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芷若之只想种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芷若之只想种种田-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芷若忙道:“娘快别这样说,能有您这样贤惠温柔的娘亲,芷若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薛氏摸着周芷若扑过来的小小身子,心中大是欣慰,觉得这样乖巧懂事的女儿,真是上天垂怜才得已降下在自己膝下。此时觉得,便是此生现款我所出,没有儿子,也都不枉了的。

    转过天来,那来收绣品的城里绣坊的伙计来取了绣品去,又下了单子,周芷若却只挑了其中几样,说是母亲病重,无力绣这么多。那伙计说了半天周芷若也不松口,也只得去了。

    周芷若这是故意少收了几样,一则是如今白天绣活儿,夜里又要渡真气给薛氏,确也辛苦,二则也是故意推掉些生意,让别家的人作了,好减轻些别人的嫉恨。

    却说这日午后,沐英送了午饭去田里,周芷若在家中午睡——正好这时节地里有活儿,薛氏也躺在床上歇脚着,周芷若才能好好睡个觉而不引人怀疑。

    结果一觉醒来,却是听到沐英在后面劈柴。

    沐英这年虽然只有六岁,但好在他力气大,周远达见他用大斧子劈柴虽然不及自己快而多,但毕竟胜在一直在家里,有的是时间——沐英与别家男孩不同,并不喜欢扎堆一起打闹玩耍。

    周芷若这几日天天午睡,精神倒是好了不少,如今起了床便去后面看沐英去了——与他在一起过了一年多,天天被他跟在身后,却也习惯了,若是没有他在身边,倒是觉得心里像是空了一块。

    周芷若走到院后——那后院已经被周远达扩大了范围,圈了更大一块来,本来是要动工造一间屋子的,结果家里这段时间钱用得多了,这事也就先放一放了,只是搭了个小棚子来放柴禾。

    周芷若到时,沐英正劈完了一块短木,喘吁吁地站着歇息。周芷若见沐英身上沾了不少尘土,又见他面上似是又青了一块,便过去问他是怎么回事。

    沐英先是不说,后来当不得周芷若逼问,便告诉她是又跟何长生干了一架。

    只不过这次主要是因为何常有家的儿子何诚,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前几日卫氏在周芷若和薛氏这里碰了钉子,回去后对着丈夫抱怨了几句。何诚听得母亲对周芷若家里颇多不满,今日与何长生等人一起撞见沐英,自是仗着人多,要打他一顿出出气的。

    何长生却是因为上次被父母责骂了,怀恨在心,只是不敢轻易再寻衅罢了。这次由何诚打头阵,他自然在一旁相帮的了。

    但是这次沐英学了周芷若教他的几招对付人多的招术,虽然打不过,但也好歹逃了回来。

    “你别担心,我没什么事的。倒是何长生,被我打得两只眼都肿了。”沐英见周芷若露出关切之色,便也宽慰她起来。

    周芷若见沐英没有吃什么大亏,也是松了口气,心想这些孩子在一起,总是打打闹闹的,也不是个事。自己家本来就是外来的,大人间碍着面子还好说,孩子间受些欺负是难免的。却要怎生想个法子,教这些孩子不敢再来找碴儿。

    周芷若这边还在想,结果这日晚间,便又听得隔壁何长生在哭叫。周远达夫妇只当是何长生又惹了什么祸,被爹娘打了在哭叫,倒是周芷若耳朵灵便,听到何长生在哭喊着“不去不去”之类的话来。

    想起去年冬天刘氏的话,又想到今日里何长生被沐英打肿了双眼,周芷若知道定是这次秋天地里农忙,何长生又不安心在地里帮他父亲,只顾着顽闹,于是刘氏要送他去那城里郭大户,也就是郭子兴家中为奴了。

    何家真的不比周家,地里的活虽然也做得不错,但这年刘氏有了身孕,毕竟不能去地里如往年般帮着做些农活儿,何长生还到处惹祸,隔三差五还要赔人些钱财礼品。所以这一年何三家里过得也着实艰难。

    周芷若听了,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去了块小心病。

    果然,几天后周芷若与沐英再在村子里便再也没有见过何长生,而在此之后周远达带回来的消息,也的确证明了周芷若的判断——何长生果然被带到了县里去,在郭子兴在家中做了男仆。

    “唉,如今世道艰难,便是与人为仆,也好过一家人挨饿。”

    周远达也是对何三家的境遇颇多感触。

    周芷若笑道:“却不知那郭家可收婢女,不如我也去了郭家吧。”

    周远达正色道:“我怎么会让我的女儿去为人仆婢!”说着看了一眼沐英,温言道,“英儿也是一样,我是不会让你们去听人使唤的。况且咱们家也没到那个地步。”

    周远达说的没错,他虽然动用了沐英母亲留下的金子,但那也只用于对薛氏的病情治疗,平日里的生活,虽然艰难了点,但好歹也没有挨过饿,偶尔还能吃上白面的馒头和白米饭,只是不能再像两年前那样,每个月都有肉吃了而已。

    周芷若听父亲这样说,想起上一世父亲虽然在江上日日操劳,但仍然对自己关怀倍至的情形来,心中也是一暖,便不再多说,只是想着该怎么让家里的生活再好一些来。

    一家人各自努力,沐英也把家里劈柴和送饭等事也做得有板有眼,薛氏的病体也真的渐渐好转了起来。几个月过去,眼看着就要除夕,却下了一场大雪。待得雪停了,周远达雇了一辆车,带着薛氏和周芷若、沐英一起进了县里。

    这一来是为薛氏再复诊看病,二来也是为一家人添一些过年的新衣之类的。

 第十九章 芷若进城

    周芷若上一世其实也来过定远,但这一世还是第一次进定远县县城,看看却也与上一世没什么差别——其实也不过差了二十多年,虽然战乱不断,但这一地区主要是在朱元璋、陈友谅等起义军的互相争夺之中,元军并没有参予进来,所以对于百姓的伤害却不是很大。

    但是毕竟薛氏有病在身,并不能带着两个孩子逛街,只是在一家布庄里扯了几尺布,然后订做了衣服,过几日再来城里取。

    不过在郎中吴效农那里得到的消息可谓是好到不能再好——吴效农看到薛氏的气色便是一惊,诊了脉后,更是吃惊,说道这病已经好了六七分了,之后再细心调养个一年半载便可痊愈。

    只是这次开的方子,仍然有几味名贵的药材,周远达没有办法,便仍然动用了沐英母亲留下的金子。

    上一次用的金子本来并不是一次都用完的,但是之后又抓过几次药,且又雇人在地里帮忙,家里开销也增加了不少,渐渐地也就用得差不多了。

    南宋时代的黄金和白璧最贵,一两黄金最多时可以换五十两白银,元代因为蒙古帝国在世界各地抢掠了大量财富和黄金的关系,金银比率略有下降,大概一两黄金能换十两白银,如果白银的成色不好,还能多换一二两。

    沐英母亲留下了大约五十两黄金,其中十两的两锭,五两的四锭,一两小金锭也有十锭。之前用了两锭一两的,这次又用了一锭。

    那吴效农见周远达又摸出一块金子来,脸上也是吃惊不小——这年头,像周远达这样的人,能拿出一笔银子来已经不易,通常都是拿着铜钱或银钞的,更不用说是这样色纯又分量标准的黄金了。有些农人来请他这样的名医看病,都是捧着大堆的东拼西凑的铜钱来的,所以周远达一年之内连续三次拿出黄金来,这简直是让吴效农难以想像的事!

    不过这年头,吴效农也只管收钱卖药看病,对于对方的钱是怎么来的,他并不关心。所以他吃惊归吃惊,但仍然开了方子,让手下的伙计去称药和称银子找钱。

    周远达这次又包了十几份药,然后带了妻子儿女一起回家。薛氏倒是疼爱女儿,非要让周远达带着女儿和沐英一起去逛一逛,自己却坐在吴效农的药铺里且歇一阵子。

    周远达也觉得女儿难得进一次城,刚才那块金子,也找了四、五两银子出来,既然已经用了,也不在乎再用一点。而且,再替沐英买些东西,也算是良心上的一点慰藉——这毕竟是沐英母亲的钱。

    虽然连年饥荒瘟疫,但是这一两年里毕竟有所好转,而且逢着过年,城里的小贩也有不少。周远达替沐英和周芷若两个各买了套文房四宝——总该练练字了,不能光靠薛氏拿着书给他们两个看。

    而沐英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早熟得很,路上经过的小贩摊前,周远达问他要些什么,他都摇头。最后经过一家打铁铺前时,沐英却站着不动。

    周远达心中惊异,周芷若却问他可是要打制些什么东西。

    沐英点了点头,说想要打制一对护腕。

    周芷若笑道:“你这细小的胳膊,过不了一年,现在打的护腕就戴不上啦!”

    沐英却是摇了摇头:“我想打造一副跟我爹的护腕一样的,可以分开来拆卸组合的,可大可小。”

    周芷若心中惊异——看来沐英的父亲,果然是武林中人呢。

    周远达更是吃惊不小,要知道元代对于百姓打造武器是管理十分严格的,这护腕虽说不是武器,但也很引人注目,他可不想惹出什么事来。更何况听沐英所说,这对护腕很是与众不同的样子。

    所以周远达最终还是没有答应沐英,而是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别处。

    转过一条街,看见一个小贩在卖香粉之类的,周远达对周芷若道:“芷若来年也七岁了,要不要买些胭脂?”

    周芷若前世也不甚用胭脂水粉的,如今却因为与父亲在一起,听了这话却有些心动。周远达见女儿眼中露出想要的神色,便过去挑了一盒粉色的,以及一面小铜镜。

    这时沐英看到这小贩的货箱里,居然有一把小匕首,便指着说要。

    那小贩吃了一惊,忙道:“这是小人出门在外的防身之物,不是卖的货物。”

    沐英听了,大为失望,那小贩对周远达笑道:“令郎这么小就爱舞刀弄枪的,将来定是一条好汉。不过这东西还是不要给孩子玩耍的好,我这边有几块帕子,便给令千金买了去用吧。”

    那小贩不知这是周芷若所绣,还一再夸说这帕子的料子是如何上佳,绣工是如何少见,周远达也不知是女儿绣的,便问价钱,那小贩居然说要二百文钱。

    周芷若皱了皱眉——虽说这帕子的质地是不错,但也不至于卖到这个价。

    需知她做一块帕子,酬劳要比别家要高出近一倍来,却也只有十二、三文钱一块,居然城里卖了她织工的十几倍。

    周芷若故意指了一块质地相近,却不是自己绣的帕子问价钱。

    那小贩笑道:“这块帕子虽只要五十文,这绣的花草却没有这两块好看呢。”

    周芷若笑了笑,摇头说不喜欢帕子,便拉着父亲走了。

    虽然这个价格比峨眉派卖出去的帕子还要便宜不少,但周芷若仍然觉得贵了点,不免心里想着——待下次再接绣活儿,便要多加些价钱。

    周远达见女儿脸色忽变,也不知为了什么,便跟着走了。待去得远了,周远达问女儿怎么不爱帕子,是不是因为平日里一直做绣活就讨厌起这些玩意儿来了。

    周芷若笑道:“是呀,那帕子却是我绣的,我的针法与众不同,一见便知的。倒不知原来我绣的帕子能卖得比旁人绣的贵出这么多来,下次我可要多收些工钱了。”

    周远达哈哈一笑——他也知道女儿的绣活这阵子的确赚了不少钱,听女儿这样说,心中自然高兴。

    这时路边有一人,听到周芷若说自己会绣活,也不免多看了她两眼。周芷若察观到此人的神色,心中也是一惊——忙快步走开了。

    周芷若一天可绣三、四块帕子,接一次活也有二十来块帕子,不到十天就有人来取货,每次也有七、八百文收入,再加上还有枕套、汗巾、被面之类的,一个月里至少也有一两千文的收入。

    元代铜钱与银子的比例,仍然是两千文钱换一两银子,周芷若每个月的绣品,最多时能有一两多银子,也不怪别家的眼红了。

    周芷若本来是不想把这峨眉派的绣活儿亮出来的,但是母亲病重,也不得不如此了。但既然已经亮了出来,自然是要尽量多弄些钱的。这时也顾不得再担心别的什么,只盼着母亲的病快些好起来,再教会其余几家人绣这东西,那这价格就会平息下去,也就不会再引人注目了。

    路上沐英又中一支铁制的弹弓,周远达买了给他,这才让沐英没有空手而归。

    不过周芷若一边走着,却发现身后有人在跟着自己。偷眼看去,却是那刚才在路边听到自己说那绣帕出于己手的人。

    周芷若心中疑惑——看这人的打扮,似是个家奴,对这事又有什么起意的呢?难道是某个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