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后退:狙击关东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许后退:狙击关东军-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利亚贝舍夫连长哭丧着脸回答。

  铁桥实际上已经失陷了,只有桥头还有一挺重机枪在坚持着。

  带着卡图科夫政委命令的利亚贝舍夫跑到阵地里还在抗击的其他战士面前,他数了数:还有二十七人。他颤巍巍地说:“政委的命令,炸毁铁桥!”

  “我先去!”一个红军战士不由分说地拿起冲锋枪,后面跟着的五名战士也纷纷站了起来,冲向了日军!

  “哒哒哒”“砰砰,砰砰,砰”

  “第二批,再上!”红军战士自觉地排成梯队炸桥。

  “砰”“哒哒哒”“哒哒哒”“轰!”“砰砰”“哒哒哒”“轰!”

  眼见着炸桥的战士一个个地倒下,利亚贝舍夫大尉摘下了帽子,狠狠地扔在了地上,望着身后的18个战士,有五个战士跟在了他的后面。

  “冲啊!”一个红军战士最先冲上去。

  “砰”一发子弹击中了他,他支持着将手雷扔向了鬼子的机枪。

  “轰!”

  突然,鬼子发动了反击。

  几名战士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哒哒哒哒哒”

  冲锋枪猛烈地扫射着……

  一切都在一团金黄色的火焰中终结了。

  后面的十三名战士这次一次性站了起来,他们各个前腿弓步,后退支撑着,随时冲上去。

  “攻击!”

  “轰!”身后突然传出来一声巨响,十三个人回头一看:

  “自己的坦克!坦克来了,坦克来了!我们的援军到了!”欢呼的红军战士终于在最后的时刻迎来了援军。

  T…34坦克旋转着炮塔射击。

  这回是鬼子试图炸毁铁桥。

  “嗖”,5架IL…2强击机划破天际,对着后面督战的108师猛烈地打着火箭弹。

  “轰轰轰!”

  铁桥上响起一阵阵炮声。

  十三名战士走到指挥车面前,从车上跳下来一名中尉:

  “我是后贝加尔方面军第三集团军第186近卫旅的先遣坦克连连长,库兹涅佐夫,你们的指挥员呢?”

  十三个人呆呆地看着他,一个战士瞟着远处躺在地上的政委,坦克兵连长立刻明白了:“搭乘我的坦克,消灭日本法西斯!”

  坦克喷吐着愤怒的复仇火焰,铁桥上一个个顽固的日军全部被机枪扫死、被炸弹炸死、被坦克碾死……

  “我是库兹涅佐夫,目标15,方位247,高度105,齐射!”

  苏联火箭炮阵地。

  “好,明白。目标15,方位247,高度105,放!”

  “刷刷刷刷”“喀秋莎”火箭车上的火箭弹急速飞向日军,喀秋莎在为死去的恋人复仇。

  铁桥。

  “长官,这个中国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但是是中文。”通讯员把文件递给一名苏联军官。

  那名苏联军官看了看已经牺牲的八路军通讯员,对着副官说:“查清他们的部队,把这份文件送到他们手中。”

  “是!”

  日本铁桥集群司令兼108师师团长见到自己的部队死的死,伤的伤,拔出战刀,面对着东方,剖腹自杀……

  8月19日13时,苏联空军降落部队突然在在沈阳机场机降了225人,后贝加尔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特命全权代表、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普图拉少将同机到达。运输机在战斗机掩护下着陆。空降兵离机后立即占领了机场要害部门。此时,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及其随行人员正在候机室,准备乘飞机逃往日本,当即被红军扣押。

  空降部队还于之后逮捕了日本关东军末任司令长官山田乙三大将。

  9月2日,日军正式在美国“密苏里”战舰上签字投降,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1946年,中国内战爆发。

  苏联空降部队的几次投送全部遭到失败,理由是“找不到上述部队番号”。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949年10月2日,中国,北京。

  “纵队政委,这是您的信件。”

  “什么啊,这是我们政治部主任,高晨曦,你还以为他是以前的纵队政委呢?”

  “什么信件?”高政委结果信封,封面上的署名单位是:八路军新编第二团,高政委立刻就想到了,1945年8月发生的一切。

  他颤抖着打开信封,他没有能力再回想那次发生的一切。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部队究竟怎样了。战斗结束后,他就被苏联的医护人员拉到后方,最后转交到八路军战地医院。他到处查询自己部队的情况,但是得到的答复是:番号已经撤销。

  高政委心里一凉,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回想这些事情了。

  1955年10月1日,国庆节。

  “政委同志,有一位外国朋友要来见您。现在正在会客厅里等着您。”传令员如实地将情况传递给了高政委。

  高政委在疑惑这个外国朋友是谁,过去的记忆太深了,以至于他在过去要忘记它,结果现在无法想起。

  他边揣测着这个神秘的朋友是谁,边不由自主地向会客厅走去。

  “政委同志,客人就在里面。”传令员把高政委请进去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把旁边的警卫全部都喊走了,空荡荡的会客厅里此时只有两个人。

  高政委紧紧地盯着那个人的背部,他似乎有意背对着自己:这好像是一个苏联少将级别的任务,自己什么时候攀上了这样一个“贵亲戚”?

  卡图科夫转了过来:“您好,高政委,还记得我吗?”(俄语)

  “卡图科夫!”高政委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站在自己面前的来自异国他乡的,但却是早就认识的老朋友,他立即走上前去,“你还活着?”

  “倒是我对您还活着感到惊奇和喜悦。”卡图科夫打趣儿地笑着说,“那次我看见你已经快不行了,只可惜我也动不了了。”

  “他们都怎么样?”高政委急切地问,卡图科夫故意地拖延着回答,这种痛苦而漫长的等待在不停地折磨着高政委。

  卡图科夫叹了一口气:“我的连长们,全部。”他好像又想起什么,“对了,听友邻部队说找到了你们的一封信件,你收到了吗?”

  高政委点点头。

  “你的老部队,可能已经……”

  “我已经知道了。”高政委坦然地说。这倒让卡图科夫十分吃惊。

  卡图科夫不得不抓紧时间说话了:“今天晚上我就要离开这儿了,我要到你们的东北去,呵呵,去看看我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什么。还有些时间,走吧,出去走走。”

  高政委和卡图科夫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前的大道上,谈着往事的变迁,谈着亲人朋友的离去。高政委几次扑在卡图科夫的怀里,相拥而泣。

  10月1日晚上6:00,首都机场。

  这个国庆节似乎那样的短暂,而又那样的漫长。晨曦被悄然地隐藏得很深,那种平静、安详的夜晚又勾起了他们对那场残酷战斗的回忆,不过,卡图科夫要走了。

  身着苏联军装的卡图科夫最后告别了高政委:“达拉斯维达尼亚(俄语再见)”,然后举起了右手,和十年前一样敬了一个标准军礼。但是高政委却没有看清卡图科夫有意隐藏着的脸。

  高政委目送着卡图科夫缓缓走上飞机,他没有回头,仅仅是走几步便停留了一小会儿,头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向这里偏,但是他们终于没有再见到最后一面。

  飞机在缓缓地爬高,渐渐远去。高政委朝着卡图科夫,再次举起了右手,徘徊在半空中,穿越国界的友谊,再次将两人连接在了一起……

  1960年的一天,高政委的办公室。

  “政委,有一封您的信件。”

  高政委接过信封,上面用俄文写着他的名字。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那如同葡萄藤一样的俄文这样写着:

  中苏两国军民的友谊有理由万古长青。

  落款是:

  莫斯科军区副政委:卡图科夫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许后退:第227号命令
《不许后退:狙击关东军》的姊妹篇《不许后退:第二二七号命令》已经隆重推出。

  《不许后退:第227号命令》着重讲述《狙击关东军》中卡图科夫政委的父亲的同事,娜达莎的父亲扎伊采夫上校在斯大林格勒征战的故事。

  在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刻,斯大林下达了第227号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从此,斯大林格勒成为了德国人的噩梦。狙击英豪,争夺马马耶夫岗,巴甫洛夫大楼的战斗声一刻也没有停止。

  转折的时刻终于到了,朱可夫计划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结束。

  当然,有一个巧合,扎伊采夫并不知道,其实他的对手正是在基辅围困彼得洛夫政委(卡图科夫之父)的欧文威

  《不许后退:第227号命令》,全面挑战《兵临城下》,近期隆重推出

227 ordered
他坐在缓缓开动的火车上,蒸汽机的轰鸣声日益响着,一股股忧愁的黑烟在远方飘散。

  天边的红日是那样的忧殇,像猜透了他的心扉,他一动不动,雕塑般木然地望着列车床前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潮仍然在汹涌澎湃——

  1942年秋天,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事实上红军在莫斯科阻挡住了德军,然而叫嚣着灭亡苏维埃联盟的希特勒签署了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攻的命令。德国正在向苏联的心脏,交通枢纽进军,向乌克兰的煤炭和钢铁进军,向高加索的石油进军。但是还有一个障碍,伏尔加河上的一个城市决定着世界的命运——斯大林格勒。

  火车猛地一颤。

  “嘟嘟嘟——”

  三声哨响,沉重的车门被缓缓拉开,那一刹那,车上的所有人都被惊呆了,甚至有些退缩,知道被政治委员一个个拉下车厢。

  扎伊采夫用难以置信地眼神望着眼前的一切:

  红日的光芒透过沉寂的硝烟,伏尔加河在燃烧,斯大林格勒在燃烧!

  “轰!”

  一发炮弹沉重地砸在市区,尘土,瓦片,硝烟,火光……

  “以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名义,任何人不许后退一步!”红军政委一手挥舞着沾满了硝烟的红旗,一手操着坚毅的话筒鼓舞道。

  政工人员站在道路中央,挥动着双手,慷慨激昂地演讲:“同志们,为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解放,前进!”

  “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总参谋部第227号命令:不许后退一步!绝不允许敌人踏足斯大林格勒!”

  扎伊采夫又望了一眼燃烧着的城市:上万栋毁坏的建筑依然坚强地送礼,枪声,炮声,回响在斯大林格勒上空,整个城市在地狱的烈火中顽强地抵抗着。

  天空中再次出现了乌鸦一般的敌机。

  红军的高射炮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咆哮,前几天打坦克,现在又干上老本行了。

  他踏上渔船,健壮但显然有些瘦削的预付倒让他想起了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张开口,却没有问。

  “轰!”

  河水顿时殷红一片,四周的水柱不是被激起,在空中绽开一朵朵不屈的白花。

  斯大林格勒渡口,1942年9月27日。

  终于踏上了一块坚实的土地。

  一辆在泥泞的道路上狼狈爬行的吉普车穿越尸体和血水的道路,艰难地开到了他的身前:

  “上车吧,指挥员同志。”

  “叭”

  车门关上,扎伊采夫还隐隐听到“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

  他再次向后面张望,却只能看见沾满了血迹的白衣。

  他瘫倒在吉普车柔软的靠椅上,脑子里像一位粗心的放映员把影片放倒了一样,又回到了一年前。

  基辅市区,1941年10月27日。

  “我命令你,这次我绝对不能再听你的了!”愤怒的扎伊采夫跳了起来,指着彼得洛夫政委,“我命令你,立即带领三个营的部队立刻突围,四团会给我们打开一段时间的道路。”

  “不,没有哪一个红军的政治委员会在战场上临阵退缩!”戴着有些破碎,边缘还沾了些黑烟与血痕眼睛的彼得洛夫镇定自若地说,“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不想把这个时间浪费在着无聊的争吵上。这样吧,我们两人一人带两个营,从两个方向突围。”

  无可奈何的扎伊采夫不得不又一次迁就了他的政委。

  然而,他没想到,也不会想到,和他对着干了一辈子的彼得洛夫政委根本就没有突围,而是将全部部队直接送进了敌人的口袋里,死死地拖住了德军装甲师整整七个小时。

  突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