的罗汉床。

    “现在什么时辰了。”

    钟秀笑道:“姑娘这一觉睡得可饱,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