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草的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蒲草的记忆-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磨村。一九五三年,改行政村为乡建制,称八区白石乡寺庄村。一九五六年四月,归下佐乡管辖。一九五八年九月,又改为政社合一,称红专人民公社寺庄村,公社驻豆罗村。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忻县和定襄县合并,改称为忻定县,寺庄村仍属红专人民公社管辖。一九六一年八月,忻县和定襄县分治,复称忻县,寺庄村归下佐人民公社管辖,称寺庄生产大队。一九八三年九月,忻县改忻州市,寺庄村仍旧归下佐人民公社管辖。一九八四年九月,由下佐人民公社寺庄生产大队,改为下佐乡寺庄村民委员会。

  二零零一年一月,忻州撤地设市后,原忻州市改为忻府区,隶属关系同前所述。

  现在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豆罗镇寺庄村。

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枣树坡这个村名,是从什么时候改成寺庄村?原因又是什么?村里人都这么猜想:或许村里以前修建过寺庙?或许村里以前就有过寺庙?既然祖先这么改,就一定有他们改得理由。没理由的事情,祖先是不会做的。我这样想,还是想不出一个能写在纸上的理由。问父亲?父亲说他也不知道。父亲又说,好像和寺院和庙会有关。父亲一句从前,叫我不能想象。在我印象中,我村就是现在这个名字。

  明朝洪武三年,始祖身背家佛观音从朔州马邑县徒步走来,为的就是求神保平安。我想,祖先改名,是否与南观音庙有关?南观音庙在我脑海里没有印象。听父亲说,南观音庙在一九五八年就拆了。拆得原因,好像是和修铁路修水渠有关。它的位置,大体就在村西南巷和水渠交界处。

  村里人回忆,南观音庙坐南朝北,背靠祖坟,面对村庄,圈洞成阁,阁上建庙。在庙西有一条石头铺的小路,人们就是从这条小路进庙敬神的。庙下面是一个石头砌成的石洞,供人们行走,南观音庙拆了之后,村里人把南观音敬移在村西奶奶庙内。

  人们还说起这么一个故事,意思是说过去,原本没有寺庄村,也没有南窑头这个村名,更没有枣树坡这个地名。村东的白石村,过去叫古村,村里有一座古寺庙,叫寿圣寺。

  据《山西寺庙大全》第八三一页所载:寿圣寺属明朝兴建,始建年代不详,地址在白石村。现存情况为:“十八罗汉殿、伽蓝殿、天王殿、龙王庙、关帝庙,保存较完整。”在《忻州文史资料》第十一期一二七页中,有如下文字记载:“寿圣寺,位于下佐乡白石村内,明代,市保单位。据清乾隆三十八年五月碑记:创建于元皇庆元年。总体布局:大佛殿居中,左右配殿为十八罗汉殿、伽蓝殿;大佛殿前为天王殿,东为龙王,西为关帝庙。天王殿面阔进深各三间,脊檩题记为明成化岁次乙酉年建立。前檐共七朵斗拱,单抄四铺作,余皆为清建。保存较完整。”

  寺庄村这个地方,原来是寿圣寺院里的土地,过去也叫田庄子。后来寿圣寺香火旺盛,前来寿圣寺拜佛进香的人越来越多,寺院的土地也在逐年增加。寺院土地增加了,雇用的佃户,也就是给寺院里种田的人们,也就相应地增加。由此,发展成为一个村庄,是当时那些人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寺庄村名,大体由来于此。

  此时,从我脑海里驶出一辆马车,一个车轮子上写着:从枣树坡开往寺庄。另一个车轮子上写着:从土窑洞变成瓦房。这辆马车,应该就是识文断字的人们,经常说起的那个历史。

  这就是我的家乡。它位于忻州城西南,过去叫城南乡,现在改成豆罗镇。村东一公里是白石村,再往东走就是苏村、下佐村、豆罗村、关城村,关城村就在系舟山脚下。系舟山,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拴船的地方。《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系舟山,尧遭洪水,系舟于此。”系舟山因此得名。由此可知,忻州盆地过去是海底世界。

  村南就是北同蒲铁路线,过了铁路,就是以前的南窑头村,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枣树坡,再往南就是五峰山。紧挨着铁路,就是一条大渠,名叫白石大渠。有人说这条水渠为白石村黄罗道所修,也有人说是明朝政府修的,都没有文字记载。

  这条水渠,从阴山引牧马河水,沿牧庄村北从西向东流出,经寺庄村,再流到白石村,约十华里长。村里人讲,以前因为分水浇灌土地,三个村庄的人,经常因为用水时间长短,发生打架事情。最后商定下一个办法:焚香分水。意思就是开渠时,先点一炷香,根据村子里的人,或者是根据村子里的土地,然后根据这炷香烧得长短距离,来确定一个村庄的用水时间。

  河对面是下河北村,下河北村的形状似“金蛾扑水”,传说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然而我却不得而知,只好存史待查。西面是火车站,过了火车站就是牧庄村,从牧庄村再往西走,就是阴山。

  人们传说,“阴山吃石”是一个美丽的神话。阴山位于忻州城西南二十公里处,在牧庄村以西,山势低缓,呈南北走向,北临牧马河,西傍葫芦川,地势险要。令人惊奇的是,两河在阴山以上,河床砂石滚滚,水流混浊,急流澎湃,奔腾不息。而从阴山流出,则变得水清砂细,磐石巨物,全然绝迹。相传卵石为阴山所噬,故有“阴山吃石,盂县屙铁”之俗语。现实就是这样,阴山以东牧马河里的砂子,形状像黄豆,颜色又是白里透红,人称豆砂。也有人说,因取砂地点在豆罗,故取名为豆砂。众说纷纭,不辩真假。

  阴山上面就是庄磨镇。说起庄磨镇,我想起一位名人,他就是近代著名诗人公刘老前辈。他老人家原名叫刘仁勇,江西省南昌市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一九四八年参加革命工作,一九五四年加入中国作协,一九八一年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曾任中国作协安徽分会文学院院长。在*期间,他老人家下放在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劳动改造。那时我还小,没有见过他老人家,倒是后来在《小说选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看过他老人家写的一篇小说《先有蛋,后有鸡》,小说中有好多我们那儿的地方方言。比如叫爹为大,叫几棵树为几抱(音为勃)树,叫妈为波(取其音),公刘老前辈为此还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字来,我在电脑上怎么也打不出来它来,这个字是“女”字过来一个“白”字,音为波,意思表示妈妈或母亲。还有,人们常说的蹲,在我们那儿叫圪蹴。

  就连小说中的那个村名,他老人家竟然给叫了个:碾庄。这个碾庄,其实就是把庄磨二字给翻了一下。石碾与石磨同属石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碾庄,其实就是庄碾,也就是庄磨。这是我的猜测,或许也是公刘老前辈的别有用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庄磨这个村庄,给他老人家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他老人家是有感情的,否则他不会用“碾庄”这个村名。

村形民姓记
村形民姓记

  
  
  山中有林,林中有鸟。

  白云缭绕,炊烟袅袅。

  河水滔滔,鱼儿戏嘻。

  河畔田园,蛙鸣虫吟。

  春风*,顽童诵经。

  夏雨宜田,村女浣衣。

  秋色满目,枣果飘香。

  冬雪祥和,犬吠醉人。

  站在南山顶上,俯视寺庄村,那是一幅天然而成的田园风景水彩画。

  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四季分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人勤地肥,民风纯朴。有山,村庄南靠五峰山,村东正对系舟山,村北牧马河对面有磨盘山;有梁,分别为西梁、南沟梁。西梁又分为小西梁和大西梁;有沟,分别散布在村庄南面,有井沟,姐子沟,小西沟,小于沟等;有垴,霍家垴,李氏垴等;有河,村庄北面一条牧马河,养育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有川,川位于村庄以北、牧马河以南。

  据《山西大典》统计资料显示,寺庄村气候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夏季过后秋高气爽。年平均降水量为四百六十二点五毫米,降水集中于七至九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二千六百七十七点七小时。无霜期平均一百六十七点一天。年平均地表温度十一点四至十二点八之间。平均全年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干旱与冰雹。

  北同蒲铁路,把村里土地明显分成二部分:铁路以南为山沟地,面积占村庄所有土地的三分之二,宜林宜牧;铁路以北为平川地,面积为村庄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宜农宜耕。

  据同族伯父张宝林估计,村庄土地面积大约为四平方公里,约五千亩,耕地约二千五百亩左右。他老人家是村里解放后第一位考上中专学校的人,而且还是林业工程师,对这些,应该说他是非常专业的。

  据村里老年人讲,原先村东有一个阁楼,阁楼下面就是村门,也叫洞门。村西也有一座村门,也是洞门形状。还有大寺院,建在村西洞门外,大寺院里有房、厅、楼、殿、台等建筑,共约三十五间。大寺院里有佛殿三间,村里人也称正殿,正殿门顶上有一块匾,上书“便是西天”四个大字。佛殿背后是五间戏台,系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或一七五零年)所建,毁于什么时间?村里老年人都没有记忆,我更是没有印象。佛殿前面有大小山门两座,小山门在东面,大山门在西面,大山门上还有一块匾,上书四个飘逸有力的金字:天笠宗风。

  大山门东边是一座钟楼,上下两层,西面是一座鼓楼,也是上下两层。大寺院内有守庙人,村民记忆里的,好像是连寺沟村(这个村位于我村西南方向,大约十华里左右)姓韩的一对父子,早打钟催人早起,晚敲鼓打更报时。尤其是晚风吹动寺院屋檐上的风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既有浓厚的田园风味,又有佛教寺院圣洁的感觉:

  晨钟吹醒人,

  暮鼓送过客。

  在大山门前面,还有西观音庙,西观音庙旁边是五道爷庙,大寺院南面是卷棚歇山式大戏台,和大戏台相对应的是南观音庙。在小山门北面,是村里的奶奶庙和老爷庙,还有一间是弥勒佛,另外一间是药王庙。村西北面还有一座河神庙,村东南圪台上有文昌庙。

  如今,只有佛殿与大山门尚存,亦岌岌可危,充分显示出历史的沉重和古老。其余的建筑就成了历史,大山门东边的钟楼,在我小时候还在,好像还悬挂着一只大钟,钟的外边还有文字,钟楼底下是当时学校存放杂物的库房。

  整个村子呈海龟形状,头朝西,正对村西阴山,尾朝东,背靠系舟山,就像刚从晋阳湖里游出来的一只巨型海龟。村西大寺庙就是海龟的头,村中一条东西大街,大街朝南朝北各有三条小巷,代表着海龟的六只脚。村庄还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东高西低,人们都称寺庄村是倒流水,言外之意是指寺庄村的人气旺盛,财源广进,是一块风水宝地。

  过去的说法是,张邢两姓,姚霍两家,意思是说,村里只有张姓和邢姓是大姓,其它就只有一家姓姚的和一家姓霍的。也有人说,村里原先还有周姓李姓及其它。他们的理由是,村里有许多地名都与这些姓氏有关。如:周家洼,李氏垴,霍家垴,姚家坟,还有许多。张邢两姓是从始祖那时才迁居过来,以至繁荣成如今这种气候。现在不同了,姚姓在解放那年就迁移在三交镇西边一个小村庄了。霍姓尚存一家。社会的发展,杂姓也就多了,有从南沟迁移出来的安姓和王姓,有从白石迁移过来的赵姓,有从里沟和山东迁移过来的宁姓,还有随妇招来安家落户的韩姓,等等。

  一般说来,张姓多居住在村的西面,邢姓多居住在村的东面。现在又发生了变化,原先宅院变小了,原因是生儿育女,娶媳嫁女,人多了,原先的房子就不够住了。于是,就向四周延伸,主要还是向东延伸。于是,村东也有了姓张的,村西也有了姓邢的,就像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那样团结。

  有首古诗是这样描绘过去农村生活的,我以为用来形容我的家乡,也是非常合适的。

  高槐荫屋柳遮户,

  禾满平原花掩坞。

  牛羊眠野犬不惊,

  来往人呼为大王。

  女勤蚕桑男力田,

  仰事俯育无忧煎。

  日出而作入而休,

  渴时则饮困时眠。

  东邻西舍频酌酒,

  不用杯盘用瓦缶。

  迎春送腊闹儿曹,

  祷雨祈睛赛刍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