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花美眷-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序
这本书里所收录的文章,大部分写作于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零年前后,有几篇文章早十年,有几篇晚十年。这就好比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在杂乱无章的人群里,有一种你曾经熟悉的气息,它像在向你传达某种信息,它让你回想起过去的某一段时光,某一种氛围,一些渐渐遥远的人们和事情,一些失去的朋友和情感……或许它还夹杂着一些异域文化和异域民俗的味道。这本书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些存留在逝去时光中的事情,它本身也是一些存留在已经逝去的光阴中的文字。
  我很愿意走到一个地方,放下一切,忘记我本来的语言,忘掉我的面目,也忘掉我的来处和经历,我说当地人的语言,接受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当地人在一起,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我喜欢这种“本地人”的感觉。这样可以使我们本来平淡无奇、一成不变的一生似乎变成“多次生命”,二十五岁前在中国是一次人生,二十五岁以后到欧洲是第二次生命,这几年我一直试图到南、北美或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去重新开始我的第三个人生。
  其实,“入乡随俗”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庄生梦蝶,则又是另外一种人生意境。有时想想,二十年前在北大,那个每天午后在三十六楼后面对着墙打网球的女生,真的是我自己吗?偶然想起,便觉二十五岁前在中国的一生,真是有如旧梦前尘,是前生前世的事情。但那应该是完整而精彩的一生。所以,二零零零年、零六年,每次回中国,多少都有点“惊梦”之感。
  旅行是从九六年末九七年初开始,到二零零零年主要是在欧洲各国和地中海、非洲北部一带,像梳子梳地一样,看得很细致,而且拍下了大量照片。有两、三年我曾经试图迁居美国加州而没有成功,从加州回来以后,从零四年底的古巴之旅,开始了在世界各地的“长途”旅行。九九年秋季,我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从那时起,日子便是在持续不断的旅行和持续不断的病痛中过去的。也许是由于长期生活于疾病和旅途之中,经常让我有一种生命无常、恍然如梦的感觉。零六年初,在我第二次到墨西哥的时候,在墨西哥城我特地去看了著名墨西哥女画家芙莱达的故居“蓝屋(blue house)”。这个女子在她十八岁那年去上学的路上,坐公交车出了车祸,身上多次骨骼被撞断,之后她在医院躺了一年才将全身撞断的骨头重新接起来,并不得不终生忍受各种病痛。在她的画里,经常表述了这种由病痛带来的终生的折磨,有时她把自己画成一只万箭穿心的无辜的小鹿,那满身箭伤和血迹中无辜清亮的眼睛,让我有一种类似认同一样的亲近感。她手里如果不拿画笔的时候永远有一只香烟,想那些年里,我自己也永远是手里一只香烟出入于世界各地的机场和饭店。这么多年其实我一直扛着我自己的十字架在路上,尽管我并不信上帝。有时候我甚至希望我能信奉什么,那样人可以从根本上有所依赖、有所信托,不至于完全只靠自己。可惜我过于清醒。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从开始就尽力避免,到头来终究在劫难逃,这就是所谓“命运”,或者叫“宿命”吧——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Livorno,一个初夏的傍晚
将近八点钟的时候,车子来了。喧闹的孩子们一轰而散地上了车,港口的小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我们五个人,我们在等晚上十点钟去Sardinien的客船。时间过得好像很慢,在这个初夏的傍晚,这个意大利港口城市的港湾广场上,天有一些阴暗,玫瑰花一丛丛地开放着,我吸着烟,望着远处来往的客船和近处过往的人们,一切都像是一部正在播放的尚未完成的电影胶片,缓慢而无声。
  我突然感到这个傍晚使我感到忧伤,一种轻微的忧伤,一种很久以前所熟悉的、很久以来从未曾再有的忧伤像一只黄昏中的海鸟一样向我飞来,安静地栖在我的心上。我有些感激地抚慰着这只候鸟,它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再造访过我的心灵。我漫无目的地随想起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年轻的时候,年轻时候读过的书,写过的字,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的事情和体味过的感觉。感觉中好像我已经很老了,很多年月很多事情在这个短短的初夏的陌生的港口广场上,流逝过去,无可捉摸无可把握地消失不见。我想起我少年时读过的一位黑人诗人的自传,那本书和那个诗人的名字却都已经忘记了,但是我记得那种感觉,那种从那时候就深深潜入我心灵并且这么多年来就一直留在那里的那种感觉。那时候我中学还没有毕业。那本书里有一个章节写到他的恋爱,他和初恋的女友在一个黄昏里分手,两个人坐在夕阳的窗台上慢慢吃着沾着奶油的草莓,远处是茫茫的北非的海岸线,窗下是窄长的通向海边的街道。他在那个黄昏里所感到的忧伤,所感到的命运的不可捉摸和轻微的无奈,在这么多年以后,在这个海滨的傍晚,浮现到我的心上。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个城市,前两次是去Korsika和Elba,这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这个城市,这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叫Livorno的意大利港口城市,我以后或许不会再来。这意味着什么吗?或许像一个标志,或许像一个暗示,我想说我只是再一次感到生命的短促和命运的不可捉摸,一切都转瞬即逝。
  将近十点钟的时候我们上了开往Sardinien的Moby Lines号客船,天色渐渐暗下来,对面的远洋舰船亮起了点点灯光,有身穿白色水手服的海军兵士在甲板上走动,从船尾可以望见灯火通明的Livorno的夜景。我突然意识到我或许又一次陷入恋爱了。我想到的那个人,此刻或许正坐在他家的阳台上,喝着啤酒,望着夜色出神,身后是房里妻子和孩子的喧闹声。
  我不知道在这一刻他会不会想到我。这些年来发生在我身上和周围的事情只是让我感觉到命运的无可奈何和不可琢磨,而我必须也只能去走属于我自己的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船开的时候,周围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我感到非常虚弱而疲倦,我拉好毯子,很快进入了睡眠,我睡得安稳而踏实。在梦的帷幕垂下来之前,最后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大学毕业时一位同学题在我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那几个字看上去浪漫而苍凉:
  一文不名  走遍天涯
  我想我的旅途就像我的生命,它开始了便没有可能再停下来,我必须也只能不停地走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老了,我真的老了,我或许可以安静地在一个地方栖息下来,心态从容地读所有想读的书,写所有应该写下的故事。
  而现在,我应该首先经历我的生命。
  01年6月2日
  Livorno, Italia
  

夜行列车(1)
是在从波兰回来的路上,是在夜行列车里。我突然地醒来。窗外的灯光一瞬一瞬地照亮了幽暗的车厢,照亮了在黑暗中我对面一对年轻人的脸。那两张年轻的脸相依着,像两只浮现在黑暗中的洁白的花朵,又像一尊突出在黑幕之中的优美的雕像。女孩子的脸微微向上扬着,纯洁的嘴唇微微张开;男孩子的脸略垂,紧紧挨着女孩子的脸。一掠而过的光线为他们制造了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
  这对年轻人和我们另外八个人刚刚在波兰的Masuren 湖一带经过了为期一周的帆船航行,一个星期里,我们天天一起住在船舱里,一起在岸上生篝火野炊,我们都亲眼看见这一对年轻人如何由陌生人变成脉脉含情、相依相恋的情人,我们都带着祝福。
  在夜间,列车驶过一座座陌生的小镇,在有的月台上停下来,旅客上车、下车,轻声交谈着或大声叫喊着陌生的言语,有哨声传得很远,雪白的光线扫过来,昏黄的灯光又闪过,一切,都具有一部怀旧片的效果。后半夜时,天下起了细雨,雨水划过玻璃窗外轻微的声响和火车的隆隆声混成一片。
  经常是在这种时候,旧事像碎片一样迎面拂来,让我无可奈何,让我产生似曾相识的幻觉和猜疑:我是在生活里,还是在某部电影里,或是某个小说某个故事里?
  是在我18岁那年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那时候我们家刚刚从郊区妈妈单位的家属宿舍搬到城里爸爸单位的家属宿舍不久,家里做了新家俱,为数不多的衣物、书籍、余物便都被井井有条地放进新家俱。妈妈泄露了那个秘密。或许是因为我们姐妹三人都已经长大了,妈妈觉得她在心里存了那么多年的一些话终于可以说出口了,总之妈妈告诉了我们,在爸爸放着他内衣和领带的抽屉的最底层,放着“他老妹子给他的最后一封信”。
  爸爸的“老妹子”,并不是我的老姑,她是和爸爸从小一起青梅竹马长大的、爸爸爱过的一个女孩子。她曾经是我爷爷的干女儿,也就是我爸爸的干妹妹。在我爸爸和我姑姑们那些发黄的相册里,我们都见过这个我们不知她名姓的女孩子的照片,她是一个圆脸的、微胖的女孩子,穿着总是非常文雅,发型、眉眼都很温柔。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我爸爸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人,(她没有我妈妈好看),尽管我母亲和父亲也是从小就认识,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我妈妈和我二姑从小就是同学,也是最要好的朋友。我妈妈小时候到我爸爸家里去的时候,我爸爸见到她,总是毕恭毕敬地鞠一个躬,叫一声“芬姐好!”--他们到三十三、四岁才想到要和对方结婚。我父母的感情和中国大多数他们那个年代普通知识分子夫妻间的感情一样,他们不和睦,时常吵架,但是他们不分开,他们分不开。

夜行列车(2)
在我18 岁那年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我妈妈宣布了我爸爸的秘密。在此之前我们只知道像册里那个微胖的女孩子是爸爸的干妹妹,并不知道别的。后来我妹妹告诉我,她们俩和我作得一模一样,我趁家里没有人的时候,把那封信从爸爸崭新的内衣(爸爸从来都不穿哪怕只有一点破损或稍旧的内衣,这和妈妈过分的朴素是那么的不同)和漂亮的领带中偷了出来,偷到了厕所里,我锁上了厕所的门,读起那封信来。而那封信,那封信里“什么也没有”,它让我们姐妹三个全都大失所望,它甚至没有一个“爱”字。
  我后来回想起那封信的时候,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它好像是一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信,好像是家里人写给家里人,亲戚写给亲戚,同学写给同学的信,总之它不像一封情书,它和在我们十几岁脑子里所设想出来的那种“情书”没有一点沾边。
  而它确实是我爸爸真正爱过的那个女人给爸爸的最后一封信。她后来嫁给了别人,好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尽管在照片是她看上去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爸爸把那封信至少保存了二十年,二十年以后,当他的女儿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时候,那封信也依然平平展展的,没有一丝磨损,没有一点尘污。
  我那时候对情感事还完全懵懂,真正生活的帷幕在我面前还没有拉开,我只是想,到了有一天我女儿上大学的年纪,在我抽屉内衣的底层,会不会有这样一封收藏了多年的信件,好像年轻时爱过的信物?
  从那以后,我就总是带着一丝看不见的伤感,看着我的父亲,还有母亲。
  我33岁了。在我父母还没有结婚的年龄,我却已经和我丈夫分手了。
  在一个33岁的女子的内衣抽屉里,藏着一些什么秘密呢?有一次在整理内衣时,我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我特意翻看了一下,在我放内衣抽屉的最里面、角落里,在一个印着“红艺照相馆”的硬纸盒里,放着我大学毕业的照片,全系的集体合影,男女老少,这让我自己也觉得有一点意外和滑稽;还有就是一两件我姥姥的小小的遗物。我当时想到十几年前我爸爸的内衣抽屉,那封年轻的时候一个女子给他的信,我没有这样的信,在我33岁的时候,我没有这样的信,让我可以放在我放内衣的抽屉里。我知道我也不会有女儿,可以在她18岁上大学的时候让妈妈给她讲一些什么。这是我和我父母的不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他们那一代人的不同。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叫洋洋,他是我年轻时候的爱情,也是我一生的爱情。他的照片就摆到桌子上人人见得到的地方,到我这儿的人问,我就说是我的男朋友,大部分不问,他们以为那照片上是我家里的人。

夜行列车(3)
我知道在很远的地方,在洋洋公寓里的什么地方也放着我的照片,我知道如果有别的女孩子问,洋洋会告诉他们说,这是我的女朋友,她在德国。尽管他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