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第14集团军主要活动在垣曲、夏县、平陆一带,工作团的宣传队上山下乡,晚上到农村演戏,举办晚会,用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宣传抗战。每到一地他们利用白天的时间在庙会、集镇举办战利品展览。展出的有从日军手里夺得的太阳旗,“武运长久”的小旗,千人针和日军士兵身上带的护身符,日本人的武器和战马等,用事实批驳日本人不可战胜的谣言,提高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他们还帮助地方恢复乡、村行政组织,建立抗先队、妇救会、支前运输队。当地的农民怕支差,工作团提出“多抬一个伤兵,多增加一份抗战力量”,“多运送一粒子弹,多杀死一个日本鬼子”的口号,宣传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交通线上站岗放哨,查奸捉特,使当地的形势趋于稳定。

  在总部的军队中,工作团办起了“中山堂”,里面挂着孙中山、蒋介石的画像,摆放着进步书籍、报纸、杂志,还有下棋的场所。总部人员中打麻将、玩女人的少了,不少人开始读书学习。工作团帮助了卫立煌,卫立煌对工作团的工作很满意,闲余时间常到工作团团部拉拉家常,谈谈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朱老总造访
1938年8月的一天,正是三伏的日子,已经有多天没有下雨了,辛庄村外的一条小河出现断流。天热得没日没夜,就连后半夜仍然使人难以入睡。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令人烦躁不安。这一天上午,赵荣声走进卫立煌的办公室。卫立煌打完电话刚刚坐下,见到赵荣声立即说:“你去把刘毓珩叫来,有急事。”

  赵荣声出了房门就要离去,卫立煌来到门口又说:“回来,你回来。”

  赵荣声进门问:“钧座,还有什么事?”

  卫立煌说:“不必让他来回跑了,大热天的。你告诉毓珩,明天第18集团军的朱德总司令要来,组织欢迎队伍和夜晚演戏的事,请工作团准备好,不要出问题。”

  赵荣声说声“是”,便跑出门而去。

  朱德总司令这次到垣曲来,其目的是回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六中全会。朱总司令名义上说是来向卫副司令长官汇报作战经过,商量今后的作战任务。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同卫立煌联络感情,拉住卫立煌共同抗战。因为在第二战区来说,卫立煌的抗战,还是积极主动的,愿意和八路军搞好关系,比那个朝三暮四的阎锡山强得多。

  8月14日清晨,参谋长郭寄峤带着赵荣声、罗香山等人骑马向垣曲县城奔去。虽是清早,天气依然闷热,马队过后扬起一路的尘土。

  在垣曲县城南关,郭寄峤一行和朱总司令相遇了。双方下马敬礼握手,互致问候,非常融洽亲切,然后又一齐上马西行。

  在赵荣声的眼里,朱总司令瘦了许多,但精神依然饱满。他的衬衣束在皮带内,半旧的衬衣蒙着一层灰尘,脊背上被汗水湿透了,一片黑乎乎的样子。看到总司令一幅劳累的模样,赵荣声心里很难过。

  在辛庄村外的树阴下,卫立煌不时地张望着,看来他已来很久了。当他看到远处扬起的尘土,笑了一下,嘴里念叨说:“来了,终于来了。”

  朱总司令在村前下马,对卫立煌行个军礼说:“让卫副长官在此久候,我的心里很过意不去啊。”

  卫立煌见到朱德的第一句话却是:“玉阶兄,我这里也成立了战地工作团,今天晚上请你看戏。”

  朱总司令见卫立煌对工作团的事如此重视,十分高兴,便说:“卫副长官的戏一定不错,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这天晚上,欢迎朱总司令的大会在辛庄村召开,会址选在打麦场上,宽阔的舞台上挂着三盏汽灯,把四野照得雪亮。麦场周围的树上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一切服从抗日,抗日高于一切。”“团结对敌、收复失地。”……

  欢迎晚会上的第一项内容是由工作团的一位女团员致欢迎词。她眉清目秀,恬静端庄,口齿伶俐,才华出众。她讲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的意义,讲朱总司令英明指挥取得的辉煌战果,讲得台下掌声一片。

  女团员宣布朱老总讲话后,朱总司令从容不追地走上台去,他身着一身深灰色的军服,显得刚毅朴实,精神旺盛。他向台下行个军礼说:“今天我到这里来,是向卫副长官汇报工作的,有此说话的机会,我向诸位一并汇报第十八集团军的工作,以便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批评。”

  “我们第18集团军入晋以来,大大小小打了520余仗,打死打伤敌人3400多人,俘获敌军2000多人。我们的将士有两万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牺牲在敌人的枪炮之下。有人说八路军游而不击,这些话我们死难的英魂也不答应。我们在冀东收复了17个县的失地,在那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我们还要向热河、察哈尔发展,准备收复东北的失地……

  讲到这里,台下掌声一片。

  朱德总司令接着说:“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开封失守,郑州垂危,日军已经做好了进攻武汉、侵犯广州的准备,不管是中央军也好,晋缓军也好,八路军也好,只有加强团结,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台下的口号声响起来,掌声响起来,他们为八路军总司令所讲的道理所折服。

  会上卫立煌没有讲话,他知道总部人员复杂,对八路军有看法的人很多,不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在欢迎会开罢的后两天,卫立煌和朱德作了整整两天两夜的长谈。

  卫立煌的办公室里很热,但门窗紧闭,门口加了双岗,卫立煌拿把折扇,朱德拿着芭蕉扇,二人边煽边说,一直说了两天两夜,谁也不知他们说些什么,会有如此兴致。

  在工作团的办公室里,赵荣声对刘毓珩说:“要找个机会向朱老总汇报一下工作团的工作,你看采取什么形式好?”

  刘毓珩仔细想了想说:“虽然说我是工作团的主任,但这个事情我出头显然不合适,你是卫立煌的秘书,有和朱老总接触的机会,我看还是你出头为好。”

  赵荣声想了想,觉得刘毓珩的话有道理,便答应着:“好吧。”

  这天初夜时分,赵荣声来到朱总司令的休息室。刚刚坐下,朱老总便点上了一支香烟,慢慢吸起来。八路军总部的人都知道,总司令平时是不抽烟的,总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即将发脾气的时候才抽烟。

  赵荣声偷偷地看着总司令,见他眉毛扬着,一脸怒容的样子。他小心翼翼地问着:“是不是卫立煌惹你生气啦?”

  朱老总摇摇头,没说话。

  赵荣声继续说:“要不就一定是郭寄峤?”

  朱老总又摇摇头。

  “除了他们两个,谁敢惹老总生气?”

  这一次朱老总说话了,他指着赵荣声说:“就是你,还有工作团的一帮娃娃。”

  赵荣声感到奇怪,他就说:“工作团的工作,卫立煌是很支持的,也是很满意的。”

  “我就不满意。”

  对于朱老总的批评,赵荣声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见领导如此严厉,他红着脸立正站好,一动也不动。

  朱老总也似乎察觉到语气太重了,马上缓和了一下语气说:“来,小鬼,咱们坐下谈。”

  赵荣声坐在朱老总对面,感到浑身不自在,像一个办错事的小学生站在老师面前。

  朱老总缓缓地说:“刚才我态度不好,我检讨。你们也想想工作中的毛病。这里是国民党的部队,不是八路军,也不是阎锡山的部队。国民党部队是什么口号?应该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看你们的标语写的都是啥子罗?这样做马上会引起反动分子注意,弄不好我们的工作团会被连根刨掉,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这样,我们的工作太左了。”

  朱老总笑着说:“对头。卫立煌和阎锡山不一样。阎锡山在山西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在军事上、政治上另搞一套,蒋介石管不了他。卫立煌就不同了,他是中央军,和蒋介石是一体的,没有独立性,完全要听命于上级,你们要根据特点开展工作,不能心血来潮,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是不是呀,小鬼?”

  小赵点着头说:“总司令说得对。”

  “另外你们那个‘中山堂’办得也不行,里面陈列的书籍不是生活书店的,就是延安的,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人办的,这样做是要闯祸的,要及时纠正。”

  “是,我们马上改。”

  朱老总对工作团的工作看得很细,也想了许多纠正的办法,这一夜两个人谈得很多,谈得很久。 。 想看书来

(3)秘书上课
赵荣声是个头脑灵活,善于思考的青年,朱总司令走后。他多了一个心思。他想,是不是因为朱老总和卫立煌什么问题谈不拢才发了脾气?有一次他和卫立煌闲谈时,故意问:“你认为朱德这个人怎么样?”

  卫立煌郑重地说:“朱玉阶对我很好,真心实意希望我们抗日有成绩。这个人气量大,诚恳,是个忠实的长者。”

  听了这话以后,他才把朱总司令的批评,传达给刘毓珩和工作团的人。

  这一段时间卫立煌常常到“中山堂”借阅图书。像《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类的书籍他都看。一天他问赵荣声:“‘中山堂’里的好书怎么都不见了?”

  赵荣声搪塞不过,只好据实而言。他说:“上次朱德总司令看了中山堂的图书,提出了批评。朱老总说,放这样图书不好,因为国民党部队的成份很复杂,若有人反映上去,对卫副长官很不利。”

  卫立煌想了想说:“玉阶兄有远见,人家说得不错,以后办什么事情,要顾及影响。”

  这一段时间,卫立煌读了不少的书。他读书一般先自学,一些不懂的问题再由赵荣声辅导。他自幼跟着私塾老师学习,从《三字经》破蒙,接着读《四书》、《五经》,受封建主义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仁、义、礼、智、信”一套理论影响很深,以后在陆大学习军事时,阅读了孙中山的《三*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一些书籍。但对于近代的社会科学,尤其是抽象的哲学接触很少。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受到周恩来和朱德的影响,特别是访问延安之后,思想转变很大,认识到救中国恐怕只有走共产党这一条路。刚开始读《解放》周刊、《群众》杂志,继而学习《论持久战》、《大众哲学》,发展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战争空隙的夜晚,是卫立煌学习的好机会。一天晚上,赵荣

  声来到卫立煌的住宅。他一走进门,卫立煌便说:“请先生来,是想让先生再上一课。”

  赵荣声知道卫立煌是在开玩笑,也笑着说:“钧座这么说,我就不好意思了。”

  “开个玩笑,别不好意思嘛,军中我是不开玩笑的,只有在这里……”卫立煌翻开笔记本看了一下问:“唯物论是一个怎样的说法?”

  赵荣声虽说年纪不大,但才华出众,学过的东西过目不忘,讲起话来口若悬河。他说:“一百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便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自古以来,哲学分为两大类,即唯心论和唯物论。唯心论看问题过分夸大主观的、精神的东西,而唯物论则看重物质的、客观的东西。比如宿命论,只信命,不奋斗,就是一种唯心论的观点。

  “蒋委员长最佩服明朝的王阳明。王阳明的观点是‘万物皆备于我’。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包含在我的主观意识里,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论。蒋委员长讲‘不诚无物’,把诚看得重于一切,这是一种愚民哲学。他只要求别人对他诚,而他对别人从来没有诚过,他对许崇智诚吗?对冯玉祥诚吗?”

  这个小秘书敢当着卫立煌的面攻击蒋介石,卫立煌没有恼怒,反而开心地笑着。

  卫立煌思索着说:“抗战初期,有一种速胜论的说法,我看也是一种唯心论。”

  “对,钧座看得很准。”赵荣声又说:“唯物论的例子很多。《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唯物论的思想。再者,就是《论持久战》,文章通过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各种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抗日战争必须经过长期的、曲折的、艰苦的斗争,这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规律,依照这个规律.必须经过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这本书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是唯物主义的杰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