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徒借贷是严重刑事罪行,借款人和他的代理,即是经纪都有法律责任。
  根据美国法律18 ,苦主E和经纪G都犯了罪行,而且证据确凿,无容抵赖。次贷放款人M在这件案件中是无辜受害者,法律上没有责任。当然,次贷放款人M在证券发行上可能有法律责任,但那是另一案件。
  法律辅助员Y完成所有文件及得到律师指示,向”苦主”E说明一切,并且表示不会协助进行针对次贷放款人M和经纪G的民事诉讼,因为若然提出诉讼,苦主E极可能会遭到刑事起诉。
  苦主E听后,指着法律辅助员Y破口大骂:”操你,你们就这样看着无良次贷放款人没收我的房子吗?”
  法律辅助员Y冷静地回答:”只是供了3期供款合计6;600美元,那栋价值30万美元的房子,就变成你的了吗?”
  苦主E无言以对。
  “还有,次贷放款人M无法从借贷文件上看到你的肤色,所以种族歧视的指控极其量只适用于经纪G。经纪G也是黑人,要控告黑人歧视黑人,实在有困难。至于高息次贷,我可以跟你说,你的次贷最高利率只是厘。我在1985年买入现在住的房子,当时用的优惠房贷年息是厘。”
  苦主E愤然离去,这场闹剧到此为止。
  请看吧,虚报收入资料联同不良经纪向次贷放款人行骗的人竟然成为”苦主”,更甚者是要求受害人,即真苦主向骗徒赔偿巨额”损失”。慈善团体或者法律援助团体接到的次贷苦主求助个案之中,有不少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假苦主告真苦主。
  次贷风暴收楼潮出现时,很多人站出来说,要为次贷苦主讨回公道,起诉无良次贷放款人,争取赔偿。这些人包括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黑人议员奥巴马。他们吵闹了好一阵子,最后收楼潮继续,官司潮只是针对经纪和次贷放款人的违法行为,没有为苦主争取赔偿。以上的小故事,就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有些次贷苦主固然值得同情,但是不少次贷苦主是透过多宗次贷炒卖物业图利。亦有些苦主明知自己无力供款,亦无法得到优惠贷款,只是期望楼价在短期内急升,然后凭着抵押品的价值上升而转为优惠贷款。到了楼价不升反跌,转按无望时,这些苦主就丢下次贷,一走了之。

第八章 涉及次贷的各方实情(2)
为何要借超负荷房贷
  这个问题涉及种族情况,先不谈论南美裔美国人的次贷问题,因为他们不懂英文,不了解美国环境,受骗的机会较高。这小节集中讨论美国黑人的次贷问题,即是黑人的置业心态。当然,次贷风暴之中,不单是只有美国黑人断供,但是这小节只讨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以下讨论的美国黑人置业心态,虽然并非存在于所有黑人之中,但情况可说是颇为普遍。
  在美国,种族问题是谈不得、碰不得的话题。试想想,美国人只称黑人为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即使将黑人称为黑人也是种族歧视,美国人对种族问题的禁忌可想而知。笔者在美国一家酒店工作时,就试过因为在报告中写”黑人”(black man)”,而被营运总管臭骂一顿。
  不过事实上,美国社会仍然普遍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只是由几十年前的公开歧视,转变为现在的暗地里歧视。美国的黑人当然对社会存在不满,这是不难理解的事。
  最初,看到大量美国黑人业主因断供而被没收物业,比例上完全不合符逻辑和情理时,已感到次贷的本质可能是种族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因为次贷的破坏力集中在黑人小区。例如,次贷重灾区的北加州邮编地区95832,和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的奥柏克区都是黑人小区。当时,邻近的东亚人小区几乎没有受到次贷影响。次贷的实况似乎表明,一部分责任在于美国黑人的轻率置业态度。
  和业内人士讨论过,发现他们不愿谈论次贷风暴的种族因素。有次我和一伙人闲聊,其中一人说恐怕次贷经济问题会演变成种族问题,我响应说这件事情应该是种族问题演变成次贷经济问题。各人当时惊愕的表情真是难以形容,他们都明白,我的意思是将次贷问题的责任放在黑人身上。在他们心目中,黑人只会是受害人,否则就是种族歧视。结果他们听后立即离开,连good bye也没有说。
  据了解,当中国人或者香港人找房贷经纪做贷款时,最关心的是每个月付多少钱、利率是多少,通常还会到处去寻找报价,很少会只问一家。黑人的置业心态和中国人完全不同,寻找贷款时只关心一件事:我能借多少钱。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日后还款的金额和年期。有些房贷经纪同时是地产经纪,抓住黑人的心理,帮黑人做贷款时就会想办法推荐些较贵的房子给他们。例如,有位黑人想做35万美元贷款,经纪向他推荐价钱贵一倍的70万元豪宅。当然,经纪还会花言巧语地说,某某球星也住在这个小区等,只要这位黑人能够取得贷款,十拿九稳,经纪就可以做成这宗买卖。
  中国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无论经纪推荐怎样好的物业,都会先看每月供款金额。金额太高的话,什么花言巧语都听不入耳。经纪这样做只会浪费时间。
  美国黑人在借取次贷时,除了得到不合适的次贷、根本无能力偿还的次贷、利率过高的次贷之外,还有过高的提早清还房贷赔款(prepayment penalties)。
  根据统计,在同一时期,对比取得次贷的美国白人,取得次贷的美国黑人还会有6%至34%机会,得到较高的提早清还房贷赔款规定。这是美国黑人特有的情况,没有出现在其它族裔的次贷借款人。这项提早清还房贷赔款,是在次贷合约上订明于借款人一次过偿还房贷时要支付的总金额,通常是尚欠金额加某固定利率的利息,如果这项赔款金额过高的话,次贷借款人将无法转按,继而被困于极高利率的次贷。
  如果笔者要做次贷,必然会找一位房贷律师审查次贷合约,看看有没有滥收费用、利率过高、房贷公司可有行骗前科、贷款种类是否合适等问题。在加州,房贷律师审查费约500至1000美元。笔者几乎可以肯定,律师一定会找到一些合约上的问题。置业是人生最重大的经济决策之一,付这笔钱找位专业人员审查贷款合约是极佳的投资。请不要误会,笔者并非替律师楼招揽生意,只是想读者知道市场上有这种服务。陷入掠夺式次贷的置业者本身亦有疏忽责任,只要花几百美元费用就可以避免受骗。
  二、次贷经纪的压力
  读者一定想知道,出现问题的次贷借款交易都有文件纪录,经手的经纪一定逃不了关系。为何那么多房贷经纪会处理有刑事责任的骗徒借款?

第八章 涉及次贷的各方实情(3)
房贷经纪当然知道经手有问题的次贷贷款会惹麻烦,但是经纪却不能按本子办事。房贷经纪并非只考虑眼前的赚钱生意和日后的官非,他们还要争取客户和生意。贷款行业竞争激烈,凡事按本子办事必定业绩差,那意味着很快就会被公司开除。普通的次贷经纪坐在办公室就能赚到五六万年薪,算是高薪厚职。因此明知次贷生意并非合情合法,也要在公司的压力下屈服。而且越是违规行为多的贷款经纪,业绩越好,越会得到公司重用。结局是全公司的经纪都争着犯规,争着做不应该做的贷款。部门经理和分区总管亦是一样,对下属的监管只重业绩,不重法规。犯规越多就越爬得快、升得高。
  他们之中更有人对法律一知半解,以为某些程序合法,其实却是犯法的。例如,有些次贷经纪向客户提供的忠诚估价中,声明经纪会在这宗贷款中从放款次贷放款人得到佣金0…7%,这情况就像声明自己的年龄介乎0至100岁一样,虽然没有说谎,却肯定违法了,因为法律规定要写明实际金额。更糟的是,经纪以为向没有资产的人提供次贷最安全,因为他们日后被收楼的话,也没钱聘请律师控告自己,于是一看到对方没有资产就为所欲为。现在的情况是联邦密探和检察官出面,调查及检控违法的次贷经纪。笔者可以肯定,有部分次贷经纪根本没有想过会自己会被检控。
  其中还有一项房贷经纪常犯的错误,就是虚报物业价值,即抵押品的价值,这样做同样是触犯美国法律18 。次贷经纪通常以物业成交价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却忽视了物业的真正价值。美国政府计算物业税时,是以市值租金为根据,推算真正的物业价值。当物业税的估值远远低于成交价时,次贷经纪有责任拒绝承办这项交易。有一段颇长时间,物业的价值都被严重高估,与真实的价值脱了钩。部分房贷经纪只想着发财,向次贷放款人收取回佣,故意将利率抬高,又将不合适的次贷推介给置业者,或是明知物业价值有问题也不采取适当行动。
  这些经纪无视法律及没有社会责任,都是美国次贷风暴的成因之一,因此美国的司法部门正在调查及起诉违法的房贷经纪;可是,那些忽视次贷放款人及社会利益的虚报收入借款人,虽然犯了法,却可以逃过检控。这也是美国文化独有的扭曲正义感。
  三、贷款公司推动次贷畸形发展
  没有放款的贷款公司或者贷款机构,即次贷放款人的协助,经纪也无法完成有问题的次贷交易。次贷放款人将钱借给没能力供款的置业者或者炒家,看来是很笨的商业活动。事实上也确是低能。而罪魁祸首,是因为贷款公司受制过度才会出现。
  九十年代末期,美国银行或者贷款公司要进行房贷贷款并不容易,除了法律规管太多,管得太死之外,贷款程序复杂而且手续过多,拖的时间也太长。首先,借款人要向银行申请贷款并得到初步批核,主要是审查借款人的资产和信贷记录;如果信贷人资产不足或者信贷记录欠佳,这宗房贷申请会被拒绝;审查合格之后,便要找银行以外的独立评估员评估物业价值,有需要的话还得找工程人员检验;跟着再找独立保险公司进行担保;最后由一位名为结案人员closer的次贷放款人代表签置房贷文件。过程涉及多位在政府注册的专业人员,文件和程序并不简单,如果房贷是八成以上,还要具备私人贷款保险,即是俗称PMI(Private Mortgage Insurance)的保险。有些人办理两三个月都未能得到贷款。房市是变化快速的市场,要等两三个月才能完成买卖,从事贷款业的商人和想得到房贷的置业者的困难,可想而知。
  贷款机构看到次贷易做,不受法律监管,当然取易舍难,大家一窝蜂地做次贷。做次贷只要一位房贷经纪将借款人介绍到次贷放款人那里去,次贷放款人肯放款,便完成了所有过程。由于是私人贷款,政府亦不愿监管。除了加州之外,美国的房贷经纪不需执照、没有法例监管,他们的质素自然良莠不齐。房贷经纪是吃佣的行业,当然尽量批出贷款,不理会供款人的还款能力,当大家发觉批贷款太滥时,情况已非常恶劣。

第八章 涉及次贷的各方实情(4)
'图B1
  这是一盒早在次贷还未大行其道时,派给贷款申请人解释贷款过程的录像带,1995年制作。录像带的内容仍然有用,因为除了次贷之外,在美申请房贷的过程和十多年前差不多。繁复费时的房贷申请程序,相信是次贷在美国大受欢迎的催化剂。'
  经纪和借款置业的人采用次贷,主要因为借款人信贷不良或者无法证明收入,也有部分人是为免却繁琐的程序耽误时间,而先采用次贷买下房子,日后再做转按。现在美国次贷的元凶2/28 ARM,即是头两年定息优惠供款(通常是%)免供本金,其后28年高息浮动利率供款(通常是%)的房贷方式,正是针对先以次贷买房子,两年之内转按为优惠贷款。置业者先以次贷买下房产,两年之内可以建立一笔资产,并通过定期供款得到良好信贷记录。到时再花一点钱(通常是未清缴款项的2%手续费,再加上原本次贷合约规定的提早清还房贷赔款)做转按,避过第三年开始的高息供款。可惜,房市下滑,楼价疲弱,早前买的房子变成负资产,不能转按。结果,借款人被困于次贷贷款,无法脱身。
  如果美国的房贷监管法律比较宽松,上述先用次贷买房子然后转按的次贷借款可能根本不会存在,次贷的影响亦不会如此严重。
  事到如今,那些议员无视当前的环境及前因后果,不断立法监管次贷。难怪美国人叫议员是“制造法律的人”(lawmakers)”。
  四、美国政府监管不力
  政客的过失
  无可否认,次贷风暴的形成是一大群人长时间违法交易的结果,要是美国政府严格监管,次贷风暴绝对不会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