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搜寻出奇的石头,达到创收的目的,许多官吏临时客串起了业余土匪,往往因一石一木而弄得处于弱势群体的寻常百姓家破人亡。

第3节   农民工朋友一声吼;大宋就要抖三抖(2)
当宋徽宗在河南开封和李师师打情骂俏、吃夜宵时,当朱缅一伙在江南折腾得地暗天昏时,他们似乎都忘记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也是人。如果一个人的生存成为比在北京近郊买别墅还奢侈的欲望时,反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硬道理,而且,是唯一的……

  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1120年秋的某一天,在今天浙江淳化县一个叫方腊的南方人,以摩尼教的名义,发动了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注明:“摩尼教”为波斯人所创立,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因有聚众滋事之嫌,所以被朝廷视为“洋垃圾”。因该教崇拜光明、反对黑暗,所以在被加入了诸多中国元素后改称“明教”。其中最有名的明教教主就是金庸笔下那位每天举着绣球,却不知道要抛给谁的“多情种子”张无忌(《天龙八部》的男一号)

  方腊,又名方十三,关于其出身,一说为钟点工性质的“佣工”,一说为小有盈余的漆园主,总之在举事之前是一个在《宋史》中连出生年月日都查不到的寻常百姓,至于是降生在哪家妇产医院就更别提了。

  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后,方家也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撒网式的勒索。这个被左邻右舍亲切地称作“小方”的社员,看准了民心蠢蠢欲动的“商机”,率领几百个与自己一样对安分守己、老老实实过日子失去信心的社员朋友,同政府唱起了以势不两立为主题的对台戏。方腊起义,得到了许多曾经梦想着但求无过的草根们的支持,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攻占了今天浙江全境、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广大地区。北宋政府最后出动了底薪最高的精锐部队西北军,才将这场历时一年的起义给摆平了。

  方腊起义,使北宋的钱匣子——江浙一带经济出现了严重缩水现象,国有资产流失不是一般的严重,据说甚至连银行里用来防止金融风暴的准备金也遭到了打劫。“前后所戗人命数百万,江南田是凋祭,不复昔日十分之一”。这是正史中对此次起义后的一段描述。北宋王朝,从此风光不在,离灭亡似乎就是一个关于时间和程序的问题了。

  这次起义给大宋从头到脚、从地方到中央都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震慑,甚至连宋廷内部的许多官员也开始了为时晚矣的“自我检讨”,将此突发事件归咎为朱勔等人办事不讲究所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节  农民工朋友一声吼,大宋就要抖三抖(3)
善于捕捉信息(包括小道消息)的周侗经常以此来告诫少年岳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跟老百姓玩路子,就是这样一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岳飞在以后独立成军后,能够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做为岳家军每天吃早餐和夜宵前都必须背诵的三大纪律,绝非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从那时候起就懂得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逆来顺受的农夫舟子、芸芸众生,一旦作出了造反的决定,即便他们手中持的是含铁量极低的菜刀和锄头——这些生活日用品,也会令平常作威作福的地主老财们很快找到手足无措的感觉”。

  不过,因跨越的时空太过久远,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周侗当年更多的教诲。只知在老周逝后,岳飞每年的初一、十五两日都要去坟前设酒祭奠,以示哀思。

  滚滚奔腾、生生不息的母亲河,塑造了岳鹏举坚忍不拔的气概;时局动荡、狼烟四起,酝酿着一个英雄悲壮的人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4节  结  束  语
岳飞能够从一个少不经事的顽童,成为令大家羡慕的民族英雄,慈母姚氏、恩师周侗在其中起到了领路人的作用。

  母,何为“母”;给予我们发肤、生命者。

  师,何为“师”,按照被易中天先生戏称为“头号教书匠”的孔子老先生的说法,就是“传道授业者”;按照我们小学课本的解释,就是“园丁和花朵”中的“园丁”。

  岳飞是幸运的,他的母亲不仅慈祥,而且深明大义,可谓是“亦师亦母”。所以,后人将这个普通的农妇评选为和“亚圣”孟子的母亲一样伟大的“中国古代杰出母亲”,似不为过。

  岳飞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虽名气不大、收费较低,却本领过硬的老师,一位很少有人能够想起的民间武师……。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节  向单身说“拜拜”(1)
(开场白)

  现如今,因任性而夺时的大男大女们是越来越多了。是啊!越是自由恋爱就越恋不成这个爱,或者是只恋不爱。可在万恶的旧社会却不尽然。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白领生活、酒吧消遣、网上聊天、健身俱乐部、朋友们的各种party,也就少却了许多诱惑。因此,绝大多数男男女女的恋爱、婚姻就显得极其简单、单调、平淡无奇。许多人尚在青春期,就已经步入了“早婚的殿堂”。

  1。向单身说“拜拜”

  1118年,尚属于“豆蔻期”的岳飞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和“未侵女色少年郎”的身份告别了,与汤阴县境内某社社员刘巧娘结为伉俪,结束了“火柴杆没头——光棍”的生活,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至于两个人是“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私定终身”,史料中没有说明,但好像是比较倾向于后者。

  结婚那天,岳鹏举头戴簪花蹼幞头,身穿红绢袍,宛若一个戏台上的小生。而岳妻巧娘则头戴下垂四根罗带的红罗盖头,身穿红罗绣花披和红绢长裙,脚踏红色凤头鞋。

  两个人按照男左女右的固定格式坐在床前,床帐周围撒满了缠彩线的铜钱。许久,岳鹏举悄悄地挑开了盖头。在淡黄色烛光的映照下,那红润的瓜子脸、弯曲动人的柳叶眉,似乎比平时还要艳丽。尤其是那散发着迷濛感的眼神和红嫩的双唇,显得更加妖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节  向单身说“拜拜”(2)
岳妻巧娘是邻村刘二狗家的老姑娘。小刘虽然就是一个村妇,而且长得和“迷人的小妖精”之间还正经有一段距离要走,但是其体态倒也颇显妖娆;虽然举手投足比不得西子蹙眉、骊姬垂涕,可也称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还能稍微有点余。

  据说,当初岳飞追求刘巧娘时,还正经发扬了挺长一段时间一不怕苦、二不怕骂的精神,才终于在并不激烈的竞争中以微弱的优势得手。然而,巧娘毕竟是一个“装嫩有理、扮靓无罪”的时尚青年,而岳飞当时的条件又实在不能满足其“住大房子、吃大餐”的“生活底线”。也许,两个人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分道扬镳的伏笔。

  这段看似美满的婚姻终于未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实现天长地久的初衷,而是在数年后选择了和平分手,从此云散烟消、各奔前程。

  至于分手的具体原因,目前虽然有几种版本,但大多倾向于“装嫩有理、扮靓无罪”的刘巧娘不堪忍受聚少离多的相思之苦,而且对社会事务缺少前瞻性所致。认为该女子总想找个端铁饭碗的,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位尚处于扶犁握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老公会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因此才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岳夫人。不过,这位《宋史》中仅寥寥数笔的普通村妇,最大的历史功绩,便是她与岳飞合资制造了岳家军中最年轻的骁将——有“赢官人”之称的少帅岳云。

  若干年后,肠子都悔清了的巧娘提出了复婚的申请。

  但,岳飞可不是一个甭管摔成什么样都接着的主,于是来了一个比较委婉地拒绝:“离婚是觉悟,复婚是执迷不悟,还是让我们共同进步吧!”(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节  向单身说“拜拜”(3)
闲话少说,再表新婚燕尔的岳鹏举夫妻。春宵是幸福的,却短暂。婚后不久的岳飞,很快从懵懵懂懂的热恋中苏醒过来。时间,又重新回到了象抽丝一样漫长的轨迹;妻子那曾经含情脉脉的眼神,似乎也开始逐渐向平淡无奇的方向发展了。

  这天,刘巧娘手持好太太牌木梳,坐在古铜镜前仔细地端详着自己。望着镜中那人比花娇的容貌、卷翅般的长睫、及乌黑柔顺,垂挂在胸前的秀发,不禁满意地笑了笑。

  随即又站起身来,自我欣赏般地品评起了属于自己专利的腰肢外加三围:“就这造型,就是到东京,也是个VIP少女啊!”瞅着瞅着,竟暗自陶醉起来。微闭双眸、侧首而立 ,尽情地遐想着、憧憬着、感叹着:“当初怎么就心急了呢?总怕自己成剩女。没办法,嫁了个打酱油的。看看村头王大拿家的姑娘,长得还不如我。可人家那丫命好,愣是嫁了个地主老财。哼!现在谁不想攀高枝,听说就连隔壁那个不修边幅的傻大姐,也已经挎上了老外的胳膊。哎!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点评:想着自己当年好傻、好天真,居然没有去拿脸蛋换大米,巧娘真是悔不堪言……

  “巧娘!”忽然,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从身后飘了过来。 

  刘巧娘不用回眸就知道是谁(不知道是谁就坏了),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嘛事?”心里暗骂了一句:“打酱油的来了!”

  “吃饭了!”还是那个憨憨的声音,只是变得有些小心翼翼了,似乎他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村妇,而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千金”。

  被惊了春梦的小刘别扭地转过身,刚刚还飘忽不定,属于遐想阶段的眼神在瞬间汇聚成了愠怒的目光:“吃饭着什么急?”说罢,扭着腰肢,扬身走了出去。

  看着妻子那很牛的身段,想着那个曾经可爱的小姑娘这么快就从“*”变成了“*”,岳鹏举无奈地叹了口气……。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节   养家糊口,伟少年自降身价打工(1)
俗话说得好:“想浪漫,先浪费。”毕竟,幸福的基础还得是柴米油盐。迫于生活的压力,岳飞也很早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成为了“昼锦堂”中的一名打工仔,过起了只能在周末与家人小聚的两地分居生活。

  昼锦堂,为北宋名相韩琦在家乡相州地区作官时建造的一座豪宅,以超值享受而著称。该“堂”占地数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大殿、拜殿、忌机堂、书楼、花园等几个部分。花园内随处可见假山楼阁、曲槛回廊,极尽人间繁华。要说此堂可与皇家园林相媲美,多少会给人吹牛不上个人所得税的感觉,但却也绝非一般“三饱一倒”的土财主可匹敌。当然,最令韩府上下骄傲的还不是该堂的豪华建筑,而是由几位“大师”级的人物染指,记录了韩琦老先生革命的一生的“昼锦堂记碑”。该碑由邵必题写碑额、欧阳修撰文、蔡襄书丹,世称“三绝碑”。

  取“昼锦”两字作为该小区物业的名头,从字面上理解是穿着足以让大家发出“哇噻”声音的高档服装在白天行走,实际寓意是鼓励成功人士们衣锦还乡,千万别做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对于该“堂”的始作俑者韩琦老先生,笔者一向是颇有好感,甚至是敬畏的。但唯独对于其爱显摆的这一点,则颇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是莫名。一个几乎可以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相比肩的历史人物,喜欢炫耀的心理竟然同诸多出身贫寒的暴发户们如出一辙,非要让左邻右舍们产生或艳羡、或不平衡的心理,或多或少让人有些不屑甚至不耻。

  
  韩琦:相州人,北宋中期的朝廷重臣,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对许多重大历史活动都产生过影响。如: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共同主持西北地区的战局,抵御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的入侵;抱着“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信念,参与了由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老范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邵必:北宋著名书法家,善篆、隶,官至龙图阁学士。

  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官至宰执。

  蔡襄: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还有一说认为四大家中的“蔡”指的是“蔡京”而非“蔡襄”),同时也是政治家和茶学专家。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需要指出的是,蔡襄是北宋著名权臣、奸臣蔡京的堂兄。 。 想看书来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1)
作为“昼锦堂”主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