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长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女长孙-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朕就一句话,要么你就当场准了那事,要么你就把那杯毒酒给朕喝了!”李世民本来打算重声叱呵,可一看到之娴的神色,他又忍了下来,咬牙切齿地放下话说。

  “……”房夫人看了李世民一眼,仍旧无动于衷。

  “皇上,皇后娘娘。”房玄龄看了身旁不肯退却的妻子,又看看上面不肯罢手的皇帝,心里不由得暗暗叫苦。早知道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当初还不如一死了之,也不会成就今天被夹在中间两难的位置了。

  “朕意已决,房爱卿不必多言。”李世民站起身,背对着底下的夫妻两人。

  “房玄龄,既然你那么想娶小妾的话,老娘就成全你!”房夫人实在受不了这个乖张的气氛,一把抢过内侍盘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夫人!”房玄龄犹如青天霹雳般吓得脸色发白,再也顾不得其他奋力冲向前去,一把扶住妻子。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他并不想让她出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

  怎么会这样?他的妻子就要这样结束往后的生命了吗?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叫喊声,也赶忙回过头来,他全然没有想到这个房夫人竟然如此强悍,也不罗嗦眨眼的直接喝光那杯子里面的东西。

  “皇上,请您看在臣尽心为朝廷的份上,马上请太医过来吧?”房玄龄激动地看着皇上与皇后。

  “……”李世民心想,这个玩笑好象有点过火了。再看看底下哭得淅沥哗啦的两个人,还真的是……

  于是,他将求助的目光望向那个出主意的皇后之娴,示意她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之娴点点头,走下去,站在两夫妻跟前感慨地说:“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夫妻相处之道本来就该以合为贵。”

  “臣明白了,请皇后娘娘下令救治我内人吧?”房玄龄如捣蒜般连连点头,他本来就没有娶妻子的打算,还不是某人应帮他安置上的,可罪魁祸首还是他自己,如果能坚定绝对的心情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还拉得及吗?他的妻子还有救吗?

  “房夫人,你都听到了吧?”之娴这下子终于放心地对房夫人笑着说。

  “我知道了。”房夫人低着眉头叹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刚才喝下去的东西有种很浓郁的怪味道,让她不禁眯起双眼。

  “皇后娘娘?”房玄龄困惑着,为什么这个时候的皇后与皇上还能这样镇静如山呢?

  “没有请太医的必要,刚才令夫人不过是食醋而已。”之娴淡淡一笑,惊醒如处梦中的两人。

  在场子的众宫人一听也不禁掩嘴偷笑。只有房玄龄夫人两人还错愕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不禁擦掉额头的汗珠,一脸无奈地走下来拍着房玄龄的肩膀安慰说:“房爱卿,连朕的皇后都站向你家夫人那边,这个下子朕也帮不了你了,结果是你自己选择的,以后受苦受难朕也实在帮不上忙了。”

  “臣明白,谢皇上。” 房玄龄怔愣答道。

  房夫人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这时候她才猛烈感觉到从喉间传来的醋酸味道。刚才那一刹那的感觉就如同醉酒一样恍惚,脊背冷汗划落。

  房家夫妻相视而笑,双双谢别皇上夫妻,相互搀扶着离开皇宫。

  至此,夫妻二人甚是和谐,房夫人强悍的脾气也收敛了许多。

  “朕突然羡慕起房爱卿来,夫妻两人能够相互恩爱到老,有时候还真是让人嫉妒呢。”李世民望着被夕阳余辉包裹住的房家两人,突然有种感慨万分的心情。 

  虽然房夫人表面上再强悍无理,心中对待自己丈夫却是矢志不渝;房玄龄虽然惧内,但是却是对妻子的一种尊重;这样的夫妻关系外人实在是无法理解的。

  “他们就像三国中的周瑜与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娴微笑地目送着逐渐消失于金色光芒的两人;也忍不住开起玩笑来说,“莫非皇上也羡慕起他们夫妻间的生活方式不成?”

  “啊,呵呵。之娴,你真是喜欢开玩笑,朕只是说说而已。”李世民忽然觉得,若是妻子真的变成像房夫人一类型的人,那自己不就成了隋朝文帝的翻版不成。这样的妻子还是留在别人家放着好。

  之娴也不再说,掩嘴而笑。

第九十五章:秋灾(一)
长安城的这几年有更加繁荣的迹象,街道边古玩店,越来越多西域出产的新奇物品。

  秋意渐寒,空气中的不安成份却开始鼓动顽劣起来。

  人来人往的城门口突然拥入大批身着破烂衣裳的人们,他们一看到在长安城中略穿富丽衣裳的人就紧巴着不放,双眼放光般直盯着人家的腰带看。

  “将这些人全部赶出去!”看守城门的人突然这样宣布着,士兵一拥而上,将所有难民打扮的人全部赶出长安城门。

  哀号声不决于耳,人们无奈全部蹲坐在城外,一个紧抱着一个,借此抵御秋夜的寒风。

  “怎么今年的寒风中带着如此凄凉的哭诉?”之娴望着空中暧昧不明的月色,不禁皱起眉头,长叹一气总觉得心中很是不安。

  “皇后娘娘是过分忧心了。”云雀为之娴披上厚衣宽慰着。

  风吹进房间,让人不忍打起寒战,云雀连忙走到前面关起窗户。

  “夜风寒冷,我这边也没什么事了,你先去休息吧。”之娴双手抓着衣角,垂起眉看着云雀。

  她并不是过分忧心,只是按照以往的感觉来说,这次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才对!她只希望不要太严重才好。  

  “是!”云雀点头跟随着。

  天一亮,早朝的大臣们便陆陆续续来到殿内。

  “有事奏上,无事退朝。”内侍依如往常,喊着相同的话,十年如一日,或许是不觉得厌倦,又或许是不敢厌倦。

  “臣有事。”这时候,房玄龄站出来,跪地而述,“皇上,北方几省今年粮食欠收,数目庞大。”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今年那几处地方不是全说称是风调雨顺,甚至还预知粮食可大丰收,怎么会突然说什么欠收?

  “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大吃一惊。

  “这个目前地方尚未上书上来,只说虫害严重,谷物全被吃尽。”房玄龄答道。

  “虫害?前几天不是还说什么风调雨顺,怎么一下子就有虫害?那些地方上的大臣究竟在做什么?”李世民很生气,前几天还接到谷物丰收破例的消息,突然又这样传来坏消息,那些人简直就像是在耍他玩!

  “请皇上尽速下令撤查,并让地方将灾情一事迅速上书陈请,以免耽误民生。”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长孙无忌走出来,跪地说道。

  “就这样做吧。”李世民理不出一条头绪来,只能暂时采纳长孙无忌的意见。

  只是没想到几天过后,地方的陈书不但没上报来,城外的灾民反而是有增无减。守城的兵士很担心这样一来,再也掩盖不住城外之事,整个京城人心惶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将临省唯一上来奏折往台阶下一扔,大声斥责。

  在场众人没人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全部都在害怕皇帝的怒气,只敢远远望着那本摔破一边的折子,没人敢去拿起来看看究竟。

  前几天受到风寒,头还在微微发热的李世民紧揉着太阳穴。

  头好痛,好热。

  这么突然,就在几天前发生的事情,竟然没有一点预兆。连傻子都知道这些地方官员先前的报数全部是在欺上瞒下,实在是胆大妄为!一想到这里,他的头就越加头疼,性子就越加火暴。

  底下的大臣们,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谁也不敢多动一步或是咳嗽一声。他们很清楚李世民的性子,万一多事说错了一句,自己岂不是无缘无故成了炮灰对象。

  就在众人静止不动的时候,一个缩小的身影冒出众人的视线向中央走来,他便是魏征。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魏征从容不迫地拾起那个坏了一边的奏折,就好象故意似的,他高声念了起来。

  原来是那份奏折是地方官臣在哭诉有关于难民暴动的事。也难怪李世民会龙颜大怒了。

  “魏征,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刚好正为没人出来而生闷气,恰好出来的人是魏征,于是他没好气地问道。

  “怎么回事?当然是官逼民反。”魏征觉得李世民这没脑子的话有些好笑,不过这也难怪了,身处王宫的他有很多事情不清楚也不是怪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十六章:秋灾(二)
“官逼民反!朕何时亏待过他们了?”李世民很显然十分不满意魏征的说词。自从登基后,他哪天不是日日辛苦为国事在忙碌,而今却为了这么句就打发了,与情与理,他都心有不甘。  

  “自然是该问那些父母官了。”魏征镇静地答李世民的问话。

  这句话马上堵住李世民的思路,让他一时间回答不上来。魏征说得对啊,那些父母官究竟是怎么回事,连最基本的上报灾情都不会,他到底是在做什么东西?

  “皇上,事已至此再过问也与事无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先处理眼前之事。”长孙无忌这刻倒不怕李世民的盛怒,忙出身禀奏道。

  “恩,那些官员的事情朕过后再慢慢和他们算。现在最重要的是如此处理那些暴动的百姓们。”李世民点点头,把问题抛给下面那些低着头的大臣们。

  “皇上,再这样下去暴动之人必将增加,还是先逮捕那些带头生事之人,让他们不攻自破!”大臣中,有人如此提出道。

  “不好,不好!皇上,民有安定自然不会暴乱,而现在是灾情不断,食物缺乏才会如此。如果贸然行动只怕会让好事之人借故生事啊!为今之际,还是先惩处地方官员平息众怒为佳。”又有人出列这样说道。

  “大人此言差异。民以食为天,百姓们不过是要一丝温饱,你惩处那些官员还不如多分发点食物救急来得好些!”

  “难不成我大唐的骁勇军队还怕他们不成!”

  众人中,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理。坐在上面的李世民是听这个人说的也不是,听那个人说的也不是;再看看那群大臣们,各个为了一件事情争执得面红耳刺的;他们的声音就好似一只只无头苍蝇乱飞的鸣叫,让他的脑袋越发昏沉郁闷。

  “够了!”李世民郁闷得一股气没地方发泄,只得狠狠拍椅而起,怒视众人。

  毕竟是皇帝的声音大点,本来吵得和菜市场没什么差别的大臣们,再听到他怒语而斥的声音后马上就变成一个幽静的山谷一般,无人敢再多发一言。

  “长孙无忌。”李世民理了理情绪再次坐了下来。

  “臣在。”

  “朕命你先去清点下国库粮食,之后再点一半先用于发放灾粮之用。其他事情,等你们各自回去拟订好奏折,明日全部交上来,省得你们一人一话,一点大臣风范都没有。”李世民犹豫再三,下起命令。

  “臣等遵命!”

  内侍接获李世民示意,再次步出高喊声‘退朝’。

  于是,挤满人群的热闹殿堂再次冷静下来。后整的宫人们在这个时候出来,整理下其他东西,转身又将殿堂之门合上。

  “皇上今天上完朝回来,心情好象相当不好。”

  立政殿中,杨婉凤与之娴两人在院中散步。

  秋风萧瑟,金菊却显得十分灿烂。

  “你遇到皇上了?”之娴问。

  “恩!我正好要过来的时候看到的。”杨婉凤担心地回忆着,刚才遇到李世民经过的时候,见他怒气挂脸不发一语的样子实在吓人。当而她出于礼节的拜见,他也是应付式地点头离开,那是从未有过的。这样只能说明他一定是刚才被某人激怒了。

  之娴不免担心起来,该不会又是在朝事上出了什么问题,才会……

  “对了,上次真是麻烦皇后姐姐了。”杨婉凤指的是上次杨珪媚的事情。虽然后来在之娴的示意下得到解决,可是杨珪媚与李世民两个人却完全形同陌路,有好几次李世民都被她气得步出宫院,好在有之娴帮说好话才做罢了。

  “杨妃也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说起来也是元吉的那事让她无法释怀。”之娴不由得叹着气。她也没想到杨珪媚竟是倔强到这个地步的人,原先是认为她是个在乎面子的女子,可后来与李世民的事情让之娴察觉后,又觉得不像。她的命运也算是多加坎坷的女子,无论跟着什么人始终无法如心所愿。

  “我也劝过姐姐好多次,可她在口头上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