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光绪不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如光绪不死-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世凯不明他话中之意,急忙问原因。谭嗣同说:“你我同受皇帝的殊恩,必须报效。现在皇上有大难,除过你再无人能救。”
  袁世凯大惊下脸上变色,说:“我袁某世受国恩,怎能不肝脑涂地,报效皇恩呢。但是皇上有什么大难呢?”
  谭嗣同说:“荣禄近日向太后献策,要废黜皇帝,你可知道?”
  袁世凯说:“我在天津时常与荣相谈论,听他的意思,对当今皇上十分忠心,丝毫没有想废黜皇帝的意思,你说的肯定是谣言,绝不能相信。”
  谭嗣同说:“你是光明磊落的人,不知荣禄这类人的奸诈狡猾,他在表面上与你关系不错,心里头其实对你十分猜忌。你为国事辛苦多年,人人都钦佩无比,可是在去年你才仅仅升了一个台阶,这都是荣禄在暗中抑制你。康有为先生曾在皇上面前保举你,皇上说:‘太后告诉过我,说荣禄常常说这个人,认为他跋扈不可用。’这话可是真的,知道这话的人也相当多。我也在皇上面前保过你,可屡遭荣禄的破坏。不过皇上最终还是弄清楚了,他说过袁世凯这个人心里面很明白,有人却故意说他不可用。正因为此,皇上才专门提拔你。袁公,你如果真有心救皇上,我有一个办法。”
  谭嗣同就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有点像名片,其中写道:荣某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硃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硃谕宣读,立刻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督,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光绪是否准备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4)
谭嗣同将这纸拿给袁世凯看,并说:“袁公如果不照我的办法行事,我就死在你的面前。”
  袁世凯看了那张纸上的话,吓得魂飞天外、面无人色,连忙问:“为什么要围颐和园?”慈禧就住在颐和园,围园,必将不利于慈禧,袁世凯正因此才胆颤心惊。
  谭嗣同说:“不除掉慈禧这个老妖婆,国家就有难。此事在我,袁公就不必多问了。”
  袁世凯说:“皇太后临朝听政三十年,很多大难都是她摆平的,她因此才深得人心。我的这些部下,我经常用忠义来训诫教导他们,现在让他们干这事,那肯定不行。”
  谭嗣同说:“不用愁,我雇了几十好汉,还发电给湖南召集人手,不几日湖南的人就会到达,去除慈禧,我完全能够做到,用不到你。但是袁公你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杀荣禄,二是围颐和园。你如果不答应我,我就即刻死在你的面前。你的性命在我手中,我的性命也在你手中。这件事今晚上必须商量妥,我还要回宫,请皇上按我们商量的降旨。”
  袁世凯说:“这件事太大了,怎能草率决定,你今晚就是杀了我,我也定不下来。并且你去请旨,皇上也未必答应。”
  谭嗣同说:“我有挟制皇上的办法,皇上肯定会降旨的。明天,必有一道朱笔写的谕旨交给你。”
  袁世凯说他自己看见谭嗣同气焰凶狠,类似疯狂,不过他想到谭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如果和他翻脸的话,恐怕激起其他变故,因此就胡乱推托,找了些理由,说:“天津是个国际化的都市,中外人士都有,如果忽然在这儿杀了总督,必将引起大的混乱,对国家极为不利。并且直隶这儿有好几支重要的武装,聂士成、董福祥两军就各有四、五万人,淮军与练军又有七十多营,满人的旗兵也不下数万人,而我的北洋新军只有区区七千人,怎能敌过他们呢,况且我在天津一动手,北京哪儿立刻就知道了,那时皇帝可就麻烦了。”
  谭嗣同说:“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动手时,就将皇上的朱谕发给大家,并照会各国,那时候谁敢乱动!”
  袁世凯说:“我的部队的军械子弹,都在天津城里,营房内没有多少,必须先将子弹粮食弄足,才能用兵。”
  谭嗣同就说:“那就请皇上先将硃谕交给你,你布置妥当后,就立刻动手。”
  袁世凯说:“我倒不敢顾惜自己的小命,但是这事一经纸笔,就难保密了,那时拖累了皇上,你我可都死有余辜。万万不可让皇上降硃谕,你先回,这事待我好好思量,从容布置。”
  谭嗣同说:“皇上心中十分着急,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皇上的硃谕就在我手上,你来看。今儿晚上你和我就必须商量好办法。”
  谭嗣同就将那个硃谕拿出来了,上面写道:“朕锐意变法,诸老臣均不顺手,如操之太急,又恐慈圣不悦,饬杨锐、刘光弟、林旭、谭嗣同另议良法。”
  这是袁世凯凭记忆写出来的,只是个大概意思,袁世凯还记得此硃谕是用墨笔写的,并不是红色的朱砂笔。硃谕中另外还有些话,袁世凯推测硃谕中的意思,认为这是康有为等急请皇上变法,皇上却在委婉的拒绝。
  袁世凯当时就问:“你拿的这个并不是红笔写的,并且这里面也没有围颐和园的说法呀?”
  谭嗣同解释说:“真正的硃谕在林旭手中(这是袁世凯记误了,应该在杨锐手中才对),这个是杨锐抄给我的,的确有这个硃谕,十三日前发的。”

第九章 光绪是否准备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5)
袁世凯凭记忆写下来的密诏内容,似乎倒与王照所说有点类似,其相同点有两个,一个是此诏是颁给杨锐、谭嗣同等四人的,即所谓的军机四卿,并不是颁给康有为的;另一个是诏中都有不愿意得罪、违逆慈禧的意思——王照说的内容是“无违太后之意”,袁世凯说的是“又恐圣慈不悦”。
  4.杨庆旭敬献衣带诏
  1909年,即宣统元年时,带衣带诏出宫的杨锐的儿子杨庆旭,忽然向清廷都察院呈交了一份诏书,说这就是当日光绪帝请杨锐带出宫的密诏。杨锐做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在戊戌政变后被杀,罪名是:谋围颐和园,劫持皇太后。杨锐呈交衣带诏的同时,要求为其父*昭雪,因为据他呈交的诏书,其中根本没有光绪欲谋害慈禧的内容,也没有暗示接诏者救自己的意思。此事及光绪密诏均见罗惇融《宾退随笔》:
  宣统元年,杨锐之子诣都察院上书,敬缴德宗朱谕。既奏上,监国询庆亲王奕劻云何,奕励言不当宣布,以伤孝钦后地下之心,乃仅付史馆敬藏而已,亦不敢恤杨锐也。是诏当时多录存者,荣县赵尧生熙、汾阳王书衡式通先后录以见示,足见德宗绝无废太后之心,特当时造谣以重变法诸臣之罪耳。
  这段话是说,杨锐的儿子呈交了衣带诏之后,载沣拿不定主意,找庆亲王奕劻商量,奕劻主张这件事不能公开,不然,恐怕让已死的慈禧伤心,所以这事当时就没有下文了,也没能给杨锐平反昭雪。不过慈禧已死,她绝不会伤心,奕劻所说的,只是怕丢了慈禧的面子而已,因为他幽禁光绪的理由之一,就是光绪下诏给康有为等,命他们救自己,围园擒杀太后,现在原版的衣带诏出现了,并没有慈禧说的那些内容,那她岂不羞愧。
  衣带诏的内容是:“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被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础,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联一早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肤之权力实有末足。果使如此,则肤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础,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肤熟思审处,再行办理。联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刘体智撰的《异词录》中,说光绪的衣带诏,其大体意思也和罗惇融之说近似。《清史稿》在“杨锐传”中肯定了罗惇融的记载,称“宣统改元,锐子庆昶缴手诏於都察院,请代奏,始传於世。”
  《清史稿》一书是民国政府成立的国史馆编篡的,虽然后来被查禁,但应属正史性质,在编撰过程中可以查阅政府拥有各种档案资料,所以,《清史稿》的肯定便可以算是为密诏的真假问题画了一个句号。那就是说,康有为自己所宣称的衣带诏是假的了,真的衣带诏的内容,按《清史稿》所载是:
  近日朕仰观圣母意旨,不欲退此老耄昏庸大臣而进英勇通达之人,亦不欲将法尽变。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非力行新政不可?然此时不惟朕权力所不及,若强行之, 朕位且不能保。尔与刘光弟、谭嗣同、林旭等详悉筹议,必如何而后能进用英达,使新政及时举行,又不致少拂圣意,即具奏,候朕审择,不胜焦虑之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光绪是否准备发动针对慈禧的政变(6)
按这个密诏内容,光绪根本就没有任何发动政变的意思,他想要的是“使新政及时举行,又不致少拂圣意”,就是说,他不愿意和慈禧闹翻,他想要的,是在慈禧同意的条件下进行变法维新。
  这就可以解释光绪为何不杀死慈禧的问题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杀她,连“少拂圣意”也尽量避免。但是问题又出来了,既然光绪没有围园杀慈禧慈禧的意思,那么谭嗣同让袁世凯带兵进京,围园杀慈禧的意图是怎样来的,是谭嗣同自作主张想这么做?还是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秘密商量后的结果?
  5.围园擒杀慈禧的策划
  胡思敬的《戊戌履霜录》上记载有杨锐将光绪的密诏拿出宫后的情景,说是杨锐先将密诏交给谭嗣同看,“嗣同捧沼大哭,奔告有为,有为曰:‘太后当国几四十年,是更变多而猜忌甚,末可口舌争也。’嗣同日:‘是不难,当为主上了之。’引有为人卧室,取盘灰作书,密谋招袁世凯入党,用所部新建军,围颐和园,以劫太后,遂锢之。有为执嗣同手,膛视良久曰:‘母后固若是其可劫耶?’嗣同曰:‘此兵谏也,事成请自拘于司败,古人有行之者矣。’次日以告梁启超、林旭,启超称善,旭言‘世凯巧诈多智谋,恐事成难制,请召董福样。’嗣同不可。”
  按这个记载,围园擒杀慈禧的注意是谭嗣同出的,梁启超、林旭等赞同,康有为稍微有点犹豫,但是也没怎么反对。谭嗣同出的主意,谭嗣同又一力承担,直接去法华寺动员袁世凯,似乎整个事情的策划、运作全部都是谭嗣同搞的。
  但是谭嗣同是康有为的弟子,他们是一派的,都是帝党,如果《戊戌履霜录》的记载属实,那就是说帝党的确策划武力政变,要将慈禧太后或擒或杀。
  但是康有为后来否认帝党策划政变的事,他在光绪慈禧死后,载沣当摄政王时,向载沣上书,书中说:“自逆臣袁世凯无端造出谋围颐和园之语,阴行离间,遂使两宫之间常有介介。。。。。。先帝之所以备历艰险以迄今日,实惟此之故。”
  康有为认为围颐和园是袁世凯捏造的,捏造的目的是为了离间慈禧和光绪,而光绪之所以遭幽禁、受苦难,都是因为袁世凯的无端捏造。
  看来康有为和袁世凯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
  让人颇为好笑的是,康有为的另一个弟子梁启超,他也是事件的当事人,他在“谭嗣同传”里,认为他们一伙虽然没有“围园擒杀慈禧”的计划,但谭嗣同要求袁世凯杀荣禄,具体计划是,当慈禧光绪在天津阅兵时,由袁世凯在兵营内杀掉荣禄。梁启超的文字节录如下:
  初三日夕,君(指谭嗣同)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诘:问)袁日:“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袁日:“旷代之圣主也。”君曰:“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闻。”君乃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君日:“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将挟兵力以行大事。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