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劫炼仙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劫炼仙录-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个是前天带头哄抢衙门的衙役,还有几个是向来横行街头作恶多端的地痞无赖。

随着陶勋一声令下,三十六颗人头滚落黄土,血光吓得不少人瑟瑟发抖,这总算让一部分人有所动容。

“第二件大事,是要告诉乡亲们,当今圣上、朝廷已经知道了池屏的情况,所以圣上下旨令瑞亲王为钦差随元朔天师一起来到池屏州坐镇州城,节制诸府、州、县民政军事,观风宣抚,剿灭反贼。诸位快快跪迎瑞亲王銮驾上台。”

黄幔遮盖的凉篷掀开,全套亲王礼服的瑞王在李幡和袁道宗率领的侍卫簇拥下登上彩台,在正中的饰龙金椅上坐下。

陶勋率领群僚跪拜,山呼千岁。

瑞王接受完官员、缙绅和百姓的朝拜,道:“孤奉父皇手谕为钦差秘道前来池屏,剿灭反贼、宣慰地方的事还要多多仰仗诸位士大夫、士子和黎民百姓。”

看到在场的不少官绅、士子多有疑色,陶勋大声宣布:“摆香案,请圣旨,请瑞王殿下宣旨。”

瑞王起身,展开三道圣旨大声宣读。

第一道圣旨授瑞王平贼将军衔、总兵大将,以亲王玺印及原钦差关防大印节制池屏州及其邻近各府、县军政事务,可黜、斩文官从四品以下、武官正三品以下从贼、附逆、贪渎、不听号令、贻误军机者,可任命代官,事后奏闻。

第二道圣旨任命陶勋为池屏州代知州,赞理军务。

第三道圣旨授权瑞王按两卫之制建靖寇军剿贼,池屏州可募民兵助剿,以两万为率。

宣旨已毕,瑞王不紧不慢地道:“若有人怀疑孤王身份和圣旨真伪,只管上前来验看圣旨及印信便是,孤赦其无罪。”

真还有几个不晓事理的人上前查验,其中包括致仕的官员,验看过后俱是惊呼道:“这是中旨。”掉过头看向陶勋。

瑞王出示的这份圣旨余皆合式,独独没有内阁的票拟,这样的圣旨便称为中旨了。中旨虽然也合法,但缺乏权威性,就算朝廷官员拒绝奉诏也没有不对,如今陶勋已是池屏的最高长官,这份中旨有没有效当然决定于他的态度。

“中旨便不是圣旨了么?”陶勋冷声反问道。他看似笃定,实则心下也有些尴尬,要知道对于靠皇帝中旨升官的人,士林的统一评价就是“不要脸”。

瑞王又拿出的亲王玉牒、印绶和钦差金印,众人验看后自然都承认是真货,会场内外对瑞王的身份和圣旨的真伪再无怀疑。

拿到这三道圣旨可谓一波三折。瑞王魂魄当晚借画卷回到紫禁城面见皇帝,详奏被劫经历和脱险至池屏州前后的情况,依陶勋的建议提出了三事,孰料平时耽于修道炼丹的皇帝遇到这种大事时并不似往常那般昏聩,虽伤感于儿子的悲惨经历,对其所奏请之事并不松口。

画轴的法力只能维持一个时辰,瑞王不得不魂回池屏,同时发现画轴的法力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减少,最多还能使用五次。心急之下的瑞王当晚第二次用画轴魂魄回京面圣,这次带上了盖有他亲王印玺、钦差大印和池屏州正堂大印、同知金印、陶勋私印、通判金印及签名的联名奏章。

皇帝见到这封奏章后一边叫人核对印信和签名的真伪,一边破天荒地叫了早朝,将奏章放到早朝上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官员认为此事太荒谬,应当先等地方的奏报再行定计。

满怀希望的瑞王第三次进觐后得知这一结果,失声痛哭,一边历数父子间相处的私秘往事,一边再三哀告请旨。

终于被亲情打动的皇帝急召内阁,命拟旨准复奏章所请三事,结果内阁不肯奉诏,给事中威胁要封还。最后,勃然大怒的皇帝亲自写手谕盖玉玺,交由第四度前来的瑞王魂魄带回。

验完圣旨真伪,瑞王起身道:“圣上赐孤以征专大权,然孤年幼,不谙军政事务,恐负圣恩,故一切军政事务皆委赞理军务、代知州陶勋大人,孤只掌用印及复核。”

皇帝在圣旨里并没有交代这些,但曾当着他的面赞赏陶勋的提议老成持重,所以他仍老老实实地依照前约当众宣布交出权力,实际上他能宣布交出便也能随时宣布收回权力,圣旨中不写清楚何尝不是对陶勋的制约。

陶勋跪拜谢恩,起身后转向台下百姓,朗声道:“贼兵日益迫近,池屏危在旦夕,为了确保州城无恙,本官宣布从今天起全境戒严,州城、观屏县城实行宵禁。其二,对粮草等重要的军备物资实行军管,所有县、乡、里、村家中存粮超过五石以上部分不论公私俱征为军粮,要全部交到官仓,所有人的口粮统一由官府按人按日配给,有敢隐匿藏私者以抗命附逆论,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他这两道命令出来,会场里立时热闹起来,叫好的人有,痛哭的人也有,穷苦百姓和灾民吃了上顿没下顿,别说五石存粮就算五粒米的存粮也没有,这道命令明显针对富贵人家,是以叫好的是贫民,痛哭的是富人。

陶勋抓出时机宣布:“据探马报,妖教正分四路扑向州城,为剿灭贼军,本官宣布从今日起广征兵役,除独子、绝户、残疾之外,每户出一男丁编入靖寇军,此军专为剿贼之事而设,所征之兵丁不入军籍,月银一两五钱、月粮八斗,平乱后士卒可返民籍。

征靖寇军之外各户除单丁、绝户、残疾外另出一丁编入池屏民兵,待遇次一等,月银一两、月粮五斗,乱平后遣散。没有户籍的流民也可报名参军,乱平后可在本州辖县入民籍落户。”

第十一章 军营议略(上)

这道命令让许多人兴奋地交头接耳。卫所军丁向来没有银,一旦入军籍则世世代代为军户,如今军户的地位已落得不比贱籍、贱役好多少了。陶勋的命令则免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不但参军吃皇粮,还另有银钱收入,这种好事在以前可是想也不敢想。

陶勋继续宣布:“本官已决定坚壁清野,重点防守州城和观屏县城,凡不愿沦陷于贼兵的百姓必须搬到城中居住,青壮男丁编为民壮弓手,全面担负守城、巡城、备盗的职责,老弱及青壮女丁编为民夫,负责运输粮草、军械、运送和守护伤员等事务。”

这些安排是守城常例,没有在百姓中引起多大反应。但接下来陶勋的一道新命令便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震动了。

“本官还要宣布,从今天起暂停缙绅免赋税徭役的特权,凡家中有服役靖寇军、民兵者可免两年赋税,有入民壮役者免一年赋税。一户之内资财、地产逾千贯者每月交二两白银的助剿钱。”

劫富济贫,这是赤裸裸的劫富济贫。

一时间操坪上贫民百姓欢呼雀跃,富绅商户抢天号痛哭失声,高台上的人有一大半面红耳赤地争先当面向陶勋责难。

陶勋面色一沉:“诸君都接过圣旨了,都听见瑞王殿下讲的话了,本官命令已出,殿下也已经用过印玺,再有敢妄议阻拦者法办。别怪本官没警告诸君,敢阳奉阴违者可是重罪,是要杀头抄家的。”

一名致仕官员向他怒诘:“大人如此乱政是要激起民变么?”

陶勋冷笑:“池屏民变早见寻常,教匪之乱何由而起?老大人心里恐比学生更清楚,老大人曾任朝廷命官,是选择从贼附逆还是毁家纾难全凭一念之间。”

有人叫嚣着:“你这是乱命,我们有权不遵。”

“本官已经宣布过,有不遵者以附逆罪论处,尔等且试试看,不要以为本官在匪乱当头之际仍会畏手畏脚。现今瑞王千岁身在池屏,若有闪失,非但本官赔上九族性命也赔不起,尔等事后也绝没有好下场,孰去孰从自己看着办。”

还有的缙绅想要冲上前来推搡他,旁边立即冲上来十几个挥铁尺、棍棒的衙役一顿乱揍将他们逼开。

众人慑于陶勋的威势,转而到瑞王面前哭诉,黑压压跪倒一大片。

瑞王两手一摊:“孤已在谕令上用了印玺,怎么能出尔反尔?不然丢了孤的颜面是小,丢了朝廷颜面事大。这样吧,诸君先奉令执行,实在有不便的报到孤这里,孤同陶大人商量着看看能否修改吧。”

蜃影术和传音术将台上的全部情景一丝不落地送进了在场百姓的眼中和耳中,连皇帝的亲生儿子、堂堂王爷、平贼将军的瑞王殿下也支持代陶大人,陶大人敢当众弹压缙绅,这些令百姓们对州衙门的信心渐渐增加几分。

大会结束后,池屏城两个地点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一个是靖寇军的征兵处,另一个是知州衙门,前者被踊跃参军的青壮灾民所包围,后者则被士绅包围。

包围衙的士绅有的哭谏瑞王收回征粮、征赋役成命,有的慷慨激昂地历数陶勋罪状请求王爷惩处。

衙门被围早在陶勋的预料之中,他和瑞王约定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正打算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打击士绅、富户,在百姓面前进一步提高他亲民、爱民、护民的官声。

陶勋没有回衙门,乘着这个机会带着欧野明和李幡一道前往城外千户所的营地公干。

胡敬天率领手下将佐迎出营门将他们接至校场,全所士兵能来的都来了。

“本官此来,一是宣布平贼将军、总兵大将瑞王殿下的任命,二是要和诸位将士见个面,三是来商议抗贼方略。”陶勋开门见山地说出目的。

靖寇军两卫之数将在千户所的基础上扩编,两卫人数一万零两百四十人,此外还有两万人的民兵,军队极度缺乏军官。

千户所近七成的军官被前知州张臻带去征剿白莲教,老窑岭一役损失殆尽,剩下的军官几乎都没有上过战场,甚至连有过练兵经历的也极少,然而目前的情况下除了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余地。

靖寇军的军官任命名单主要由李幡拟就,胡敬天和一名副千户康沣分别任参将各领一卫,其他如游击、把总由百户一级的军官中挑选出来递补,连最小的小旗也被任命到百户一级,其他充任总旗、小旗的多为普通军丁。

民兵方面陶勋兼领万户一职,所需的军官部分从千户所中抽调。

任命宣布之后军屯所内欢呼声一片,靖寇军因事而设立,其军职为临时性职务,无品无级,升职而不升官位,事平后军撤则军职也将撤销,不过战时军职的饷银相对而言十分丰厚,而且如在平乱战斗中取得军功,朝廷封赏时多半会比照军职等级给予升官,所以人人笑逐颜开喜不自胜,队列便乱了。

陶勋望着这些开心的军丁们,心下有些沉重,池屏千户所向来按守三屯七的比例屯田,负责征战的士兵和负责耕田的绝大部分青壮都被张臻葬送在老窑岭了,剩下的这些人充其量只比普通农民多知道一星半点军营规矩,不知道一场平乱战争过后他们中还能有多少活下来。

从校场出来,游击以上的将领集中到议事堂议事。

陶勋深施一礼道:“蒙圣上恩典、瑞王千岁器重,委勋以重责,勋倍感身上压力重如泰山,惶惶难安寝食,池屏守城、剿贼之事今后须仰仗诸位费心。”

众将零乱地答道:“我等唯大人马首是瞻。”

“今日最重要之事是听取诸位将军对平贼的方略有何见解。”陶勋轻抬手示意,欧野明取出一幅一丈三尺长宽的全新池屏州全境图命人挂起来。

众人见了这幅地图皆大声惊叹,这张俯瞰图中山川、河流、农田、山寨、城池、宫室、民房莫不细腻入微、历历在目,直如人亲眼从空中所见一般,图上分别用黑、红两色贴纸标明敌我军力布置和数量,敌我态势一目了然。

“好图,有此图可抵三万精兵。”一个虬髯大汉惊喜之下浑忘了礼仪,凑近到地图前激动地大声叫好。

“大胆綦离,你怎敢在军帐内喧哗?”

“诶,无妨。”陶勋笑咪咪地阻止胡敬天,他前晚临时炼了四只玉凫,白天放飞去将池屏全境景象传回来,还顺带侦查白莲教反军的情况,夜晚以仙术印到绢帛上。

他对此着实得意,有人夸奖自然心头更舒服,向那虬髯汉子道:“綦将军,此图由华天师仙术绘就,地形和贼军的军势应当不至有讹,将军为何说此图抵三万大军,为什么不是一万或者五万甚至十万呢?”

“回大人,末将认为此图最可贵之处有二,一是地形绘制得十分细致,连西面的山脉中的小道都一清二楚,若地图无误,凭此作战可得地利之便;二是反贼军力部署和数量一清二楚,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陶勋听得笑眯眯地直点头。

“至于为何是三万则是因为根据圣上的旨意,池屏平贼大军加上民壮一起总共三万,三万新兵与贼接战之后至少损耗掉三分之二后才能练成精兵,剩下的一万精兵得此图之助再以良将指挥,可使军力增加两倍,这样算下来不正好是三万精兵么?”綦离说到此处意犹未尽地收了口。

“战损两万。”陶勋呆了一下,向胡敬天道:“胡将军,可以开始了。”

第十一章 军营议略(下)

胡敬天走到巨幅地图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