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实现社会变革、追求现代化过程的艰难与曲折。作者以独特视角,一反过去对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上单纯的“政治视角”(如知识分子政策)、“文化视角”(如学术发展)和“纯理性视角”(如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等传统角度,把知识分子问题放到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各个时期各类知识分子状况、社会地位及历史作用等,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对长期流行于世的关于知识分子的种种看法和理论,如知识分子的社会定位标准,知识分子与其他阶级的关系,知识分子命运与整个社会状况的关系,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特点,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学者与政治家的关系,文化发展中的一家与百家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是近年国内系统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作者简介
冯建辉(1937…2003)  生前系正师职退休干部;大校军衔教员;曾任全军政治理论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首长秘书、编辑、党务工作。“文革”中开始研究党史;“文革”刚刚结束即冲破“左”的束缚;提出正确评价南昌起义问题并率先公开宣传“完整地准确地阐述和宣传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陈独秀;提出并论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全党奋斗成果、集体智慧结晶。个人著有:《星星之火遍神州》。与别人合著:《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策略》;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星火燎原》卷等。
  近十几年在重病中仍坚持研究工作,写出一批论文,并出版三部专著:《从陈独秀到毛泽东》(被列为党史类畅销书);《走出个人崇拜》(被评为优秀政治读物);《走出蒙昧的启明星》。以新的视角对中###史的若干重大问题,系统地阐发了作者的独到见解。
   。 想看书来

目录(1)
前  言
  第一篇 蒙昧主义再认识——关于知识的历史命运
  一、 蒙昧时代与蒙昧主义
  二、 “知识就是力量”
  三、 中国近代知识发展的多舛命运
  四、 蒙昧主义何以在革命的旗帜下一度泛滥成灾?
  第二篇 书生岂止皮上毛——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
  一、 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二、 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与“洋学堂”的功过是非
  三、 为东方的亚当、夏娃重新填写“出生证”
  四、 从康有为现象看近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1、由维新派旗手到保皇党领袖的康有为
  2、“长慧烛天”、“琼花照世”的改革家梁启超
  3、从弘扬西学到依皈旧学的思想家严复
  4、撤离战场、退守书斋的国学大师章太炎
  第三篇 思想自由与文化繁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二、 “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
  2、“兼容并包”不是只包新不包旧
  3、李大钊、陈独秀谈:思想自由是社会发展之必需
  三、“百家争鸣”年代的学术流派(上)
  1、“科学救国”主义与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心
  2、国粹主义与国学大师们的“复古”心态
  3、“实验主义”与实验主义者的实验
  四、“百家争鸣”年代的学术流派(下)
  1、无政府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互助公例”学说
  2、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各种批评中前进
  五、 启蒙者的张扬与困惑
  第四篇 “秀才造反”新识——四代革命知识分子分析
  一、 创造东方世纪神话的第一代革命知识分子
  二、 “文人武化”的第二代革命知识分子
  三、 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第三代革命知识分子
  四、 “第二条战线”主力军的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
  第五篇  “多余的人”不多余——人文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
  一、 暴力革命的历史争论与革命年代知识分子的定位标准
  二、 自由主义者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三、 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与贡献
  四、 从知识分子“边缘化”想到“鲁迅现象”
  五、 “中间路线”评说
  第六篇 “政治是短暂的,而方程式是永恒的”——科技
  知识分子的评价问题
  一、“政权决定一切”与“乌豆哲学”
  二、20世纪前半期科技工作者的组织活动与历史贡献
  三、 民主革命年代科技工作者的人生之路
  第七篇  “知识分子必须永远严加管束”——“苏联文化模
  式 ”与对中国党的影响
  一、 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
  二、 斯大林与“苏联文化模式”的形成
  三、 “苏联文化模式”的三个特点
  四、 “苏联文化模式”与社会主义中国
  第八篇 “老九不能走”——中###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
  战略问题
  一、 1949年以前中###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分析
  二、 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的几个问题:
  1、“灭资兴无”口号与文化批判
  2、“皮毛理论”与思想改造运动
  3、防止“和平演变”与文化领域的“反修防修”
  三、 社会主义的曲折与社会科学的误区
  1、“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另一种思考
  2、“康生现象”解析
  3、“百家争鸣”与“保持一致”
  第九篇 走进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春天以及面对春
  天的感言
  一、 反思“文革”重知识,冲破“凡是”搞平反
   。。

目录(2)
二、 新时期的知识分子理论、方针,在拨乱反正中形成
  三、 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若干思考
   。 想看书来

前言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由贫穷落后到追求富民强国,由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到锐意社会改良,进而兴起革命的历史,从思想文化层面上说,也是一部由封建愚昧到民主科学,一步一步艰难的走出蒙昧主义的历史。其间,知识分子既扮演了“窃火之神”,昭示中华民族走出蒙昧的启明星的辉煌角色,也遭遇过“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杂感》)的人生悲剧。近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实现社会变革、追求现代化过程的艰难与曲折,应该成为近代历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见到一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系统的历史著作,所见者多为从政治视角(如知识分子政策)、文化视角(如学术发展),或纯理性视角(如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等,接触这一问题。让人感到,不足以拨开历史披在知识分子身上的重重迷雾,恢复其真实面貌;不足以充分认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发展的某些规律性东西,更好地汲取经验与教训。
  本书无奢望担此重任,但力求把知识分子问题放到整个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各个时期中的各类知识分子状况、社会地位、历史作用等,做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并对长期流行于世的关于知识分子的种种看法和理论,如知识分子的社会定位标准,知识分子与其他阶级的关系,知识分子命运与整个社会状况的关系,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特点,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学者与政治家的关系,文化发展中的一家与百家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等问题,试做分析与探讨,抛砖以引玉。
  2003年7月21日
  

蒙昧时代与蒙昧主义(1)
美国学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其划时代的著作《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人类的最初发展,经历了几十万年漫长的蒙昧时代,继而进入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认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直到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时为止,看来依旧是有效的” 。
  蒙昧时代的人类,处于刚刚脱离动物界的“半畜生”状态,最初群居在大森林中,吃的是植物的果实和根茎,偶尔也有鱼虾和贝壳之类水生动物。古老的《礼记》一书,对此做了生动的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 。这种“茹毛饮血”的生活,直到蒙昧时代的中晚期,人类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本领和发明了弓箭,才逐渐有所改观。蒙昧时代由于人的智力和生产水平极其低微,世界的变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以至发展到野蛮时代,竟然用了几十万年。
  蒙昧时代的人类也称原始人,智力刚刚开发,思维活动只是萌芽,还谈不上什么思想和文化。他们无法理解和无力应付自然现象的侵害和各种猛兽的袭扰,在恐惧中希望得到神奇力量的庇护,从而产生了最初的神灵信仰和崇拜,常常把某种植物做为氏族的象征,奉若神明,这就是“图腾崇拜”。后来进入阶级社会,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极少数主宰者手中,于是人们又把主宰自己命运的人视为“神”。列宁说:“神的观念永远是奴隶状况(最坏的、没有出路的奴隶状况)的观念” 。
  人类由蒙昧时代经过奴隶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劳作中开发了智力,获得了初步的知识,所以恩格斯说:“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人类走出蒙昧时代,却发现摆在面前的是更多的烦恼和惶惑。如宗教的天国宣传与世俗的人间现实,有着太大的矛盾。刚刚初步挣脱任自然摆布的命运,又陷入人与人由于利益占有,而发生的不断冲突与争战中。人生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而得不到解答,于是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身的多舛命运和社会的种种罪恶现象,都是文明与科学知识发展的结果,幻想回复到原始的蒙昧状态,这就是最初的蒙昧主义。圣经《旧约?创世纪》讲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反映了这种思想。
  神分配亚当和夏娃看守伊甸园,并告诉他们可以吃园中各种树上的果子,但是不许吃“知识树”(也叫“分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和夏娃经不住“知识树”的诱惑,终于吃了禁果,他们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有了智慧,能够象神一样分清善恶,并且“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神得知这个消息大怒,立即把他们俩人逐出伊甸园,加派守护神持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利剑,把守“知识树”,防止亚当、夏娃再吃知识果。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知识是禁果,不许人吃,吃禁果是犯罪行为,有知识的人应当忏悔,即“原罪”。然而也让我们从中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尽管各种上帝们宣布知识为禁果,追求知识是一种犯罪行为,终于扼制不住人们对“明善恶,分美丑”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
  统治者由于自身的无知,再加上看到蒙昧主义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对百姓们的统治,于是把它理论化并加以鼓吹。中世纪的欧洲,蒙昧主义主要表现在神学与科学的关系上。鼓吹宗教至上,神学至上,僧侣政治神圣不可侵犯。主张“神学高于其他科学”,知识必须为神学服务,如果知识不以论知上帝为目的,任何知识都是罪恶,直截了当的宣布“哲学是神学的奴仆”;人的智慧“必须用上帝的启示来指导”,“知识要让位于信仰”。在中国古代,蒙昧主义主要表现为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和愚民政策上。鼓吹皇帝是“天子”,即神的儿子,至高无上。皇帝讲的话是“金口玉言”,不可更改。无条件的“忠君”,成为道德的最高典范。对于广大老百姓,则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民多智慧,袤事兹起”。元朝人写的一首《朝天子》曲牌,对这种历史状况做了揭露与嘲讽:“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 。
  

蒙昧时代与蒙昧主义(2)
人类走出蒙昧时代,主要靠火的使用和弓箭的发明,可以说是“知识”改变了一切。进入文明时代,蒙昧主义的存在表明,人类要彻底摆脱蒙昧时代留下的阴影,真正从愚昧、迷信走向进步、文明,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要缩短这一过程,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科学”与“知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知识就是力量”(1)
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人们对知识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和宗教压制科学知识的发展与传播,许多平民知识分子则冲破宗教僧侣的重重束缚,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