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是薛蟠 完BL》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我是薛蟠 完BL-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霆也喝了。
  张霈转了转眼珠子,笑道:“景星,我母亲和祖母这几日可忙活了,你可知道是什么事?”
  薛蟠常去张家,人又长的俊美,又知书达理,在张家女性中很是吃得开,一来二去的也很是熟悉,张老夫人更是喜欢薛蟠,疼的就像自己的孙子一般,为此,薛母也常过府和张老夫人聊天,吃茶,也相处愉快。
  既然张霈说起此事,定也是与他有些关系,这更让薛蟠疑惑起来,摇了摇头,问道:“好你个晋之,如今吃着我的,还来买关子,快说。”
  张家兄弟相视一笑,张霈说道:“我家母亲和老太太正与伯母一起忙着给你张罗亲事,这京城中的待嫁姑娘都快被她们翻遍了。”说着摇头道:“可怜了我们啊,你结亲就是了,也不知怎么的,还连带上了我们,现在每次回去,我母亲的眼神啊,那叫一个怪,那叫一个恐怖。我们现在都不是她儿子了,是她的货物,一件摆设,老被她瞅着看着,受不了啊。”喝了一盅,又笑着说道:“我说景星,你这次请我们吃酒,也算是补偿我们了。”
  一想起那厚厚的一叠名单,张霆也是打了个哆嗦,原来女儿热情起来也是件让人吃不消的事情。薛蟠这段时间一直在衙门里,到是对母亲做的事情有所耳闻,但也没到骚扰的地步,所以只能一笑而过。
  
    见福王

  吃完了饭,薛蟠便和张氏兄弟到了书房坐了,没过多久,就有下人来报,说彭浚来了。因为薛蟠的关系,彭浚和张氏兄弟也是认识,所以薛蟠也不避讳,把他请到了书房里。
  互相见礼之后,彭浚见着书房众人,才说道:“各位,我的任命已经下来了,不日就要出发去上任了。”因为得到了任命,彭浚的脸色也是红润,兴奋之情不以言表。
  张霈笑着说道:“映旗你也真是的,能不能把话说完了,到哪里上任,是什么官职,说清楚些,真是要急死我了。”
  张霆看着张霈如此猴急的样子,说道:“二弟你让映旗把话说完就是了,你这样吵吵,他还能说下去?”说完示意彭浚继续说。
  张霈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莽撞了些,呵呵笑了起来,也是期待地看着。
  彭浚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才说道:“咳咳,昨日任命才下来,江南湖州府长兴县。虽然不过是个小小县官,但好歹是一方的父母官,总比在京里等缺号,而且也可以为百姓多做些事情。”
  听了此言,薛蟠不无羡慕,放了外缺,才真正是天高任鸟飞,又可避开这朝堂的纷争,又可以为百姓真正的多做些事情。不过这江南的地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是朝廷的粮仓,重中之重之地,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恭喜二哥,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不过这江南之地,二哥还是小心些为好。”
  彭浚一拱手说道:“谢三弟提醒,为兄省得。”
  张氏兄弟笑着说道:“那真是恭喜映旗兄了,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能够一展所长。”
  彭浚笑着谢了,心里却有满腔的兴奋和抱负,恨不得立马飞去长兴县才好。  
  送走了张氏兄弟和彭浚,薛蟠才得以返回内院。到了母亲处,见着宝钗也在,才笑道:“妹妹看起来大好了,气色也很不错。”边说着边在炕上坐了。
  薛母看着宝钗,笑着对薛蟠说道:“那癞头和尚的药果真是好的,不过是吃上些,就什么事情都没了,真是佛祖保佑。”说着又感叹道:“如今你们也大了,是时候娘要为你们寻一门好亲事了。”
  “娘还是先操心哥哥的事情吧,女儿还像多陪着娘几年的,难道女儿就这么不招娘喜欢,要这么早就把我嫁出去?”
  薛母笑着拍了拍宝钗,说道:“你这鬼丫头,你过了年就十六了,是个大姑娘了。前些年,为了你哥哥的事情,也没有为你定下门好亲事,如今也是该为你筹划筹划了。”
  “哪有哥哥还没有娶亲的,妹妹就嫁人的道理,娘,你说对吧。”
  “哈哈,那为了早点把我的女儿嫁出去,蟠儿还是早点娶媳妇才好啊,否则耽误了你妹妹,可不是你的罪过。”
  宝钗羞红了脸,“娘这会子倒是有兴致打趣我。”顿了顿,又笑道:“我还真想知道将来的嫂子是什么样子,也给我生个像兰哥儿那样可爱的小侄子,就好了。”
  薛蟠叹道:“母亲大人,妹妹大人,就饶了我吧。”
  大家说笑了一通,薛母才说道:“你姨妈说等过了年,定是要接宝钗去住些日子,我看着宝钗在家也是寂寞,不如去老太太那,也有姐妹们陪着,倒也欢喜些。”
  薛蟠倒觉得没什么,反正母亲已经和姨妈说清楚了,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在家里只她一个,琴妹妹又没有来。“妹妹去那里,有姐妹们相陪也好,只那府里也是事情多,住些日子就接回来就是了。”
  薛母点了点头,道:“是啊,如果你舅舅他们还在京里,宝钗还多一个去处,那里的侄子侄女也多,你嫂子们也是好的。”说着叹了口气,道:“只你的那些兄弟不争气,也没一个出息的,反倒让你舅舅添了不少气。”
  说起王子腾的儿子们,也没比贾家好多少。也许这就是一般豪门大户之间的通病,在这样人家长大的贵族子弟,没多少是真正自己想要上进的,只想着靠祖宗的荫蔽过活,潇洒一生。毕竟像林如海之流是少之又少了的,真应了那句“只要有钱,有酒肉,有戏听,旁的事也就不管了”。
  “老太太是个有福的,一生荣华,儿女都在眼前,热热闹闹的,这人老了还图些什么呢,不就图个团聚。”
  薛蟠狡黠一笑,说道:“母亲这样年轻,就念叨起当老太太了,看来是孩儿不孝了,才让母亲想这些有的没的。”
  薛母睨了眼薛蟠,用手指点了他额头,说道:“都如此大的人了,在娘跟前还没轻没重的,现在倒像个孩子了。”
  “我就算七老八十了,也还是是娘的孩子。娘要当老太太,那就好好地保重自己,以后有您当老太太的时候。”
  宝钗搂住薛母的胳膊,可怜地说道:“到时母亲别有了孙子,就不要女儿了。”
  被他们两个一逗,薛母亦是哈哈笑起来。
  母子三人正说着话,就见嘉儿跑了进来,说道:“大爷,宫里的总管老爷来了,正在大堂里等着呢。”
  薛蟠一听,这时候找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忙告别了母亲和妹妹,到了大堂一瞧,原来是郭公公。其实薛蟠一直都很奇怪,第一次郭公公来宣旨,薛蟠不知就里,可是这么些日子过去了,也知道也些宫里的规矩,才知道其实像他这样的小官任免宣旨,是根本不需要郭公公亲自来颁诏的。
  虽心里疑惑,薛蟠忙快步走了过去,笑着说道:“怎么劳动您大驾,郭公公辛苦。”
  郭公公见着薛蟠进来,才笑着说道:“我的大人,万岁爷正等着呢,您就快随咱家去吧。”
  “这,不知是?”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银票递给了郭公公,笑着问道。
  郭公公一笑,说道:“反正是好事,薛大人放心。”
  听此一说,薛蟠疑惑了一下,但也稍微放了放心,说道:“公公稍待片刻,等下官换了衣服就来。”又忙吩咐了重新沏上好茶和点心,才告退。
  薛蟠随着郭公公一路骑马到了宫门口,下了马递了牌子,方随着入得内去。一路上,薛蟠倒没有再打听是什么事,这点眼色他还是有的,郭公公既然已经对他说放心,那必是无事的。
  其实薛蟠一直以为,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们,总是有些傲慢的,可是郭公公却不给他这种感觉,倒是有些结交之意。他想不明白,他薛蟠不过是一个新科的探花,虽有些背景,但也不可能让各路皇亲国戚奉承的郭公公看上眼,那么郭公公到底看到了他身上哪些价值呢。薛蟠心里寻思,总有一天会知道的,静观其变吧。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薛蟠也是同情太监这种职业,他们虽可以在人人向往的皇宫行走,混的好的也是威威赫赫,不过却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从此不男不女,也着实可怜。也是敬佩他们的毅力,让他自己在身上下一刀,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不过心思急转间,就来到了皇上的上书房。只见除皇帝在坐外,还有一个老者,长的到很是富态。看着其穿着亲王的蟒袍,但薛蟠不知道他如何称呼,也不莽撞,跪下给皇帝行了大礼。
  水澈看着薛蟠起来,方笑着说道:“薛爱卿,这是朕的堂叔,福亲王。”
  薛蟠又给福亲王行礼,心里却不断感叹,古代就是礼数太多了,他总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都在行礼中。
  福亲王看着薛蟠,暗中点了点头,长的仪表堂堂,又是青年才俊,陛下看重,听说私生活也很是检点,为人孝顺。真正是岳丈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啊。
  水澈看着叔王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情能成,心里苦笑一声,嘴上却笑着说道:“福亲王向来最喜欢书法,而薛爱卿的字朕也颇是欣赏,偏他不信,朕只好宣你来,也让福亲王点评一二,看朕所言是否属实。”
  薛蟠一听,不会只是因为要看他的字,就把他宣来,真正是特权阶级啊。心里如此想,嘴上却谦虚地说道:“微臣的字不过是尚能入眼罢了,岂敢在亲王殿下面前现丑。”
  福亲王哈哈笑了起来,听这声音,其人必也是个性格爽朗之辈,“薛大人就不要谦虚了,我最了解皇帝,他既然说你的字好,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就不要推辞了。我这一生,嗜酒、嗜书,嗜女人,可惜我那些儿子,没一个学全的,字不过是尚能看看罢了。”
  水澈也是笑着说道:“既然叔王都这样说了,薛爱卿就不要推辞了。”
  既然都这样说了,薛蟠还能说什么呢,谁让你们是老大呢。“是,臣遵旨。”
  太监宫女们忙摆上了桌案,文房四宝等物。薛蟠问道:“不知陛下要臣写些什么呢?”
  水澈和福亲王相视一笑,说道:“爱卿师从张笃庆先生,那么定也是诗词全才,不如就作诗一首。今日窗外梅花开的正艳,就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薛蟠看着窗外的雪梅,想了想,拿起狼嚎笔,沾了沾墨,用隶书写道:
  眼儿媚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才方写罢,就听到耳边福亲王的大嗓门说道:“好字,好诗。”满含笑意的看着薛蟠,才向着皇帝说道:“圣上当真是此言非虚啊,好字啊。今朝有如此才俊,圣上之福,百姓之福啊”
  看着薛蟠不住赞叹,“如此年纪,就有如此功力,再加上这首诗,堪称佳作。皇上,薛大人,今日老夫可是舔着老脸,要陛下把这幅字给我才好。”
  水澈看着如此的福亲王笑着说道:“叔王,这幅字可不是朕的,你怎么反来向朕要?”
  薛蟠一听把皮球踢给了自己,笑着说道:“亲王殿下能看得上拙作,是在下的荣幸。”
  和这个福亲王相处到很是有意思,薛蟠向来喜欢性格豪爽的人,这样的人比较容易交往,在一起也是轻松有趣。
  福亲王本来听陛下之言,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今科的探花,其实是不太愿意的。在他想来,书生都太过意气,又迂腐的很,但和薛蟠相处下来,却很是对自己脾气,原来不仅文章做的好,还是文武全才,人也是稳重但不拘礼,他做自己的女婿确实是很不错,以薛蟠的责任感和稳重,将来女儿嫁过去,定也不会受苦,薛蟠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又待了片刻,薛蟠才退了出去,不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次的召见透着诡异之气,奇怪,真是奇怪。
  出了宫,三儿等忙牵了马过来。上了马,薛蟠也想不出为什么,只好打马回府了。
  
    赐婚

  薛蟠才到了府门口,就见着王忠已经在门口等候,见着薛蟠下马回来,忙过来,说道:“大爷,夫人正等着您呢,都递话来问了好几回了。”
  薛蟠这才想起,宫里急急忙忙的宣他,母亲定是担心了,也暗怪自己也不派个人快马来报平安,也省得母亲如此担心。
  把马鞭给了三儿,也不等人,忙走进了内院,看见玉柔已经在门口,松了口气,说道:“阿弥陀佛,大爷您总算回来了。太太和姑娘都等着你呢。”
  待进了屋子,薛蟠给母亲请了安,说道:“让母亲担心了,没什么大事,不请母亲放心。”
  薛母一把握着薛蟠的手,看着他说道:“我的儿,没事就好,为娘的担心啊。”说着一起坐在了炕上。玉柔忙递了茶来,说道:“太太,喝口茶吧,到现在您还没吃些什么,仔细身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