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法令,还没有完善,等几年再说。”杨宣凝叹的说:“以后等新法出来,以此为政考主科。”一国之政在于法,这点古代也知道,基本上。一部法律,前后十年时间完善,已经算了不起了。现在就是延用隋法。见诸宰相并没有意见,他就又说着:“寡人。取士以德。用士以才,这点是科举原则。明年秋天,先考乡士,至于考县士,编写地基本材料还没有完成,诸卿只要把握这点就是了。”诸人立刻应是,连世家房玄龄也没有异色,不由使杨宣凝充满了欢喜。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其实通讯、生产、运输等等技术条件都尚不足以支持帝国运转的情况下,就必须有一个统治全国地核心思想,可以说,在古代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儒家地最大价值就是采取统一地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的体系下成为一个大圈套小圈地同心圆,使个人、家庭、宗族、国家、天下都形成了一个类似结构地简化模型,这大大降低了统治地成本。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中国采取大圈套小圈地同心圆结构,使在工业革命以前、就达到自然疆界极限的巨大帝国的真正原因,而其它国家,都难以长期维持。中国改朝换代,只是换家天下,但是基本上文明和格局是不变,这就是儒学的作用。现在所谓的儒家的缺点和问题,是在技术条件不足的情下,维持一个大帝国本身所造成的种种弊病,或者说,是一种必须地代价。因此,杨宣凝明白这点后,他就决心在科举三步骤中,第一个取乡士,就以儒家学问为重,考的要点是,基本上能够形成统一的思想道德内涵底子。而取县士地郡试,却在取乡士的基础上,入得郡中朝廷立地郡学,成为生员,而且起码必须学习二年以上,加强系统学习基础明算、基础赋税、政治原理、基本法律,儒家内容就不考了,这些内容都还需要编写,内容不深,但是要整体上把握军政在国家政治中地地位和运转原理,这样以后的官员才能有基本地概念。县士可授从九品到正九品之间的官职,获得起步仕途的起点。至于殿试取郡士,那就是深造了。这就是取士以德,用士以才的原则论,幸亏这时,虽然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作到惟我独尊,加上自两汉到隋朝建立,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动乱,统治者或重视黄老思想,或推崇佛教思想,而儒家衰微,基本上不存在大势力了,因此,根本没有障碍可言。哪怕是现在儒士世家,也没有谁觉得应该官员用儒取士,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员用才,还是相当正常的观念。换句话说,儒修道德,才修法政,这是二套系统,并且加以融合。就在闲谈之中,决定了国家大政的方向,虞绰身为礼部尚书,又说着:“倭国又遣使来我朝,朝贡,不知王上可准备接见?”“倭国?”杨宣凝略吃了一惊,说着。“王上,倭国是海外一国,汉光武帝时,首见记载,赐倭奴国王印绶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倭国献生口于汉安帝,到魏时,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遣使朝魏。魏赐号亲魏倭王,其后,女王遣使朝晋,本朝时,攻占新罗五城,初次遣使赴隋朝贡,以后多次前来朝贡。”见他吃惊,虞绰还以为他不知道,因此解释的说着。杨宣凝的确不知道,但是凝神听来,原来。二百年前,日本就已经陆续侵略朝鲜半岛,并且和当时朝鲜国家发生冲突。结果被百济国打了回去,但是只过了五十年。又派兵侵略朝鲜半岛,但是高丽不断强大,因此日本又和高丽发生冲突。可以说,日本此时,正是建立正规国家制度的时候。但是已经不忘记侵入大陆了,只是到底兵弱人少,终不堪大事,但是历次进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希望和中原政权联合起来,消灭高丽,使日本获得到陆地上地据点。听明白了,杨宣凝又记得了自唐朝建立后。日本派出遣唐使节,终有唐一代,日本先后共派了十九次。日本来唐人员中。除了官方的遣唐使节外,还有许多留学生、学问僧或随遣唐使团、或乘商船频繁地往返于两国之间。日本人甘冒鲸波之险。必定是肩负重大使命。日本学者池田温先生在解释唐代中日关系时便指出。日本遣唐使节的目地,就是书籍………请儒士授经。所得钱财。尽市文籍,泛海而还。朦胧记得,日本大化改新,就差不多在这个世纪。默然几分,杨宣凝身为王者,自然不会意气用事,心顿了一顿,思考一会,就说着:“寡人不日北上,请使节稍等就是,等寡人入洛阳,再接见不迟。”又说着:“可赐住宅,并且先许之商贸,宋卿,这事就交代给你了,至于倭国所谋军国之事,暂可不论。”在这个时代,的确可以不把倭国放在心上。宋师道上前,应声说着:“王上放杨宣凝点头,他决定下旨锦衣卫,随船出行,描绘海路,并且进入日本内部,结识当地人士,查知情况,这事不急,说明白点,至少十五年内不会有任何大举动,所以调查和收买地时间,绰绰有余。不过,这当然不必在内阁上说。说得了些事情,杨宣凝还是心浮气燥,但是喝过几杯茶后,沉吟半晌,知道此刻空想无益,又取出几卷书来读,室中一片静谧,不知不觉之间,心中安静了下来。就见黄昏将来,突然之间,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门才一开,一个女官和太医就进来:“恭喜王上,恭喜王上,得一世子,母子平安。”“啊!”正在读书的杨宣凝连忙立起,这个时代,就算是官家也好,生子是很危险的事情,连帝王家也不可避免,当下就起,不过,记起规矩,这时是不许入内见得,要清洗之后,第二日才可见,因此就说着:“很好,惠妃产子有功,特提拔为贤妃,礼部祭祀太庙,告慰祖先,告谢天地,你等也各赏十两银子,接生婆赏二十两,太医赏百两!”“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臣等领旨。”顿时,内阁成员争相向杨宣凝祝贺。在北上大战时,王长子出生,这就等于天意,确实是值得庆贺的事,现在皇后是宋玉致、贵妃是商秀、淑妃已定是石青璇,现在惠妃卫贞贞有子,而且还是第一个儿子,晋升贤妃也是可以,现在四正妃还有德妃一个空位了。杨宣凝立在场地,兴奋的转了几圈,又挥挥手,让众位大臣依序入座,说着:“王长子出生,应该享有地各种礼仪就交给礼部了。”已有准备的礼部尚书虞绰说着:“回王上,贤妃所生之长子乃是庶长子,臣准备以隋制拟订,不知规格如何?”杨宣凝想了想,就说着:“寡人一入洛阳,就会称帝,因此还是按照皇子的规矩来办吧,这是皇长子,只要不逾矩,稍稍隆重些也是应该。”在场的人,都早已经知道此事,因此说着:“臣等明白。”只有宋师道默然不言,杨宣凝对卫贞贞可以说是相当宠爱,又先生下皇子,并且晋为四妃之一,四妃虽然不是皇后,但是也极其尊贵,有资格竞争大统,宋玉致必须要在几年内生下皇子,才算地位巩固,心中寻思要以后提醒。杨宣凝又说着:“寡人长子出生,可赏三军酒食,也可壮其士气,罪犯等人,可大赦一等,以示福德。”杨宣凝不会彻底赦免,只会减免一等,比如杀头的,可免死罪,而其它罪行同样减少一等,当然,一些特殊的谋反罪不在此列。“臣等领旨。”李播等人也觉得理所当然,应声说着。消息传出,顿时贺喜的奏章不计其数,而军心民心士心都为之大震,天下获得消息的群雄,都暗中苦恼,又派遣使者前去庆贺。要知道,杨宣凝白手起家,几年内卷席南方,无论是谁,无论是仇恨还是羡慕,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才能,但是大家都认为,杨宣凝地致命弱点就是家族不兴,特别是没有儿子,只要他出意外,在家天下的体系中,就等于全局崩溃,许多本想投靠的官员和家族,因此就有顾忌。而这一子,在这时出生,几等于天命地风向标,就算比不上传国玉玺,也可与杨公宝藏的政治意义相比。

    第一百零九章 隋炀帝驾崩

    大业十四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纷纷扬扬,下了两天两夜的小雪。正月初二,杨宣凝才过了年,就不顾冬天雪地,亲自统率十万大军,并且和五万水师汇合,直入得彭城郡,而到了彭城郡,尉迟敬德二万,杜伏威一万五千人,都与之会和。大军攻打的,第一个就是济阴郡。此郡有九个县,十四万一千户,端是大郡,集兵高达二万。两军初战,济阴军到底居高临下,远则弓弩、石炮、近则排列了紧密的阵势,杨唐军屡次攻城,都被打得灰头土脸,退下阵来。小型抛石车,却发挥着威力,但是城墙厚着,一时间也破不得,战事不得不僵持下来。正月二十杨宣凝卓立于新建的木台之上,周围是军容鼎盛,旌旗似海的杨唐军,中军以骑兵为主,而各军都配以盾牌兵、箭手、刀斧手和工事兵,配备了檑木、云梯、楼车等攻城工具。此时太阳升上中天,战鼓敲响,号角声大起。以百计的大型投石车,扑上前去。杨宣凝向上看去,只见城门紧闭,城墙上多是士兵,笑着对左右说着:“吾之器具已到,城破就在眼前了。”像大型投石机这种攻城利器,运输不方便,因此此时才到,这种投石机,能将一千斤的巨石抛到三百步开外。因此,作为炮弹的巨石,说实际的,也是难以一时间收集到。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果然,一声令下,先前十台投石机先试抛。大石先升十数米,在半空中。落到了城墙上,其中六块偏离了,落在城下,但是四块落到了城墙上。“轰!”大石正落到城墙上,顿时。整个这片城墙,都发生剧烈的震动,不时有大堆地砖头崩落在地,周围郡兵,顿时被压死十数人。无论城上城下,众人均看呆了眼。稍等片刻,攻城的杨唐将士,爆出震天采声,士气大震。“抛。把巨石抛出一半。”杨宣凝下达着命令。顿时,在分布在长达一里的墙头上,以百计地投石机弹起的巨石。不断向着城墙投去,一时间。城墙上到处是砖碎人翻。惨烈之极。“轰!”一个巨石落到了一处已经残缺地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一下巨响。顿时城墙。崩解,十五米高的城墙,露出一个塌陷的缺口,降低了五米左右。一时间,满是投石机的机括声、石块在空中呼啸地声音,以及巨石撞到地上或墙上,所发出的隆然震声。巨石也并不是很多,半小时后停止,整个这片城墙,已经破了一半,到处是坑坑洼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一侧躲避大石的城守张达听见了下面山喊万岁,不顾碎石,而上前,向下看去,就见到五百米外,那个木台上,升起了龙旗,中间一人,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身穿冕服,一看就知道是杨宣凝。这些龙旗,已经全部是按照皇帝的规格而制,新制不过月许,统统镏金,从木台上升起,金光闪闪,数里之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自然欢呼万岁之声顿时此起彼伏、盈满于野。眼前延展开出去,十数万大军排列整齐秩然有序的移动,一起高喊万岁,这种壮观的景象,即使是深恶杨宣凝的张达,也不由脸色苍白,战栗不言。没有多少时间,数骑而来,高喊:“城中之人听着,今我大军所到,再不投降,立是粉身碎骨之祸,如是知机明天命,就在一刻之内出城求降!”张达等郡中官员,见得十数万杨唐军,阵列绵延,阳光照耀在无数的刀枪尖刃上,映射着出地点点光芒,让人竟有置身波涛汹涌大海的感觉,顿时人人都是脸色铁青,有几个,甚至已经大腿颤抖。城中司马悄悄凑近张达,压低了声音说着:“张大人,如此势大,不如才听到这等话,张达转过头,眼中尽是凶光,吓得此人再不敢出声。不过,幸亏这时,下面策骑又是高喊,见城上无声,策骑回去,吸引了张达的注意力。这一刻时间,真是难熬之极,不过时间还是这样过去,一刻时间转眼就过。“攻城。”高台上地杨宣凝,长身而起,手一挥,发出了命令。二十分钟后,郡军粉碎了杨唐军的第一波攻势,留下了近千计地尸骸,而城上,满是来回奔走地军民,不断把矢石滚油等运往墙头,补充刚才的消耗。杨宣凝这时,已经熟悉兵事,他观察着情况,不时发出命令,调整攻势。战鼓交鸣,第一波攻势才退,另一组五千人地军队又开始往城墙推进,形成连绵不断的攻势,务必使之没有半点喘息之机。而投石机,也缓慢运动,调整对象,集中轰击。“轰!”石碎激溅,一块大石落在一处本已凹下的墙头处,顿时又碎了数米,摇摇欲坠。一个城将大喝说着:“放箭!”顿时,周围的墙头箭垛,发出数百箭,朝蜂拥而来的杨唐军射去,顿时,上百杨唐军被射成刺猬,纷纷倒地。杨宣凝瞧着那片城墙的争夺处,心中冷若冰霜,一丝不漏地察看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