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间词话-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此词名为伤春,实乃伤己。词人仕途不得志,序中已言明托病不愿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水调歌传为隋炀帝开凿运河时所制。午醉醒来愁思依旧,悲声不忍听闻,只能再持杯浇心中块垒。〃送春春去几时回?〃此句承首句,直解为何而愁。春逝去其实亦有重来之时,但年华老去却无从挽回。此句别有深意。〃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意接上句,更深一层。晚镜独照,却见青丝早成白发,往事可堪回首?流年似水而逝,对此敢不伤怀?下阙轻轻一转,似词人不堪再望镜中人而转向窗外。沙上水鸟双双,池中暮色深沉,忽而云破月开,却见风过花影,婉转婀娜。此句佳处在于昏暝之中,月光忽明,花的娇柔之态乍现于眼前。前为铺叙,后为高潮,极好的突出了花顾影自怜的仪态。〃弄〃字传神之笔,顿生一种自怜之态。〃重重帘幕密遮灯〃,孤灯相对,帘幕重重,似写不愿再睹春伤情。〃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而这伤春的愁绪却似永难拂去,人欲静而风不止,想来明日又是落红满径吧。〃落红满径〃与首句伤春之愁正相应。全词意韵连绵,意境深切动人。词中一〃弄〃字笔有让人有豁然间境界全开之感,诚为妙笔,。


说起这两首词的作者,还有一则趣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载:〃张子野(张先)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宋祁)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遂出,置酒尽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两人正是所谓的惺惺相惜了。不知道老王是不是恰好看到这一段轶事后有所感触,才写下这一条呢?

  人间词话之四十八

  【〃西风吹渭水,落日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也。然而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出自唐代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而周邦彦〃渭水西风,长安乱叶〃句出自《齐天乐·秋思》,白朴的 〃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出自《梧桐雨》杂剧第二折《普天乐》。对于探究意境而言,只看只字片语或许有些失真,把握全诗会来得更准确。

  先来看看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这首诗说的是贾岛对友人的怀想。〃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即言友人去福建,久已未见。〃蟾蜍〃指月亮,〃亏复圆〃非实指一个月的时间,而是指数月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突出了一种对好友的感怀之情。渭水本是旧时送别好友之地,本就不由得感伤怀念。此时秋风瑟瑟,吹动水波,满城的落叶飞扬,铺满街道路旁,更映衬出一种怅然的感触。〃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相会畅谈至晚,犹忆当时窗外雷雨交加的情景。〃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桡是船桨,是说朋友未归,只能遥望天边海云,或望能得到朋友的消息。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句所选取的景象极具代表性,给人深刻印象,对全诗的主旨是一个非常好的烘托,无怪乎后世诗人多有借用。

  再看看两首借用之作《齐天乐·秋思》和《梧桐雨》第二折《普天乐》。

  齐天乐·秋思周邦彦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周邦彦的这首词亦有怀故人之意,但词中更深的是一种对时光流转而不觉岁暮的人生感慨。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台城原是东晋和南朝的宫殿所在地,故址在江宁,这里是指江宁。江宁的故宫荒芜凋零,而颇有《诗经·王风·黍离》之感,更加托出萧索之意。本已人在异乡,不胜感叹,更逢秋晚,萧瑟之景更是触动离愁。〃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暮雨中寒意袭来,促织声似催人纺纱,诗人不时听到深阁中裁剪之声。此句写暮雨之寒、促织之声,具体写〃殊乡秋晚〃之景,将上句中的秋意推进一层。诗人深感寒意却听到他人裁减之声,而异乡谁又为我裁衣呢?此处将客居的寂寞凄苦更进一层。美成词落笔多有深意,不直叹客子无衣,而写促织声、裁剪声,其意正在于此。〃云窗静掩〃,明写云窗难掩上句中寒意和秋声,实则悲秋之意无处不在,难以隔绝。句意连绵,并以〃云窗〃将视线拉回屋内,拓开下句。〃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花簟即夏天的竹席,罗裀是秋冬所用夹褥。撤去凉席,重新将夹褥拂去尘埃垫上。诗人心细如发,极为细微平常的举动都引起诗人的感叹。这句其实有感慨世态炎凉之意,人情的亲近疏远,似乎也如这花簟罗裀一般。此句和上句都是从〃生寒〃而来,身感寒热,心知冷暖。〃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此句典出《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读书。〃〃尚有〃二字有两重意思。其一是席褥置换之时还留下綀囊,预示不忘旧情;其二有〃幸好还有〃綀囊和书卷之意,还能在清冷的秋夜中读书,则似乎成诗人莫大的慰籍。夜色中的微光,仿佛是支撑诗人的希望,这是〃綀囊〃、〃露萤〃之所指。也只有这读书的微光才能支撑得起这如夜的哀愁吧。此句有颇有坚忍之意。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下阙起头,荡开一笔。荆州停留日久,与友人友情深厚,现在想来应在遥遥相望,别情尤深。此句与〃疏乡〃正应,异乡之叹,最主要只在孤寂,有亲情友情则无谓异乡。〃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此句是全诗高潮。诗人心绪难宁,追忆当年临长安渭水,对秋风乱叶,抒怀畅意的倥偬岁月。长安实指汴京。当年清秋之景,现在回想起来,又别是一番滋味。〃凭高眺远。〃回结上句,西风渭水实为登高远望之怀想。这是遥望汴京回忆当年,抑或是望这不尽的悲秋呢?兼而有之。〃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篘,滤酒之意。玉液新篘,即美酒新酿。人生不畅意,唯有寄情于杯中之物了。末句〃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诚为佳句,已然大醉却难逃愁思笼罩,斜阳余晖渐敛,想要挽回却是无可奈何。明写斜阳已暮,实为慨叹岁月逝去无法淹留。〃斜照敛〃与首句〃绿芜凋尽〃暗相呼应,而更有感叹一种人生无奈岁月蹉跎的不尽之愁言于意外,周氏顿郁内敛之风可见一斑。


这里〃渭水西风,长安乱叶〃是回忆之境,也是一种混杂着感念与失落情愫的境界,比之〃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感受又是不同。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二折节录)

  [普天乐]恨无穷,愁无限。争奈仓卒之际,避不得蓦岭登山。銮驾迁,成都盼。更那堪浐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普天乐》一调是李隆基决定弃长安西进之时所唱。仓然回望,故园的西风渭河,在落日下更加只显得倍加萧索悲凉。此境反映了李隆基当时离去之时惜别痛切的感受,与前两首别有不同。

  从上面的对照我们也可以看出,唐诗的境界与宋词很有些不一样,即便感伤,也大多或淡然,或磊落,不像后者那样深刻幽微。而元曲则多了一分圆融通透的世俗味,这也是戏曲的表达需要所致。因为表达上的差异,类似的化用其实大多不会与原诗之境相同,但有可能会有近似之处。化用前人诗句,一定要得当。意境相同或者类似就难免会有抄袭的嫌疑。所以化用之境一定要有自己的境界,或另出新意,或青出于蓝,照搬不仅难以达到〃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的目的,而且落入俗套,因而被人指摘。这就是老王所说〃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的含义。

  人间词话之四十九

  【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优美或壮阔的境界一样都能给人美感,这两种境界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只有个人的好恶会对两种境界的评判产生影响。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都是杜甫的诗。前者出自《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后者出自《后出塞·五首之二》。

  水槛遣心·二首之一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后出塞·五首之二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清新可喜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苍远悲壮确是对比鲜明。〃细雨〃句目光所及,十步之内即有境界。微风细雨中,鱼儿出水,燕子斜掠,三言两语构建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更于其中洋溢着一种喜悦闲适的心境。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则有一种望不到边的悲戚壮美。落日本已苍茫,而西风萧萧,将战马的嘶鸣将人心中之悲带至远处,似有无穷无尽之感。此境宏远壮阔,天地之间,无不是境界所包。

  正如上面所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不同风格的美。然而壮阔不能成为后者压倒前者的理由。因为两者同是诗人心底对这个世界的感触。世界不仅有大美存于天地之间,亦有细微处的心灵感悟让人心动。这里引用得很聪明,如果引用的是不同人所作,其高下或会起争辩。而同为一人所作,同是一人之感,则无可辩驳,亦无须辩驳。

  〃宝帘闲挂小银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分别引自秦观的《浣溪沙》和《踏莎行》。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浣溪沙》为秦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词清凄幽美,恬淡婉静。〃宝帘闲挂小银钩〃,珠帘挂起,所见为何?应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景。〃闲挂〃似是淡定,但那一缕清愁总是从心底无由升起,如飞花丝雨一般在心中轻扬,挥之不去,令人感伤不已。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秦观词中较为少见的空阔之境。楼台隐于弥漫的雾中,津渡没于凄迷的月下。世间之大,却无处归去,引出下句〃桃源望断无寻处〃的感叹。此境空远迷蒙,正印诗人迷惘伤情的心境。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宝帘闲挂小银钩〃境界远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阔远,但其感触却是一样的深沉动人。由此可见,诗词的境界中,无论宏壮和清幽都可以成为至美之景。诗人把幽微处或是壮阔处的感受融于景致之中,我们因此才发现了深藏这个世界之中的美和世界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

  人间词话之五十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条原稿删去)。】

  诗词以景抒情,古已有之。

  所谓景语,在古典诗词渊源之一的《诗经》之中就多有体现。其一是比兴之句。看似直接写景,但其实是因为景致触动了歌者内心深处的感情,或悲或喜,或忧或怒,不一而足。类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有向往之情,〃彼黍离离〃有悲戚叹息之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含喜悦和祝福之情等等。其二是诗中出现的景致,多用来映衬情感,最著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