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徒生传-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嘲弄和挑衅,譬如作者曾经在书中如是写道,“不要管那些乱叫的狗,它们只能趴在街道上,而你可以跳到房顶上去。”对此大多数批评家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当时,在众多丹麦的批评家中有一个名叫约翰?路德维格?海博格的年轻人。他酷爱小说中的讽刺喜剧。但是在为《文学手稿》撰写小说简介的时候,他却不得不绞尽脑汁,最后,他也只能以婉转曲折的方式,针对基本结构和基本格调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评论。在评论中,海博格多次采用了接近于“天才”的辞藻。他对作品众多近乎疯狂的观念和联想大加赞赏,并指出了小说中生动而富于改变的写作形式———那是一种“音乐般的幻想”,年轻而“充满幻想的演奏者”追随瞬间的灵感,肆意地“放纵着它,任凭自己随之飘舞游荡”。
  安徒生本人当然会感到非常开心,而那些对安徒生的文学生涯充满信心的人也一样备受鼓舞,比如住在百克胡、对安徒生一直非常不错的卡玛?拉贝克。安徒生马上送给拉贝克一本《徒步之旅》,这样拉贝克就可以看到,她的“小演说家”现在是多么的聪明。1829年1月,安徒生接连几天在等待着拉贝克的意见,但却一直音信皆无。然而,他从他人那里得知,这个一直倡导丹麦浪漫主义的女贵族已经卧床不起了。一天,安徒生偶然遇到了海军准将伍尔夫,准将告诉他,拉贝克已经去世了。安徒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是吗,我只想知道她是否坚持读完了《徒步之旅》?”准将勃然大怒,冲着安徒生大声怒吼:“住嘴!岂有此理,当一个人已经快要去见上帝的时候,你认为他还会关心你的《徒步之旅》吗?”
  我们不知道安徒生怎么回答的,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他的悲伤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之后,一些报纸和杂志连篇累牍地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但就在这位年轻的作家再度成为媒体关注对象之前,他的第二部作品也即将问世了。1829年4月底,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以所谓的“英勇的轻歌舞剧第1幕”,在皇家剧院完成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事实上,他在舞台上成功已久,大约在10年之前,他已经凭借跳舞、唱歌和演讲为自己赢得了认可。
  这部戏剧的全名是《尼古拉塔楼上的爱情———戏院的顶层观众说什么?》。这个独特的副标题暗指“黄金年代”戏院,因为戏院中的一部分被人们称为“顶层”。表演过程中以及表演结束后的鼓掌和嘘声表明,人们对演出在艺术上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在演出的那几天,皇家剧院的疯狂与日俱增,甚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骚动和喧闹,以至于全副武装的卫兵一度站在通向大厅座位的门厅入口处维持秩序。这样,一旦在廉价座位区发生混乱,马上便会有卫兵出面干预调解。需要特别关注的则是顶楼座位,这些位于大厅内雅座后面的座位是专门留给那些年轻的大臣、官员的。虽然顶楼座位也有一些长座椅,但是许多听众还是喜欢站着看。观众中既有手艺高超的工匠、商人和职位不高的政府官员,也有年轻公务员、学生、作家和其它或多或少懂得一点艺术的市民。尽管包厢中的显贵人士担心用鼓掌欢呼的方式表达看法可能会有伤大雅,但是对于顶楼座位的观众来说,这却是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最佳方式。通过观众这些最直观的反应,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判断出,一部戏剧是被他们冷落还是大获全胜,或是彻底的惨败。
  那么,对于安徒生在1829年于皇家舞台上初次亮相,观众是如何看待的呢?作家已经提前为很多学生和战友在顶楼预留了不少座位,他们自然是热情高涨、狂热不已。这些观众不时地高喊“作家万岁!”作家在《我的童话人生》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他已经不知所措,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径直冲出剧院,穿过国王新广场直奔科林家。家中的女主人看到此番情形,忙不叠地安慰说,即使是像奥伦施拉格这样的大作家也曾经被观众嘘过;安徒生抽噎地答道:“是的,可他们并没有嘘我,而是一直在鼓掌,欢呼作家万岁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2)
这个轻歌舞剧是安徒生花了一个星期写成的,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舞剧结尾的灵感来自路德维格?蒂克的《穿靴子的猫》。故事发生在哥本哈根,埃伦正在等待着她一生的爱人———正在经历着漫长海上旅途中的裁缝———索伦?平德。但是突然有一天,圣彼得教堂的巡夜人珀?汉森向她求婚。埃伦的父亲尼古拉教堂的巡夜人和她的好友麦伦都催促她接受这份求婚。“你的裁缝怎能比上这颗钻石?一只小蝴蝶怎能与大象比?!”埃伦身处巨大的压力下,但正当她准备放弃那份承诺、背叛她心爱的裁缝之时,裁缝回来了。他们的爱情之花立刻绽放,而且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甜蜜,他们一起逃离哥本哈根,来到了阿迈厄岛。埃伦的父亲和求婚者赶到阿迈厄岛,把埃伦带回哥本哈根的尼古拉教堂完婚。无数的好言相劝和恳求之后,埃伦的父亲只好让观众帮他做出最终的决定,此时,全剧的悬念和这个悲伤的爱情就此得以解决。就在幕布落下之前,主持人宣布,如果这部戏剧给观众带来欢乐,索伦自然可以和埃伦走到一起,但如果只能听到观众的嘘声,埃伦就只好回去和珀?汉森结婚。然后,舞台上的演员问道:“顶楼座位的观众,您认为如何?”我们不得不想象一下———就像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那样,当幕布落下的那一瞬间,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声欢呼“好哇!”毫无疑问,他们的欢呼声是献给埃伦和索伦的,献给这部出色的戏剧,献给这位出色的作家!
  和这些被安徒生用心良苦地安排在观众中欢呼的好友和学生相比,批评家对于这个精心策划的结局却不那么热心。初次公演的几天之后,一本杂志便直言不讳地指出,这部戏不过是韦塞尔的流行之作———《没有长袜的爱情》的精简版。这份杂志不仅暗示出作者在公演前对自己和这部作品牵强附会的过分造势,而且还谈到,这部剧只是一出冗长琐碎的作品,人们看到的是直白、唐突和乏味。“正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观众对这部一直被人们谈论和炒作的歌舞剧期望过高,而对这位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去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作家则期望更高了,因此,这种宣扬必然会让他的作品大打折扣,也严重削弱了公众的兴趣。”
  海博格也在《文学手稿》中指出,安徒生的戏剧是对亚当?奥伦施拉格的戏剧《阿克西尔与瓦尔伯格》以及《哈肯?扎尔》的拙劣模仿,文章还对安徒生的手法进行了无情的嘲讽。最后,这篇评论同样对这位年轻剧作家的伎俩做出了抨击:把“自己人”安插在顶楼座位中,显然在耍小聪明。
  尽管《徒步之旅》、《尼古拉塔楼上的爱情》和《诗集》都体现出现代的浪漫主义思想,但安徒生显然还没有真正走进浪漫主义的大门。这一切看来还需要等待朝拜了德国的浪漫圣地之后,才会发生在作家的身上。
  安徒生在乘船离开哥本哈根来到吕贝克之后,便乘坐各式各样的马车四处游玩,途经汉堡、布朗舒维格、哥斯纳、海利和莱比锡,两周之后,他来到了德累斯顿。在这里,安徒生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绝对不是什么陌生人或是无名小卒。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迈森的一位医生当听到这个丹麦人的名字时,大吃一惊:“‘你和那位叫安徒生的著名作家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呀?’于是,我告诉他,在丹麦,只有我一个叫这个名字的作家。医生说,他拜读了我的很多作品,这些作品让他激动不已。”
  安徒生在1831年5月中旬离开哥本哈根,在汉堡,由于饱受牙痛之苦,促使安徒生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的神经就如同是一部好钢琴的琴键,气压可以在上面弹奏:“天气的作用对我的牙齿便是这样,先是舒缓而悠长,而后不断攀高,随着天气的变化,我便可欣赏到痛苦所带来的一切旋律。”但是一看到哈尔茨山美丽的景色,一切疼痛便无影无踪了。安徒生平生第一次登上高峰,漫步云间。于是,这个年轻人对大自然的印象突然之间豁然开朗。正如他在后来游记的序言中所言:“我站在山巅,一个新的世界向我敞开。”他在高山上的浪漫朝圣持续了5个星期,在这里,安徒生看到了位于“撒克逊瑞士”巴斯台附近著名的石林。安徒生在1931年6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粗犷的群山峡谷笔直地伫立在那里,山上覆盖郁郁葱葱的黑杉,一切都笼罩在奇形怪状的灰蓝色薄雾中……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油画。”歌德曾经在巴斯台的峭壁森林中尽情游荡,而在19世纪初,菲利普…奥托?戎格、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卡斯珀…戴维?弗雷德里克等画家也曾经带着画箱和画架,来到这里寻山探野。他们无不遵循着弗雷德里克的信条:“画家不仅应该描绘出他眼前的东西,还要描绘出这些东西的内在美。”
  这正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现在的艺术观和自然观。在安徒生于旅途中写下的书信和日记,以及他在结束旅行后3个月发表的旅行小说《影子》,最核心的内容是他在德累斯顿与路德维格?蒂克的会面。同样重要的内容还包括他亲眼欣赏到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这幅画挂在位于德累斯顿中部的茨温格尔宫内的走廊,这里靠近国家歌剧院和易北河畔的贝鲁高地,傍晚,人们漫步在易北河畔,或是驾着轻舟在河中荡漾。但真正的高潮无疑是在茨温格尔宫内的走廊里,在这里,安徒生亲眼目睹画中神秘而美丽的圣母玛利亚,这张美丽的脸庞对于他来说,有着“孩童般纯洁的神圣”,在18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最著名的德国浪漫作家,包括史莱格、蒂克、克莱斯和霍夫曼都曾来到这个走廊顶礼膜拜。在安徒生第一次来德累斯顿的时候,有一天,他曾经长久地站在拉斐尔的作品前,他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人们真正应该崇拜和膜拜的,并非是画在帆布上的油画,而是“我们用肉眼所看到的躯体所放射出的精神”。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3)
对于安徒生在1831年夏天这次短暂和匆忙的旅行来说,唯一的缺憾就是没能见到歌德,18世纪20年代,安徒生一直在热衷于培养歌德那种狂飙运动式的写作风格。但是,他后来却放弃了歌德的创作风格,突然对霍夫曼和海涅等更年轻、更硬朗的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安徒生无法亲自拜见这位大师本人,于是,路德维格?蒂克便成了最好的替补,其原因在于,在德国,许多人认为路德维格?蒂克是“浪漫主义之王”。在80岁的路德维格?蒂克身后,是一个博学而多变的文学生涯,他的作品涉及小说、短篇故事、戏剧以及包括《仙女》故事在内的“民间故事集”,安徒生经常提到《仙女》,使这个故事更是名声远扬。这位德国作家熟知北欧文化。路德维格?蒂克是霍尔堡的忠实读者,也是英吉曼的密友,英吉曼曾经写信给安徒生,向他介绍了路德维格?蒂克。对于安徒生来说,他和路德维格?蒂克的见面,就像数十年前亚当?奥伦施拉格与歌德的会面一样,同样撞击出刺眼的光芒,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尤其是在安徒生回到家乡开始创作《影子》之后更是如此。大约在1830年左右,奥伦施拉格和歌德的聚会曾经一度成为丹麦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与此同时,奥伦施拉格的回忆录也在德国和丹麦两地出版。
  当你在阅读《影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印象:伟大的路德维格?蒂克———一位“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的大师,在年龄、声望以及被国人爱戴的程度上最有资格与歌德相提并论的作家”,安徒生在他的游记中是这样写的———已经非常熟悉年轻的安徒生和他的作品。两个人在1831年6月5日的相遇肯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场景:一边是年轻、高大、消瘦、操着一口蹩脚德语的丹麦人,站在另一边的则是一个年迈、肥胖、略懂一点丹麦语、由于风湿病的缘故而导致肩膀一高一低的德国人。长期风湿病的折磨,让蒂克看起来面色苍白,略带病容,但他却是一个温文尔雅、友善温和的人。而最令安徒生感到吃惊的是这位大师已经阅读了自己的《徒步之旅》。在《影子》的第10章里,安徒生谈到了他与蒂克相遇的情景,他送给蒂克一些书籍,其中包括自己的最新诗集———《幻想与随笔》。“我把书和英吉曼的信交给他,他握着我的手,问是否我就是写《徒步之旅》的作家,当我肯定地答复他之后,他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